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马弓手 第一百七十四章 曹冲称象,元干量金

《大明马弓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曹冲称象,元干量金

作者:碧霄声 字数:5783 书籍:大明马弓手

  鼓乐齐鸣,喧天震地。

  包元干在百官队列中跪在会同馆一侧,而另一侧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使。

  朱棣的队伍还是一如既往的盛大,专以锦衣卫开道,力士、校尉分列两侧持仪仗金鼓,前后皆是一色宣花罩甲的大汉将军。

  这些大汉将军都是专挑身材健壮高大者充任,能不能打包元干不知道,但是往那里一杵跟个巨灵神一般,让人望自生三分胆寒。

  包元干看着这些身材高大的锦衣卫,心道这大汉将军非是大汉朝的将军,而是像粗犷大汉一般的扈从,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否。

  他此次倒是没有坐车夸张的车驾,而是换作一顶朱漆大轿,雕龙刻螭。此轿乃一侧八人的十六抬大轿,这十六人皆是由大汉将军中佼佼者充任。饶是如此雄壮大汉,从皇宫内抬到会同馆门口也满面通红。

  只是他们身担皇家仪仗,天子门面,就算不行也得强行,否则在外使面前失了颜面,以致天子动怒可不是他们吃罪得起的。

  好在会同馆离皇宫不远,这些大汉将军皆是长吁口气,若是让他们端到正阳门去怕是头牛也得累趴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时间百官山呼海啸,他们为官日久早就明白朱棣喜好面子,在外使面前他们喊得越大声,朱棣自然便越发龙颜大悦。

  朱棣的圣驾穿过百官大使,直入会同馆之中。他的身后还跟随着不少文武大臣,这些人地位皆不低,其中便有那日考验自己的杨荣,与替自己说话的驸马梅殷,就连沐王府的小郡主也一蹦一跳地朝内走去。

  这个梅殷不知是何缘由,但是能在大殿上替自己直言不讳,倒是让他对这个梅殷颇有些好感。只是今日如此阵仗还钦点候驾,恐怕不是让自己来看戏的。

  “欸,怎么是她?”

  文武队列走过,包元乾刚起身那双锐利的眼睛便捕捉到一人。此人贴着两撇胡子,跟在一名身着蟒服的武官身后。

  不是别人,正是此刻该在国子监读书的薛无垢!

  薛无垢似乎察觉到包元干发现了自己,眼神往包元干处一瞟便心虚地埋着头装作无事发生过。

  包元干看着她跟在那四十余岁的蟒袍武官身后,心道怕是这八成就是她的亲爹了,却不知是哪一路公侯?

  包元干随着乌泱泱的百官挤入会同馆中,方才还颇为宽敞的会同馆内早已是上三层下三层,里三层外三层,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棣端端坐在正中高台上,俯望下方水池。而百官不论文武皆分列一侧,而另一侧皆是各国使节。

  包元干如今在百官队伍中已经身处公侯大臣一列,原来本说自己一个五品官是没资格站在这么靠前的位置。只是方才中书舍人寻到自己,将他带到了百官前列,此处离天子朱棣已然颇近。

  他如今四周看去,周围人物不是蟒袍便是飞鱼、麒麟、狮子等高级补服。他自己一身熊罴补子在其间倒是格格不入,不过很快他便发现在自己后方也有几个七八品的小官儿,一副书呆子的模样在此处摇头晃脑,不知在皓首穷经着什么。

  他与这些文人待久了自然很烦他们一口之乎者也,圣人所言。 _o_m 不过如今他们的存在倒能化解自己的尴尬,也就没那么厌烦了。

  他四周几乎都是人,脚尖踩脚跟。忽然右侧有人挤了挤他,他凝目看去竟然是薛无垢这雏儿!

  薛无垢刚从人堆里和那蟒袍武官走来,迎面便被挤到包元干身侧。

  “你!”包元干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道:“你不在国子监读书,跑来此处作甚!”她一副女扮男装,自然是跟着她老爹混进来的。

  薛无垢本想躲,却碍于四面都是人,只得灰溜溜粗着嗓子道:“司业勿怪,今日可是圣上破题扬威之日。如此盛况,显我天朝国威学生岂能错过?”

