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修真界就我一个魔头 第一百二十二章:绝处逢生

《全修真界就我一个魔头》第一百二十二章:绝处逢生

作者:长尾山雀呀 字数:1958 书籍:全修真界就我一个魔头

  第四十三章

  早饭过后, 就是安排活计了,其实都不用安排,村里这会家家户户都是干不完的活。

  岑越说:“哥, 我和阿扉早上把衣裳洗了、水缸挑满、晌午做饭, 要是来得及,我和阿扉在做农活。”

  “农活你俩不用管。”岑铁牛说:“咱家地不多, 我一人成,最近几天老人都说了, 没雨。”

  只要没雨就不怕。

  “你俩能回来, 我高兴着, 都没想过。”岑铁牛实话说。

  岑越:“一家子说这个干嘛。既然是这样, 嫂子你就别客气了,大头衣裳我来洗了, 不然去河边, 来回路不方便。”

  其实夜晚岑铁牛倒是可以去洗衣裳,不过留岑大嫂一人在家也不放心, 再加上夜里洗衣看不见,以前都是岑大嫂白日里慢慢洗的。

  “这——”岑大嫂看小越眼神,最后还是点头, 自然里头贴身衣裳不能让小越洗了, 到时候她慢慢来,这样也轻省许多。

  一早上岑越齐少扉洗了两大盆衣裳, 连着水缸填满。岑大嫂也没歇着,扶着腰去后院把鸡圈收拾了遍,回来就是做晌午饭, 她知道小越爱吃米, 蒸一些米, 早上的馍热一热,他们吃。

  差不多早上九十点时,太阳就有些毒辣了。

  河边零零散散有年轻小姑娘、小哥儿来洗衣,都是十二三四岁的年纪,怕是家里人手都下田,衣裳这些就交给家里‘能当半个人用’的小年轻娃娃了。

  “呀!还真是,那边齐举人在洗衣裳。”

  “我也看见了,真是男人在洗。”

  “岑越在旁玩水呢。”

  “听说齐举人是傻子,不过模样长得好俊。”

  “要是傻子都长齐举人那样,其实也不错,还给洗衣呢。”

  年纪大点的就笑说:“你们呀,小丫头小哥儿的,都开始想成亲的事了。”

  大家嘻嘻哈哈一笑,脸上害臊,互相捧着水泼了泼,玩闹起来,打过这个岔,不然说下去,像是他们巴不得要早早出嫁了一般,而后洗起衣裳来,心里却想,他们是没岑越那么好命了,嫁不了个模样俊的举人,嫁个会疼人的就成了。

  河边隔一段一个洗衣点,岑越和齐少扉洗的时候,能听到下游几个小孩嬉闹玩耍声,岑越就说了句年轻真好,都是无忧无虑的年纪。

  “越越也年轻。”齐少扉说。

  岑越那会正捡石头打水漂,一连几个水漂,打的好远,当即是高兴的眼睛眯了眯,有些得意,回头给大崽嘚瑟,此等行为,他觉得大崽也没说错,他也很年轻!

  “你说得对!”

  两人洗完最后一盆衣裳,岑越拎着水桶,齐少扉抱着盆回去,老远就看到马车哒哒哒的过来,岑越一看,“刘妈妈和林大夫来了。”

  太好了!

  齐少扉也高兴。

  回到院子,先给水缸倒下最后一桶水,岑越甩了甩胳膊,衣服盆先放着,等会去晾,岑越估摸着车要到了。

  就听齐少扉喊:“越越,车到啦!”

