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风又绿杨柳岸 第二卷:生态 第二百零五章:姑嫂情深借鉴农副营销

《春风又绿杨柳岸》第二卷:生态 第二百零五章:姑嫂情深借鉴农副营销

作者:乐活漫记 字数:2753 书籍:春风又绿杨柳岸

  “估计还没到我们这里。阿哥,老人想看这个《征服死亡地带》,说是中越边境排雷的片子。”

  “那咱们就找地儿停车吧,阿哥,你去买票。你们俩要看吗?”

  “不。”

  “不。”

  “你们这些小青年,怎么不爱国呀。”

  “看电影就爱国了,我们要去逛商场。”

  “那行,我们陪你们俩去逛商场,让老人去看电影。”

  阿福买了高价黄牛票,让老人们进去看电影,四人则走进电影院下面的商场,西北枫和柳霞一进商场仿佛小孩子走进动物园,迈开腿一个店一个店地逛,一点也不嫌累。杨柳方发现这里的商场和西州西关十字地下商场差不多,都是精品柜台和精品店相互组合,也许在那个年代全国大小商场几乎大同小异。

  西北枫想着柳霞花了将近三万给她买首饰,这次说什么也要报答一下这位未来的小姑子。尽管自己工资不高,可现在身上有一万的压岁钱,还有杨家父母给的见面礼,就带柳霞去国外进口商品的柜台转,最后花了9999给柳霞买了一块手表,柳霞拗不过也只得接受。这样一来,二人感情更好了,倒是忘记了两个陪他们逛街的男人。

  她们俩互相给对方参考着买衣服,温州本就是鞋服名城,近几年很多欧美大牌也来这里进行OEM,当地工厂也借鉴了不少。杨柳方和李桐福也看,不过他们不像西北枫和柳霞试穿到有合适的就让销售员打包,而是看这里的皮衣和皮具款式,琳琅满目的新颖设计,让他们目不暇接,比之他们在西州生产的版式老旧的皮衣和大头鞋,这里的销售的皮衣设计得体又时尚,无论是短款的飞行员夹克,还是长款的皮风衣,都给人一种很高级的感觉。

  不过相比于他们的皮衣价格这里着实要高出不少,实用性也不如他们的。因为他们的皮衣保暖性强,又不是牧民自己缝制的那种无袖的羊皮袄或者马甲类的袄子。所以目前在西北和东北的中老年男性群体中,他们厂的皮衣几乎到了人手一件的地步,这也是他们厂里除了汽车座椅之外,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过利润率的确很低。通过对比,二人心领神会,还是要在设计上多下功夫,争取能做出自己的品牌。

  这边厢柳霞和西北枫很快被大包小包的手提袋所累,只得喊杨柳方和李桐福帮忙。不过她们俩不仅给自己买,还为了奖励二位提手提袋的男士,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件卡其色的风衣,虽说他们穿的黑色毛呢大衣在西州也是很高级的存在,但在这里比起欧美的新款设计到底是相形见绌。二人穿上新大衣,果然帅气了不少。

  逛街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二人提着大包小包地跟在后面,尽管每到一个店,店家都很细心地准备了休息座椅,还是感觉到了累,可两位女士却乐此不疲,大有把适合自己的都试一遍的架势。如果不是杨柳方盯着表,发现到了电影结束的时间,要去电影院出口接四位老人,两位美女逛街的脚步仍不停歇。接到看完电影走出来的四位家长,一家人从白鹿影院出来,此时已经临近中午。想找地方吃饭,可走了几家饭店都在排队等位,没想到春节期间饭店生意那么火爆。李桐福想起前年柳方师父请他们吃的小饭店觉得味道还不错,就提议去那里看看。

  师父说那个饭店在郊区,开车还要绕很远的路。杨柳方索性给商会里一个理事会员单位打电话,问起温州城内的名吃,想带家里老人尝尝。

  “五味和呀。”

  “噢。五位和你们知道吗?”

