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99章 若有违此誓,叫我大明荒王少二寸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第99章 若有违此誓,叫我大明荒王少二寸

作者:天喵教主 字数:3935 书籍: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潼关。

  此地距离西安已经不远,因为这里当年是前元的王公贵族养马地,导致对老百姓的压迫很深。

  可笑的是,此地许多蒙古王公贵族的养马奴,也是蒙古人,大元帝国治下的蒙古普通百姓,并没有和前世那个时空大清的八旗子弟一样享受太多帝国特权福利,大部分福利被王公贵族和色目人,番僧喇嘛占据。

  于是,元末时,汉化的蒙古大地主阶级李思齐,王保保等人,麾下有很多蒙古旧部百姓都投降了明军。

  关西七卫,大部分也是蒙古后裔,三万余户,打起蒙古来比汉人还狠。

  此地元末屡遭灾祸,农民起义不断,潼关被打的残破不堪,到如今潼关还没修好。

  许多征夫在潼关上,冒着酷热担土挑石修建着关隘,乡吏们则是以鞭子抽打,督促。

  朱雄英靠着朱标,望着这一幕无限感慨。

  “爹,元朝的读书人张养浩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您听过嘛?”

  朱标骑着马,朱雄英在他身边,此刻闻言,朱标点了点头。

  “可正应了此情此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汉唐之时,这潼关内是何等雄壮富庶?”

  朱雄英也道:“是啊。”

  “无论兴亡,苦的都是老百姓,咱大明要想长治久安,任重而道远。”

  他瞥了一眼朱标。

  咳嗽一声,朱雄英小心翼翼问道:“咳咳,那个,爹,关于皇爷爷发信来,说考虑以将您的陵墓修建在北平一代为由,从天下迁徙十万富户填北平这事儿,您怎么看?”

  朱标脸上似笑非笑,扫了扫朱雄英。

  “你这小子,开始从你爹嘴里套话了。”

  年少争缠头,大明现如今,还没有那么多豪强呢,不过,北平的南人的确太少了些,不安全……”

  如今的北平地区,几十万户里,南人只有少数,很不利于帝国统治,如果从南方移民过来,让南人在此定居,的确可以巩固南北方联系。

  “稍后,等猎鹰回来,我就修书一封给你皇爷爷。”

  朱标道。

  说着看了看天空。

  这段时间,大明对于通信的需求量增长了许多倍。

  伴随着商业的发展,自然是通信的井喷,为了满足信鹰的数量,朱元璋专门命令陇右辽东等地,素有驯养鹰隼习俗的汉人多训猎鹰,用以通讯。

  朱标等人一路走,也是在一路考察和实验,大明的驿站通信业务,有效通讯时长以及反应时间。

  现在,他们和南京一次通话,鹰信只需要两天多一点。

  百公里耗油,不过十只兔子。

  朱标拉着马儿的缰绳,道:“北平自然是要好生经营的,不过得先解决财政赋税大权,否则北平无粮无钱,若是有其他皇子,趁你皇爷爷死后被南方的勋贵们拥立起来,你爹我岂不是在北平成了孤家寡人……按照你爹我的设想,这大明皇家银行,最好是交给内侍宦官来掌,然后金库总行立在北京,每年的财政赋税收入,全都收归大明皇家银行,再调拨各地”

  “如此一来,有了钱和兵马在手,天子坐镇北平才安全。”

  朱雄英哦了一声,琢磨道:“也是,宦官没有子嗣,天生对皇权不构成威胁。”

  “让他们掌管财库,不管贪墨多少,后面也能收回来。”

  朱雄英皱眉道:“可是爹,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需要一些恶人去承担骂名,若是一开始就用太监,这太监难免被攻讦的厉害,现如今皇爷爷和您身边,都没有能镇的住朝臣,压得住文官嘴的大宦官呀。

  朱雄英说完瞟了一眼郑和。

  朱标也看了一眼正在和锦衣卫千户蒋瓛相谈甚欢的郑和。

  有的人,的确天生就是主角儿。

  不过,郑和现在还太嫩了。

  朱雄英又问道:“那爹,洪武二十年后,两京轮戍,皇爷爷禅位当太上皇,您登基这事儿您怎么看?”

  朱标宽润脸上露出凝重。

  “这事儿你皇爷爷和我其实商议过,可行,但是需要时间。”

  “咱不知道,洪武二十年,咱大明第一计划完成后,大明是什么样子……”

  “你皇爷爷和我亲密无间,彼此驾驭的是同一批朝臣,咱担心的是日后的帝王和太子两京轮戍,无法将南北朝臣糅合,这样就陷入了大元覆灭的老路呀!”

