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太原城(二)

《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第四百八十八章 太原城(二)

作者:鞋底红 字数:3610 书籍: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窦雪儿、代玉琴、谢丽芬三人最终决定先在廉租房小区里住下,租了两间卧房,代玉琴和谢丽芬合租一间大些的双人间,租金每月三十文,窦雪儿自己住一间,每个月租金才二十文钱,两间加起来一共五十文,五斤米的钱,简直跟不要钱一样。

  随便在城里找个什么营生,这点钱几天就能赚回来。

  “每间屋子每月还要另付清扫费两文,安保费一文,还有绿植维护费一文,加起来四文,另外还要再付三个月押金,退租的时候会还给你们。最后就是这把钥匙的押金是一百文,黄铜做的,弄丢了这押金可就不退了,你们一定要小心别弄丢了。”廉租房登记处的女登记员如此说道。

  “没问题!”三人爽快地付钱拿了钥匙。

  将押金条交给她们的时候,那位女登记员还特意说了一句:“押金条就算丢了也别着急,就算没有这个押金条,我们这儿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不会弄错的,到时候还是会把押金退还给你们,这是规矩。王妃娘娘是天底下最慈善的人了。”

  “姑娘说得是。”三人一笑。

  代玉琴问道:“姑娘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卖床单被褥、锅碗瓢盆的地方吗?”

  那位登记员道:“您要是想要买全新的,城里有一家综合市场,您就从镇远门进去,走两步就能瞧见。要是想省些银子呢,咱们这儿就有个二手交易市场,就在公共澡堂边上。”

  “多谢!”

  三人向她道谢。窦雪儿走出登记处,忽而又走回来,问了一句:“对了,姑娘可是晋王府出来的丫鬟?”

  那登记员甜甜一笑:“那可不是!”

  “娘娘手底下培养出来的丫头也个个都这么善良又能干的呢。”窦雪儿恭维了那登记员一句。

  “那可不是!”登记员扬起下巴一脸骄傲。

  三人先回屋子放下包袱,接着她们决定先去那位登记员所说的“二手市场”瞧瞧。

  绕过大约八排屋子便瞧见一座小花园,布置得简单,却不失雅致,小花园里甚至架设了四个秋千。

  谢丽芬指着那几个秋千道:“想来那王妃定是个妙人,我就不信那建屋子的人能记得在这儿架几座秋千。”

  小区内的道路都是水泥铺就的,道边露出来的泥地上还种了菜,有两三大娘在打理着,她们身后还跟着几只鸡。

  这时走来一全身黑衣,腰间还配了一把铁尺的女壮士道:“我说,虽然王妃特许了你们在这儿种菜,可她也说过不许把道路弄脏吧?待会别忘了把路面上的鸡屎铲了,擦干净!若是再被我瞧见路上有鸡屎,我定跟景儿说,不许你们再住在这儿!”

  那几个妇人赶忙点头哈腰地应承下,还往那穿黑衣的女壮士手里塞了颗大萝卜:“延春姑娘最是良善了!俺们晓得!不叫那鸡跑到路面上就是了!”

  穿黑衣的女壮士哼了一声,转身又往另一条岔道走去。

  窦雪儿、代玉琴、谢丽芬三人望着延春挺拔的背影,代玉琴无不羡慕地说道:“原来那位就是这里的安保,看起来好威风啊。”

  谢丽芬也感叹道:“在那位王妃手下做事,咱们女子才有点人的样子。”

  三人来到公共澡堂,老远的就发觉这里人来人往的。

  公共澡堂和食堂面对面坐落在一个十字街路口,街道两边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摊贩,杂乱却热闹,空气里飘满了各种小吃的香气。

  “大娘,你好,这里就是那什么‘二手市场’吗?”代玉琴礼貌地向就近一个卖脸盆的摊主询问。

  “这里有新的也有旧!四条街都是!娘子要脸盆不?瞧瞧我这里的铝盆!轻便还不容易摔坏!都是八成新的,折价卖啦!”大娘这就开始招揽生意了。

  三人看着这位大娘卖得那些银脸盆,一开始她们还以为是银做得,心里就在奇怪,这里的人怎地这样豪气,竟然用银制盆,可拿起来才晓得竟然这么轻!

  这时,食堂门口的戏台上,忽然有人拿着个大锣上去一通敲,好些人这就往戏台那边聚集过去。

  “要唱戏了!快去!”

