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之闫家老大 第六十四章:选择新的校址

《四合院之闫家老大》第六十四章:选择新的校址

作者:星际旅客 字数:3693 书籍:四合院之闫家老大

  但对于进入学校进修,也不是每一个被选中的军官都愿意的。

  对于上学他们更希望留在部队打鬼子,反正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上学的必要,毕竟他们的顶头上司李云龙也是一个泥腿子出身,还不是照样当纵队长。

  对于那些反对来军校进修的人员,李云龙虽然理解但肯定不能同意,于是直接下达命令强制他们过来上月,不然就离开部队。

  李云龙的命令下达后,没几天这些刺头就乖乖的来平安县城报到了。

  因为军校刚开业第一批招收的学员并不多,只有一百二十名战士得到了这次进修机会,分配到每个科目只有二三十人,因为时间紧张第一批学员的进修时间只有六个月。等这批学员造成学业后,除了回归原来的部队,也会挑选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员留下来担任教员。

  而且李云龙已经想好,第二批进修的学员不仅人数要增加,学期时间也会从现在的六个月增长到十二个月,然后从第三批学员开始学期将会增加到二十四个月。

  这样一来的话,现在的学校面积肯定是不够的,毕竟在李云龙的规划中学校的住址早晚都要搬迁。

  于是等学校步入正轨后,李云龙又研究起地平安县城的地图来,虽然平安县城是七座县城里面积最大的一座县城,但面积跟后世那些城市根本没有可比性,县城内已经没有大块可来发的地皮来建学校。

  毕竟在李云龙的规划中,是要这两所学校建设成能够容纳两三千人的正规大学院校的。而学校内还要留下一部分土地来进行绿化,这样一来学校的占地面积肯定不能太小,不然以后会制约学校的发展。

  于是这两所学校的住址必须的迁到县城外面,但选址也不能距离县城太选,不然防御起来是个问题,万一要有敌对势力来搞破坏怎么办。

  要知道现在鬼子还没有投降呢,就算等学校建成鬼子已经投降了,但对面还有国军呢。

  就算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全国统一也要等到一九四九年之后,距离现在还有五年的时间。

  “老李,你这是干嘛呢?学校都开课了你怎么不过去看看,怎么说你这还挂着一个校长的职务呢,而且这几天人家老丁和老孔都在学校讲了几天科,你这当校长的反倒很悠闲啊。”赵刚来到指挥室见李云龙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于是开口说道。

  “我这不是也在研究正事嘛。”李云龙转过身对着赵刚说道:“对了老赵,你来的正好,我这正有事要找你商量呢。”

  听到李云龙的话赵刚一顿然后好奇的问道:“哦,老李,什么事啊?

  也不怪赵刚会好奇,毕竟之前两人就商量好了,在部队里李云龙负责军事上的事情,而赵刚则负责后勤和生活方面,既然李云龙找他商量事情那肯定不是军事上的事情,不然李云龙没必要跟他商量,他自己就完全能够决定。

  “是这样的,虽然咱们暂时找到了办学校的地方,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咱们部队的不断扩大,这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严重,咱们必须得未雨绸缪,提前找到应对的办法,不能等到困难但了再临时抱佛脚。”李云龙指着地图上两所学校的位置对着赵刚说道。

  “咱们现在不是已经在着手培养人才了嘛,你还想那样?”赵刚有些看不懂李云龙的意思于是皱着眉头问道。

  在他看来,每期一百多位学员毕业,要不了几年时间部队内的人才缺口就会得到解决,他不明白李云龙为什么这么着急。

  在他心里,他从来没有把这两所学校当成正规大学来对待,毕竟这只是他们几个的临时起意二而已。要知道正规的大学,那是需要很多优秀的学者教授来担任教员的,而他们这里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

  就拿他自己来说,虽说出自燕京大学,但他并没有在燕京大学上过多长时间的课程,很早的时候就出来参加革命了。

  而在李云龙的部队内,他这还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不是他看不起,而是他们部队内根本没有办一所大学的必要条件,根本凑不出这么多的人才。

  “不够,咱们培养人才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咱们部队扩充的速度,你仔细想想,你刚来咱们部队的时候,咱们部队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你在幻想一下两三年后咱们部队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李云龙脸色严肃的看着赵刚说道。

  要知道,赵刚刚来新一团的时候,那个时候,新一团满打满算才不到三千人,驻地更是只有几个村庄,连一个乡镇的规模都没到。

  而现在,新一团已经变成了华北第一纵队,部队兵力更是从之前的不到三千人,发展到现在光正规军就有五万多人。算上民兵小队和区小队,兵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十万,但八万人还是有的。

  防区更是从之前不到一个乡镇发展到拥有七座县城,和华北地区的广大农村根据地。

  兵力数量和防区面积都是几十倍的增长,而这一切也只不过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而已。

  听到李云龙的话赵刚忍不住有些震惊,之前他一直在忙着工作上的事情,也没有去细想,但现听到李云龙的话一些就震惊了。

  是啊,之前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部队就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那两三年之后呢,要是在增长几十倍………。

  赵刚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打断自己内心中的想法。心想这肯定是不会的,那样的话也太逆天了。

  在增长几十倍,那还不占据国内的包半壁江山,这事儿是他不敢想象的,毕竟现在国内可是还有小鬼子呢。

  虽然他知道小鬼子退出国内是迟早的事情,但这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而且国内势力也不只有小鬼子,还有国军。

  虽然自从国共合作后,八路军的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面对日军和国军,还是有些不够看。

  别的不说,光军队数量,几股势力中八路军就是垫底的存在。

  要知道,对面两股势力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拥有几百万部队,而八路军发展到现在,军队数量也不过是几十万而已。

  而是国军毕竟占据中央大义,自己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一些土匪而已,不然也不会有共匪一说。

  但以后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毕竟以八路军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几年后追赶上对方也是有可能的,但要超越对方,他还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于是赵刚叹了口气开口道:“老李,那你说咱们现在要怎么办?

