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疆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舍生取义

《镇疆军》第二百二十九章 舍生取义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字数:2631 书籍:镇疆军

  听李成武说出“不行”两个字,沈烈不禁微微一愣。

  北衙,向来都是历代帝君的皇家私兵,忠诚之心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陛下为何会拒绝逆鳞长史扈从随驾的要求呢?

  沈烈的不解,全都看在李成武的眼里:“沈卿,你心中在想什么,朕知道。北衙逆鳞司的儿郎们,也都是朕最得力、最放心的将士。不过,尔等毕竟不是久经沙场的军旅,若论打仗的本事,比不过同样身为禁军的南衙、金吾卫和虎豹骑。与其让你们这些人才陪着朕留在帝都白白战死,还不如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着,李成武拿起龙案上的两个黄帛卷轴:“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你。”

  沈烈连忙拱手:“请陛下吩咐。微臣当全力以赴,哪怕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个朕相信。你们皆死士,当然,也只有死士才担得起朕交给的重任。”李成武神色凝重:“朕命你将这两份密诏随身携带,然后率领逆鳞司的全部力量,以及朕专门指派给你的五百虎豹骑,前去保护太子。其中一份诏书,是授予炳儿天下兵马指挥之权,可号令各军团、都护府、河北、河南、江淮、江南、剑南等地府兵及王侯私兵。其中,也包括李炝的人马。”

  沈烈听得心中一紧。

  这道诏书,意味着帝君将圣唐皇朝大部分的兵权交到了太子手上,其分量非同小可。

  他略带疑惑的问道:“陛下,是要微臣护送太子到益州,与朝廷会合吗?”

  李成武摇了摇头:“不,不去益州,就叫他留在中原。朕和徐老将军商议过了,此次朝廷各官署迁往益州,是考虑到剑南地势险要,蜀道利于防御,且巴蜀地区物产丰饶,是暂避敌军锋芒、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选择。但是,西南又是偏安之地,保命有余,进取不足。有朝一日,我们若想要发动反击,收复河山,益州因为远离中原地区,反而会失去战略上的优势。”

  沈烈同意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以来,天下大争,都是西打东、北征南,未曾见过由西南巴蜀夺取社稷的例子。”

  “所以啊,朕把朝廷的官员安置在益州,是为了保护好这些有用之才,等将来天下恢复安宁后,好让他们出川理政,不至于令国家无人可用。”李成武正色道:“但是,若想保境抗敌,还是必须要有逐鹿中原的决心和勇气才行。朕把兵权交给炳儿,就是让他拼尽全力在北方和中原站稳脚跟,汇聚力量平定乱局。”

  李成武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继续道:“这份密诏,再加上虎符,凡有抗命不遵者,视同反叛。你们逆鳞司该如何处置,不用朕再教了吧?”

  沈烈心里清楚,帝君这话,也包括了亲生儿子、淮阳王李炝在内,不禁郑重应道:“陛下放心,臣自有雷霆手段。”

  李成武点了点头,举着另一份诏书说:“另外这份密诏,是传位诏书。假如帝都真的不幸陷落,朕追随先祖而去,你便将它拿出来,给太子正名。”

  “陛下……”沈烈不忍听他说出这样的话,热泪顿时夺眶而出。

  “哭什么呀?没准儿朕的运气好,稀里糊涂的挺过难关,还能再多享几年福呢,”李成武嘿嘿笑道:“这不过就是多做一手准备而已。同样内容的传位密诏,尚书令殷俊杰、中书令柳诗名和御史中丞陆泽共同持有一份,作为凭证,以保新君即位的顺利完成。”

  沈烈强行压住内心的悲伤,问道:“不让徐老将军保管密诏吗?”

  听他提起老将军徐烈,李成武叹了口气:“唉,那个老家伙呀,论起来都快算是朕的叔叔辈了,耍起脾气来就跟个小孩子一样。他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帝都,借口年岁太大,经不起车马劳顿,怕自己死在半路上。而且,徐老还说西蜀那个地方湿气太重,东西也吃不习惯,去了太郁闷。无奈之下,朕只好应允,成全他一片赤诚。”

  “那么徐老将军的家眷呢?走了吗?”沈烈好奇的问。

  李成武脸上露出不忍之色:“最让朕揪心的就是这个。徐烈决意留下,他府中便再无一人愿意离去。徐家世代从军,满门忠烈,不算三朝元老徐烈,仅在朕这一朝,徐家就出了十二位封号将军,再算上中郎将、都尉、典军、校尉,不下数十个。目前除去在外任职的,留守帝都的徐家子弟,算上旁系分支和家兵家将,竟然有两千多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府的女眷也多是习武之辈,她们同样决定披甲上阵,不输男儿。现在徐老将军的家里,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到十二三岁的孩子,几乎不分男女,统统被编入徐家军,准备与突厥决一死战!”

