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替嫁娇妻在他心尖纵火 第一百六十五章 得救

《替嫁娇妻在他心尖纵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得救

作者:秀丽山河 字数:1727 书籍:替嫁娇妻在他心尖纵火

  听了林远秋的话,屋里众人都是一愣,心说王师母是谁?他们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啊?

  林三柱也一样,忙问自家儿子,“狗子,王师母是谁啊?”

  “王师母就是王夫子的妻子啊。”

  林远秋本来想说夫人的,可立马想起前几日王夫子跟他们说的等级制度。

  在大景朝,“夫人”这个称呼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因为只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嫡妻,才有被称为夫人的资格。

  王夫子还说,虽民间百姓时常无顾忌,可作为读书人,特别有意科举的读书人,那就得时刻牢记在心,注意这些避讳,免得日后耽误了举业。

  而后王夫子又一一与他们举例说明。

  如某某读书人,在答卷上用错了称谓,其试卷被主考官摒斥。

  又如某某某读书人,因不知避讳当今圣讳,不但被主考官落了卷,还被戴枷示众三日。

  在现代,林远秋也曾听过古代科举考试的避讳制度,当时觉得跟自己无关,所以并没什么带入感。

  可现在,自己将是日后科举大军中的一员,自然得小心注意了。

  且鉴于自己曾经是民主社会中自由散漫惯了的,就更加得时时留心才行,等这些避讳渐渐成为了习惯,那么,在往后的科考中,就很难再会出错了。

  听林远秋说王师母就是王夫子的媳妇后,包括老林头在内,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心说王夫子可是童生老爷,若是能请了王师母帮着说媒,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就是女方那边也会觉得体面了不少。

  只是自家和王师母并不熟啊,怎好随随便便上门去麻烦人家。

  吴氏说出了心中的顾虑,“咱们和那王师母平常没来往,哪好厚着脸皮去麻烦人家啊。”

  一听这话,林远秋笑着朝自己的小鼻头指了指,“奶,孙儿和王师母相熟啊!”

  对哦,狗子可与人相熟呢,反应过来后的周氏,心情激动,一把揽过小侄子,满脸是笑道,“哎呦,还是咱家狗子聪明,狗子,明日大伯娘还炖香香的红烧肉给你吃。”

  还炖?!

  吴氏咳咳咳,正想说今日割下煮的那半块猪肉可有两斤多呢。

  可一想到这是宝贝大孙子的喜事,算了,吃就吃吧,就当连着庆贺两天好了。

  还有,吴氏看了看几个儿媳瘦瘦的身板。再想到先前三打一时,被张媒婆打输的惨样,那留着猪肉慢慢吃的心思就更加没有了。

  老辈都说,吃肉长肉,自家儿媳再不多长点肉,回头打架还得输。

  吴氏又想起当年自己跟瘦猴妯娌掐过的几回架,哪回不是以自己把对方摁倒地上而告的终。

  哼,咋没一个随她的呢。

  吴氏肯定不会知道,这掐架啥的也得讲究经验,像她家几个儿媳,妯娌之间好的就跟三姐妹似的,哪有相互练习的机会啊,与旁人打起架来自然只有输的份了。

  这不,大热天的,妯娌三人又挤在一张条凳上聊天了。

  而所聊的内容,正是关于到女方家该拎点啥东西的话题。

  一个说买几包上好的点心外加两壶酒。另一个点头说二嫂你说的对,要不咱们再买几斤猪肉去。周氏一听,忙连连点头,对对对,觉得两个弟媳给的主意都很好,心里想着要不要再加两条鱼。

  吴氏觉得自己要是再不把人往外赶的话,这帮人说不定还得聊到明天去。

  那自己跟老头子今晚就甭睡觉了。

  吴氏抓起笤帚往炕上拍了拍,“去去去,一个个还杵在这里干啥,灯油都快废了两盏了,当不要银子买的啊,还有你们三,明日尽够你们说的,还不快些回房睡觉去!”

