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风又绿杨柳岸 第二卷:生态 第二百三十二章:流水线生产西交会开幕

《春风又绿杨柳岸》第二卷:生态 第二百三十二章:流水线生产西交会开幕

作者:乐活漫记 字数:2899 书籍:春风又绿杨柳岸

  王山负责的销售团队通过对南方那家VCD厂商调查后发现,即使他们保持目前的出厂价格,依然可以与南方的VCD进行市场争夺。但爱华工厂毕竟要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出货,为稳定经销商,他们还是决定每台出厂价降价50元。至于现在不出售的原因,统一对外的解释是为了在接下来8月份举办的西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会上,集中销售,以最亮眼的营销数据为爱华VCD的产品打广告。

  为了显示厂中有源源不断的货,避免造成因缺货而引起经销商恐慌和流失,他们将仅有的3600台成品VCD,每隔三天,在下午四点分两批共三辆车从厂里运出。两车满载货物去家具厂的库房,另一车送至城北供销社,到目的地均不卸车,当晚再拉回工厂。

  事实上杨柳方后来才知道完全是多此一举,因为现在南方那家VCD厂根本顾不上和他们竞争。当时VCD的元器件全靠进口,自从他们两家销售组装的VCD之后,各种山寨作坊开始了数码时代的第一次仿制。在沿海的广东、浙江等省市,凭借各种有利条件,采用家庭作坊式的工厂模式,把他们两家生产的八万台VCD买回去几台进行拆解后,开始在市场上和柳方实业集团最初生产VCD一样,大量求购相关元器件。

  就像王山最初的观点一样,这种设备几乎没有壁垒,一旦配件充裕,一家老少一天就能组装出几十台。仅东莞、惠州任何一个城市的作坊合起来一天生产的数量,和柳方实业集团的爱多VCD工厂三班倒的产量几乎相当。

  南方那家工厂自认为VCD是自己研发的,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申请过相关的专利,即使面对大家的纷纷仿制也无可奈何。可作为正规大厂,和柳方实业集团一样,元器件需要从正规渠道进口,各种税费叠加,造成不可能像家庭作坊一样生产出廉价的机器,所以他们也在拼命地降低成本,尽可能用低价保护自己的市场,哪里还有心思和时间来和杨柳方争夺西北和东北的市场呢?

  配件与设备一直到7月下旬才抵达西州。货物接收完成付完尾款,师妹柳霞给他打了电话,除了告诉杨柳方本次这次采购香港公司奖励给她15万镑的提成,她准备和上次的5万镑一起带回国。还告诉杨柳方暑假他和同学想去西州对他们企业进行考察,也算是一次社会实践。杨柳方当然表示欢迎,因为自己忙于筹备西交会,到时会有繁重的接待,所以具体事宜让她和李桐福沟通,实在不行找西北枫也可以。

  李维带领集团技术部加上陈汉维修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设备,一直持续了十多天。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他们将组装现场挪到了汽车配件车间。杨柳方去过一次车间,几块木板隔断将整个汽车配件车间隔出了约有200平米用来作为VCD的临时车间,用板材临时搭起了工作台,工人们分坐在两边紧张地打螺丝。因为没有重新接灯,导致临时车间内灯光较暗,工人们脸几乎都贴到黑色的VCD机壳上找螺丝孔,生产效率也不高。见此情景,杨柳方想起王山给自己讲的南方的山寨工厂,也许就是这样的吧。

  这种生产模式一直持续到8月5日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成才结束,工人们回到原车间进行培训。与原来手工打螺丝不一样,新的生产线流水线式作业,左右两侧两条传送带将整个VCD组装工作分成20个流程,从光盘仓安装、到电机安装、到激光器安装,再到调试阶段,最后封装,再由人工入库。各个流程难度不一样,用时也不一样。可传送带的速度是固定的,很明显的能看到有工人完成一个流程几分钟,而另一个流程可能要十多分钟,大家还拿同样的工资,自然导致了工人心理不平衡,工作效率不升反降。

  加上手工打螺丝时,工人能通过拧螺丝刀的力度感受是否到螺丝的尽头,现在电动的改锥,即使手相对巧的工人也都没办法控制,不是螺丝松就是用力过猛穿透主板。幸亏维修中心的技术人员会修主板,否则主板都不知道废了多少去呢。

  培训持续了十多天,眼看西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会会期越来越近,部分工人依然不能熟练掌握,只得关停一侧的流水线,让不熟练的工人在这里依然按原手工方式装机,将熟练的工人调集到一侧仍然工作的流水线上,采用流水线作业。最开始两侧效率差不多,甚至流水线工人日薪还比手工低,随着流水线工人越来越熟练,到临近会期的前三天,流水线上工人的生产效率开始体现,一条流水线一天能生产上百台,良品率极高。而手工一天能做出80台已是极限。

