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尊狂宠小王妃 第56章:下马威

《帝尊狂宠小王妃》第56章:下马威

作者:唐婳墨歌 字数:2966 书籍:帝尊狂宠小王妃

  据赵宏图所知,好像是当初苏燕华嫁过来后,因为一直没有生男娃,被赵奶奶不待见,经常在她面前指桑骂槐,说的话很难听。

  苏燕华长得不赖,又有正式工作的,走到哪里不是好话相迎,哪里受过这种气啊。

  久而久之,婆媳两个人关系闹的很僵。

  赵长青是老革命出身,按理来说,也是一条硬汉。

  只是在家中,耳根子极软,什么事都让着赵奶奶。赵奶奶和苏燕华之间关系不怎么好,他自然也对这个儿媳妇有点不待见。

  在这种情况下,最开始那几年,苏燕华拜年都不愿意回来。

  可自从她后面生了赵宏图后,扬眉吐气了,虽然还是不愿意回来过年,但是却回来拜年了。

  小孩进门就是磕头,在大人们的推三阻四中收下一份压岁钱。

  赵宏图还没结婚,也没免掉磕头的命运,当然,也有压岁钱,共收到了四毛钱。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

  饺子都是大年三十就包好的,今天其实也没啥事。

  赵家人没啥事,就围绕在升起的火堆旁,开开心心的烤火,拉拉家常,增进感情,其乐融融。

  接下来,就是苏燕华炫耀自己孩子的高光时刻。

  赵宏图这段时间也习惯了苏燕华的风格,愿意炫耀就炫耀吧,开心就好。

  “小四,这次回来,多住几天吧?”赵长青有一年没看到自己最满意的孙子,想多留他几天。

  赵爷爷和赵奶奶虽然和苏燕华不太对付,但是,对赵宏图却是极好的。

  赵宏图看向苏燕华,他能不能留在爷爷家过夜,往年都是由她做主。

  不知道是因为这次赵奶奶没有挑刺还是怎么回事,苏燕华态度也好很多。“看我干啥,你想留下住几天就住几天呗,反正离开学还早。再说,离家也就二十多分钟,想回去也就一脚的功夫。”

  要是搁前几年,赵奶奶慈祥的态度维持不了多久,就要指挥苏燕华干这干那,嘴里还不断的絮絮叨叨。

  可苏燕华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稍微干一点活,就出门,去村里闲逛去,不到饭点是不回来的。

  回来后,吃饭的时候,满是火药味,比院子里放的鞭炮的火药味都要重。

  赵宏图自然也是不能留在赵爷爷家过夜的。

  吃完饭稍微休息下,就必须得走。

  但是,这次,完全不一样了。吃完饭后,他们两口子是回县里了,赵宏图留下来住几晚。

  他也跟着赵家老少,一块到村子口送了一下他们两口子。

  赵一俊在县城当高中老师,苏燕华是县食品厂会计,两个人都是吃国家粮的,在村子里还是有些地位。

  加上他们两口子,对村里的人也是出手比较大方,谁家有个三长两短,急着用钱,求到门上来,他们也多多少少会借一点。

  村子里、亲戚中,受过他们两口子恩惠的不知道有多少,现在还欠着他们钱的也很多,口碑自然是极好的。

  连带着赵宏图在村里,都极受待见。

  送完赵一俊和苏燕华,赵宏图在村子里闲溜达,走到哪里,都有人想请他吃饭。

  赵宏图也是一一道谢后委婉拒绝,也不好意思去别人家吃饭。

  这时候,一般人家,过年准备的馍馍,上面是白面,下面是黄面的。

  万一他上门了,别人家过年期间准备的好吃的,都得到他的肚子里去了。

  在村里晃了一圈,发现大部分人大人穿的还是穿着缝缝补补洗的褪色的旧衣服,灰色的居多。小孩子倒是有不少穿新衣服的。

  “爷爷,我怎么看村子里也不富裕啊。”赵宏图回到家中,和赵长青唠嗑。

  “这几年已经很好了,分产到户后,家家户户至少能吃饱饭了。以前,大多数人过年期间,都吃不上白面,等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家里都揭不开锅,活不下去。”赵长青对目前的现状很满意。

  他是村长,村里富裕了,他很自豪。

  其实东赵村在他的领导下,还算比较富裕的,当初大队的时候,一个工,也能有五毛钱,一个月下来,也能十多块,一年有一百多块。

  相比有些村,一个工才一两毛,相对来说算很不错的了。

  可每年还是有很多人家,一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忍饥挨饿,每年的春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他生怕一觉醒来就听见村子里有饿死的人。

  后来,从他儿子赵一俊口中听说,报纸上登了,南方有地方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还很不错。

  他第一时间就在村里偷偷摸摸的搞起来。

  赵长青虽然在家听老婆的,性子软,在村里却很有威信,干什么都很有魄力。

  他召集大队所有社员,在大会上说道,“我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在南方已经有地方把土地分给村民,每年种地的收成,除了上交集体的,那就全部都是个人的,还给这种制度起了个名字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他们这么搞了以后,村里人能穿着暖和的新衣服,吃的圆溜溜的肚子。

  于是我日日夜夜都在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每天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就想着,我们能不能也这么搞,让村子里的人都富裕起来。

  我想了很久,想到了家里冬天的时候,家里都只有一件棉袄过冬,想到了春天的时候,很多家里都没吃的,想到了很多小孩那么大了,都没地方上学。

  我决定干了,就算有事,我也干了。

  有事我赵长青扛,杀头枪毙,我认了。”

  村里要分地了,对农民来说,地就是天,地就是命根子。哪有人会不同意。

  再加他向来处事公道,在村子里说话就是一言九鼎,这事比他想象中要顺利地多。

  他组织所有社员,秘密的签了一份合同,一是谁也不能说出来,杀头都不能让上级知道。二是一定要把承包田搞成不能让人找出毛病。三是按合同办事,年底一定要兑现。

  这在临河市都是头一份。

  主动和被动那是两个概念,还真别说,分产到户后,大家的积极性立马高起来,同样面积的土地,就是能产出更多粮食。

  当年大队粮食产量达到了6.15万公斤,人均277公斤,在公社名列第一。

  大家的肚子,也都能填饱了。

  东赵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子里富裕了,村里的青年都受欢迎了,外村的姑娘都愿意嫁过来。

  可现在听自己的宝贝孙子竟然还说村子不富裕,这让老头子有点不开心了。

  这不是否定了他最大的功绩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