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33章 神药得用黄金买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第233章 神药得用黄金买

作者:远明不渐 字数:2740 书籍: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崇祯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海港城。

  沉继贤,男,二十九岁,浙江第一海商沉家的嫡系继承人,十七八岁便参与家族产业的打理,短短十年内,便让原本在浙江海商圈子里只排第五第六的沉家船队,迅速蹿升至第一,并建立了绝对的龙头领先优势。

  去年更是成为许家庄的战略合作伙伴,帮助许家庄运输煤炭68万吨,铁矿43万吨,辽东木料32万立方,其余物资无数,成为许家庄难以离开的合作对象——而跟许家庄的这些航运合作,都是沉继贤谈成和负责。

  二十三岁考上秀才,二十六岁考上举人。

  若不是对做官毫无兴趣,沉继贤定能考中进士,成为大明官员。

  且外表颇为俊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曾引得无数芳心暗许。

  绝对是年轻人中的龙凤翘楚,最顶级的青年精英。

  但就是他这样的商界成功人士,绝对的人生赢家,今天却神情落寞暗澹的,出现在了海港城,身边带着一行随从,看起来风尘仆仆,面带疲惫。

  即便很想停下来歇一歇,沉继贤也不得不克制这种念头,继续朝白堡而去,争取要在今天见到许庄主,求他帮忙解决困境。

  话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沉继贤为什么要来海港城?

  他说的困境又是什么?为何他不选择坐镇后方指挥,非得亲自跑来一趟?

  因为沉继贤是浙江海商集团选出的代表,在浙江海商集团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其次那位总结出许家庄海外拓殖成功三要素的人,就是沉继贤,他找到了许家庄能够拓殖成功的秘诀,然后立刻进行效彷,随即遭遇人生中最大的失败和挫折,不仅沉家的利益遭受重创,浙江海商集团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若不能及时进行补救,这一次的危机过后,浙江海商集团,很可能一蹶不振,自此被广东海商、福建海商或江南海商超越和取代,不断衰弱没落,乃至沦为历史。

  所以沉继贤这次就是亲自前来补救的。

  想见到那位许庄主一面,提出购买神药的请求,让台湾南部剩下的那些移民,摆脱疫病的困扰,尽快恢复健康,继续完成开拓工作,挽回一部分的损失。

  没错。

  沉继贤承认,他是把一些问题看简单了,以为多聘请几十名医术高超的名医、神医,再带上大批的中草药材,台湾岛上的瘴疠就不足为惧了,南洋之地也能大规模的开垦,不会死太多的人。

  结果那些医术号称包治一切的名医、神医们,都病死了一大半,他们连自己都治不好,更不用说去救治别人。

  被这些神医们给坑了,几乎输的一塌湖涂。

  现在只有许家庄的神药,才能盘活局面,避免输的干净彻底。

  ……

  很快。

  白堡内,经过通报后。

  沉继贤运气不错,很快就见到了许远许庄主,在会客厅里,面对面的坐了下来。

  寒暄了没几句。

  沉继贤就开门见山的拱手恳求道:“庄主大人,看在那些无辜可怜的八千百姓的面上,卖点神药给我们吧!”

  “你们浙江海商集团,想要购买神药?”

  许远看了他一眼,沉吟问道,脑中不由冒出了一些跟浙江海商集团的相关信息。

  神秘,首先这个商人利益集团十分低调、神秘,历史却可追朔到元、宋之前,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且这个利益集团不仅依然存在,且相当的活跃,虽然发展起起伏伏,但始终没有衰弱,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底蕴。

  而其能量最大的时期,当属大明嘉靖年间,不仅有能力影响朝堂政局,让朝廷的海禁政策始终坚持了下去,还逼的一部分利益受损的浙江海商,不得不勾结倭寇,或者化身倭寇,疯狂的袭击和破坏大明沿海地带,酿成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倭寇之患,可以说这一场大的乱子,就是浙江海商集团折腾出来的。

  故而只是联想到倭寇之乱,就很难让人对浙江海商产生好感,哪怕他们当中有好有坏,不能一棒子打死,但他们的破坏力、影响力和潜在能量,都摆在哪里,绝不能掉以轻心。

  “是的,庄主大人,不知要怎么做,拿出什么条件,大人才同意将神药卖给我们?”沉继贤问道。

  “神药卖给你们没问题。”

  许远这句话让沉继贤面露喜色,但又听许远说道:“但是要用黄金来换,只要你们能把黄金拿来,什么阿莫西林、青蒿素、维生素等等救命神药,全都卖给你们,不限制购买数量。”

  “黄金?”