  “今儿唱什么?”

  “不晓得,《智取鄱阳湖》?”

  “可我更喜欢看《鹅毛女》。”

  “我想看《射雕英雄儿女》!”

  ……

  四周太过噪杂,代玉琴只好加大音量,弯下腰冲着喊道:“大娘,这是什么做的?”

  “铝!”

  “铝是什么?”

  “铝就是铝!娘子你买不买?五十文一个!又轻又摔不坏!比那木盆好用多了!”

  ……

  最后三人砍价砍到三十五文,一人买了一个小号的铝脸盆。

  再往后走,卖被褥、弹棉花的摊子还有好几个,倒是不远处又出现一栋红砖的四层高楼。

  “那楼是什么呀?盖得怪好看的!”代玉琴又问一个卖衣服的摊主。

  摊主道:“那是图书馆!”

  “图书馆什么?”

  “看书的地方!我说,我这里的钗子都是宝月阁做坏的次品,便宜卖了,几位娘子看看吧!”

  三人没再理睬这位卖钗子的大娘,而是径直往图书馆走。

  走到门口才发觉各自手上还端着个面盆,顿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总不能拿着脸盆去看书的地方,这就准备往回走了,不想从楼里走出来一个姑娘,笑道:“几位娘子可是第一次来?别害羞嘛,进来瞧瞧吧!”

  三人手里拿着面盆一阵尴尬,那姑娘甜甜一笑,道:“没事!不认字也来瞧瞧!咱们这儿还有识字班的!”这就将三人硬拉了进去,拿出一块上面写了时间表的木牌牌道:“我们这里现在每天都至少有两堂识字课,都是全免费的,还送一个小布袋,里面有两只炭笔……”

  “不是,你误会了,我们认字。”窦雪儿赶紧笑道。

  那位姑娘一愣,眼睛在三人身上来回扫了几下,忽然双眼一亮惊喜道:“几位娘子是来应聘识字班先生的?!”

  三人一愣,那姑娘跟遇到什么天大的好事一样拉着她们去了靠近玻璃窗边的茶桌旁坐下,这就用一把铜壶开始烧水,取出茶叶来作势要开始招待几位。

  窦雪儿只好再次摆摆手道:“姑娘,您先别忙了。我们都是从河南来的,才到太原不久,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懂这里的规矩。我们过来只是好奇瞧瞧而已。”

  那姑娘闻言,手里拿茶叶的动作果然一顿,有些失望地说道:“原来是河南来的!那几位来太原,是探亲访友还有过来游玩的?”

  “我们……”三人相互瞧瞧,窦雪儿道:“我们听闻晋王妃在山西有许多女校,就想着来太原找到王妃娘娘,问问她还缺不缺女先生。”

  “当然缺啦!这里就缺!”那姑娘瞬间又热情起来,“不过这边的识字班,学生都是些做工人,不固定的。他们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就来听一听的,功课什么的,更是没法布置。在我们这儿当先生,不比学校里头的先生有派头。不过我们这儿时间灵活,工作也轻松,就是月俸稍微……”

  这姑娘话说到一半,忽然有个大娘,背上扛着个大麻袋,手里还提着一只嘎嘎叫的白毛大鹅,就这么推门进来了。

  “灵秀先生!”进门她就喊起来。

  “诶!”那姑娘应一声,让窦雪儿她们稍等片刻,她去去就来。

  “灵秀先生,俺想写封信给俺儿子。”

  灵秀道:“我现在没空,你去里头找灵犀。”

  “好嘞!还有啊,这只鹅还有这袋洋芋,你们帮我拿去学校吧!”

  “诶哟,姚奶奶,你不用这么客气的!”