  “你观史书,自古帝王,似你皇爷爷这般信任你爹的,也是少数……”

  “元朝的皇帝,从元武宗开始本发誓兄终弟及,结果元仁宗变了卦,传给自己儿子,使得后世元朝的皇帝不停杀来杀去,大位不稳,直接导致了大元的败亡。”

  “咱朱明皇家,要定下万世的惯例。”

  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他瞟了朱雄英一眼,希望朱雄英能够在日后想明白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性,自己这个皇长子,虽说机敏过人,但是想法稍显幼稚,还需要历练。

  朱标有笑道:“雄英你看,若是日后你爹我坐镇北京为天子,你皇爷爷坐镇南京为太上皇,那这帮朝臣以谁的命令为准呢?”

  “亲近太上皇的官员权势大,还是皇帝的亲信权势大?”

  朱雄英抓了抓脑袋。

  确实啊……

  自己真是想当然,这个问题太麻烦了。

  前世只有十六岁的朱雄英,在政治上完全是个小白。

  他虽说站在前世那个巨人时代的肩膀上,有海量的知识,可是真正带入如今大明这个时代来实操,还是会有许多异想天开,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超前想法。

  何况,当今大明朝廷,勋贵是历经百战生存下来的人精,文官又是当世最顶尖的智者,自己一旦在皇位立储,或者两京轮戍这种事情上留下了一个空子,那么这帮人就会钻出一个巨大的洞来。

  所以前世,皇爷爷朱元璋才定下万世之法,君君臣臣,户籍固定,陈纪纲常,使得许多制度成为定例,以免后世的官员和子嗣钻空子……

  他咬着牙,重重地点了点头。

  朱标又道:“若是两边都设立六部,迟早要乱,官员会互相选边站,攻讦敌视另外的六部朝臣,你皇爷爷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而且这也绝非是你提出来的,南人为北官,北人为南官就可缓解那么简单。”

  “官场有时候,最重要的是中庸之道,能够平衡各方势力,为我皇家所用。”

  “关键就在这中庸二字,你若是平衡的不好,迟早有一方会反噬,唐朝灭百国,武将和太监就做大,宋代重士大夫,武人式微文人厌战,结果因武弱国灭,雄英呀,你爹我和你皇爷爷,会尽力为你打下大明的好底子,不让你那么累……”

  朱标又眼神闪烁道:“你应知假币案告发了,你皇爷爷将制作假币的银匠斩首,尸首从句容县到南京,九十多里,沿途官道旁挂满了造假币的匠人尸首。”

  “难道你皇爷爷不知道,这些匠人不过是实施者,真正造假币的另有其人?”

  “无非是因为,如今我大明天下还离不开武人勋贵,故而武将勋贵如今有些势大……”

  “你皇爷爷提禅位,咱估摸着,是他想要将问题一次性解决,不想将这些事情丢给我来做,他是想拉着勋贵们一起下台,为我培养的年轻武将腾出位置来,拉一批,打一批,朝廷自古如此……”

  “那些勋贵跟随你皇爷爷打天下,他终究念旧,但是咱若上位了,新皇登基,打打杀杀,也无人说咱朱明皇家苛待旧人!”

  朱雄英闻言,有些犹豫。

  自己是不是该问问,后宫的事?

  他低声问道:“那皇爷爷后宫那些妃嫔?最近郭宁妃独摄六宫,风头无两啊……”

  朱标嘴角勾起笑意。

  他道:“你放心,你皇爷爷到时候应该会让她们全都殉葬。”

  朱雄英可惜道:“但咱还想要诸皇叔和弟弟们,皇姑们,出来帮咱大明提振江山呢,爹,比如说这大明皇家银行的行长,既然如今没有合适的太监,您觉得找几个聪慧的皇姑暂摄如何?”

  朱标摇头。

  “大明女子,嫁,天家公主更要以身作表率,此事你不用放在心上,你之前口口声声念叨着养生,咋地,就这么信不过你皇爷爷和你爹?”

  朱雄英乱摆。

  朱标哈哈大笑,将马儿往前面放去,笑道:“咱朱明天下建立之初,就定下了纪纲陈纪的口号,不是空话,你的许多设想,再过百年也许可行,如今,还是得用非常手段,咱这段时间研究你给出的地图,发现前元时候,有个江西人,叫做汪大渊的,就曾经去过那什么澳洲,还写下了一本书,叫做《岛夷志略》”

  “书中,将澳洲称之南方称为“麻那里”,其北部称为“罗娑斯”,还写了澳洲的风土人情,可知,我华夏早已发现世界。”

  “至于那美洲鲜卑利亚,元朝也有记载,极北之地有国叫做“狗国”,元朝曾经征讨。”

  “啊?”