  “。

  啊?”

  包元干听她这般一说,差点喷出饭来,顿时便明白薛无垢的意思了。那日文渊阁朱棣急迫询问自己答案,八成与这些大使脱不了干系!

  文渊阁乃是藏书之处,古往今来,经史典籍,天文地理无所不有。难怪那日朱棣跑到文渊阁里,从侧门皱眉而出,原来是担心天朝颜面丢失而去寻答案去了!

  今日来接见这些大使,估计便是得到自己答案,炫耀国威来了。既然大明是天朝上国,那天朝上国就当无所不懂。

  朱棣乃新天子登基,急迫想得到这些藩属的承认,对于这些难题自然要求尽善尽美,否则他自己这皇位本就来的理亏,若是再与外使面前失了颜面岂不是失了天朝威严?

  包元干回身望了望身后一帮书呆子,这些人怕是什么翰林院之流的饱读诗书之辈。就连那内阁的杨荣,还有身旁几人都到了场,只是不知道谁是杨士奇谁是金幼孜。足见朱棣对于此次接见外使的重视,只怕今日不只是破题这般简单。

  他在殿上说让自己一试的真相,原来是如此....娘的,这不是又把包爷架在火上烤吗?

  若是一个问题答不上丢了天朝上国的颜面,那朱棣的怒火怕是转瞬便要倾泻到自己身上!

  正当他与薛无垢言语间,薛无垢身前的蟒袍武官听到了身后动静,他转身皱眉看向说话的包元干二人。

  他只见这武官容貌甚伟,仪表堂堂,皱眉间几分如怒目天王,颇有横刀立马的笑看昆仑的大将风范。

  包元干止住了言语之声,躬身作揖缓解尴尬。那蟒袍武官倒是没有多言,上下打量了包元干几眼便不再看他。

  只待众人入定,朱棣便颇有三分自得道:“得银协巴,那日朕告诉你的马驹识母马之法,你可尝试了?这马驹是否都回到了自己母亲身旁?”

  朱棣此言一出,便顷刻印证了包元干的猜想。包元乾心道天子虽好面,却没想到真的将我的答案移花接木到了他自己身上。

  得银协巴穿的像个喇嘛,他出列合十恭敬道:“大明大皇帝天资聪慧,只一言便道出了天机。实在让我等乌斯藏使节大开眼界,只是...”

  只听得得银协巴话音一转,朱棣得意的面色便有些僵硬,皮笑肉不笑的模样颇为骇人。 _o_m

  “只是,为何当日之问陛下过了足足三日方才告知我等?”得银协巴乃是乌斯藏得道高僧,身兼大使虽然看到朱棣不快,却也毫无畏惧地说出来。

  “大胆!”

  朱棣尚未说话,他身侧的纪纲却按捺不住护主之心了。只见他上前两步指着得银协巴道:“尔乃得道高人,却也如此无礼?!圣上谅尔远道而来向天朝请教,圣上宵衣旰食处理政务不暇,还专为你排忧解难。如今得了答案不心怀恩德,却屡屡找茬,居心何在!?”

  纪纲锦衣卫当久了对谁都是一副不客气的斥责,动不动就扣别人居心不良的戴帽子,可是这招对大明百官有用,对于乌斯藏的高僧却没用。

  得银协巴神色怡然道:“那为何当日没有立刻回答小使?”