  马车已经到了岑家门口了。

  刘妈妈迫不及待下来,脸色有些不好,颠婆的又热,发丝贴在脸颊上,不过一双眼很精神,下来就听到三少爷洪亮的声,想必是真喜欢来村里玩的。

  之后就是寒暄接待,岑铁牛也放下了手里农活,不过也没多少时间,岑越让阿扉带刘妈妈去住处,刘妈妈带着大包袱,一路都在同三少爷闲话,问在这儿习不习惯。

  齐少扉可高兴了讲,好玩,吃什么、还干了什么。

  刘妈妈一听三少爷干了农活扛了麻包是心疼,可见三少爷真的了一座,只能想着三少爷高兴就好……

  前院岑越安置林大夫先歇一歇,就在新屋的堂屋,下午林大夫就随着牛师傅赶车一道回去的。林大夫只拿了个药箱。

  “不着急,先歇歇,喝杯茶。”岑越同林大夫说。

  林大夫点点头,他光是一路坐在马车架上,也颠的有些难受,是先缓一缓。

  灶屋里,一大盆煮着的凉茶,放的温热。

  牛师傅一二来去早熟络,也不用郎君招呼,卸了马车,给马儿喂喂水,先牵到后头院子,绑在一棵树下,还能阴凉些,是没歇多久要干农活,岑铁牛哪里好意思让牛师傅做这个,说牛师傅远道来歇歇。

  “我赶车都习惯了,用不着歇,大爷不管了。”牛二说。

  岑铁牛每次听牛师傅喊他大爷,都有些拘束忐忑不习惯。

  没一会,刘妈妈把那盆洗好的衣裳先晾了,出来直接进了灶屋,喊岑大嫂岑娘子,“诶呦呦,娘子肚子都这么大了,快放下重活,我来就成了。”

  岑大嫂被刘妈妈喊娘子,也是不习惯,村里人都喊她铁牛媳妇儿,或是铁牛屋里人的。她拘束笑了下,说:“也没啥,挺轻的,不是啥重活。”

  下田那才累人呢。

  刘妈妈就说:“不能比的,娘子现在这肚子是足月了吧?”

  “还没,差个十天半个月的。”岑大嫂也记不住日子。

  刘妈妈:“那更不能累着了,小心些,不然娃娃要提早出来的,一会让林大夫给娘子瞧瞧,灶屋里吃什么、要做什么花样,你只管开口,我来就好了。”

  “嫂子,你听刘妈妈的吧。”岑越进了灶屋,笑说:“还有我呢,一道做饭,也没几个人的饭不累人的。”

  岑大嫂见小越进来,才安了安心,点点头说麻烦刘妈妈了。她听小越这么喊的。

  刘妈妈爽朗应了声,说不麻烦。

  屋里来了客人,晌午饭就有几分‘隆重’,一锅的焖米饭,热腾腾馒头这俩主食,主要是炒菜了——时下家家户户院子有菜田,不过这会菜种类不多,南瓜、冬瓜、大白菜,还有地里刨出的土豆能放。

  南瓜岑越做了一道南瓜饼,阿扉肯定爱吃。

  冬瓜炒肉片、大白菜炒肉片,杀了只鸡和土豆炖在一起了,一盘子炒鸡蛋,这在村里,就是农忙时也没有这样吃的——道道都是荤腥。

  吃饭前,林大夫跟岑大嫂诊了脉,看了胎位。

  “胎位是有些不对……”

  吓得岑大嫂面白,说那咋办。岑越也皱着眉头,这时候也不能剖腹产,孩子胎位不正,那就是要难产,但看林大夫神色不算太凝重,岑越想着应该还没到最坏那步。

  “是有些偏了,这样要请个熟手的稳婆,还有这段时间要爬坡,往上爬,但别累着,每日走个小半个时辰就成了,孩子位置不算太偏,到生产日应当是可以调过来的。”林大夫说道。

  岑越忙道好,岑铁牛吓得也连连说好。

  “余下的生产那就要请稳婆来了。”林大夫特意叮嘱,“请熟练好手的。”

  岑越记下。

  岑大嫂之前说请了隔壁村的一户接生婆,两个村子都是人家接生的,可如今听了林大夫的话,呐呐不知道还请不请这位了。

  “林大夫可有认识的?”岑越问。

  林大夫摇头,刘妈妈本是进来说饭好了,问郎君什么时候吃,一听最后这话,先说:“稳婆吗?我倒是知道一位,叫翁大娘,咱们镇上的,给夫人当时接生过,如今算算年纪,也五十好几了,听说一直做着。”

