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从脱口秀大赛开始 第四十五章:为汉文化传承发声!

《娱乐:从脱口秀大赛开始》第四十五章:为汉文化传承发声!

作者:冷饮水机 字数:1812 书籍:娱乐:从脱口秀大赛开始

  时思源大师这段发自肺腑的寄语,获得了现场无数观众的共鸣。

  “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啊,说话看问题都这么鞭辟入里!”

  “是啊,一下子就道出了重点,希望所有明星都能学学老一辈戏剧人用心做艺的精神。”

  “这位戏剧界大佬真是用心良苦啊!”

  “唉,莫名有些伤感,他甚至都没对戏曲界后人说什么寄语,大概也是没多少接班人了吧!”

  “对哦,我才发现这一点,咱们华夏戏剧难道真的要就此埋没了吗?不要啊!”

  观众们的议论声传到了时思源大师的耳中,他也理解这些观众不希望看到戏剧消失的心情,现场没有人比他对戏剧的感情更深。然而时代的发展,给戏剧这一行业带来的冲击却是难以招架的。

  他决定跟观众讲一讲戏剧人面临的现实,对着话筒回忆道:“华夏戏曲历史久远,自徽班进京以来已 200余载,期间人才辈出,英雄人物比比皆是。”

  “在那个没有电视和电影的时代,听戏曲就是最时髦的休闲娱乐。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唱一两句戏文,能买到一站戏票,都会有很多人羡慕。在那个时代环境下,戏曲受到全国无数人的追捧。”

  场内的观众在聆听的同时,脑海中也开始回想那个光辉灿烂的戏曲时代。

  可惜对于戏曲,大多数年轻人都只是听闻,却鲜少有人亲眼见过戏班子搭台唱戏的,即便有人见过,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别说看戏了,就连像蒋钦唱的这首歌一样,以‘戏子’为主人公的故事都极少。在年轻人的体感中,戏曲已经从方方面面远离人们的生活了。

  老者话锋一转,叹道:“然而时移世易,到了现如今,戏剧人不得不直面的一个残酷事实是,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

  “刚刚蒋钦的歌词中也有所体现: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虽然唱的是一位无名赤伶的故事,却也道出了当代每一位还坚守在戏剧行业的人的心声。”

  听到这里,台下观众唏嘘不已,油然而生出诸多的感慨。

  戏曲的发展史,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史。戏曲作为华夏的国粹,走到如今,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难以避免地日渐失了生机。

  可是大家也感到无奈和无力。

  因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没有接触过戏剧,也就谈不上了解。不用说投身这一行业去做传承,就连平日里尝试着去听一听戏班子唱戏的视频,也会感到晦涩难懂,几乎没办法坚持看下去。

  再加上现代的娱乐方式又很多样化,各种电影、电视剧、微短剧还有短视频层出不穷,白话文的台词和表达方式也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从接收信息这一环节就相对戏剧容易得多,因此优势也极大。

  戏剧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逆转局面又谈何容易。

  “好难啊!可是又不甘心让戏剧失传...”

  “可不是么!华夏戏剧可是国粹诶,看来现代化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么?是不是可以让官方采取一些举措来补救呢?”

  事实上,蒋钦之所以写出这两句歌词,是因为她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既然评委老师提到了这一点,刚好她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表达她的想法。

  “其实除了戏剧,我们华夏还有许多优秀的汉文化正面临这种情况。比如一些民间舞蹈和民间文学、各民族传统民歌和各种乐器,类似唢呐艺术、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民间吹打乐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都属于我们汉文化的一部分,然而,或因为缺乏受众导致技艺自然流失,或因为缺乏重视而逐渐没落,甚至有些属于我们华夏的汉文化,被其他国家拿去向联合国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蒋钦说的就是事实。所以在听到最后那句话时,观众的情绪不可避免地被点燃。

  一个附属小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大家的底线,任谁都会生气。

  蒋钦看了眼台下,观众脸上的愤怒被她尽收眼底。

  她接着说下去:“前不久关于马面裙的话题引起热议,可悲的是,如若不是外国品牌抄袭马面裙,可能它都不会像现在一样被大众所熟知。”

  “除此以外,更早些时候,甚至连我们华夏的传统节日也被别国偷去申遗,从端午节到中秋节,后来甚至连春节的主意都敢打。”

  “近年来,文化传承脱节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其中戏剧这方面尤为突出。中央戏曲栏目的平均收视率大家注意过没有?”

  台下观众都茫然地摇了摇头,这年头,大部分人甚至连电视都不看了,一般都是在手机或者电脑上看视频,除非闲得慌,才会去关注电视台的收视率。

  蒋钦揭晓答案:“中央戏曲栏目的收视率,对比起当下各类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差远了,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果不是因为戏曲被定为国粹,受到了一定的保护,恐怕央台戏曲栏目早就关闭了。”

  说到这里,就连台上的主持人也面露唏嘘。

  她对蒋钦问道:“那请问蒋钦小姐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我们华夏有许多灿烂悠久的汉文化,目前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我想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和所有关心汉文化的人,先从教育环节着手,加大力度宣传汉文化,加强汉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承。”

  “而想要传承汉文化,就需要让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先对这些内容建立认知和兴趣。”

  “比如在学校里增设一些课堂,来教学生们了解汉文化,打破认知门槛;也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多多增设一些汉文化社团,让学生们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去了解我们丰富的汉文化等等。”

  “方法不一定局限于我说的这些,只要有心维护和传承,我们的汉文化就能够再次焕发光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