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干开始 第246章 北上

  这一日,在两万禁军的护卫下,无数曾经的达官贵人们拖家带口的顺着人流离开了京都。

  李承干的车驾位于首位,禁军则是各自分立两侧。

  此次迁都,看似动静不小,实际上,真正要随着迁都离开的人也就三万之数。

  多是包括了家眷仆人在内。

  最为显眼的,自然便是那一辆辆拉着巨额财富的马车。

  这已经是交过了各种赋税之后余下的财富,但也已经极其惊人。

  不过,如今的庆国倒也看不上这些财富了。

  历经了月余的税收改革,如今国库之中早已经有着堆积如山的财富。

  而这,不过是京都一城所得。

  庆国各地即便无法与京都相比,可加起来,却也不是京都一城可比。

  一旦新的税收政策推行开来,国库的充盈程度怕是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力极限。

  有了足够的银子,什么政策推行下去,怕是也都会超乎想象的便利。

  当然,为防止官员上下其手,还需要细细筹谋才是。

  车队一角,郭保坤呆呆的看着马车外的景象变化,总觉得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爹,我们真就离开京都了?”

  一旁,闭目养神的郭攸之一巴掌拍在郭保坤的脑袋上。

  郭保坤惊叫了一声。

  “哎呀,爹,疼!”

  “知道疼了还在这问真的假的,愚不可及。”

  郭攸之满脸嫌弃。

  郭保坤有些恼怒道:“爹,不是,陛下为何非要迁都?还有那赋税未免太过严苛了,我郭家偌大的家产,如今十不存一,曾经的万亩良田卖给官府不说,又要缴纳一遍税赋,十几万两银子,到手的还不足一万两,这简直就是明抢。

  爹,你之前可是太子之师,陛下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啪!

  郭攸之毫不犹豫的就是一巴掌。

  “你若是想死就早些寻个绳子吊死了事,别牵联了郭家上上下下几十口的性命。”

  他一脸肃然。

  “迁都乃是陛下有一统天下之心,南京城地处要害,一旦与北齐开战,便是首当其冲,迁都南京,意味着此战不仅不可避免,还毫无退路,是破釜沉舟之举。

  至于赋税,此乃国政,我身为礼部尚书,唯有支持二字,你若再胡言乱语,莫要怪为父大义灭亲!”

  郭保坤吓了一跳,他很少见过自己的父亲如此郑重严肃的时候,尤其是那股森冷的神色,让他丝毫不怀疑大义灭亲四个字的分量。

  他面色惨白,慌不迭的跪下。

  “孩儿知错了,父亲还请息怒。”

  见郭保坤的模样,郭攸之神情缓和了不少,他将郭保坤搀扶起来,语重心长的说道:“当今陛下与过去,乃是历史上记载的所有皇帝都不同,跟陛下对着干,便是所谓的大宗师也要死无葬身之地,何况你我?

  位高权重,却没有真正的力量加身,又有何用?”

  说着,他神情沉重了几分。

  “你可知,短短月余时间,清查整个京都的人口田亩,征收如此庞大的赋税,京都还能够维持如今的安定,需要耗费多大的心力和人手吗?

  陛下虽然还未正式登基,可手下的能人才干之人却不在少数。

  我们郭家能够安安稳稳的跟随新君迁都,已经是难得之事。

  你日后便懂了。”

  郭保坤低着头,默然不言,礼部尚书之子,曾经他能够凭借着这个身份横行霸市,可如今,却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总觉着,这个国家,乃至整个天下都会迎来一场大变。

  浩浩汤汤,仅仅只是窥见一丝迹象,便已经是天翻地覆。

  ……

  李承干一行并非直往北方而上,而是先行绕道江南路,再过江北路,经由东山路,越过沧州路,横穿太原路,最终淌过雾渡河,行往南京城。

  历经数月,曾经加上禁军约莫五万余人的队伍已经扩张到了超过二十万人。

  简单会见了一面五路总督,走到哪,政策便也推行到哪。

  有着监察院四处打前站,倒也并非耗费什么时间。

  主要是论细致也比不上京都就是了。

  但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下,新政推行的倒也还算顺畅。

  这多数来的十五万人,自然便是各地名望财富顶尖的那一批人。

  其中多为世家勋贵,对待地方,总还是比京都松散些的。

  当然主要还是时间较紧。

  后续的自然还会一一完善。

  而庆国不算才打下的北齐疆土,也就只有七路地界。

  去除这五路之外,便只剩下了京都路和西梁路。

  前者自不必多说,后者则是以地广人稀闻名。

  毗邻西胡,主要是大皇子率领的征西大营坐镇,倒也没什么世家勋贵。

  可以说,李承干这一路走来,几乎将整个庆国大半个上流势力一网打尽。

  过程中自然不是没有人想要反抗。

  然而万剑临空之际,所有的反抗都毫无意义。

  一路上,李承干虽然在各路大军挑拣了些人手,凑了八万兵马,但需要看管的人手却是多达十余万,这十余万人关系盘根错节,根本理不清。

  若非李承干万剑临空,扫清了所有人的不测之心,只怕也很难如此安稳的以数月时间横跨万里之遥。

  赶路这种事,即便是做足了准备,时间拉长到数个月的时候,也是极为煎熬。

  可即便如此,曾经的所谓贵人们却也几乎尽是本本分分,仿佛老实诚恳的老百姓一般,格外乖巧。

  曾经的贵人们之所以能够凌驾于百姓之上,将百姓视为猪狗,无非便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百姓无法反抗的力量。

  权力也好,财富也罢,都是这份力量中的一部分。

  而如今的李承干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甚至,如今万千伟力汇于一身的他,比起曾经那些所谓的贵人们以各种手段欺凌他人,可是要直接的多,也简单的多。

  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所有人,反抗者死。

  除非有人有足够的把握,集聚了足够的力量,不然但凡不想死的,自然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选择顺从。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南京城的路上,身为庆国大将军的秦业被李承干一道旨意‘请’了过来,下了兵权,过上了每日与庆帝作伴闲聊的日子。

  如此,在第一场大雪落下的时候,南京城已然在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