  夫人生三少爷是对方接生的,三少爷聪明伶俐模样好,后来杜氏要生,说什么都不要这个翁大娘——

  杜氏小心思,是觉得夫人跟翁大娘交代好,要她性命。非得请旁人来,老爷那时候被杜氏迷得迷迷瞪瞪,真应了,拂了夫人好心,请了其他一位。

  结果杜氏怀胎时,仗着受宠,吃的多,什么好的都往她院子扒拉,孩子吃的太大,生了一天都没生下来,光听着嚎叫了,后来还是翁大娘上的,没一会呱呱哭声落地。

  刘妈妈把这段说完,“……就她心眼小,夫人贤惠大度,在意她一个妾生子了。”就差呸口唾沫了。

  说起以前,刘妈妈话就不停,也忘了林大夫还在场。林大夫听着齐家内宅过去一段,只能沉默当没听见。岑铁牛是急,问刘妈妈这人咋请,他们请来。

  “请应当是不难请,只是在镇上路远些,得提前接过来。”刘妈妈说。

  林大夫刚说了,瞧着像月中,但他不是主妇产的,也不一定。紧接着又补了句不过可以用催生药。

  如今七月初,到月中还有十天。

  岑越就说:“得提早才安心,这样吧哥,这几日大嫂先听林大夫的爬坡,家里活我接手,今日牛师傅送林大夫回去,麻烦牛师傅跟我院子梅香说一声,请梅香去看看翁大娘在不在,把时间给先定下,到时候提早五六日来。”

  岑铁牛当然没意见。

  林大夫点点头,把话说完,说岑大嫂孕肚不错,瞧着不像太大,观面容红润,气色好,身体不错,不用太过担忧了。

  气色不错那是岑越之前送的东西补的,岑大嫂是听的进去话的。这会自然是跟林大夫道谢。

  晌午吃饭,分了两桌,各种菜一分两份,刘妈妈和牛二去后头堂屋吃去了。岑越一家子在前院新堂屋招待林大夫,没有酒,大家就喝着凉茶。

  等吃过饭,照旧是避开毒辣的日头,天略不那么热了,牛二赶车带着林大夫回镇上,林大夫留了一些药材,一副是催生的,一副是产后补的。

  岑越都记下来了。

  刘妈妈正在灶屋洗碗,同岑大嫂说:“娘子你别害怕,大夫都说了,再者我瞧你这肚子不大,孩子好生,要是怀的时候,孩子吃的胖大胖大,娘才受罪呢。”

  岑大嫂听着,慢慢一颗心就安下去了。

  家里多了刘妈妈,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岑越和齐少扉能干农活了,这一下午三人抓紧了干,显然速度快了许多,先把麦子都打出来,麦秸秆扎起来堆着,这东西好用,寻常烧火做饭,用它都是浪费,这个不经烧。

