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大宋守国门 第208章--胡铨

《我为大宋守国门》第208章--胡铨

作者:阿斗菌 字数:1739 书籍:我为大宋守国门

  好吧,你开心就好,反正这两府十三州是你的地盘,爱怎么折腾都行,咱管不着,柳沅不看好他的科举法,但也没有反驳,吃了几杯酒,便要起身告辞。

  岳诚拦住他:“你要上哪去?”

  柳沅道:“回柳叶渡啊,祸害我家兄弟的刑无疆已经被你斩杀,也算是替我们报仇了,此次北上就是为了寻仇,既然事情已经办妥,没必要留在这里,路过大名府是为了当面道谢,告辞了岳兄,山水有相逢,咱们来日……”

  “来日什么来日。”岳诚薅住他的衣袖,按到椅子上,把一本空白的花名册拍到桌上,叹道:“好不容易让我逮住一个人才,岂能随随便便放走,我封你个大官当当,如何?”

  柳沅先是一愣,继而哑然失笑:“差点忘了你一门心思的琢磨科考是为了什么,可你手里没人,也不能拿我滥竽充数啊,我柳沅区区一草莽,可不是当官的料。”

  “你要不是,那就没人是了,说吧,你想当什么官,我尽量满足你。”

  简直儿戏,柳沅笑着摇头。

  “不好意思开口,那没关系,我给你安排。”翻了翻花名册,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指着上面某个职位:“正好国子监还没有领头的,不如你来当国子监祭酒。”

  柳沅哭笑不得:“国子监乃是国学,培养的是天子门生,祭酒为天子门生把关,我哪来那么大学问,担当此任,再说了,这么高的位子,没有一点资历,何以服众,你别胡闹了。”

  说的也是,岳诚也觉得自己有点孟浪了,紧接着他一拍脑壳:“那就当国子监主簿,专门稽查考生,正好下个月大考,主考官还没选定,国子监主簿当主考官正合适。”

  “这也……”

  “这也不帮,那也不帮,存心看我笑话?”

  “不是……”

  “那我白送的大官,为何不要,难道柳叶渡有个绝色老婆等着你回家生娃?据我所知,你也没成亲啊,整天闲着没事,领着一帮兄弟四处溜达,说句不中听的,你不想要高官厚禄,不代表你属下的兄弟不想,就不替你的兄弟想个出路?”

  柳沅说不过他,加上最近确实为这件事发愁,便接下了国子监主簿的差事。

  大功告成。

  岳诚打开花名册,在国子监一栏写下柳沅的名字,然后一拍桌子,让店小二上酒,本想庆祝一下,不料那店小二笨手笨脚,倒酒时一个趔趄,酒水洒了他一身。

  店小二慌忙道歉,跟后面挤兑的人抱怨,不挤不会倒洒。

  这家茶肆紧挨着国子监,客人甚多,推推搡搡,不算什么大事,可那挤兑店小二的客人忽然暴怒,跳起来破口大骂:“凡是来大名府赶考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反贼!”

  好家伙。

  这是开启了群嘲模式啊。

  谁呀这是,食客们抬头观瞧,只见那人二十来岁,容貌清秀,却一脸苦大仇深,衣衫破烂,浑身散发着一股馊味,也不知多少天没洗澡了,说他是乞丐吧,也不是,穿的虽然破破烂烂,鬓发一丝不苟,脸洗的干干净净,背筐里还有许多书。

  茶肆里有人认识他,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檄文,还没念完,就让金兵打的抱头鼠窜的胡铨胡秀才。”

  顿时大家哄堂大笑。

  这胡铨是冠县人氏,冠县距离大名府不远,去年金兵打到他家,他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檄文,动员大家抗金,他念的慷慨激昂,冷不丁一回头,人跑光了,只剩他面对金国大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慌忙扔了檄文,也跟着逃命。

  此事在大名府传为笑谈。

  倒也不是嘲笑他,带头抗金,志气可嘉,胡铨虽是一介秀才,还是有些勇气的,比那些听说金兵打过来就跑的地方官好多了。

  可他为人高调,自诩正派,动不动就拿大道理压人,还对大名府的统治不满,声称此地是贼窝,大家都不喜欢他,每次他站出来唱反调,就被人嘲笑。

  今天又被嘲笑了,满屋的笑声让他恼羞成怒,抬手把身边的桌子掀了,桌子恰好是岳诚和柳沅的,两人端着酒杯,均是一脸懵逼,这是闹哪样?

  胡铨站到桌上,居高临下的说:“什么大岳国,不过是一群趁势而起的反贼而已,值此国家存亡之际,不说紧跟朝廷的脚步抗金,反而在这里自建王朝,不是反贼是什么?”

  北宋统治了一百多年,老赵家的地位深入人心,提起天下正统,必定是炎宋,有识之士,无不以宋臣自居,这叫占据大义之名,谁也不能指责他们什么,所以当胡铨说出这番话,满屋的食客竟是无言以对,颇为尴尬。

  若是换了其它时候,插科打诨一番,笑笑就过去了,只要大名府的官差不追究,谁也不把他一个穷书生当回事,不巧,今天岳诚在这里,大名府是他的,造反也是他领头。

  他要站出来反驳一下。

  起身之前戴上斗笠,放下黑面巾,遮盖脸庞,免得被人认出来,说他以势压人。

  他说:“胡秀才,我想问你一问,如何紧跟朝廷的脚步抗金,朝廷抗金了吗,据我所知,金国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大名府尹先跑了,剩下满城的百姓,手无寸铁,面对金国十万铁蹄,毫无反抗之力,几乎被屠城,中原腹地,浮尸千里,这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你无可辩驳,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弃家乡,渡江南下,跟当今天子一起偏安江南?”

  他这一番话,戳到了大名府人的痛处。

  当官的可以跑,他们能跑吗?

  家在这里,地在这里,亲人朋友也在这里,跑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朝廷不作为,他们只能自发组织义军,奋起反抗,保卫家乡,这也是为什么两河义军发展的如火如荼,一年之内几十万人揭竿而起,都是被逼的。

  胡铨也有说辞:“当初是被逼的,现在金人北归,威胁尽去,为何还当反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