  “噢,那里不错,老字号。”师父居住在这里也听过。

  “我喜欢,高粱肉、著名小吃初旭鸭舌、藤桥牌、萨拉咪、炒米糖......”柳霞也附和道,并说了一大堆著名小吃,杨柳方都被馋得流口水。他还想到西北枫来了这么多天了,除了家里做饭,还没尝试过自己家乡的小吃,这次总算能弥补一下自己的缺憾。

  “你啥时候来的?”师娘问道。

  “中学时有时中午放学和同学一起来这里买小吃。”

  “偷吃嘴哦,那咱们就去那里。”

  “走。”

  一家人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换成李桐福开车在前,柳霞开着车在后面跟随,避让着人群向温州城的老商业街五马街驶去。

  远远的就看到五马街拥挤的人群,临近之后车根本开不动,杨柳方看其他开车的都把车停到附近的一个空地上,他也跟着停过去。沿街走去,看到各类店铺林立,令人目不暇接。街上不仅有老香山、乾宁斋、元昌、葆大等参茸药号及徐德昌、正丰和、同人和等大商铺,还有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三家百年老店,古朴的建筑列于两侧,熙熙攘攘的人流在五马街走动,店小二的吆喝声传遍角落,到处洋溢着浓厚的春节氛围。正随着人流走动,发现一个“五味和”白底黑字的招牌,还有大红色的对联条幅,上写“南北果品罐头杂食”和“蜜饯海味各种酱酒”,没有北方对联那种文雅,但把所经营的商品直接传递给顾客,也凸显出南北商业经营方式的不同。

  店前排了三列队伍,杨柳方带一家人也只得和大家一样排长队等候,将近一个小时才轮到他们,走进店里人声鼎沸,古朴的八仙桌油腻腻的,不知使用了多少年,看简介才知所谓五味即“酸、甜、苦、辣、咸”,真是五味知百味,尽是人间滋味。

  孩子们让着老人们点餐,老人们也不知如何点,最后交给了来过这里的柳霞,她拿着简单的菜单,点了馄饨、鱼丸、手工面食、猪脏粉、杏仁腐,炒米糖几样小吃,聪明的丫头倒是南北口味兼顾,一家人吃得也尽兴,老人们还喝了这里的酱酒。

  午饭过后沿街散步,走到五马街的尽头,居然有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在错落有致的街区内。同样是灰瓦白墙的建筑,但下面是灰色布篷整整齐齐搭建的蔬菜摊,水果摊,这样看去井然有序,比自己在西州看到那种,随便一个塑料布摊在地上,有的甚至直接就把蔬菜放在地上要让人心理得多。因为是中午,买菜的人也不少,但丝毫不显得凌乱。杨柳方想去看看,老人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们不理解杨柳方为什么突然对菜市场感兴趣,甚至连李桐福都觉得莫名其妙,一家人大老远来温州逛街,又不是买菜。

  杨柳方却是另一番想法,春节前供销社开会决定在城北供销社尝试建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并花大力气清退了一些商户,可后续的装修以及新的招商却没消息,并且西州有的是露天的菜市场,这种在供销社大厅销售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如果多借鉴一些南方的销售方式,给城北社或者总社做参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于是他让阿福带着家人去逛,约定在五马街尽头的停车场汇合,自己去逛菜市场。

  过马路进入农副产品市场的杨柳方并不是无目的溜达,每到一个摊位前他都仔细看,有时和摊位的菜贩还聊几句,问一下生意怎么样?摊位租金贵不贵之类的,仿佛是一个微服私访的政府干部。通过和摊主沟通,他了解到这里的摊位都是固定的,菜贩按年租用,并且每个摊位每天有2元的管理费,市场管理方提供相应配套服务,比如统一清运垃圾和管理,设有公平称,避免缺斤短两的事情发生,减少前来买菜的顾客与摊贩发生争执。

  对于这些细节杨柳方一一记在心里,唯恐忘记什么,他还从一个菜贩那里买了两根反季的黄瓜,顺便借了一支笔和一张写菜单的复写纸将重点进行记录。直到晚间,前来采购的市民越来越多,他才离开。

  等他到车跟前的时候家人已经坐在车里休息了。回去的路上杨柳方才在车里说出自己逛菜市场的目的,还请西北枫和李桐福给自己参谋,看有哪些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

  “那收了管理费和摊位费是不是菜价就上去了。”

  “那肯定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阿弟,既然是国营供销体制,场地费应该是免费的吧?”

  “这个不好说。”

  “那你们还操这个心。”

  “哎,小西,不能这样讲,新的农副产品销售中心紧邻眼睛城,而不论眼镜还是家电都有点半精品的意思,如果和市民生活为主题的菜市场混合,难免会出现不伦不类,拉低我们眼睛城的层次感,估计商户们也不愿意。”

  “对,阿弟,你还得给社里建议,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嗯,这也是我这些天思考的,如果装修由咱们来做就好了,就是不知道社里这次怎么组织。”

  “现在市场化改革,连今年的春晚导演都招标了,难道社里还敢内部指定?”

  “我们两手准备吧,李社长也有他的难处,年前批发市场漏水,他多少还是受点影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