  用它和粪沤肥,还可以用它和黄泥垒墙,抹墙。

  傍晚时刘妈妈烧了饭,众人吃过,灶里是热水,洗漱后,就能歇着了。一连三四天,岑村大多数地里麦子都收回来了,略是松快一些。

  早上岑越和齐少扉去挑水、洗衣,这活都累,不让刘妈妈来,刘妈妈腰也不怎么好,只光做饭。岑铁牛是忙庄稼。

  刘妈妈这时候陪着岑大嫂沿着土路往山上去,两人也不爬太高,就是略略走一走,不到半山腰就下来了,回到岑家屋时,水缸就添满了。

  这时候大家伙才吃上早饭,多是馒头就菜,不过都有蛋。之后刘妈妈开始忙晌午饭,岑大嫂帮忙,岑越齐少扉岑铁牛就收拾麦子。

  到了今天,家里麦子终于全装麻袋里。

  “终于是干完了。”岑越感叹,种庄稼是真的辛苦,就这还没算彻底结束,后头还得晒,再仔细过几遍,把灰尘啊、杂壳捡一捡,拾掇干净的等着衙门下来人收粮税。

  大盛皇帝还是厚待百姓,粮税不算高,抽个五分之一的税,但岑越有记忆,这些衙门里的人会再沾沾油水,量粮食的斗略大一些,而且要满尖。

  这样一来,差不多就是四分之一的税。

  岑家以前地还成,有岑父留的田,还有公家分家时,见寡母带俩娃,多分了两亩田,岑母虽然是累,但每年干完,交了粮税,剩下的一大半还能卖出去换钱。

  一年到头下来,能攒个二两银钱,自然自家吃的很糙,都是杂粮,小岑越就没怎么见过白米白面。

  凭着这样辛苦,岑母才给儿子娶了妻。

  轮到如今,田卖了一半,这会扣完粮税,剩下的也就够岑铁牛夫妻俩嚼头了,卖吧,连着半两银子都卖不下,岑铁牛也不敢卖多少,怕,如今有多了一口人。

  加上时下村里人都有存粮食习惯,不然摊上天灾的,要饿死人咯。

  因此岑越说完总算干完后,岑铁牛是咧嘴笑了下,黢黑的面容衬的牙白,没说啥,心里是为弟弟高兴,弟弟不用干农活多好啊。

  “等留下来的,今年就不卖出去了,等回头我拾掇干净了,给你送一些。”岑铁牛想着说。

  岑越不要,“哥,我那儿粮食够吃,知道是你心意,咱们兄弟的关系不在这一时半会,如今我日子好过我帮衬帮衬你,回头你和嫂子日子宽敞些,再来给我送好的吧。”

  “哈哈哈那哥到时候给你捡好的送。”岑铁牛也没在客气了。

  岑大嫂坐在阴凉处听着话,摸着高高隆起的肚皮,只想着,孩子呀,可千万得是个男娃娃,要是男娃娃家里就能分两亩田了,他们辛苦辛苦,到时候卖了银钱能给你小叔叔送些好的。

  “我家阿扉爱吃红薯,不然到秋日多种点,回头我们自己拿。”岑越也没客气。

  岑铁牛满口答应上了。

  这几日能忙里偷闲,村里人终于是逮着机会能背地里磕牙岑越和他那齐举人了,不过经过隔壁村铁匠娘的事,村里人现如今是掂量掂量,都不怎么说岑越克夫这事。

  再者说,岑越要真是克夫,那为啥嫁给齐举人没事,齐举人好端端的,还有人见了,说人家一个三少爷,整日去河边打水洗衣,瞧着挺结实的,一点被晦气到都没有。

  岑越克夫这事自然是不算了。

  后来又见一个婆子来,听说叫什么刘妈妈,是伺候岑越的,还有那林大夫给铁牛媳妇儿看孕像,你说说村里谁家媳妇儿怀孕了,还请了大夫来村里瞧?

  这也就是岑越嫁的好,不说克夫命,我瞧着应了那媒婆一句话,像是富贵命,先前的没福压住。

  老话说完了,都是夸的,有人觉得没啥意思,又起了个由头,说起岑越第一天来时,铁牛家灶屋飘的香味——

  “对对肉饼,香味我到现在都记着,当时下田回来,饿的不成,人家灶屋做好的,诶呦那叫一个馋。”

  那不怀好心,第一个挑事提肉饼的人就说了,“岑越心到好,给他大伯家送了,还给他小叔家也送了。”

  “这有啥稀奇的,他大伯家儿子帮他哥下田割麦子,还吃不得岑越一个肉饼子了?”