  柳霞和她的同学从英国先飞到俄罗斯,又从俄罗斯飞回的西州,这时已经是西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会开幕的前一天。第一次乘飞机来西州不光柳霞震惊于西州机场的破旧,她英国的同学更是吃惊。她这位同学的爸爸给她同学讲过这片古老的孕育中华民族的黄土高原是多么的贫穷,她还不相信,因为从小学到的就是富饶广袤的文明古国。没想到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看到经济是如此落后。

  杨柳方和李桐福忙于接待合作伙伴,专门让张锋去接她们,考虑到是两位女士,还让新叶一起去接。西北枫本来也要过去,可她因为要做相关的经济新闻报道,未能前往。不过作为女主人,她还是尽全力在卧龙山宾馆亲自给这位无论是在浙大还是在温州的家里,都很照顾自己的妹妹,做出了细致的安排,包括欢迎的鲜花和房间。由于西洽会期间房间十分紧张,西北枫还专门拜托王总给腾了两间套房出来。

  当晚杨柳方和李桐福正在卧龙山宾馆陪李社长一起,接待来自全国的供销社系统的领导。刚入席,外事办的一个副主任过来找他,杨柳方有点不明所以。对方称他们集团的嘉宾里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外商,市里指示要重点关照一下,外事办想代表政府接待一下这位客人。杨柳方更是一头雾水,他们没对香港的合作方进行过邀请,再说与香港公司的沟通都是他单独联系的,最多也就是艳华发发传真。他当时就给艳华打电话,问艳华了解情况吗?艳华也不了解。

  正不知所以然,想起西北枫正带师妹柳霞和她的同学在这里一个包间内吃饭,忙联系西北枫,让她问师妹她同学叫什么。

  “anaya。”杨柳方听后一拍脑袋。“哎哟,明白了,你们在哪个包间?”

  “百合厅。”

  杨柳方正要带着外事办的那位副主任过去,副主任让稍等一下,用对讲机联系工作人员送一束鲜花过来。这时王总的助理也来了,亲自带领外事办副主任和杨柳方一起过去百合厅。门打开三位美女正在放肆的觥筹交错,看到杨柳方带领一行人进来,忙正襟危坐,杨柳方走到西北枫跟前,开始为大家介绍。外事办的副主任认识柳霞,她曾在以前的西洽会上做过翻译,忙上前握手问好。同时为anaya献上鲜花,代表政府对anaya的到来表示欢迎。还现场邀请二位一同去参加政府举办的招待宴会。

  “I'm sorry, I came to Liufang Group as a private investigator.”外事办的领导没想到这个中国面孔的女子居然给他来了一段抑扬顿挫的英文,看看身边的工作人员和王总的秘书,二人也没听太明白。西北枫是听懂了刚要进行翻译,柳霞忙为大家充当翻译。

  “领导,anaya称这次她是以私人身份来柳方集团考察。”

  “喔,那就辛苦杨总对来自香港的客人多加照顾,有什么需要我们协助的请随时联系。”大家又客套了一番,让服务员送来酒杯,敬了酒才离开。

  他们离开后连师妹和西北枫都惊诧了,没想到anaya居然背景这么强大,连市政府外事办的人都来亲自接待。通过外事办的这位副主任杨柳方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位合作伙伴anaya,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港商,并且曾在西州插过队,十分关心自己曾奋斗过的地方的发展。再加上现在香港回归在即,政府高度重视爱国港商,因此接到消息之后才倍加重视。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西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会在金城大厦低调地开幕了。去年西洽会因内外经济因素,成果极其惨淡,因此今年政府加大了招商力度,同时场地也由原来空旷的人民会堂,变成仅有其十分之一面积的金城大厦。这样就使得场地内展位搭建成本大幅降低,场内的氛围也很紧凑,甚至开幕式的布置也不像人民会堂那样奢华。另外还有观众的邀请,往年的座无虚席的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西州高校的学生充当。今年调整之后,嘉宾和参展商4000多人整个开幕式现场根本坐不下。据参加筹备的王山和李维讲,整个洽谈会的成本还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开幕式上anaya被安排与来自巴基斯坦、古巴、俄罗斯以及其他中亚国家的客人一起坐在前排,而杨柳方和师妹则坐在了第三排。整个开幕式按照精心策划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杨柳方还代表西州民营企业做了简短的发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