  纪纲有些语塞,他的声音虽然敞亮,但是却没有回答得银协巴的问题。

  朱棣面露不快,他环顾四周百官,济济一堂却无一人站出来正面迎击这得银协巴。

  正当此时,只见那杨荣谨身走出队列道:“我天朝乃礼仪之邦,每每外臣到访皆不会怠慢。十余个国家纷纷来访,各自有难题。天子乃天下之主,苍生父母,日理万机。又岂能到一个问答一个?如今便召集尔等会于会同馆一并解决之。天子大度不与你计较,可是我身为人臣见尔如此不体谅圣心,不得不站出来言语一二。”

  朱棣听了杨荣这番话,一展眉头显然颇为满意。

  包元干听得暗暗心道这杨荣不愧是内阁之一,其智多机变,这拍马屁的水平显然比纪纲强出不。

  少。

  得银协巴见杨荣回答的滴水不漏,便也拜了拜退回队伍。

  朱棣一摆手道:“还有哪邦哪国有难题不解?今日皆可一并问了。”

  他话音刚落,一个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高个子便出列道:“高贵的大明天子,我德里苏丹国为表对天朝敬意特地打造了一顶皇冠。让穆尔我带来大明,敬献给大明皇帝。”

  朱棣知道这厮不是单纯来献礼的,必有后文。

  果然他穆尔轻拍两声,便由使节团下人捧出一匣精美的盒子。穆尔展开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顶金灿灿的纯金皇冠,暖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明天子,此乃我国以良工巧匠之手历时数月方才制成。就连大苏丹头顶的皇冠,也不曾有这顶精致。”穆尔按胸礼一躬道。

  四周的百官纷纷对着这顶皇冠议论纷纷,点头不已,足见这皇冠精致度。

  那穆尔忽然笑道:“只是这皇冠虽做好了,可我们毕竟是小国寡邦,工匠们多有贪财少料的惯例,常常会掺杂一些铜。大苏丹担心这顶皇冠中也被匠人们动了手脚,可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辨别,实在是不敢轻易献给大明天子。”

  朱棣听罢皱了皱眉,给了杨荣一个眼神,杨荣一挥手百官中便走出一堆工部的巧匠。这些巧匠对着这顶皇冠反复把玩,观摩。

  穆尔含笑侍立一旁,匠人们皱着眉头反复研究,却都纷纷摇头。其中领头一人对着杨荣耳语一番,杨荣脸色有些不太好。

  他转身对着朱棣道:“启禀圣上,工部巧匠都言若要验是否足金需要烈火炼化。若火焰生五色铜气,皇冠熔化金水泛黑则为掺铜。”

  穆尔笑道:“不巧,我等小国查验方法亦是如此。只是如此一来,皇冠损毁实乃有损礼仪。所以这才想求助于天朝,看看上国地大物博可有更好的解决之法?”

  他这番话便将朱棣的退路堵死了,吹捧着天朝上国应有更好的方法,这一下朱棣倒是为了难。若是不能以火炼化,那该如何是好?

  “娘的,一帮子废物。”朱棣喃喃轻声怒骂道,“往日工部的俸禄白拿了,日后全给老子削半!”他情急之下,又下意识地骂着人,忘记了自称为朕。

  杨荣看出朱棣不快,便挥退了工匠们,只是连工匠都做不到的事,翰林院那帮书呆子就更没用了。

  他贵为内阁之一,虽然品级不高却也算是皇帝的顾问了,如今素以机断谋略著称的自己,面对这些问题却束手无策,他实在是汗颜。

  只是杨荣忽然想起一人,上了高台在朱棣身旁耳语几句。朱棣恍然大悟,猛地一拍龙椅道:“奉直郎何在?!”

  “奉直郎!?”

  包元干此时正在与薛无垢说着这皇冠的事儿,一连两声才被薛无垢肘了一下,包元干一激灵赶忙出列下跪道:“臣在!”

  “为何半晌不答?”朱棣皱眉道。

  “臣以为是在唤别人。”

  “此处除了你一个奉直郎,可还有旁人?”朱棣又好气又好笑道。

  包元干大汗,环顾四周,确然如此,只得作揖道:“臣失礼,望陛下恕罪!”

  朱棣指着皇冠道:“奉直郎若能解出其中奥秘,朕便恕你失礼之罪!”

  “是!”