  “可不是嘛,大伯家帮忙了,就给送了十二个,听说给他小叔家就送了八个,这都是长辈咋还分啊。”

  都是村里人,平日里一起磕牙,背地里说人,那可真是话头一出,就知道要说什么味了。有几人互相看看,不接话头,不做这个出头编排的。

  那人说着兴头上,也没在意自顾自说:“你说说,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这样了。”

  “说起来啊,铁牛媳妇儿也快生了吧。”有人换了话题。

  大家伙就跟着,“是啊,大夫都瞧过了,那该没啥事。”、“我瞧铁牛媳妇儿天天去山上,听说大夫说了,快生的时候爬爬山,但别累着,好生。”

  “瞧着肚子尖尖的,像是个男娃。”

  “我咋瞧着不像,没准是个哥儿。”

  这肉饼挑拨的话题算是偏了,那人再想起事端也没起来。又过了两日,岑越在和刘妈妈说卤鸡配料的事,因为嫂子快生了,孩子一生要坐月子,后头鸡舍可能会顾不上,因此就说杀几只,留一些。

  岑越就说:“嫂子干脆到月子时,时不时杀鸡补。”

  杀鸡也是岑大嫂提议的,其实知道小越和齐举人马上要回,刘妈妈在院子帮了她许多,就想着招待一顿好的。

  不然以岑大嫂过日子节省的样子,要自己馋了是不可能杀鸡的。再说如今的鸡都是下蛋的好鸡,岑大嫂舍不得。

  “吃啥鸡,蛋补一补就成了,还是杀了吧,杀了吃一顿,这几天累的,都补补。”岑大嫂说。

  岑越便道:“那杀两只,我一做,回头给大伯和小叔家各送一碗,正好说一下,嫂子你坐月子时,两家抽空帮帮你。”

  岑大嫂没意见,都听小越的。岑铁牛拿了刀就去后院给鸡放血。

  灶屋里锅里烧着热水,岑越和刘妈妈准备卤鸡配料,外头一阵吵杂,门口来人说:“诶呦不得了了,小越他婶子跟孙家的媳妇儿干上架了,那家婆子都出手了,小越婶子一打二,我看着不成……”

  岑大嫂吓了一跳,扶着桌子要起。

  岑越和刘妈妈赶紧出来,问到底咋回事。

  “孙家的挑事挑到他婶子跟前了,说什么分肉饼……”

  岑越一看是隔壁家婶子,这婶子人好,以前挺帮他们家的。不过说什么分肉饼,这又是啥?肉饼那都是他来第一天做的了。

  “就在孙家院子里打呢,先快去拉架。”隔壁婶子急忙说。

  孙家就跟岑家隔了三户,不算远。岑越要过去拉人,不让嫂子去,怕推搡下了,留着刘妈妈在院子,齐少扉要跟着,这下可吓着刘妈妈了,说:“三少爷可不敢去,村里妇人打起架来,那下手没轻没重的……”她还记着上次三少爷脸上就落了伤。

  齐少扉很大声说:“不行,阿扉要去,阿扉保护越越。”

  “那我也一道去,都去。”刘妈妈从灶屋摸了个擀面杖就出来了。

  岑越:……真的像是打群架了。

  “嫂子我们去看看,你放心,灶屋锅里有热水,你跟我哥说,让他自己端,你就别送了……”

