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之位面养成记 第922章 系统教你做猛人(33)

《快穿之位面养成记》第922章 系统教你做猛人(33)

作者:暗夜泠风 字数:1729 书籍:快穿之位面养成记

  今日寒食,天突然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来,马蹄声踏在泥泞中,踩出一个又一个小水洼。

  风筝落了,线断在风雨里,这是一只由竹骨绢布制成的青鸾,三翎长尾,张开的双翼飘摇在天幕,缓缓下坠。

  雨水浸湿了锦衣,绣纹在黑色布料上映出水光,快马疾驰,向着青鸟的方向奔去。

  追风筝的人是张舟粥,雨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下来,他的视线渐渐模糊,有些感慨。那日,淮安城哪怕落下这样的一场小雨,也不至于烧毁大半城池,十万城民流离失所。

  淮安多河流湖泊,整座城傍水,那一夜大多民众被喊杀声惊醒,对于突如其来的流火能反应过来,逃出屋外,跃入水中。只是火焰一齐从天空下落,火势又快又急,连成一片,整座城池都在火焰中燃烧。纵使有人反应过来组织灭火,可这边刚灭,那边又烧起来,终究是无济于事。

  偌大的淮安城,就这样化作飞灰,死伤数万人,其余活下来的百姓,也失去了赖以生存,可以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雨越下越大,狂风好似将要撕裂青鸟的双翼,带着它快速席卷离去,张舟粥愈发焦急起来,他得追到那只风筝。

  他的左手捧着一枚圆形青花小瓷盒,内凹的鼓腹中盛满了雨水,浮在水面上的磁针直直的指向南方。

  水浮司南,淮安城内,造船厂和码头是唯一未被火焰波及的地方,逆党们乘着战船消失在运河两岸,淮安城中的烈火燃尽了祝同生追击的欲望,大部分军队被派出,用于护送着难民们前往不同的栖身之所,扬州,松江府,南京...

  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百姓对东宫本就没什么好感,加上方书撒布出的谣言,虽然没有证据,但绝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此事是东宫在暗中指使。

  余谷丰听得见,他只是打量龙椅下站着的余子柒。

  “苏先生,你来定夺。”

  祝同生并未因此丢掉兵权,新晋的探花郎名叫祝江,他是祝同生的儿子,也是苏先生的得意门生。展先生刚死,逆贼便火烧淮安,也许,两党之间的决战来了,京官们心照不宣,都静默下来,等候着下一场风暴的来临。

  而在这场风暴里,风筝已经坠落,张舟粥追逐那只青鸾,奔驰在雨水中,近了,近了,马蹄声渐渐缓下来。风筝被一颗巨树的树杈勾住,青鸟的双翼已经折断,泥水黏在绢布上,它飞不起来了。

  张舟粥拔出剑来,挥剑向巨树砍去,一下,两下,三下...只有少许木屑掉落,巨树纹丝未动。

  多年,足以让一株草,生长为参天大树,它是砍不倒的,青鸟被攥在它的手中。

  张舟粥咬咬牙,攀爬上树,树干很湿,向上的每一步都很难,他咬着牙前进,身上湿透的锦衣拖着他的身体往下坠,终于,他攀上抓住了青鸟的树枝。

  蛇。

  一只鸡冠蛇,那蛇盘踞在青鸾身上,耀武扬威地抬起自己的皇冠看着张舟粥,它吐着信子,讥讽着亮出毒牙。

  张舟粥怕了,但他没有退,亮剑。

  他不再是那个胆怯的,贪生怕死的,自以为聪明的,说着烂话的,躲在师兄师姐身后的张舟粥了。他是素雪剑主的弟子,长恨剑主的师弟,他继承了狐群,他战胜了江秋,他被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来,起初他只能呆呆地看着那柄将刺入自己心口的断云剑,随波逐流。

  如今他亮剑,几个月的时间,他经历了狐妖案,论剑会,火树银花...他的武功没什么长进,却有了足以亮剑的勇气。

  蛇,只是蛇而已,蛇,永远不会是龙,龙又如何,师叔祖李青蓝曾持长恨剑,踏血斩蛟龙!

  他赢的不轻松,但他赢了,他中了毒,剜出蛇胆服下。拖着身子牵着马,抱着风筝躲进一处破屋中避雨。

  火。

  什么可以生火?