  沉继贤愣了愣,问道:“庄主大人,一定得用黄金换才行么,白银、铜钱这些不能换么?”

  “不能。”

  许远摇头:“这些神药都是我用黄金换来的,卖药给我的人,只要黄金不收其他钱币,如果我不收取黄金,再拿去支付给卖药者的话,很快我手上就没有黄金了,以后也买不到神药了,为了让我能买到神药,进而让更多的人能用到神药,所以我也只能收黄金了。”

  这番解释让沉继贤觉得无懈可击,想了想只得问道:“那用黄金买药的话,一两黄金,大概能买到多少神药?”

  “放心,不贵。”

  许远开口道:“如果是阿莫西林胶囊,一盒48枚的数量,能够治好4个人的重感冒,价格只要一两黄金而已;青蒿素也是一样,一盒48片,能完全治好4个人的疟疾,价格也是一两黄金……反正定价标准大致都是这样,只要花一两黄金,就能换回四条人命。”

  “可是现在黄金昂贵,要40两银子,才能换1两黄金,岂不是说,治好一个病人,要花费10两之多,这……太贵了。”沉继贤皱眉说道,疫病具有大规模感染的特点,如果几万名的移民都感染了热带疫病,岂不得花几十万两才能全部治好?

  这样的治疗成本谁吃的消?

  “十两银子救活一条命,这难道还贵么?”

  许远反问他道:“真到了人命关天的地步,别说十两银子,就是卖屋卖田,也得把病治好!这真的不贵,何况移民们开拓庄园成功后,一年还带不来十两银子的价值么?只要做好卫生工作,降低瘟疫发生次数,出现一例患者,就早隔离早治疗,是完全有可能大大降低感染人数,把大疫消灭在萌芽状态,只能说你们完全没有讲卫生方面的知识,白交了不少的学费。”

  说到最后,许远对他道:“神药的价格是不可能降的,愿意买就买,买不起就算了,另外再赠送几本日常生活中如何讲卫生的书,再在海港城买点蚊帐、蚊香、花露水等产品,大疫爆发的概率就能降低九成以上了,剩下的一成用神药解决,反正买不买自己看着办,我时间有钱,就不多陪了。”

  许远起身就要离开。

  “庄主大人,神药我们买,用黄金支付可以!”

  沉继贤叫住了他,咬了咬牙说道,因为听许庄主的意思,如果不买神药的话,就算能把瘟疫爆发的概率降低九成,可十次大疫中,有一次没控制住呢,岂不是一切投入都打了水漂?

  买!

  这神药是必须得买,不买完全不行。

  再搭配正确的应对大疫的办法,养成良好的讲卫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实现长期的停留。

  至于黄金的话,浙江海商集团的手中,还真有大批的黄金,有的可能在地窖里埋藏了几十年数百年,现在终于有机会重建天日,体现出它们的价值了。

  十万两。

  沉继贤代表浙江海商集团,下达了第一批神药订单,就是足足十万两,而一两黄金重量是37.5克,乘以十万,这一笔的交易,许远就得到了375公斤的黄金——纯度一般在八成左右,只相当于三百公斤纯金,但也非常可观。

  而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

  于是六月二十三日。

  最新一刊的《东方时报》上,在头版的位置,重点报道了这篇新闻【拓殖海外得有神药,神药需用黄金买】,详细介绍了浙江海商集团与许家庄的交易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应对热带地区大疫的办法。

  但无论如何,神药都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不然根本承担不了被疫病攻陷的灾难性后果。

  所以这篇文章看完后,让不少对南洋充满幻想与憧憬的人,忍不住纷纷大骂,十分不爽:

  “我都已经一无所有了,哪里还有黄金去买神药?”

  “用银子买就不行么?现在在哪里可以换到黄金?”

  “要想去南洋发展,恐怕必须得被许家庄宰一刀才行。”

  “算了,别去南洋了,先找个地方淘金去吧,至少得弄个三五两的黄金在手才行。”

  “收黄金了,大量收黄金,现在一两金子能换五十银元了,手里有黄金的可以找我换!”

  于是从这天开始。

  大明境内,去南洋拓殖的风潮,暂时冷却了下去,却很快出现了一波淘金潮、炒金潮,无数人对黄金无比渴求,想尽一切办法的收集黄金,乃至从外国商人手中兑换黄金,且随着从南洋传来的财富传奇越来越多,这波黄金收集潮越来越疯狂,但最终,这些黄金大都流向许家庄,流到许远的手中,故而他手里的黄金储备又在极速的增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