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疆军 第一百五十一章 旌旗似海

《镇疆军》第一百五十一章 旌旗似海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字数:2976 书籍:镇疆军

  一般来说,交战双方往往都会在战争期间派出自己的斥候探哨,尽量抵近或渗透对方阵营,侦察军事情报,以便摸清对手虚实,供己方统帅指挥作战。

  双方的斥候探哨通常隐蔽在战场暗处,各自位置和移动路线可谓犬牙交错,自然有时也就难免发生遭遇。

  在一场大战役之中,小规模的斥候遭遇战可谓无数。但是无论损失大小,交战双方都会将其视作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

  那就是当某一方即将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或者准备进行一些秘密部署之前,往往会采取廓清警戒范围的做法。

  具体而言,就是出动大批武装斥候,或者是数量庞大的主力部队,在自己周边一定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扫荡,干脆利落的消灭或驱逐敌方斥候探哨。

  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在短时间内遮住对方的耳目。

  而一旦廓清行动开始,那么被清剿的敌人斥候探哨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赶紧逃命,要么留在原地等死。

  可以说,再自信的斥候,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留下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要长时间封锁一个大范围空间,那是任何一支军队都办不到的,时间久了必然会有漏洞可钻。但是如果要在短期内的进行扫荡廓清,则完全没有问题。一方集中优势兵力,而另一方则是零散探哨,交起手来,战果当然不言而喻。

  因此,面对着气势汹汹、呼啸而来的白袍军,西疆联军的斥候们毫不犹豫,几乎全部转身便走。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水杉城附近方圆二十里范围内,再也没有一个联军探子的身影。镇疆军将士们星罗棋布般驻守在各处制高点,警惕的监视着周围一切风吹草动。

  从水杉城到乌伦都河潘松渡口的丝路大道,此时也被白袍骑兵控制,道路左右两边的每一处视野绝佳的观测点,全都暂时落入了镇疆军手中。

  而西疆联军的斥候,就只能可怜巴巴蹲在更远的地方,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使出吃奶的力气遥望这边的动静。

  在整个战场区域完成廓清行动之后,水杉城中忽然开始变得人声鼎沸、战马喧腾。时间不久,一队接着一队的兵马自城中开出,沿着大路向乌伦都河挺进。

  整支队伍的规模非常惊人,用了足足一个时辰的功夫才全部离城,铺陈在丝路之上,竟然绵延数里,气势壮观。尤其是那数百面飘扬在队伍上方的旌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声,从远处看去,竟似数万之众的主力番号。

  只不过,由于距离实在太远,西疆联军的斥候探哨只能勉强看到数量惊人的军旗,却未能及时发现,那一大片气势磅礴的旗林之中,除了几十面真正的镇疆军旗号外,大多数却是水杉城生意买卖家的招牌旗子,“和田斋玉雕大酬宾”、“麻记丝绣坊八折优惠”、“王家老酒买一送一”,花枝招展,一言难尽。

  杜建立马在山岗上的林地之中,看着从自己面前走过的一支支队伍,忍不住皱眉道:“大人,您说只靠这些破旗烂布,真能唬住敌人吗?”

  旁边的林枫也有同样担忧,接着杜建的话说:“徐将军他们带走了大部队,咱们手上只剩下一万多兵马。这样明目张胆的去招惹西疆中路军,是否太过冒险了?”

  “不冒点险怎么行?”李江遥端坐在马背上,一边用草棍儿掏着耳朵,一边语气轻松的说道:“这时候,只有摆出大兵压境的场面,才能引诱达勒姆和阿立克江急吼吼的调摩哈迪回师,以便突袭咱们这支离城孤军的后路……”

  杜建忍不住打断道:“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

  李江遥转过头来:“可是什么?”

  杜建小声嘟囔:“可是现在也太草率啦。您嫌一万正规军不够,还要带着一帮从没上过战场的老百姓一起去,让他们举着几百面破旗子,就敢冒充主力军团挑衅敌人。万一对方当真了,派兵出阵迎战怎么办?”

  李江遥耸了耸肩:“还能怎么办?拔腿就跑呗。”

  林枫知道他是在说笑,不禁剑眉微蹙:“大人,两军交战岂能儿戏?虽说惑敌诱敌是兵家常事,但如此荒唐的,也算是少有。”

  李江遥哑然失笑:“哎哎哎,我说小林啊,你用荒唐二字来评价主帅,仿佛有点不合适吧?”

  他不这么说还好,如此一说,倒真把耿直小伙林枫的脾气给逗起来了。林枫追随李江遥的时间最久,平时温文尔雅、轻言细语,典型江南人士的风格,再加上外形俊秀,常给人一种极好相处的感觉。但实际上,林枫为人颇具风骨,每每遇有不公道或者违禁犯忌之事,都敢于挺身直言。哪怕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也不留半点情面。

  此时只见林枫剑眉微扬,正声道:“大人此言差矣。卑职作为您的军务幕僚,对主帅决策进行质疑谏言,完全是职责本分所在。您现在的部署做法,实在是冒险至极,说荒唐也不为过。若是大人觉得卑职冒犯,那就请您尽管治罪!”

