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阙长歌 第七十三章一线生机(2)

《帝阙长歌》第七十三章一线生机(2)

作者:琴剑书香 字数:2651 书籍:帝阙长歌

  永安城外,吴军大营,深夜。

  秋夜的风凉意愈盛,而这永安城外也渐渐下起了秋雨,原本战意盎然的大营,看着锁住江面的八条大船,营内营外也是俱皆陷入了死寂。

  到底是马忠首先开口说话:“全都督,今日已经是蒋将军攻城的第十天了,若是拖到冬日,我军没有过冬的衣物和粮食,迟早要冻毙在此处。”

  全琮瘫软无力的坐在椅子上,以手扶额,只是长叹一口气,言道:“本将何尝不知?可是现在这进退不得,除非率领全军翻越武陵山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你想翻山吗?”

  马忠一时默然,确实,现在地图上留给吴军的只有这一条武陵山脉,当然如果能够翻越的话,全琮也不会在这里唉声叹气了,因为,武陵山脉其中有一段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便是现在的张家界。

  “城里的细作怎么说?”全琮仍然是闭着眼睛。

  马忠只是摇了摇头,言道:“都督,我以为这个细作的可信度不高,但.....”

  “但是什么?”全琮忽然睁眼问道。

  “但是那名细作说想单独见见都督,都督自有定夺。”马忠拱手道。

  全琮眼里骤然放出光芒,问道:“是何人?为何不可信?”

  马忠左右示意了一下,全琮会意,立即让左右退下,只见马忠立即贴近全琮耳边,附耳低语道:“李严。”

  全琮听罢,瞠目结舌,一双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小,半晌说不出话来,立时起身于帐中来回踱步,而帐中的烛火随着全琮来回踱步而有节奏的晃动着。

  “马将军所言非虚?”全琮还是忍不住问道。

  马忠言道:“断不敢欺瞒于都督,但是此人是否可信,确实有待商榷。”

  全琮忽然抬手制止了马忠,言道:“若真是这李严,为何不在我军到来之时,就献城投降?凭他在永安的威望,又何必等到李显到来?”

  “都督有所不知,李显在永安与江州一带,执掌农桑,而兵权节制皆有陈到,即使他想献城也没有机会,而且,这李严私心较重,凭他在西川的威望,依末将看,他应该是想做第二个刘备。”马忠言道。

  全琮眉头紧皱,听得马忠在这番言语,直言道:“这李严若是想用我吴国之兵,进入西川,然后再以他的威望,做汉中王,还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不过,只要破了这永安,待得我军入了西川,又岂是他李严能够做主的?速速告诉城内细作,今夜,让他务必找机会出城相见,本都督要亲自见他!”

  马忠听得全琮分析得头头是道,也不好再多言语,拱手道:“遵都督将令!”

  是夜,一支夹着密信的长箭,被马忠从城墙底部射出,直直钉在城楼柱上。军士赶紧接过,迅速转递给正在城楼里坐镇的李严。

  李严打开密信,眉头紧皱,看完之后,立即将密信拍合在一起,双手开始不住的颤抖,强行咽了咽口水,唤左右道:“快把赵将军请过来!”

  “是!”

  ......

  建业驿馆内,深夜。

  孙崇故作惊慌地跪伏于地,慌忙道:“草民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只见得孙权微微一摆手,缓缓言道:“孙先生不必多礼,快平身吧,你千里而来相投,朕深夜亲自来见,传出去也算是一段君臣佳话。”

  孙权见得孙崇起身,也没打算继续停下,反而继续言语道:“孙先生,你白日所言科举选才之法,朕深有兴致,不知先生能否为朕解惑一二?”

  孙崇赶紧拱手道:“陛下有令,臣岂敢不从。”旋即从身后的书架之上,取下三卷竹简,逐一递到孙权跟前。

  “陛下请看,这第一卷便是臣为陛下拟定的科举选才之法,还请陛下过目。”

  孙权也不言语,反而只是轻轻一抬手,示意孙崇坐下,自己则是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卷科举选才之法的大纲,立即观看起来。

  孙崇言道:“昔日东汉中,有左雄改察举制为科举制,后来经九品官人法之后,朝中百官职务皆有中正官荐举,陛下,可以试想一下,即便陛下这一代没有出现门阀世家独掌大权,而后世呢?如果此制不改,必然会有大权旁落、太阿倒持之日,东汉之所以名存实亡,根源便在此处。”

  孙权眉头微皱,一边观看着书简内容,一边听着孙崇言语,赶紧言道:“孙先生继续。”

