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吃瓜!养崽!娇软美人在八零撩糙汉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组建实验室的步伐在逐渐加快

《吃瓜!养崽!娇软美人在八零撩糙汉》第一百五十五章 组建实验室的步伐在逐渐加快

作者:凉笺 字数:1928 书籍:吃瓜!养崽!娇软美人在八零撩糙汉

  未来的事儿不好说,但敖箐经历过,她可以倒推。

  反正自己家宴,随便说说而已,信就信,不信就不信呗。

  “说起来,我听内地又些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始集资建房了,机关这边不知道有没有政策。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最好能弄的都弄一套。咱们这样的家庭还算好的,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两三个孩子,要是多的,后面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呢。”

  机关这边可能情况还好,毕竟人员少,单位福利能保证,至少一家一套二居室是没问题的。

  但很多厂矿就不行了。

  早几年还能内部解决,年纪合适的孩子直接进厂当学徒工。可这几年国家开始发展科学管理,想要进去,要么得有技术证,要么得有文凭。啥都没有的,只能走顶岗一途。

  家里孩子少的还好说,儿女多的,谁去顶这个岗,能把一家子闹得精疲力尽。

  “大哥,东北那边儿最近在闹那个劳动合同制改革的事,你关注过没有?”

  收拾碗筷的时候,敖箐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咱们市里有两个厂子一直亏损吧?”

  “是,钢材厂和纺织厂。怎么了?”

  敖箐斟酌了一下,最后还是没说啥,只是让他多关注下两个厂的情况。

  敖箐这样吞吞吐吐的样子很少见,罗展看了弟弟一眼,后者只摇头,过了一会儿,突然一拍脑袋。

  “我想起来了。是我原先一个战友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跟我们说的。”

  罗昊以前在北边临海当兵,好几个战友都是北方那边的人。

  “我一个最好的兄弟,说他们厂效益差得快要发不起工资了。他媳妇的集体制企业,早几年就一直闲在家里。他上上个月的工资这个月才发了一半。下一次发钱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就问我有没有门路,他想停薪留职出来闯一闯。”

  “我跟箐箐聊过这事儿,箐箐说这是必然的,让我跟我兄弟讲,能出来闯荡就早一点出来。先出来的吃肉,后出来的喝汤,犹豫不决的连汤渣都吃不上。”

  罗展的敏锐性比起憨弟弟可强多了,跟敖海对视一眼,两人决定找时间叫敖箐出来喝个茶,好好唠一唠。

  敖海因为个人问题的原因,淡了向上爬的心思,但罗展不一样,家里无后顾之忧,又正好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年纪,自然想抓住机会好好干一把。

  这个机会来得很快。

  胖叔他们的考察团最后决定落户牛沙口。市里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领导都要去牛沙口那边监督合同的签订。正好这个机会,又检查了下周边几个镇的工作,中午吃饭的时候,罗展和敖海就直接回自家吃,也没人会说闲话。

  罗昊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已经升官当上科长的他好歹也算正儿八经的干部了。

  中午他得去作陪,完美错过了旁观大哥和两个大舅哥被自家老婆上课的机会。

  “所以你的意思是,接下来的钢铁厂和纺织厂会转变性质,可能变成私有股份制企业,然后现有的工人会落到无班可上的地步?”

  “刚才我跟你们分析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也有其他的可能。但是,最终结果只有一个,肯定有一部分工人是会被分员减流的。特别是那些没有技术特长,年纪又不小的工人。厂子要去参加市场竞争,人力成本也是成本啊,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吃大锅饭的。”

  罗展表情凝重。

  他其实已经有了这个感觉,他们市算比较穷的,厂子不多,主要是农业和渔业做支撑,感受还不明显。但去省里开会的时候,那几个拥有大型工厂的市,管理者早就从当初的洋洋得意变成现在的焦头烂额。

  “大哥,我跟你说。咱们市还好,负担不重。你要是真想做出成绩,我跟你说,还得从渔业这方面下手。还有一个,靠水吃水,咱们市的海岸线可不短,好几个地方能建码头的。这才是真正来钱的项目。”

  “码头?这个怎么发展?”

  “我的哥诶,你这可是捧着金碗求窝窝头啊。”敖箐都着急了,幸好她也早有准备,啪叽,一叠厚厚的资料放到罗展面前。

  “三天时间,你跟我大哥必须得把这个弄明白了,不懂的话,我找老师给你们上课。”

  他们市不可能去抢最重要的那部分基础建设,但是趁早布局抢一个二级协作港口建设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果针对这些港口的作用,再进行配套设计,先人一步就能先人一辈子!

  敖箐在沿海学习做研究的时候,自然免不了了解沿海港口的设施使用情况,以及这些工程对海域的影响和利用等等,所以说起这些,她简直如数家珍。

  大的方面是肯定不会改变的,她这只蝴蝶翅膀也扇不动那么大的风暴。但是利用信息差,先下手为强,吸引实力强悍的国际企业落户,这不是政绩什么是政绩?

  背靠大树好乘凉,地区富起来,财政才会腰包硬挺,她想要建设高等级实验室的梦想才有可能更早实现。

  有些东西不仔细去思考不觉得,但你认真分析了就知道,搞研究得要钱,产出能变现,变现得到期望以外的价值会更加重视科学的投入。这种步骤才是合理的,有效的,能够持续的发展。

  她是能自己建设实验室,也能自己给自己投钱,可那样只能是私人实验室。如果在国外还好处理一些,跟财团合作能变现。但她并不想自己的研究去强大了别的国家,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背靠祖国发展。

  她的一期计划已经构筑得差不多了,只等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开始建设。

  而一旦开始建设,投入的钱就得源源不断。

  罗展是个干实事的人,拿着敖箐给的资料,仅仅一周,他就召集了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论证。

  自然,罗展能到现在的位置上,他上面也是有欣赏他的领导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来得也比较容易。

  可正是如此,两相印证之下,才更加凸显了敖箐的高瞻远瞩。

  如果不是敖箐一再表示自己无心仕途,只想认认真真做研究,罗展的老领导都想让她到自己手下干一段时间了。

  罗展努力的这段时间,边骁爸跟妻子商量之后,果断决定听敖箐的建议,直接平调到琼州工作,而边骁则留在本地,委托了樊思文代为监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