  朱雄英挠了挠头。

  这倒真是考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了。

  他还真不知道,元朝时候,就有中国人去过澳洲,还写过书,于是他连忙向着朱标讨教。

  朱标便将汪大渊的事情讲了一下,朱雄英听得沉默不已,汪大渊走的商路,基本上和郑和下西洋的海路差不多,但是汪大渊走的更远,去过二百多个国家,买卖做的很大。

  他还发现了许多,南宋在南海昭示主权的石碑。

  这么说来,其实郑和下西洋的许多海路,早就在元代被色目人和中国的大商人走了许多遍,是成熟的商路,故而才有大规模的郑和下西洋。

  可恨可叹。

  到了前世那个大清,明朝时候也有人写过一本书,叫做《职方外纪》,里面写了大明外面的国家是什么样子,还有各种产物,作物,科技发展程度,甚至所有国家标注都是经纬度。

  此书被编入六库全书,但是大清搞愚民政策,后世一直落后,老百姓都成了蠢驴木材,有将近一百七十年,一直走在血海淤泥里,爬不出来。

  若非是东方出伟人拯救华夏,华夏可能就此沉沦了。

  此时,听说大元居然也有人去过澳洲,如何不惊?

  我大明继承大元,总不可能比元朝还差吧!

  这自然不可能的,可恨的是那帮文官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和各种资料,因为文官们不想皇帝下西洋去搞航海开贸易,好让文官集团垄断海贸,有个叫刘大夏的兵部尚书给付之一炬!

  可恶,可恨,可悲!

  朱标也感叹道:“那汪大渊在书中写,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届,区宇之广,旷古所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千国,莫不执玉贡琛,以修民职,梯山航海,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商贩于殊庭异域之中者,如东西州焉……”

  这段话仔细琢磨,十分惊讶。

  大元因为对地主士绅阶级管理犹如放羊,搞包税,有钱人给足了银钱,可以到处去旅游,出国去做买卖,而且中国往复商贩来回在各个异域做买卖,如同自己的东西州县!

  这如何不惊?

  如果不是大明的海禁,让士大夫集团垄断了南方海贸,大明本该有更远的发展前景,不会比大元差。

  偏生,异族统治时汉人还能一致出去做买卖,异族并不会对汉商过多辖制,可是汉人自己做了统治者,那些占据了海贸商路的汉人们,就会吃同胞的肉,喝同胞的血,先占据位置的就占着好位置,将后面的同胞挤下船……

  “雄英,若是你皇爷爷和你爹我,都没能做到,我皇明超越大元,就靠你了!”

  朱雄英重重点头道:“爹,您放心!”

  他望着远处:“我要为大明养生百年,使我大明远迈汉唐北元,那汪大渊既然说皇元旷古所未闻,那我就要带着皇明做到寰宇所未闻,日后我皇明,要成为日月永不落之国!”

  “若有违此誓,叫我大明荒王矮二寸!”

  ……

  西安。

  城墙外,秦王朱慡坐在车架上,身边是秦王妃王敏,侧妃邓氏。

  这两年,秦王妃王敏和侧妃邓氏,都为朱慡生下子嗣。

  而三人的关系,也稍微有了一些好转。

  只是,邓氏依旧不喜欢王敏这个蒙古女子。

  不过两年,秦王朱慡就长得憔悴许多,他的胡须也留的长了,像是晋王朱一般,留起了长髯,面目有些萎靡,再也不复英明神武之状。

  “大哥!”

  那边,朱标等人的车马刚刚露出大红龙旗,朱慡就眼睛一亮,坐起身来,朝着那边看去,他激动地挥舞着手。

  “快,搀本王下去。”

  朱慡将手伸出,早有老奴搀扶着朱慡往车架下走去,他走出几步,又想起王妃王敏和侧妃邓氏,回过头来看向王妃王敏,眼神欣喜:“敏儿,大哥来了,你随我一并去接驾吧。”

  王敏因生过孩子,出落的愈加成熟,犹如荷花初红。

  而一边的侧妃邓氏,也是绝色,仿若牡丹嫣紫。

  两位绝色美人,衬托的秦王朱慡艳福不浅。

  此刻他去招呼王妃王敏的模样,顿时让侧妃邓氏死死地咬着嘴唇,眼神嫉恨地看向王敏。

  王敏却道:“你还是先请侧妃过去把。”

  她淡笑:“否则,你这位太子大哥,怕是不一定能走得出陕西……”

  为您提供大神天喵教主的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99章 若有违此誓,叫我大明荒王少二寸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