  “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扩大学校规模的准备,毕竟县城内的面积有限,这点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要想办成一所正规的大学,首先面积这一块必须得大。”李云龙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平安县城的地图放在桌子上说道。

  瑞虽然墙上挂着一份地图,但那份地图是第一纵队的放线图,前面不仅有平安县城还有另外六座县城,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方便。

  听到李云龙的话赵刚有些皱着眉头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难道要把学校迁到城外?放到城外也不是不可以,但这管理起来就有点不方便了,而且虽然平安县城是咱们的大本营,但敌人要想渗透进来也很容易,和城内比,城外在安全上也存在问题。”赵刚想了想明白了李云龙的意思,但他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毕竟这边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是被敌对势力给渗透进来给一锅端了,那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这点我已经考虑好了,你看这里,县城西面不远处有条河,距离城墙也只有不到两公里,我的想法是把县城往西扩充到河边,虽然工程量有些大,但也不是没有好处。”李云龙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着赵刚说道:“这样一来,平安县城将会扩大一倍的面积,平安县城坐拥咱们防区内的中心位置,地址位置本来就不错,只是城内面积有些狭小,制约了县城的发展。”

  但没等李云龙说完赵刚就插话道:“老李,你这想法虽然好,但这么大的工程量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完成的,虽然咱们现在驻守平安县城,但以后呢,你忘了之前在晋西北的遭遇了?要是敌人大规模入侵咱们的根据地,万一防不住呢,到时候怎么办?部队可以和老百姓咱们可以想办法转移,但这些建筑物要么可搬不动。”

  这也不怪赵刚此时的想法有些激进,毕竟鬼子段时间内投降这件事情,换作谁也想不到。

  虽然他知道鬼子投降是早晚的事情,不少证据已经表明日军已经处在下坡路,但一两年的时间肯定是能坚持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且日军还拥有几百万的部队,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伪军,但这些部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

  赵刚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但李云龙知道了,于是李云龙坚定的说道:“老赵,你就放心吧,鬼子已经在走下坡路,而咱们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此消彼长,之后咱们双方的实力只会越来越悬殊,把小鬼子赶出国内是肯定的。”

  “而且我也没说一下子都投入全部力量来扩充县城,我的想法是一步一步的来,先把学校给建设好,至于安全的事情,我也想过,别忘了,咱们这可是军事学院的几年的学院都是从部队里招过来的,他们可不是手无寸铁的书生。”

  听到李云龙的话赵刚明显一愣:“你的意思是,把这些学员组装起来?”

  这事儿赵刚还真没想到,毕竟他是正规学校上的学,李云龙这种野路子的想法,他还真有点不适应。

  “没错,这样一来,咱们学校就凭空多出来几百名优秀战士,而且学校距离县城这么近,就算有什么突发状况咱们也能照顾到,而且我还想把城内的守军转移一部分到城外去。”李云龙没有说错,他确实有这个想法。

  平安县城作为第一纵队的总部所在,兵力肯定是不少的,光防守县城的八路军战士就有一个团的兵力,还是一个主力团拥有四千多人的兵力。

  不然平安县县城这么大一个县城,也不能显得这么拥挤,按照李云龙的想法,县城内根本不用留这么多兵。

  分一半但城内就不错,反正距离这么近,有什么状况也能反应过来。

  而是平安县城处在七座县城的正中间,敌人就算打过来一时半刻也打不到这里,自己一方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突发事件。

  “那你想吧学校建在什么位置?”赵刚拿着地图看了看然后出声询问道。

  毕竟建学校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看李云龙的表情就知道,他要建的学校规模肯定不会小。这样一来各方各面都要考虑清楚,毕竟这么大的建筑面积,耗费的资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就建在河边,把这片空地都规划到学校里面,差不多有一千多亩地的样子,两所学校各占五百多亩地。”李云龙指着地图上城外河边的位置说道。

  虽然五百多亩土地的面积已经不小了,但和后世那些大型的学府对比,还是没有可比性,要知道有些学府可是动辄就是几千上万亩的土地。

  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赵刚作为这个时代的人,那种大场面他根本就没见过。

  要是李云龙提出来建设一所拥有一万亩土地的学校,赵刚肯定会认为他疯掉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云龙,他已经留好空余,不然他也不会提议把学校建在河边,大不了到时候往河对面扩张,正好可以把河道包围起来,这样对于学校内的绿化和环境肯定有好处,只需要在河道上建几座桥梁把两块地盘连接起来罢了。

  但这最少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按照李云龙的计算,就这几百亩土地十年八年内足够学校的需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