  说话声已经出了院子。

  到了孙家院子门口,老早围了人,岑大伯娘也带着俩媳妇儿出来了,孙家院子没围墙,是敞开的,这会岑小婶骑在孙家媳妇儿身上,孙家媳妇儿也没落下风,手撕着岑小婶头发。

  旁边孙家婆子看着拉架,实则是打岑小婶。

  孙家人多,几个男人都挡着,但不下手,站着说别打了别打了,有个屁用。岑小婶俩儿子也是跟孙家男娃娃扭在一起——岑小叔还在地里干活。

  刘妈妈多少年没见过这个阵仗了,还没反应过来,郎君就过去了,三少爷咋也跟着过去了,她诶呦一声,揣着面仗也进去了……

  岑大伯娘带俩儿媳也进去了。

  于是——

  也没打起来,打太久。孙家人一看岑越齐少扉、岑大伯一家人多都赶来了,这会男丁知道上去拉架,是真心实意劝架别打了,而不是刚才拿嘴皮子说说。

  可岑小婶不是那个受气的,于是还是撕扯了下。

  有岑越齐少扉在,孙家男丁不敢打,岑越和齐少扉把孙家男娃娃拉开,这他妈三个打俩,最大的那都十五六了,打个七八岁的娃娃,这一家子——

  岑越没给好脸,下手也重。齐少扉护着越越,谁都不管就是保护越越,他一挡,孙家壮丁要拉,但想到隔壁铁匠娘赔的银钱,当即是不敢下手了。

  这可是举人老爷,闹不好要下牢的。

  等真的拉开了,各有各的伤,不过都是皮肉伤。岑小婶还呸了孙家媳妇儿一脸,大骂说:“就你满嘴喷粪挑拨,你家里没一处好,盼着我家不好,大家伙听听,孙家媳妇儿喊着我,说婶子你来问你个事,我给她个好脸,还以为啥事,结果知道她说啥吗。”

  “他娘的狗臭屁,听听这话,说什么岑越离着他大伯一家心近,听说第一天分肉饼,给他大伯家端了十二个,好像就跟你家端了八个,诶呦这岑越嫁得好了,如今不得了,慢待你这个婶子了,我替你都不值……”

  岑小婶跳起来,指着鼻子骂,“你替我不值,还是想找事看我家热闹?心思歹毒,谁家年轻媳妇儿有你这么歹毒的,看不得人家家里和气。”

  “他大伯一家人多,还给铁牛帮了地里活,我家人少啥都没干,八个肉饼,我家一人还吃俩,要这么说,那还是小越对我好,对我心近了。”

  “虽说是分了家,但我们都姓岑,三家关系和睦好着呢,你一个外姓的孙家当挑事精,我呸!”

  众人这才听明白过来,刚光听岑小婶嘴里嚷嚷肉饼了,原来是因为这个,那孙家确实是不地道,背地里编排就算了,还说挑拨到岑小婶头上,不过话说回来,岑小婶以往可不是这么护着岑大伯一家的,有时候也酸两句呢。

  孙家媳妇儿也没想到,今个岑小婶变了样,护着岑大伯家了。

  孙家理亏,众人指指点点,说孙婆子不知道教媳妇儿好话,一天天净踅摸着看别人家笑话热闹,这且就算了,如今还挑拨起来了……

  “滚滚滚,都滚。”孙婆子拿着拐杖打围观的,让都滚开。

  村里年长辈分高的就说:“孙婆子你别胡搅蛮缠了,大家这么说也是跟你说好话,你这会纵着手底下的媳妇儿,以后老了,分家了有你日子可怜了。”

  孙婆子听不得这话,是开始扯得长长音调哭嚎,又在地上打滚撒泼,说岑家仗着人多,仗着镇上有老爷撑腰,开始欺负人了,都说不得了……

  肉饼这道理掰扯不清,如今孙家一闹,以后村里人得躲着他家了,或是面上看着还成,但大家伙都怕,谁跟你说话磕牙,就怕转头孙家媳妇儿又跟旁人说起你的坏话来。

  “大伯娘小婶先去我家,还有娃娃们,我家有药油,先擦擦。”岑越不理孙家人撒泼,让大家去他家。

  卤鸡也别端了,干脆都在他家院子吃算了。

  岑小叔闻音赶来,早早就散开了。不过从大家伙嘴里听出了始末,冲着孙家院子呸了口,说:“这家人不成。”

  “可不是嘛,别生气了,大家都瞧见眼里呢。”村里人让岑小叔消消气,说:“你家媳妇儿连着娃娃都在铁牛家。”

  后来这日中午,三家坐在院子吃饭,大伯娘跟着岑小婶也近了许多,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一笔写不下两个岑。