  “那不成!我老婆子五个孙子孙女都在小学上学,非但不收钱,还每天给一顿饭吃!诶哟,上哪里去找你们这样的活菩萨哟!那王妃娘娘看不上俺老婆子的大鹅,就孝敬给你们几位女先生吃。”

  “姚奶奶您也是个大好人。”

  灵秀不再客气,领着姚奶奶去了后头的院子,不一会又小跑着回来了。

  “几位久等了。”

  她坐下,重新开始泡茶,却发觉面前的三位娘子都满眼崇拜地望着她。

  其中那个看起来最漂亮的开口问道:“方才听那位大娘称呼您为先生。”

  灵秀点点头,笑道:“再往西走一点,有一间昭月小学,去上学的除了城外的居民,还有好些附近的农家子,一共十二个班,十三个老师。本来人手就不太够,我们还要轮流来这里的识字班上课,所以才想要聘请专门的识字班先生。”

  “这识字班,也是不收钱的?”代玉琴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灵秀扑哧一声笑出来:“收了钱还有谁愿意来?这识字班可不是开给读书人的,来上课的都是那些匠户、农户,杀鸡宰猪的、夜香行挑粪的,还有什么车马行卸货的,盐帮扛盐袋的。总之来这儿认字的都是下九流,平日里工作就够累了,叫他们五天来听两天课都够难为他们的了。”

  “原来是这样……也难怪,先生不好请。”谢丽芬道。

  这话说到灵秀心坎上去了,她用力点了两下头,脑袋上的珠花步摇跟着晃了两下,叹着气道:“真都是烂泥腿子,有些刚来的不懂规矩,见到我们还会出言调戏。我们是习惯了,知道那都苦命人,没机会念书,不懂道理,不跟他们计较。可请来先生不明白呀!之前刚离开那位还要求那些下九流泥腿子们跟那些念书的小孩子似的,毕恭毕敬地对他们,要布置功课,还要打板子!简直太荒唐了!”

  “那……怎么不再在王府里找个丫鬟来?”窦雪儿问道。

  灵秀姑娘叹气道:“那些泥腿子的本地口音都太重了,我们都是从小在京城长大的,说的都是官话,稍微讲两句,平时打个招呼还行,说多了就相互都听不懂了。”

  “那我们几个是河南的,大约也……”

  “不!不要紧!不要紧的,几位……”灵秀姑娘忽然凑近了她们,压低声音询问道:“几位之前,都是青楼的吧?”

  窦雪儿几人忽然就变了面色,灵秀赶紧摆手,示意她们别出声:“不瞒几位,我跟灵犀都是从青楼里头逃出来的。”水烧开了,她给面前的三位娘子满上茶水,道:“咱们这样的人,最能明白老百姓的苦了。娘娘当年愿意庇护我们,如今我就有私心愿意庇护你们。不如先来这儿学一学简体字,顺便学学本地话,学会了我给你们写推荐信,让您们去当女先生?”

  代玉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敢问姑娘,这里月俸多少呀?”

  灵秀道:“这里事情少,也相对清闲,除了教教识字班,就是帮着整理整理书籍,看着那些来借阅的学子别把书偷走就成。不过就算这么清闲,每月也就一两银子呢!”

  这可真是……

  出乎意料地低啊!

  之前窦雪儿问过垣曲县的女校长,她那儿的女先生每个月还有三两纹银呢!

  灵秀是这个图书馆的负责人,她有点不好意思跟面前的三人讲,说这里其实只空出一个职位,她们也是有预算的,可一下子来了三个人,干脆三人将那一份钱均摊吧。

  不过有也总比没有强,三人决定先应下这里的差事,有空再去城里转转,看看有没有月俸更多的营生。

  这不,只在太原住了小半个月,就瞧见官衙门口张贴了聘请画师的告示。

  “这个营生好!窦姐姐,你快去试试!”谢丽芬高兴地叫起来。

  ——

  宋清月捧着渐渐大起来的肚子与李昭一块瞧外头送进来的画作。

  其实真正有名气的画家是不屑过来拿这五两银子的月俸的。而且这年头,除了衙门里专门画通缉犯画像的画师,基本上没有以画为生的专业画家。所以送画来的,都是那种一个月五钱银子都赚不到的业余爱好者。

  不过宋清月要的就是这样的人,那些山水写意画得再好的文人,对宋清月来讲都没啥用,她要搞的是连环画工作室,要的就是板砖人,不是艺术家。

  可就是在这么一堆业余爱好者的画作里头,李昭却眼尖地挑出一副无论是技法还是格调都极为不凡的画作来。

  “月儿,来瞧瞧这副。”

  宋清月扶着腰慢慢走过来,歪头看了一眼,也奇道:“这是什么人画的!怎会送到我这儿来!”

  “落款是雪儿。看样子,还是个女画家。”李昭笑道。

  宋清月更感兴趣了!

  隔日便将人请了过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