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让心儿静一静 126、突然地陷

《让心儿静一静》126、突然地陷

作者:天地冰花 字数:2882 书籍:让心儿静一静

  经过一路的颠簸,载着周思国的拖拉机终于在被损的庄稼地头停了下来。

  拖拉机刚一停稳,周思国急忙从车斗下来,向田间走去。望着昨天晚上刚刚抢修的水渠里,正黑色长龙般流淌着矿井下的污水,再看看倒在地上纷乱的庄稼,那金黄的玉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周思国百感交集,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欣慰,又深深不安,含着泪,向村民深深的鞠了一躬,道:“真的对不起你们了,夜里作业,又是大型机械,没想到你们的庄稼损失得这么惨重。作为市委书记,我决策不力,在这里,再次向你们道歉。”

  “周书记……。”村民沙哑的声音喊道,急忙上前,将周书记扶起。突然间,不知哪个村民喊了声:“周书记,我们不要什么补偿了,救人要紧!”接着又有村民道:“我们错怪市委了,就是将我们的庄稼全部毁了,就是不要政府的补偿,也要先救矿工兄弟的命。”

  霎时,村民像是接受了命令似的,一同跳进了排水沟,挥舞着铁锨、镢头,在自家农田里,拓宽起了排水沟。

  望着眼前的情景,周思国内心很是激动,流着热泪,道:“老乡,谢谢你们了,我代表被困井下的矿工,还有他们的家属,谢谢你们了。”

  周思国说着,来到昨天夜里被毁掉的庄稼前,蹲在地上,轻轻地捡起一玉米秸,掰下上面的玉米,望着金灿灿的玉米,陷入了深思。稍倾,周思国起身望向身边的曹玉,还有市里相关部门的领导,道:“虽然市里将补偿村民的损失,但有些庄稼,还是能有些收成,这是村民们半年的心血啊。你们抓紧组织村民前来收一收吧。要不,烂在地里多可惜啊。”

  虽然周思国的话音很低,但还是被不远处的村民听到了,不由的望了周思国一眼,心想:多好的书记啊。

  周思国慢慢地站了起来,举目望向眼前的庄稼,然而不知为什么,突然间,周思国似乎发现了什么,满脸的凝重。周思国急忙上前走了几步,捡起地上一根被毁掉的玉米结,掰开上面的玉米一看,整个玉米很小,成人拳头般大小,干瘪的玉米粒如同营养不良般。望着眼前的玉米,周思国的心仿佛被刺痛了般,就又捡起一个地上的玉米,同样的大小,同样的干瘪。周思国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向另一块地走去,不停的捡着地上的玉米,剥开,同样的令周思国不解:为什么这地里的玉米都长得这么弱小?而且颗粒还不饱满?是农民管理不上,还是水肥不足?现在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大约在千斤左右,而眼前这片地的产量,顶多也就是四百来斤。就目前这片地的产里来说,修条排水渠,不会给村民造成太大的损失,然而,村民的情绪为什么竟然如此的激动?

  忽然间,周思国似乎想起了什么,向一位正忙着拓宽排水沟的村民走去。周思国刚刚走近村民,突然间,不知谁喊了声:“快跑,排水沟里有漩涡。”

  周书记还没有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刚刚走近的村民拉着周思国便向庄稼地外跑去。村民边跑边喊:“快跑啊,排水沟里有漩涡,可能有地陷。”

  听到喊声,村民扛着铁锨镢头拼命的向庄稼地外跑去,那阵式,像是遇到了鬼子,又像是即将发生大地震。

  混乱中,周思国和村民刚刚来到庄稼地头,忽然间,耳闻一巨大的轰鸣声,周思国不由的回头一看,在排水沟的中央,出现了一直径大约五米的沉坑。望着眼前突如其来的一切,周思国额前冷汗潸然而下,急忙道:“村民没事吧?”

  周思国的话音刚落,不知哪位村民道:“没事,我们习惯了,干活的时候,尤其是在浇地的时候,都比较注意,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听到村民的回答,周思国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周思国望着眼前的村民道:“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似乎眼前的一切,在村民的眼里习以为常。村民不知该怎样回答周思国,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望着面前纯朴的村民,周思国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有种心痛的感觉。突然间,周思国似乎想起了刚才心中的疑虑,道:“所以你们种庄稼的时候,地里很少浇水?庄稼的收成也就不好。你们是在靠天吃饭?”