  沈烈听得瞠目结舌:“徐家竟然这么烈性?这简直就是妇孺皆兵啊!”

  “我圣唐有如此忠勇的家族,何惧敌寇?”李成武挺起了腰杆,朗声道:“沈烈,振奋起精神!带着你的儿郎们,去给朕完成好使命。我们要让所有对手知道,堂堂圣唐尊严,侮之必亡!”

  -

  “蕊乖儿,你这几日的脉象更差了。”慕容雪手指搭在蕊姬的寸关尺上,沉声叹道。

  蕊姬仰卧床榻,略显苍白的面庞露出一丝温暖笑意:“无碍的,相公。妾体质其实蛮硬朗,只消歇养几日,保准会好起来。”

  慕容雪苦涩的笑笑:“你跟着我吃了太多苦头,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

  “不许相公说这样的话,”蕊姬伸出手,芊芊玉指轻轻压在慕容雪的嘴唇上:“妾能嫁给相公,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如今吃喝不愁,每日还有人伺候,别提多惬意了。”

  慕容雪一把将蕊姬的小手攥住:“净说傻话!吃喝不愁,可尽是些清汤寡水的牢饭。你现在有身孕,这怎么能行?”

  蕊姬眼神一黯:“相公说的是。妾身没什么,只怕亏欠了孩子……”

  她担心慕容雪听了更加愁苦,赶紧又说道:“不过相公也别担心。寻常百姓家,遇上灾年的时候,吃的更糟,不是照样生儿育女吗?以后脱困了,咱们给娃儿多吃些好的,仍旧可以长得白白胖胖、高高大大呢。”

  闻听此言,慕容雪兀自愣起神来,口中喃喃:“实在不行,我就把他们要的情报统统说了,让那帮王八蛋好吃好喝的供养你。”

  “万万不可!”蕊姬一听这话,急得硬撑着坐起身来:“相公千万不能因为妾失了气节!妾虽读书不多,却也晓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为了儿女情长放弃国家大义?如果那样的话,妾不如现在就死掉算了,省得拖累相公!”

  慕容雪赶忙伸手扶住蕊姬,温言宽慰道:“蕊乖儿,你这是做什么?不要着急,动了胎气就麻烦了。你放心,我心中自然有数的。我离开朝廷的时间不短,很多情况早就发生了变化,即便告诉他们,多半也没什么用处……”

  蕊姬坚决的摇摇头:“那也不行。相公与他们周旋了这么久的时间,不能因为妾而功亏一篑。不管有用没有,都不能从你的口中透露出去。有朝一日帝都质疑此事,咱们也问心无愧。”

  说着,蕊姬呜呜咽咽的抽泣起来。

  慕容雪见她深明大义,宁可自己吃苦受罪,也不愿牺牲夫君的名节,不禁既感慨,又心疼。他伸手将蕊姬搂在怀中,正欲宽慰几句,屋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慕容大人,送晚饭。”

  随着话音,房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个仆役端着餐盘走进屋中,门外面还有两名玄甲军监视着。

  慕容雪没有起身,兀自看了看餐盘,不满道:“又是这些清汤寡水!你去告诉劳剑华,莫要如此作践人!”

  门口的玄甲军士兵闻言笑了笑,满脸轻蔑不屑,其中一个语带嘲讽的说道:“慕容雪,你以为自己是贵客呢?有这些吃就不错啦。”

  “可不是吗?比这差的伙食有的是,估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尝到了!”另一个接口道。

  面对二人的冷嘲热讽,慕容雪不禁勃然大怒。他正要当场发作,忽然察觉那名送饭的仆役朝着自己暗施眼色,接着有意无意的用手指点了点盘中的饭碗。

  慕容雪心念一动,佯怒冷哼道:“无耻泼皮!本官懒得听你们这些蠢货在这儿聒噪,赶紧滚!”

  仆役连忙唯唯诺诺的摆好饭菜,然后拎着托盘转身离开,看门的士兵则顺手把门带上,从外面锁紧。

  慕容雪不慌不忙的起身走到门旁,先是仔细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然后若无其事的返身回来,用筷子拨弄了拨弄刚才那碗糙米饭。

  只两三下的功夫,一条细小布带被他从碗中挑出。

  慕容雪看了一眼旁边瞠目结舌的蕊姬,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声张,然后凑在灯下,认真读起布条上的字来。

  只见那布条上写着:劳已离开,明夜子时,留心夫人,切莫告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