  孙崇拱手道:“是!陛下,大汉自开国以来,便有外戚专权,更有甚者如桓灵二帝,不惜厚养宦官,以图制衡,终不免身死道消,陛下可曾想过,如今之乱世,倘若继续由这样的制度遵循下去,只会陷入无尽的循环,到时候,即便陛下一统河山,也会由张顾陆步等世家大族把持朝政,而这些家族正如太阿剑柄之上的倒刺,想要握住权柄,不然深入血肉,而要将其拔除,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孙权合上第一卷的竹简,面部肌肉已然开始有些不自觉的抽动起来,嘴角喃喃道:“科举、科举.....孙先生继续。”

  孙崇缓缓递上第二卷书简,言道:“陛下,现在正直乱世,而乱世当中最高权力,便是兵权!没有兵权的王权,便是失去了爪牙的老虎,董卓、曹操之所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因为兵权在握,昔日周朝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却行分封之制,导致诸侯并起,便是因为这兵权旁落实在乃是取死之道,臣这第二卷,便是继科举之后,为陛下献上的以文御武之策!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圣人牢牢掌握兵权,才能不使太阿倒持,董卓、曹操之辈出现。”

  孙权紧接着看完第二卷,又听得孙崇说完,示意孙崇拿第三卷,孙崇也是领命,这才将第三卷递上。

  “三省六部?”孙权眼里全是好奇,更是迫不及待地打开。

  “陛下,此三策乃是循序渐进之法,切不可急功近利,当缓则缓,当慢则慢,当今江东士族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于江东,陛下是想昔日丞相张昭,若不是其人自恃在江东威望甚高,才敢跟陛下对抗,甚至丝毫都不在意陛下赤壁与夷陵两场旷世决战的威望,而臣所献上这三省六部之制,便是让其中每一个官员都能相互制衡,不使其中一人独大,从而忤逆圣意。”

  孙权看罢,骤然将第三卷一拍合:“莫非真是天赐不韦之才于我?但你可知若要行此制之改革,前路凶险,你能顶得住吗?”

  “铁索横江,便只容得一人通过,孙崇愿为陛下破了这横江铁索!万死不辞!”孙崇跪地叩首道。

  “你可知张顾陆步四大家族,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要了你的性命,你还愿往?”孙权问道。

  孙崇继续叩首道:“干大事岂有惜身之理!即便孙崇不能成功,后面还有马崇、王崇,一个孙崇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孙崇站起来!这江东是陛下的江东,绝不是他张顾陆步四大家族的江东!”

  “好!有胆气!”孙权言道,“既然这样!明日秋狩,你随朕左右,朕就要让天下士子看看,朕的江东,不,朕的天下,是一番何种模样!”

  “臣领旨!”

  次日,秋狩猎场。

  孙崇立于孙权猎车之旁,身后便是左右护卫。而不少宗族与门阀大夫俱皆在护卫之后,倒是惹得他们一阵眼馋。

  “步大夫,这不是上次被你殿上痛殴的孙崇吗?他怎么在陛下身侧啊?”虞翻上前打趣步陟道。

  哪知步陟啐了一声:“呸!此等小人,骤得宠幸,骄狂不可一世,来日必遭祸殃!”

  虞翻倒是被猝了一口口水,也不知这步陟一席话骂得是自己还是孙崇,只得怏怏打马离开。

  “恭喜陛下得鹿一只!”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士齐齐高呼,当然这些大夫也得跟着呼喊。

  却见的孙权于猎车之上朗声道:“诸位大夫与将士,今日劳苦了!朕将这鹿肉与诸位分食!”

  “谢陛下!”众将齐齐高呼。

  “今日,你们吃了朕赏赐的鹿肉,来日,便要替朕再去中原射鹿回来!”

  “末将定为陛下效死!”

  “而我江东的大夫们!今日你们食了鹿肉,朕便在此处,刻石为铭,无论今后,朕经略江东,还是一统河山,朕都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如违此誓,朕当投海而亡!”

  孙崇赶紧上前言道:“陛下,此誓太毒了,不可轻言啊!”

  孙权摇了摇头,言道:“这是朕与天下士大夫的承诺,若非篡逆、谋反等罪,朕绝不杀士大夫!”

  护卫之后的士大夫们霎时间失声,而秋狩猎场之外,却聚集了无数学子,这自然是孙权提前安排在猎场之外的,并且猎车的位置能确保自己的声音能够传到猎场外。

  “朕今日拟旨!斩鹿为祭,每年秋狩之后三天,开放科举!无论出身,只要学有所成,皆可参加!改年号为龙兴!科举之制,稍后由侍郎孙崇下发给各位官员。”

  话音未落,却听得秋狩场外已然欢呼雀跃,而整个建业城,便是在此刻炸开了锅,好一个斩鹿龙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