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续命人 第四十一章 罢朝

《大宋续命人》第四十一章 罢朝

作者:朱落落/林白鱼 字数:1881 书籍:大宋续命人

  普安郡王赵瑗笑眯眯地冲吴扬拱手道:“小王带着三个儿子进宫来陪爹爹,这些日子就住在宫里,要麻烦小吴大人费心了!”

  赵瑗的三个儿子,十六岁的赵愭(qi),封蕲州防御使;十四岁的赵恺,右内率府副率;十三岁的赵惇,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见父亲向吴扬行礼,也纷纷拱手致意。

  吴扬连忙一一还礼,口中连称:“郡王和三位小王爷折煞吴扬了,宿卫宫禁是吴扬职司所在,自然责无旁贷!”

  普安郡王三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据看过宫内收藏的太祖画像之人言说,普安郡王酷肖太祖皇帝,长眉凤目,性格也如太祖皇帝一般温厚,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温文尔雅,次子性格刚强,三子温和爱笑,在临安城中口碑极好。

  赵构对养子赵瑗的举动非常满意,至少赵瑗向他表明了一个态度,目前为止他是同自己这个皇帝养父站在一起的!

  皇帝安寝之前,范曾带来一个消息,吴皇后令人将元才和华武重重打了二十个板子,各罚三个月的月钱和俸禄。元才降为低等杂役,永不出现在御前;华武调离禁军。

  据回报的人讲述,元才和华武都被打得臀部血肉模糊,没有三两个月休想下床。

  皇帝不置可否,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吴扬再次巡视了一遍宫禁,这才安心睡下,他哪里知道他的激进举措将君臣矛盾更加激化,险些招来祸患!

  普安郡王一家四口的到来,以及吴扬对皇宫防务的尽心,让赵构的心安定不少,他决心早朝时好好与宰执们说道说道,化解临安城的危机。

  次日凌晨,王沐恩轻轻将皇帝叫醒。

  赵构睁眼看见是他,不由惊异道:“你的病好了?这么早又来伺候朕。”

  王沐恩一边服侍赵构起床,一边笑呵呵地说道:“得知陛下无事,临安城无事,奴才这悬起的心就放下了,心结没了病自然好得快!陛下要上朝,还是奴才陪着才放心!”

  主奴二人像过往无数次那样,迈着稳稳的步子向垂拱殿走去。

  到了后殿,与御座只隔了一道门帘,帘子外静悄悄的,王沐恩笑道:“看来宰执相公们也知道要解决临安危机就得好好跟陛下说道,都乖巧着呢!”

  赵构微微一笑,当先迈步向帘子外走去,他登上御座,往下一看,登时傻眼——

  原本应该人声鼎沸的垂拱殿内静悄悄的,一个人影皆无。

  赵构大怒:“人呢?都去哪里了?”

  负责守卫垂拱殿的力士战战兢兢地走进来禀告:“宰执和众位大人都没有进宫,也,也不曾告假!”

  王沐恩赶紧劝慰道:“或许众位大人有事耽搁了,再等一小会儿说不定就到了!”

  赵构冷哼道:“荒唐!朕是皇帝,哪有皇帝坐在殿内等臣子上朝的?”

  话虽如此,赵构到底没从御座上下来。

  又等了约莫顿饭功夫,仍是不见一个大臣前来上朝,连当值的殿中侍御史都没来,连问都没地方问去。

  赵构冷冷起身道:“不来就不来吧。朕倒要看看,究竟谁能耗得过谁!”

  赵构进了御书房,吴扬立刻求见,一进门就跪下请罪:“都是微臣闯下的祸患,请陛下责罚!”

  今日早朝文武大臣无人入宫,吴扬自然一早就知道了。最初他也如王沐恩一般心思,以为大臣们只是故意迟到,要给君王甩一下脸子。

  昨日他将皇城司的人撒了出去,临安城的文武百官自然也发现了在自家府门外窥探的人,不用想也知道定是皇城司的探子。权位低的自然不敢呲牙,位高权重的却不吃这套,派人驱赶。

  皇城司的人自谓有皇帝和提点吴大人撑腰,根本不加收敛,虽然不跟各府的人起冲突,却也不肯离开,信誓旦旦地表示“吾乃奉皇命保护大人安危!”

  各大臣府邸见赶不走这些人,索性派出下人出府往来,临安城自发静默,各大臣府邸人员也几乎禁绝外出,皇城司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找不到探听消息的渠道,除非将这些出府的人抓住拷问。这样一来只怕会激得百官造反!

  白羽和独孤木只以为大人们派出府里的人往来最多就是对府邸被皇城司监视发发牢骚,哪里晓得百官竟一夜之间达成同盟,不去上朝!连一向是皇帝马前卒的左相一系都没有透露丝毫风声,与百官们站在一起。

  赵构听完吴扬的话哭笑不得:“胡闹!你怎能让逻卒们去监视百官?你这是,这是——”

  吴扬磕头道:“微臣怕有人不利于陛下,总想抢得一步先机,如今的情势实在是太危险了!”

  赵构看着吴扬脸上那年轻人特有的倔强,知道他是真心想保护自己。偌大的临安城内,除了身边的老太监,真心想保护自己的人恐怕也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赵构放缓了声音说道:“起来吧。是他们先不义,别怪朕不仁!你让逻卒们都收敛些,别让人抓住把柄,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做些什么!”

  吴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立刻抱拳躬身:“是,微臣这就吩咐下去,定不让陛下为难!”

  吴扬走后,赵构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他对王沐恩说道:“大伴儿,你亲自去杨沂中府上,让他即刻来见朕,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杨沂中来得很快,他因避嫌在府中闭门谢客,百官联络时漏掉了他,他不用夹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左右为难,但百官罢朝的事他还是很快就知道了。

  见到皇帝,杨沂中立刻跪下请罪:“臣护卫不力,请陛下降罪!”

  赵构亲自去将他扶起,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被弹劾归家,此乃我朝惯例,何罪之有?今日朕召你进宫,是要托付于你!”

  杨沂中立刻躬身道:“陛下但有所命,臣必不惜死!”

  见杨沂中如此,赵构十分欣慰,君臣二人在御书房内密谈许久,禁中传出皇帝口谕:“杨沂中公忠体国,言官弹劾纯属无稽。值此非常时期,恭国公岂能因避嫌而躲懒,即日起重掌禁军,不得违令!”

  杨沂中掌控大宋禁军近二十年,深孚人望,他与吴扬一松一紧,将整个皇城防护得如同铁桶一般,赵构自此再无后顾之忧,他冷笑道:“朕倒要看看,百官能坚持多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