  虽是分家了,但在村子里关键时候那得站一起。

  这日暂且放下了农活,大家伙也不嫌晒,吃着肉,就着饭,小娃娃们到处跑,大伯娘跟小越说:“你回就放心回吧,你嫂子生了,有我和你小婶看着呢。”

  “可不是嘛,虽说齐家看重你,不过回来住时日长了,怕人家心里不爱。”岑小婶也跟小越说好话。

  做人家的夫郎,那要知道分寸的,不比在家里。

  岑越一一应是,说:“原想着明日回,今天卤了鸡,还说给伯娘和小婶送一些,现在正好一吃。”

  “外头那些挑事的你别往心里去。”岑小婶难得几分认真,“我跟你伯娘有时候也拌嘴、置气,都是小事,我俩知道你心好,以前是苦,各家日子都难扯开,现在你好了,以前的事就不说了,该咋就咋。”

  岑大伯娘点点头,“村里就是这样,有好有坏,你日子过得好了,难免有人眼红酸你,咱们不能着了道,一点吃喝啥的,都是你心意,不会真闹起来了,让个外人看笑话。”

  “可不是嘛。”岑小婶道。

  这一日大家说着心里话,虽是多少挂了伤,可心里是敞快的。等傍晚时,众人帮忙收拾干净,各自散去,照旧是各过各的日子,但有难处时,背后是有帮衬的。

  送完了人,岑铁牛叫住了弟弟,说:“明个回,今天收拾收拾,东西都别忘了带。”

  “知道了。”岑越觉得他哥今个有点感性,可能那一架打的了——虽然岑铁牛全程在后院杀鸡,并没有参与‘战斗’。

  岑铁牛是粗人,心里装了许多,但说不上来,最后说:“小越,就是你和阿扉成了一家人了,咱们也是一家人。”

  “我知道。”岑越都懂。

  他们各自成立了小家,以后可能有了分寸,但有事了,都是依靠。

  第二日一大早,岑越就跟阿扉收拾好了包袱,还是把水缸添满了,刘妈妈做了早饭,吃完没多久,牛师傅来了,还送来了翁大娘。

  “翁大娘听说是三少爷夫郎娘家的,就说不用拖两日,她今个顺道来,不用我跑两趟了。”牛二说。

  刘妈妈拉着翁大娘说话,喊老姐姐。翁大娘慈眉善目,身子骨硬朗,是位高大略有些富态的老太太,穿着素净衣衫,头发抿的整整齐齐,双眼明亮,瞧着精气神就好。

  “劳你还记着。”翁大娘说完,人群中看到了三少爷影子,“三少爷如今长这么大了,又高又大,身子结实,好啊。”

  刘妈妈就夸:“您接手的娃娃身子就是好。”

  翁大娘乐呵呵的见了礼,“三少爷好,三郎君好。”

  岑越忙说不敢,又说嫂子的事交给大娘了。翁大娘点头说:“您尽管放心了。”

  知道三少爷三郎君今个回,翁大娘也没多闲话,去看岑大嫂了。

  回来辞别过,岑越齐少扉上了马车,刘妈妈坐在车架上,牛二牵着马绳走在前头,岑越说:“翁大娘人真是好,不过对阿扉要亲近些。”

  “郎君好眼光。”外头刘妈妈夸,而后说:“当初夫人早早找接生婆,前头折了两位,老太爷、老爷都操心担忧这一胎,选了好几位稳婆。”

  “翁大娘那时候人寡瘦,我现下想,怕是那时候家里有难处,不过接生要命的事,夫人也不会因这个心软,给翁大娘开个特例,还是因为翁大娘手艺好,在她手下生的听说还有个胎位不正,是愣给塞回去重新推出来……”

  刘妈妈当初听时惊奇,继续说:“夫人留下翁大娘是因为好手艺,也没说旁的。”

  “当时阿娘雪中送炭,翁大娘都放在心上。”岑越道。

  这就是互相信重,心怀恩情的一段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