  包元干起身暗骂,娘的我就是客气一下,你朱老四还真要治我罪,什么人啊!更让他无奈的是在他起身时,见自己吃瘪窘态又有一声娇笑声传来。

  虽然很轻微,却被他捕捉到了,就与昨日在谨身殿笑声一般无二。他余光散去,才从队伍中寻出那个人,就是沐王府的那个小郡主。

  他当下管不得许多,径直走到皇冠下,取过皇冠稍一把看便道:“启禀圣上,微臣已有办法。”

  朱棣一听来了精神,目光炯炯道:“哦?奉直郎已有妙计?快快说来!”

  。

  包元干拿着皇冠道:“可令工部匠人制作一顶一般无二的纯金皇冠,将之称重一番便可。 无错更新@”

  朱棣一听面露败兴之色,一旁的文武皆是摇头,这个办法他们何尝不知?只是如此精致的皇冠,纹路造型如此奇特。就算是工部巧匠同心协力也需要月余不止,可如今穆尔的问题却是迫在眉睫,哪儿有时间给你去做一顶一模一样的?

  薛无垢偷偷替包元干捏了把汗,她倒是听闻新天子的暴戾嗜杀,若是这事办不成拂了天子颜面,怕是司业凶多吉少才是。

  果不其然,穆尔哈哈大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若是重新制作一顶可需要多少时日?就算做出了又如何等达到一般无二的尺寸?”

  包元干倒是没料到这顶皇冠制作工艺如此复杂,他余光看了看朱棣。此时的朱棣是一副想将他大卸八块的神情,毕竟让人失望不可怕,可怕的是先让别人有了希望再让其失望。当下的朱棣对自己的心情,约莫便是如此!

  全场焦点都凝聚于自己身上,想看他如何下台收场。那纪纲凶狠地盯着自己,拳头紧握,嘴中的话语呼之欲出,只待他告罪求饶立刻便要将他治罪!

  梅殷轻叹一声,他上回虽然能直击纪纲,可如今确然是包元乾方法失策,心道圣上喜怒无常,若是先希冀于这奉直郎,而后又大失所望,恼羞成怒之下恐怕此人小命不保。

  包元干倒是心中不慌不忙,他方才还惴惴不安地以为要自己做什么机变之事,却没想到只是辨析纯金。他心情自然大为缓解,一个后世之人若是连这都搞不定,实在是白活了一回。

  只见包元干怡然笑道:“既然此计不可行,那便换作另一法。”

  “好!且去取一块与皇冠同重的纯金块。”包元干大手一扬,便有工部匠人去取用。

  皇冠重量早已知道,做出一块与之同重的金块并不难。

  过不得多久,一块等重纯金块便已送来。包元干让人打了两盆满水齐平盆口,让众人都见证了个清楚。

  旋即让人将人将金块与皇冠放入水中,两物入水自然便有水自盆内溢出,只是溢出多少并不相同。

  包元干看了一眼,便笑道:“启禀圣上,皇冠绝非纯金。”

  朱棣皱眉不解,百官也是茫然,那穆尔倒是有些怔怔静待包元干的说辞。

  包元干察觉了众人的疑惑,便道:“金铜分量相同,大小不同。大小相同,分量却不同,我想诸位同僚大使皆是明了于心的。”

  众人听罢都是点头,他们自然明白。这些古人虽然不明白现象背后的本质,却能利用现象来总结经验。这就是经验科学与理论科学的本质区别,这些古人不懂密度有大小,却也知道同等大小的金铜,分量却是不同的。

  包元干见没有异议便继续道:“既如此,若是金子中掺铜,就算分量相同大小已和纯金大为不同,对否?”