  见老娘发飙了,大伙儿自然一欢而散,包括林远秋在内,全都回房去了。

  不过虽都被赶回了房,可大家哪里睡得着啊,不说周氏抱着自家相公痛痛快快哭了一顿,就是林远秋,也是兴奋的不行,总有一种心中郁气全部散尽的轻松之感。

  对,就是郁气。

  自从张媒婆针对他们家的流言四起,家里就没再传出畅快的笑声,哪怕每月都有五两多银子的进账,可依旧难让大家开怀。

  而如今,大堂哥的亲事有了眉目,且女方还是个不错的人家,可想而知,搬开心中大石的家人们,会有多开心了。

  已学会观月断时的林远秋,知道这会儿月儿高挂代表已临近亥时,所以他得快些睡觉才行,不然明日怕要上学迟到。

  只是,自己还是有些兴奋怎么办,就算闭着眼睛,依旧一点睡意都没。

  林远秋心想,要不自己就试着背背书吧,说不定也会跟数羊一样,马上就能睡着呢。

  于是,闭上眼后,林远秋便轻声背起课文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

  第二日,林三柱早早就出了门。

  等他到了书肆时,高掌柜也才刚到店里。

  看到林三柱后,心里自然高兴,男方家一早就过来了,这是看重他家呢。

  这样想着,高掌柜越发肯定起自己的好眼光来。

  既然双方都有意,自然说话也敞快,想到马上就是农忙了,高掌柜就把相亲的日子定在两天后,这样不会耽误割稻子。

  得了准信后的林三柱也没有耽搁,自己老娘还在家中期盼着呢,于是和高掌柜告辞后就飞快往家里赶。

  而家里的一众人还真如林三柱想的那样,都在着急等着。

  这不,原本这个点应该在田里看稻子的老林头,还有林大柱和林二柱,此刻全都坐在堂屋里,就像林大柱说的,不确定下来,他哪静得下心做旁的事啊。

  好在他的好三弟没让他多等,林三柱一到家后,就把约好的相亲日子告诉了大家。

  哎呦,心情激动的吴氏哪里还坐的住啊,忙要帮大孙子去炕柜翻一翻,想看看哪身衣衫适合穿着去相亲。

  而此时的周氏,已经在磕着手指,数着拎上门的东西了,两壶酒,六斤猪肉,上好的点心两包,还有鱼两条,对了对了,还有婆婆说的一篮子鸡蛋。

  还该拿点啥呢......吴氏是绞尽了脑汁想了又想。

  这样的后果就是,准备去镇上相亲的那日,吴氏和老林头,一大早就被大儿子两口子挑回来的一担子菜给惊呆了。

  只见箩筐里有茄子,有丝瓜,有空心菜和豆角,还有黄瓜蒲瓜等等等等。

  可以说,凡是地里有的,大儿子夫妻俩都摘了回来。

  “老大,你摘这么多菜做啥?咱家一天哪里能吃得了这么多啊。”吴氏忍不住问道。

  林大柱放下挑着的箩筐,笑道,“娘,这些菜,待会儿是要给远枫老丈人家送去的。”

  周氏也跟着说道,“儿媳想着亲家住在城里,每日吃的菜都得花银子买,咱们送些过去,亲家也能省下些银子。”

  远枫老丈人家?亲家?

  吴氏扶额,这两货怕是忘了两家才准备相看呢,这就左一句老丈人,右一句亲家的叫上了?

  再说哪有相亲,挑着一担子菜上门去的。

  林三柱到时不觉得有啥,正好人家要买菜吃,咱们家种着又有,顺带捎点过去,不是挺好的吗,不过整担子挑过去就不必了。

  最后,冯氏和刘氏帮着找来了竹篮,然后专挑长相好的,每样菜都装上一点,把两只竹篮子装的满满的。

  眼见时间不早,他们还得去村口坐牛车,当下也不耽搁,提着准备好的糕饼点心,还有两壶酒就往村口而去。

  而猪肉和鱼,周氏准备到镇上后再临时去买,大热天的,买早了肯定会不新鲜。

  今日他们这边过去四人,分别是吴氏,周氏,还有林三柱和林远枫。

  林远枫穿了身新衣,还是周氏连夜帮着赶出来的,都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穿上新衣衫的林远枫越发显得朝气蓬勃了。

  只是他心里实在紧张怎么办。

  林远枫看了看提着两壶酒,不紧不慢的走在最前头的三叔,再想想在书肆,高掌柜与自己说话时,那和蔼的口气,突然觉得,其实相亲也没啥可怕的。

  今日去镇上的人有不少,一行四人到了村口时,已有好几个人坐在牛车上等着了。

  林三柱先扶自己老娘上了车,再把两壶酒放到车上,然后提脚爬了上去,接着周氏和林远枫,一人提着一篮子菜紧随其后。

  吴氏抱着点心往里挪了挪,好让周氏坐到自己边上。而林远枫则和自家三叔坐在了一起。

  看到这样的组合,再加上四人手里拎着的东西,车上的婶子大娘们,很快发挥起自己的想象力来。

  大房的张氏也在其中,与吴氏周氏打过招呼后,就在心里琢磨开了,二婶他们到底去镇上做啥呢?