  那村民摇了摇头。周思国更加不解。另一村民走上前,望着周思国道:“原因是这样的。这片地下,原来是煤层,煤被挖掉后,里面被填了些石头和炉灰渣子。这样以来,不仅隔断了原来的水源,而且填充的并不是很严实。一浇水,水就很快渗到了地下,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地陷。因此,浇地的时候,大家都很小心。”

  一听周思国在了解眼前农田的情况,村民们就涌上前,纷纷道:“因地下是空的,根本不保墒,而且很容易地陷。”

  忽然间,周思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问道:“那你们的房屋呢?”

  周思国的一席话,似乎说到了村民的心坎里,村民七嘴八舌地告诉周思国,现在好多家房屋出现了裂缝,前两年还有一村民的房子地下出现了一个大坑,半边房子出现了倒塌,多亏发生在白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村民还告诉周思国,现在好多村民,尤其是到了晚上,都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房子陷到地下。

  周思国越发感觉事情重大,就道:“你们没向当地政府反映吗?”

  村民望了曹玉一眼,都低下了头。周思国似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周思国欲言,曹玉急忙来到周思国的面前,尚未张口,周思国肃然道:“老乡们说的话都是实情?”

  曹玉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不时的望向周思国。

  周思国的脸色顿时变得的铁青,曹玉似乎很清楚周思国此时的心情,头低得更低。周思国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过了一会儿,周思国道:“类似的情况大约有多少?”

  曹玉见周思国没有批评自己,就轻声道:“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也就是最近二十来年的采煤区,都存在安全隐患。”

  “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住着多少人啊?”周思国的目光一直望向曹玉,虽然声音并不高,但极具威严。

  “主要涉及两个乡,30多个自然村,两万多人口。”

  “人命关天啊,真的发生不测,追究责任还是小事,我们该如何向这方人民交待啊?”望着眼前的乡村,周思国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慨,道:“乡亲们天天生活在火山口上,作为领导,我们怎么能心安理得啊?!”周思国望了曹玉一眼,道:“你们没有研究个解决方案吗?”

  曹玉望了周书记一眼,又低下了头,心中似有难言这隐。周思国似乎看出了前山县领导的心思,道:“有什么心里话就直接说出来吗,你们背后不是还有市委吗?你们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交给我周思国啊。你们既不反映,也不报告,你们这是在渎职啊,是犯罪。”

  虽然受到了周思国的批评,但曹玉似乎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道:“每届前山县领导都非常担心,经常自诩为工作在炸药包上,也多次议过,总觉得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吗?”周思国关切道。

  “方案有,操作起来也不复杂。”曹玉望着周思国道。

  周思国一听前山县委为此已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心里的了些许安慰,就急忙道:“快说说看。”

  曹玉道:“就是搬迁。但这样一来,一来财政负担太重;二来村民们并不愿意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听着曹玉的回答,周思国似乎理解了前山委的苦衷,轻轻的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周思国望了曹玉一眼,随即又转身对身边的村民道:“如果让你们全部搬迁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居住,你们愿意吗?”

  村民们望了周思国一眼,然后面面相觑。周思国似乎看出了村民的心思,目光望向身边的一村民道:“你们不愿搬迁的原因是什么啊?”那村民微微一笑,急忙向身后退去。周思国不解的目光望向村民。周思国又将目光望向前山县领导,道:“对第二条原因,你们没有作深入的了解吗,村民们为什么不愿离开这里,心中有什么顾虑?”

  未等前山县领导回答,有一村民道:“大家祖辈一直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先人也埋在了这里,对自己的老家很有感情,这是我们的根啊。”村民望了前方一眼,目光充满无限的眷恋,继续道:“如果搬迁……。”说话村民欲言又止。周思国望着心中似乎有着顾虑的村民鼓励道:“有什么心里话就直接讲出来吗?我们也是在相互探讨啊,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受到了周思国的鼓励,村民更坚定了继续谈下去的决心,道:“其实大家最大的顾虑是生活上的保障。虽然大家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但毕竟我们有自己的土地,能养活自己,一旦搬迁到了外地,没有了土地,我们靠什么生活啊?”

  “是啊,农民不种地靠什么生活啊?”其他村民跟着附合道。

  周思国似乎了解了村民的顾虑,对下步的搬迁更加充满了信心,但周思国似乎更明白自己每句话的份量,那不仅是对村民的承诺,还将涉及未来马山的整体发展,甚至其中存在着的巨大商机,必须格外谨慎。周思国想了想,道:“如果制定搬迁规划的时候,尽量将你们同村或是相邻的村庄居住在一起呢,而且又是就近安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