  张舟粥从内兜中掏出已经湿透的火折子,看着自己湿透的衣衫,湿透的风筝,捡拾回来的一堆湿透的木柴,他只能咧出个苦笑,躺倒在一边。

  没关系,火,总会有的。

  你总会走进一场磅礴大雨,浑身被雨湿透,落魄地躺倒在地,你感受到冷,感受到落寞,感受到孤独。

  你躺倒是因为你很累很累了,你没法点燃那场你需要的火,湿透的衣物黏在身上好重好重。

  没关系,没关系,累了就休息吧,雨总会停的,你记得站起来就好了。

  火,那把驱走阴霾,烘干湿冷的火一定会来的。

  因为这世上总是雨过天晴。

  只要你愿意等,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张舟粥叹口气,抱着那只青鸟重新坐起,风筝飘落在雨中,它得重新飞起来,它一定要重新飞起来。

  雨总会下,雨总会下得很久,雨总会停。

  点燃灶火,烘干风筝,张舟粥撕下几片衣物将烘干的骨架系好接上,将线辘在手上绑好,骑上马,调好了司南找准位置向前奔去。

  浴火重生?

  青鸾重新振翅,腾飞在天空之上。

  远处的地面,靠着火堆取暖的灾民们看着它重新升起,不断有人安静起身,缓缓迈动自己的脚步跟着向前。

  青鸾的方向,就是南京的方向。

  他们追逐着风筝前进。

  ......

  南京城外,张舟粥将青鸾风筝递过给前来接应的军士们,每一只风筝,都意味着一批新的灾民将到,双方没有多说话,这些时日,身心俱疲。

  张舟粥叹气,这身烂锦衣干在身上的并不好受,他将掖在内兜的公文翻出来,好在没有湿透,墨迹和印章已有些晕开,对着阳光依稀能够看清。

  不会不作数吧...张舟粥又叹口气,驱马慢走去向城中。

  “二傻子!”

  熟悉的声音从侧边传来,偏头。

  师姐!

  路边布施的粥摊上,何春夏冲他挑挑眉,先将手中的粥碗递给面前的难民,再伸手打招呼,另一手去拍一旁正舀粥的少年,“我师弟。”

  少年?

  张舟粥的目光默默从那少年清秀的脸庞下滑,停在纤细的腰肢之上。

  “张舟粥?看着是有点傻里傻气的。”那少年抬头瞥他一眼,低下视线冲面前的难民笑笑,双手不停,不断接过粥碗盛慢再递回,“武当剑派,李思怡。”

  “我的小猪。”何春夏补充一句,李思怡翻个白眼,懒得理她。

  “嗯。”张舟粥没有再开口,良久。

  两个姑娘不停忙活着施粥,不再抬眼看他,何春夏边低头干活边说着话,讲讲随行的汇丰银号大少爷刘灵官,路上遇到的李思怡,正在安置难民住处的十四先生和狂澜生。

  “你来南京是为了调到南镇抚司的事吧,那就是和师父师娘碰头了,哎,我哥回京城了没?”没等张舟粥开口,何春夏自顾自的继续说话,“汇丰银号为了救济灾民出了好多好多钱,刘灵官真是个大好人,我们在路上听见淮安出了事,他领着我们就往南京赶,又买粮食又买地给难民们盖能避雨的棚子。”

  等到粥摊前的难民渐渐散了,何春夏才回过神抬头看他,“二傻子,你骑马上干嘛呢?下来啊。”

  “师姐。”他慢慢下马,眼眶红红,耷拉着眼看何春夏,“我刚从淮安过来。”

  何春夏察觉到异样,停手皱眉,“咱家里有人出事了?”

  “没有。”张舟粥摇头,“我就是...那天淮安城起火,我也在。”

  何春夏静静看着他,他的眸子一点点暗淡下去,认认真真的难过着。李思怡叹口气,说了几句安慰人的话,张舟粥点点头,转过身,准备先牵马去南镇抚司。

  “师弟。”

  张舟粥回头。

  何春夏舀了一碗稀粥,端到胸前作出抱在怀中的样子,再将粥碗递过给他,“抱一抱你。”

  “莫名其妙。”李思怡斜她一眼。

  “去吧。”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