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大宋守国门 第375章--江浙节度使

《我为大宋守国门》第375章--江浙节度使

作者:阿斗菌 字数:1791 书籍:我为大宋守国门

  随后宣布太子赵旉游学大名府,说白了就是送到大岳国当人质,蓝珪把尚在襁褓中的赵旉抱出来,赵旉哇哇大哭,死活不跟接手的侍卫走,底下臣子都很愤怒,赵构也垂下了头。

  李若水忽然出列道:“阁下自称仁义之师,提出的条件这么多,视我大宋如鱼腩,未免太过分了!”

  坐在皇位上的岳诚淡淡道:“难道你们不是鱼腩吗?”

  李若水无言以对,扭头朝着大殿的柱子走去,突然加速,想要撞破脑袋,以身殉国,四周大臣都惊呆了,忘了阻止,距离比较远,也很难阻止。

  这时岳诚抬起手,他身后的刺客千樱,以雷霆般的速度传送过去,挡在李若水面前,李若水没死成。

  “先别急着死。”岳诚道:“我问你一件事,自从朝廷的行在搬到江南,江南各路的赋税增加了几成,无缘无故被抄家的地方豪绅有多少,起义有几次,原因为何,统计过吗?”

  李若水哼道:“这是我大宋内政,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岳诚不屑的笑了笑:“你的意思是,你家的孩子你说了算,就算打死了,也不让外人管,是不是?”

  “……”

  “治大国如烹小鲜,须得才艺过人,才有资格做这盘菜,你们这群饭桶,说起仁义道德,三纲五常,讲的头头是道,对于民生疾苦却视而不见,逼急了就触柱而亡,落个好名声,自以为是忠臣,可以留名千古,我实话实讲,你们狗屁不是,知道为什么吗?”

  殿内的文武百官虽然很愤怒,却也想听听他想说什么,没人吱声。

  他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光顾着对皇帝表忠心了,哪还有工夫管民生,哦,说到这些,有人估计不同意,我们提出建议了啊,陛下不听劝,我们当臣子能怎么办,的确,碰见老赵家这一窝昏君,没办法,所以我才打破这个局面,直接接手了你们的民政,你们没勇气没能力做到的事情,我来做,至于结果是好是坏,问问建康府的百姓不就知道了。”

  他居然否认了家天下的制度,在这个年代,简直是荒唐可笑,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代君王,这不是在否定自己的地位吗?

  确实有些矛盾,但他也做好了准备,如果民智到了可以质疑皇权的地步,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从未来穿越而来,可供选择的制度很多,不一定非要家天下才能治国。

  此时民智未开,推行起来有难度,暂且不提,总之老赵家治理不好南方各路,他要全权接手,从此以后,所有的财务民生问题,都由大名府做决定。

  官员的任免,也要重新拟定。

  赵构呈上一份三省六部的名单,他看了一遍,比照着名单,用朱笔把名字写到令牌上,扔下台阶,说道:“凡是朱笔勾画的,一律拉出去问斩。”

  第一个扔下去的令牌写着黄潜善的名字,当朝左相。

  黄潜善懵逼了,什么仇什么怨,为何第一个砍我啊,刚才你们自吹自擂,老子还鼓掌了呢,随时准备投诚的,不能这么绝情吧,起码给个机会啊。

  岳诚没给他机会,他是个什么货色,岳诚早就看明白了。

  问斩的理由也很简单——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贩卖官位,家产来源不明,随意增加百姓赋税,太湖起义就是他为了讨好赵构引起的,不砍他的脑袋砍谁的脑袋,砍赵构的?当然也可以,可是砍了赵构的脑袋,大名府那位女宰相不答应,他还想留着郑月娥治理国家,所以赵构的脑袋也得留着。

  陈述了以上理由,侍卫将其拉出午门问斩,黄潜善一路嚎叫唾骂,最终在狗头铡上痛哭流涕,祈求饶命,然而岳诚根本听不见,最终在众多围观的百姓的叫好声中,人头落地。

  黄潜善都死了,汪伯彦岂能善终,这俩人一路货色,堪称赵构的左膀右臂,一个给他搂钱,一个给他选妃,搞的江南民不聊生,好好的鱼米之乡,祸害的不像个样子,朱笔勾画,一样拉出去问斩。

  汪伯彦光棍的很,一看自己要倒霉,抢走侍卫的刀剑,扭头就跑,被侍卫追上打晕,同样扔到午门外,狗头铡伺候!

  朱笔一个个的勾画,人头一颗颗的掉。

  杨存中、蓝珪、范琼……凡是赵构的亲信,全都送上了刑场,一个也没留,赵构脸色煞白,满头的冷汗浸湿了鬓发,底下文武百官也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恐怖在朝堂上蔓延。

  不过岳诚很快就放下了朱笔。

  该杀的不多,他换黑笔继续勾画,将不合格的撤掉,比如李若水,衷心可嘉,能力欠缺,下放到绍兴府当个父母官,好好历练一下吧,有能力却无法得到重用的,提拔上来,比如之前在太学闹事的陈东,民望很高,却一直被赵构打压,岳诚将他提拔上来,在御史台当八品监察,绰绰有余,正好也符合他参政议政的能力。

  刚刚杀了两个宰相,政事堂没人,重新换了宰相,左相换成了张叔夜,张叔夜文武双全,政见和谋略都不差,足以担当此任,右相则是重新启用了老臣李纲,李纲是第一次金国南征时,守卫京师的功臣,民间呼声很高,也颇有才干,就是性子直了点,让张叔夜钳制着,互相制衡,朝政便能恢复清明。

  底下的官员也有大批量的调换,凡是赵构提拔的,一律撤职,一来信不过,就算是空着也不给,二来可以腾出位子,让有能力的上位,如果没有,等到来年科举,大批量启用新人。

  短短半个时辰,三省六部就让他换了一遍。

  最后写了一道令牌,扔给赵构,说道:“着令镇江招讨使岳飞卸任,掇升为江浙节度使!”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武将建节,把持地方军政大权,可是一件大事,何况是江浙节度使。

  这包括了江南路和两浙路的大片区域,整个江南都囊括在内了,可以这么说,把这个职位交给岳飞,岳飞就是大宋第一军阀头子,所有军权都在他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