  去走亲戚肯定不可能,这牛车可是直接去镇上的,二叔一家可没有镇上的亲戚。若说去镇上拜夫子念书那就更不可能了,不说就二叔那点家底根本供不起,就是林远枫这个岁数也不适合了啊,十五岁的年纪,现下还大字不识一个,镇上的私塾哪里会收啊。

  想到这里,张氏立马想起自家在镇上念书的大儿子,虽文延比林远枫小上两岁,可再过两年,文延就要下场考试了。

  这样想着,张氏不免有些得意,想着儿子要是考中童生的话,那她可就要多风光就有多风光了。

  至于到时给儿子说亲的事,自然更不用愁了,有了童生的功名,怕是相个举人家的闺女都使得。

  张氏正越想越美滋滋,就听坐在自己身边的林石媳妇笑着问道,“大柱家的,你们这又是点心又是酒的,是不是领着远枫去镇上拜师傅学手艺啊?”

  吴氏正和族里几位大娘说自己是去镇上卖菜呢,听到林石媳妇的问话后,忙下意识用手肘碰了碰一旁的儿媳,大孙子的亲事还没说定呢,可别老老实实把底都抖给人家了。

  周氏又不傻,不说今日出门前相公再三叮嘱,让她儿子亲事没说成之前,千万不要往外说,免得节外生枝。

  就是她自己,也早已经想好了,在亲事没定下来前,打死都不会和别人说的。

  于是,吴氏就听到自己的大儿媳与人说道,“是啊,带孩子去镇上学些手艺。”

  林石媳妇实在好奇,“去学啥手艺啊?”

  “学木匠呢。”

  “哎哟,那感情好,”林石媳妇边说边朝林远枫笑道,“等远枫学成了,到时婶子央你打家具哈。”

  林远枫:“......”

  等到了镇上,林三柱先领人去了书肆,高掌柜早在店里候着了。

  见人过来后,也没耽搁,吩咐店伙计守好店之后,就请吴氏几人去了家里。

  原先吴氏还担心自己一个乡下婆子与人聊不到一块儿,哪知高掌柜的娘是个爽快性子,直说自己也是个乡下婆子,可别您了您的,听着怪不好意思的,咱俩还是随意聊吧。

  又指着竹篮里的菜笑道,今日托了妹子的福,倒是能吃上这许多的新鲜菜了,真是想想都开心,接着便与吴氏说起先前在村上时,自己可也常种了好些菜蔬的事来。

  话匣子一打开,两人可就有的聊了,这不,从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说到成亲生娃,再然后说到嫁闺女、娶儿媳,最后又聊到孙子孙女,这一见如故的模样,直把一旁的周氏佩服的不行。

  高掌柜的侄女名叫高翠,长得白白净净的,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周氏一看就非常喜欢。

  期间,林远枫由高掌柜领着去了正房一趟,当时高翠也在,两个年轻人在长辈们的见证下算是正式见了一面。

  众人瞧着两人都红透了的耳朵,想来相互都满意的。

  ......

  既然两家都合意,接下来便是提亲了,回到家后,周氏便准备起提亲事宜来。

  在此之前,自然要先请说媒的人了,吴氏提着点心和小孙子一起去了王师母那里。

  听到是来请她帮着说媒的,王师母先是一愣,再看到一旁笑容满面的小脸,就知道定是这小家伙出的主意。

  虽自己从未做过保媒说合的事,可王师母还是当场应承了下来,前段时间村里的流言她也听到过,后来听林远秋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当时王师母就气得不行,直说那媒婆实在太缺德。

  这话王夫子也是认同的,不就是缺德嘛,说媒人本该行着牵线搭桥的助人之事,结果此人却无中生有,恶语中伤他人,属实不该啊。

  得知王师母应允了,周氏总算切切实实的安了心,接下来便一门心思扑到了各种准备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