  他逐字逐句的解释着,生怕这些古人稍有不慎便听不懂自己说什么了。

  见纷纷点头,他又道:“可皇冠已成其形,大小难测,但是却能将之转换一番,把同重的金子与皇冠置于水中,用溢出水的多少来验证两者大小。排出的水多少不一,结果便不言而喻。”

  他解释完心中惴惴,表面却要风轻云淡,心道包爷可是够照顾你们古人的见识了,那是能直白便直白,一点也不玩花的。

  穆尔有些震惊,他完全意想不到这一个看起来品阶不大的奉直郎,竟然端详出了其中的奥义。他之所以敢这么问,也是因为这样的高深学问,在那传说中的发源地古希腊也是极少数人才知道的。

  须臾,只见工部的几个工匠纷纷点头,恍然大悟的模样。

  “妙!”突然杨荣“大悟”道,“都说昔日曹冲称象妙不可言,可我却言奉直郎以水量金更胜一筹。”

  包元乾心道你妙个。

  锤子,你一个文官之乎者也就罢了,分明是老女干巨猾洞悉了穆尔神色异常,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自知自己的办法起了作用这才妙起来。

  杨荣确然也是这般心态,既然在方法上已然落于包元干有些汗颜,这理解上自然就要快人一步才对得起内阁辅臣的身份,就算不懂其妙也得强行妙出来。

  “以水的多少而替代了那皇冠中那金铜的分量,这溢出的水便可当作是皇冠,还真是门大学问!”朱棣直起身子,自顾沉思喃喃自语道。

  朱棣倒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他虽为沙场武人,可脑子却一点不弱于这些内阁文官。杨荣究竟懂没懂包元干不知,可朱棣能说出这句话便证明他已懂了个七八分了。

  “圣上天纵奇才,臣只稍言语一二便一通百通,实在让微臣佩服不已!”包元干见最需要明白的朱棣懂了其中奥义,知道他好面便猛拍其马屁。

  那薛无垢早便懂了,因为包元干没出列时便跟她大概说了一番,如今再听他二次说来自然是明了于心。

  她不由得睁大灵眸,捂着嘴难以置信道:“这司业怎得如此厉害,竟能想到这般法子,真是个鬼才矣!”

  此时,不少头脑灵活的人早已明白其意,纷纷称赞叫好,直道这奉直郎颇有机变之才。而还有些不明白的人见旁人都了然,当然也怕丢了人而纷纷附和称好。

  一时间不管懂没懂的百官大使,纷纷盛赞着大明天朝上国,果然人才济济。

  朱棣见穆尔泄了气,便趁火打劫道:“穆尔大使觉得此法不行?那我们便熔了这皇冠,看奉直郎究竟说的对不对?”

  他倒是不因非纯金而动怒,就算是大明的工匠也无法做到纯金程度,更别说这些蕞尔小国了。况且这穆尔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其用意就不是分辨是否纯金,而是出难题考验大明。

  穆尔行了一礼道:“大明大皇帝天资聪慧,大明更是人才济济,小臣心服口服!”说罢便退却一旁,不再言语。

  朱棣龙颜大悦,顿觉脸上有光,大笑起身指着包元乾道:“好,好一个奉直郎。公忠体国,机变多才。”

  包元干作揖道:“全赖圣上教诲,微臣不敢窃据功劳。”他不是杨修,可不敢居功自傲。

  他说罢便回到队列中,看着纪纲那吃瘪的脸色,心中痛快不已。

  他算是吃了后世红利,降维打击了。

  不过这番表现却着实算是替朱棣,替大明朝挽回了面子。就连方才嗤笑自己的小郡主也在一旁皱眉沉思许久,方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司业,你当真是军功入朝吗?”一旁薛无垢一脸疑惑地压低声道。

  包元干笑道:“那是自然。”

  薛无垢撅了撅嘴,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在她看来这武人能作诗便离谱至极,没想到诸工匠,内阁学士,翰林院士都答不出的问题,竟然被包元干这个小小司业解决了。

  更何况昨日自己老爹回府便说这司业竟然让纪纲当殿下跪磕头,那纪纲与他父亲都是同为靖难勋臣,她自然知道纪纲乃何等跋扈自傲,虽无爵位但却受宠异常,连自己父亲都要让他三分。

  昨日听了老爹这般说,她都怀疑这包元干是不是圣上的私生子了,竟然能让宠臣纪纲给他一个国子监司业磕头。

  就当众人其乐融融,大明天威浩荡之时。一声“且慢!”传来,极为的不和谐。

  包元干皱眉看去,却见是几个幕府的倭人,大摇大摆地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