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荒古独尊 第五百三十章 五指山

《荒古独尊》第五百三十章 五指山

作者:焱落九天 字数:1749 书籍:荒古独尊

  原来白少羽自打来了军中,就总是一副孤高的样子。面对军中其他将领,没什么好脸色。兵鲁子里,哪有什么好脾气的人。一位军中算是有点资历的宋将军,本就是个莽夫,见不惯这种不睁眼瞧人的主。外加曾是老将军潘美手下的心腹,潘帅如今被杨延昭所擒,押回朝中。心下也对这位少将军不分青红皂白,便拿人的样子颇为不满。

  于是纠集十几个士兵,打算给白少羽一个教训,也削一削杨延昭的颜面。到代州第一日,便趁白少羽独自一人之时,想要堵住揍上一顿。

  结果可想而知,白少羽多大的能耐,高人指点,名人传授。一顿饭的功夫,便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留下十几个士兵躺了一地,“哎呦呦”的呻吟。白少羽也算是有了留手,念及都是戍边的将士,揍了一顿,没下死守。大半都是被点了穴道,躺个一宿也就恢复了。

  军中人简单,向来崇尚强者。白少羽之事一时之间可是传开了,人人对这位白侍卫敬畏有加。后经有心人打听,此人竟是戍边数载的秦翰将军的得意徒弟。这秦翰在军中可是威望极高,受众人崇拜的大英雄。

  据说当年太宗兵败高粱河,大辽举兵攻宋,进犯镇州。宋将刘廷翰一面假降,一面在徐河摆下阵势迎接辽军。而后崔彦进、秦翰二将领兵抄后路,前后夹击,灭契丹大军近半,驱敌千里之外。

  其中秦翰此役,以英勇善战而闻名遐迩。宋太宗重赏,并委以重任。秦翰出任滋州驻泊,仍然主管先锋之事,后来又任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这几路乃是抗辽战争中的关键地段,秦翰在此任职达七八年之久。多次抵挡辽军入侵,契丹人闻之色变。

  更叫人佩服的是,秦翰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人人称赞。可本人却为人谦逊,从不邀功请赏,居功自傲。虽是宦官出身,却也是军中交口称赞的英雄人物。

  白少羽出自此人指点,军中人自然要高看几分,敬仰不少。再加上如今这么一闹,其武艺高超可见一斑,再也无人干扰。那宋将军次日还专门上前请罪,赔不是。

  不过白少羽的性子,自然懒得理会,说了句:“无妨,顺便。”便不再理会。也不知是这顺便,到底是心中不计较此时,还是解决那几人轻而易举。

  赵承煦当然也不敢惹,这要是被揍一顿,还不得成了军中笑柄。不过赵承煦嘴也没闲着,又道:“俺老赵愚笨,还有一事不明,请教将军。”

  杨延昭道:“但说无妨。”

  赵承煦抱怨道:“刚才我军得胜,辽人败走。将军为何不趁胜追击,调军中将士,出来追杀契丹狗贼。只是这般杀了几人,心中实在不够爽快。”

  杨延昭哈哈笑道:“赵将军,这耶律奚低也绝非庸才,我父能被其所擒可见一斑。你看着辽军主将受伤,一团乱麻。却也只是一时慌乱,若是待我军将士冲杀出来,敌方早就稳住了阵脚。我军守备,能战着只有两万余人,若是出兵,即便胜了,也只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敌方还有八万大军未到,我们这般损失,还拿什么来收雁门关?”

  赵承煦一听,恍然大悟,一拍脑袋道:“还是杨将军会算计,俺这莽夫,光长肉了,脑子没怎么张。”

  几人一听,皆是哈哈大笑。

  宋军初战大胜,士气正盛,军中欢欣鼓舞,一扫北征失利的阴霾。各个摩拳擦掌,只待大干一场,让契丹知道知道大宋将士的厉害。

  结果杨延昭下令,自今日起,闭门不出,死守雁门关。擅自出关者,斩立决。一连三日,将士们都在关城中严阵以待。不免人人心中不满,觉得少将军太过胆怯,如今辽军八万大军都集齐了,哪里还有机会灭辽先锋部队。

  再说耶律奚低兵败回营,军医检查一番,出了肩骨骨裂,倒也没什么其他大碍。耶律奚低随军多年,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不仅丢了两员大将,自己还身负肩伤,心中愤恨不已。左肩做了简单处理,次日就又披挂上阵,在雁门关外叫板。结果一连两日,宋军毫不理会,心中一口闷气始终发不出来,暴躁不已。

  如今主力八万大军已到,主帅耶律斜轸见爱将负伤,也是震惊不已。这耶律奚低可是大辽神射之一,一身骑射的本领就已经在辽军之中威名赫赫了。再加上手中一杆方天画戟,不能说无人能敌,也算得上是屈指可数了。

  而且先锋部队连夜行军,本想是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知哪里走漏了消息,这杨延昭居然及时赶来,严阵以待。

  看来对这位少年将军,辽军还得重新估量。虽不知是否在老令公之上,估计也是不遑多让的主。看来此战,若不全力为之,不惜代价,是不可能轻易取胜了。

  打定了主意,耶律斜轸便也开始施令部署,军中一番忙碌自不必说,只待攻城之日。另一方面,常常派人上前讨敌骂阵,激宋军出来迎战。

  宋将士如今除了巡逻,备战,提防敌军,都也算是闲了几天。军中一干将士们,本已经吊起来的军威,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人人被压抑的急躁不已。都盼着能早日迎来大战,灭了辽军,为死去的战友、乡亲报仇雪恨。

  军中会议之中,人人都自报奋勇,希望出城杀敌,报销国家。杨延昭自然一一安抚,叫各位莫要冲动。又拿出当年战国七雄,赵国大将军李牧的事迹向众人讲解。此时出城,不论胜败都是损失,决不能受辽军挑拨中了奸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李牧乃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甚至有人认为,李牧乃这四将之首,都不为过。

  当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早已元气大伤了,国内多是妇孺老幼。即便如此,李牧率领的赵军,依旧在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重创秦军,声名显赫。秦王都无可奈何,最后不得已只得离间赵国君臣。这赵王迁居然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李牧含冤而死,赵国也被秦所灭。

  不过这李牧早年就一直驻守雁门关,抵御匈奴入侵,保的赵国再无后顾之忧。如今这雁门关内,还供奉着李牧的祠堂。

  当年李牧在雁门关驻守,每日避而不战。一见匈奴入侵,便入营垒固守,不许外出,有胆敢出战者斩立决。此外将防地内的租税,一应征用军饷。每日杀牛宰羊,犒赏三军。此外常常游戏,练兵士骑马射箭。唯一算的上正事的便是日日看守烽火台,派人侦察敌情。一连几年,人马物资虽然没什么损失,却寸功未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