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二百五十二章 琉球王国

《明末之七海为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琉球王国

作者:君威 字数:3151 书籍:明末之七海为王

  琉球国在二百七十年前就是大名王朝的藩属国,即便其统一琉球群岛之后,也是当了大明二百多年的藩属国了。

  而一切的变化都源于统一日本的那个天下人——丰臣秀吉。

  在丰臣秀吉的时代,就曾谋划吞并琉球王国,只不过因为对朝开战而不得不作罢,在德川幕府时代,继续延续吞并琉球的计划,这是因为,日本已经无法与大明进行朝贡贸易,吞并琉球可以走琉球的关系进行贸易。

  1609年,日本萨摩藩侵占琉球,强迫琉球向日本进贡,从此琉球处于两属状态,同时是大明和日本的藩属国。

  自那以后,日本一直假借琉球的名义,与大明进行贸易,而大明朝廷对琉球两属的状态一无所知。

  而且,现在的琉球王尚贤,并未得到大明的册封,其地位也就不够合法。

  “想不到被称为万国津梁的琉球,竟然还有这等密辛,三十余年,朝廷竟不知道琉球外藩为倭奴所辱,更不知其有二心。”赵文及叹息说道。

  沈犹龙冷冷说道:“一奴不侍二主,一国如何两属!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等事,旁人或许不知道,他郑芝龙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为何不上奏,为何不讨伐!”

  李肇基根本不屑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相信沈犹龙自己也就想明白。果然,沈犹龙发怒之后,咬牙说道:“鼠目寸光之辈。蝇营狗苟之徒!”

  郑芝龙当然知道琉球国两属地位,但问题就在于,郑芝龙与日本拥有繁荣的贸易,为了这点事得罪日本,他如何愿意?索性日本也有意隐瞒,他佯装不知,也就不用两难了。

  赵文及劝说道:“东翁,北援在即,练兵不可费,出兵征讨的事,还是缓议吧,须得想其他法子。”

  沈犹龙微微点头,生气归生气,但他不会因怒兴师,这些时日,不断有消息从北方传来,而那些消息与李肇基当初在广州所说一模一样。皇太极死了,诸酋拥立幼子登基,多尔衮掌握了大权。

  而在陕西,闯贼连破大城,秦王在西安被擒,一桩桩一件件,没有一点错误的地方。

  这让沈犹龙越发相信李肇基‘甲申年,必国难’的论断,因此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练兵之中。自然也就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李肇基却哈哈一笑:“两位,你们说什么呢,什么缓议?难不成不出兵震慑,人家琉球王就帮你们撒谎吗?他们帮着倭国,与朝廷贸易,不是因为利益,而纯粹是倭国把他们打怕了。”

  “可.......琉球终究是一国,别说擅自出兵的罪过,就只是筹措兵马钱粮,就是一个难题。肇基啊,咱们还是编练好粤军,来年北援的好,可不要再节外生枝了。”沈犹龙说。

  陈六子一拍大腿,对李肇基说:“大哥没听明白。”

  “有点糊涂。”李肇基表示不解。

  陈六子说:“咱们总督大人和赵先生觉得,琉球不好打,要花钱不说,还影响咱们练兵。”

  “嗨!”李肇基眼见赵文及点头,表示就是这些个顾虑,他一拍大腿说道:“我以为什么事呢,感情就是这个?总督大人,赵先生,二位放心就是,你们就派个官,让我的船队好挂个朝廷的牌子,其余的便是不用管了。

  我让六弟北上走一趟,也就是了。”

  陈六子说:“恰好,桨帆舰队要北上佐渡,淡水河号已经整备完毕了。”

  香港一战后,那些重型桨帆船在粤海再无用武之地,用于缉私巡逻,实在是有些成本过高了。因此,李肇基从六艘重型桨帆船中抽调了四艘,送去佐渡,交由郭旭麾下。

  虽说现在是北风季,但加列船和加莱赛用的都是大型三角帆,又有划桨手,航行是没有问题。在淡水和澳门两地,四艘桨帆船还加高了船舷,用于抗浪,而北风季也好,明年南风一起,进入台风季节,更不利于桨帆船航行。

  李肇基说:“嗯,确实是个好机会,听说倭国萨摩藩欺压琉球,夺琉球国北境数座岛屿。移倭人占琉球人土地,此番北去,还能为桨帆舰队抓不少桨手。”

  李肇基实际并不待见桨帆舰队,实在是粤海岛屿密布,风向多变,才建造桨帆舰队使用的。

  桨帆舰队的问题其实不仅是远洋航行能力低劣,更重要的是占据人手太多。

  就拿淡水河号来说,仅仅是桨手就有三百人之多,六艘重型战舰,桨手加起来超过了一千人,当初香港之战,李肇基是把大部分的高山蛮俘虏充入其中依旧不够,若非沈犹龙调遣了部分水手加入,这支舰队也无法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李肇基现在大力扩军,那些在桨帆舰上服役几个月的高山蛮子,已经能听懂命令,服从性也很强,对于东方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辅兵和辎重兵人选,有了组织度,能适应集体生活军队生活的人,在商社里已经是难得的人才了。

  也就只有佐渡岛,因为要扫掠日本沿海,是不用怕人手不足的。李肇基还想着,桨帆舰队北上,只配三分之一桨手,现在看来,可在琉球之行中,顺便扫掠日本沿海,配齐人手。

  看着李肇基兄弟三言两语,云淡风轻的就把这次对琉球的征讨定下章程,沈犹龙和赵文及都有些不适应,赵文及说:“肇基,是不是草率了些,琉球终究是一国啊。”

  陈六子呵呵一笑:“赵先生,琉球是一国不假,而且历史悠久,但并非是由此就兵强马壮,你可知琉球有多少人?”