  李江遥被林枫顶的一愣,老半天不晓得该怎么回答,杜建见状,赶忙解围:“我说小林……啊不,林副指挥,你发什么火啊?咱们头儿的手段,你还不了解?向来都是运筹那个什么什么之中,决胜……决胜于万里之外。你就算是要直言进谏,也要讲个分寸嘛。”

  李江遥抢在林枫之前,接过杜建递的台阶,笑骂道:“滚你的蛋,还万里之外?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平时叫你读书你不读,一张嘴就露怯。”

  杜建搔搔大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林枫此时也觉得自己刚才那一番话的确有些过头,现在见李江遥故意跟杜建逗乐,并没有纠结自己无礼,略感歉疚,温言说道:“大人,卑职方才失言了,请您原谅……”

  李江遥笑着打断他的话:“哎,你说的是哪里话?咱们以前在飞马斥候营的时候,不就一直这个样子吗?谁还不了解谁啊。你的担心确实也有道理。说实话,眼下的行动,我自己心中也并非特别有底,只不过咱们手上的筹码太少了,不得已才行险一搏。如果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你以为我愿意干傻事吗?”

  闻听此言,林枫和杜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虽然二人都没说话,但眼睛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愫。

  面前这位年轻的主帅,确实是太不容易了。

  西疆鬼漠沦陷已经近三个年头,朝廷的王师杳无踪影,放眼四顾尽是如狼似虎的强敌。万里疆域之中,就只剩下他们这一支孤军在苦苦撑持,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作为总指挥,李江遥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心中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恐怕谁都没资格去做出评价。

  就拿这次西疆联军大举讨伐来说,敌人的总兵力数倍于水杉军团,另外还有更加强悍的突厥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李江遥手上能用的战力少得可怜,而且还须拼命珍惜保护,尽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不抱着豁出一切的心态去大胆冒险,又岂有胜算可言呢?

  “喂,我说你们两个,都别光顾着发呆啦!”李江遥笑着嗔怪道:“大军先锋很快就要到地方了,你们提早一步,赶过去组织人手,尽速安营扎寨,动静搞得越大越好!这回是老子亲自当诱饵,可千万马虎不得!”

  -

  达勒姆、多伦和阿立克江站在营垒望楼上,观望着远处镇疆军的行动,脸上都露出了惊愕莫名的神情。

  一个时辰前,他们收到前方探子送回的消息,说水杉城中的镇疆军忽然开始大规模的驱赶清剿联军斥候,恐怕将有大事发生。

  然后时间不久,镇疆军主力部队倾巢而出的报告便紧接着传了回来。

  几路斥候探子禀告的情报,都有点语焉不详。可不论是西疆斥候,还是突厥探子,却异口同声的描述了一个场景:

  大军!绝对的大军!

  光是战旗就有四五百面!

  多伦忍不住问阿立克江:“殿下,你以前跟圣唐军队常打交道,这么多的旗帜,意味着什么?”

  阿立克江一脸疑惑,嘬着牙花子道:“啧,这个嘛……不瞒两位说啊,我对圣唐军制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中原的府兵姑且不说,单单镇疆都护府,是十丁一甲制,也就是说十个人成一组,设什长;五十人一伙,设伙长;接着是三伙一队,五队一营,营的最高长官是校尉……对,那个李江遥,原先就是镇疆都护府的校尉,手下七八百人。营上面是旅,旅上面是旗,旗上面是军。都护府的一个军,通常是一万两千五百人到两万人,多为步骑混同,由散号将军率领。两到三个军编成一个军团,副统领或副都护担任指挥。当年,镇疆都护府在最鼎盛的时候,麾下有两个军团共五个军,足足十万精锐兵马。”

  多伦闻言点了点头,继续刚才那个问题:“那么军旗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建制呢?”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阿立克江思索道:“圣唐的旗帜是有规则的。只有营一级以上的部队,才会置备军旗,以便识别身份。而各部队的军旗又通常分为三种,标明部队番号的战旗一面、代表全军主帅姓氏官职的将旗一面、同款样式的都护府府旗一面。”

  多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照你这么说,圣唐军每个营三面旗帜,五百面大旗就意味着至少一百多个营。除去建制重叠的上级旗帜,少说也有八至十万大军?!”

  达勒姆在一旁叫道:“这怎么可能?!之前不是说,盘踞在水杉城的圣唐余孽最多不过五六万人吗?”

  阿立克江面色凝重,幽幽叹道:“我的侯爷,想想之前发生过的一切,对于水杉而言,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