  赵文及摇摇头,他说:“纵无百万之众,也该丁口过十万吧。”

  陈六子摆摆手:“若有那么多,岂能为倭人所据?琉球国,人口十万,男女老幼全算上,可不只是算丁口。而且倭国萨摩藩三十多年前,征伐琉球后,为了控制,不许琉球拥有军队。

  所以,此次兴师前往,粤军和东方旅都不用动,可继续按计划整训编练。我麾下海军,还能凑出三百军士,再武装些水手,也就是了。”

  “竟是如此弱国,我竟是高看了。”赵文及感慨说道。

  马特索尔科的广东之旅是疯狂的。

  在澳门的粤通行银库,马特索尔科见到了很多银行的股东,他们漂亮的轿子,跟在身后恭敬而温和的仆人让马特索尔科清楚,这些人非富即贵。

  而在所有的股东之中,马特索尔科最喜欢的就是林渭源和黄莞楼二人,因为这两个人提前被李肇基打好了招呼,要好好招待这位荷兰人,向他展示广东士绅的实力。

  于是,黄莞楼盛情邀请马特索尔科访问广州和他的家乡东莞。

  马特索尔科得以开始了一趟广东之旅。

  “在广东的沿海,有着各式各样的戎克船,划桨船也很多,往来于各大城市与香港之间,把各种各样的食物、建筑材料和人送去那个充斥着财富的岛屿。

  我尤其观察了那些戎克船,发现它们与巴达维亚的相比,更为小一些,但使用的帆是一样的硬帆,船舵也是升降舵。在复杂的航道里航行,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各个方向的风,看起来非常灵活。

  这让我很奇怪,同样是为了利用各种不同的风,同样为了适应复杂的水域,欧洲的船只为何用大三角帆,而明国人用这种硬帆呢?”

  这是马特索尔科广东之行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这个问题困扰了他许久,一直到他抵达进入了珠江航道,深入了珠江三角洲。

  “我终于明白了明国人为什么不适用大三角帆了,因为不适合这里。

  这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其宽度不亚于任何一条欧洲的大河,但我认为,除了阿姆斯特丹等少数城市,欧洲再难看到这样的盛况,航道上到处都是船,大大小小的船只充塞了我的视野。

  如果这里的每一艘船都用三角帆,那么这条江绝对容不下,会制造很多的事故。

  显然,我的猜测并不完全正确,他们使用硬帆是出于现实的考量,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

  “广州是一个巨大而繁华的城市,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我去过很多大的城市,但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比的上广州的繁华,有人说这座城有五十万人,也有人说有八十万人。

  英吉利倾其一国,伦敦也就只有四十万,而我听明国人说,这不是大明最繁华的城市,至少有五个比它大而繁华。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整洁,这里的人很有秩序。”

  “城市外不仅是繁忙的港口,还是最忙碌的乡村,放眼看去,满是桑林和稻田,勤劳的人们在那里劳作,我的朋友黄是本地的绅士,他在广州和东莞很多的土地,所有经过的人都会向他行礼。

  这里的人喜欢下跪,尤其是面对官员的时候,而黄不需要,他是一位靠着学识和考试得到贵族身份的人,他的仆人说,他曾经见过大明的桃花石皇帝的兄长,也就是前一位皇帝,靠的是他在广东一省考试中脱颖而出。

  这得到了进士的称号,这不是一种贵族等级,而是称号,所有人只要学识足够好,都可以获得。而黄告诉我,凭借这个称号再加上他的年龄和经验,他随时可以执掌一个府的土地。

  广州就是一个府,也就是说,他可以担任数十万人的长官。”

  “在广州,我们遇到了葡萄牙人,他们重新获得了来广州贸易的权力,但却失去了垄断明国贸易的地位。因为李的存在,但似乎没有人敢对这说什么。

  提起东方公司的老板李,这里的很多人知道他,说他是一位剿灭海盗的英雄,一位拥有金银山的大富翁,还是广东第一善良的人,任何活不下去的人,他都能给一片土地或者一个工作的机会。

  我们见到了本地的一些贵族,还有官员,有军官也有官僚,他们似乎对李的怀疑多于称赞。但无人敢说的太露骨,因为李是总督沈的朋友。

  据说沈要带领军队去北方打仗,李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李由此在广东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任何人和他作对,就是与总督沈作对,与明国作对。显然,东方公司与明国政府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亲密,我的翻译还从某个小官员那里听到了一个传言。

  如果总督沈去北方打了胜仗,他就会成为明国的宰相,亦或者管理更多的省份和军队,而缺少了李就做不到。

  显然,或许有一天,我们的伙伴李,会成为宰相的朋友。”

  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