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低调人生 第233章 宁国府辛秘

《红楼低调人生》第233章 宁国府辛秘

作者:随雨安 字数:2399 书籍:红楼低调人生

  这天中午,宁国府贾珍单独宴请李淼。尤氏、秦可卿在旁伺候。贾蓉也仅仅是在开席前过来拜见了一下李淼。就退下了。贾蓉仿佛还未从阴影中走出,一脸颓废的神情。

  李淼现在已经是宁国府的姻亲,与宁国府因果很大。再加上秦可卿又是志在必夺。所以贾珍请宴李淼没有拒绝。能力范围之内,荣宁二府能帮还是要帮的。

  帮他们其实也是在帮自己,否则荣宁二府一旦走上了老路。抄家充军。李淼估计,自己损失的气运也将是海量的。再加上自己的女人与荣宁二府渊源颇深。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都是荣宁二府的女儿。林黛玉也是贾府的外孙女。李纨、王熙凤又都是贾府的媳妇。其实李淼早就与荣宁二府,结下了不解之缘。

  宴席上,尤氏、秦可卿也从伺候变成了陪席。不陪不行啊,贾珍虽然好酒,但酒量还是差了点。李淼虽然很少饮酒,但酒量却不小。于是。尤氏、秦可卿只能下场作陪。

  此时的贾政有些微醉,“妹婿,你是不是悟道了?”李淼随即一愣。这也太突然了,被贾珍提出的问题吓了一跳,有些猝不及防。

  这可是自己的秘密。只有李淼的女人才能知道的秘密。贾珍怎么会知道呢?尤氏与秦可卿更是一脸蒙圈。当然李淼的表情也是。

  贾珍盯着李淼看了半晌,最终也没看出什么。贾珍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是我宁国府的最高机密。只有家主才能知道的秘密。”

  贾珍说着看了一眼尤氏、秦可卿。“你们出去吧,我与妹婿单独聊聊。不准任何人打搅。”说到这里贾珍仿佛已经清醒了,一脸的慎重。

  随着屋里仅剩李淼、贾珍两人时。贾珍开始缓缓道来。李淼本来还想阻止贾珍,但好奇心人皆有之。再说听听又何妨。

  宁国公贾演、贾源兄弟出身江南书香门第。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境也很殷实。少年时一直在家苦读。宁国公贾演更好武侠,苦读之际也不忘练武。

  当时汉人正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属于最低等的民族,深受蒙古人之苦。贾演作为汉人看到这一切,可以说是痛心疾首。

  父母在不远行,贾演也只能在家里学文习武。后来父母亡故后,贾演开始了游侠生涯。也亲眼目睹了,汉人的悲惨遭遇。此时贾演就立下了驱赶鞑虏匡扶汉室之志。

  这天贾演游历到金坛茅山境内。贾演疾恶如仇,急公好义。被一茅山道人看在眼里,此时的茅山道观,早已在战火中被毁。蒙古鞑子对于打压道教不留余力。

  所以此时的茅山道人,也成了野道人。这位茅山道人相术奇高。见贾演骨骼清奇,又重义气。茅山道人看出了,贾演有大富大贵之相。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茅山道人将一本截拳经赐予贾演。要求将来贾演有能力时,重修茅山道观。能力范围内给予茅山道观一定的庇护。

  贾演原来练武一直都是野路子,所以武功并不高。看到茅山道人赐予的截拳经后,顿时兴奋不已。作为好武的贾演,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截拳经绝对非同小可。

  茅山道人告知贾演,截拳经是一部修真功法。前面的炼体术是基础,后面的经文才是精华。但现在已处于末法时代,这方世间已经没有了灵气。所以后面的经文无法修炼。

  当贾演把前面的炼体术修之大成。以贾演的体质,倒是可以修炼后面的截拳经。可惜现在是末法时代,没有了灵气。所以可惜了贾演的修真体质。

  好在茅山道人还珍藏了两颗丹药。等贾演基础炼体术大成以后,可服用丹药,修炼截拳经的修真部分。

  如果贾演能开辟丹田,练出一些真气滋润身体。不仅武力值大增,还能延年益寿。由于这方世间已经绝灵。所以茅山道人再三叮嘱贾演,丹田内的真气慎用。一旦耗空,对寿元不利。

  贾演如获至宝,但也充满了疑惑。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轮到自己?茅山道人也不隐瞒。像贾演这种体质的人,万中无一。

  如果茅山道人有这种体质,丹药也轮不到贾演。再加上茅山道人相术高明。看出了贾演命格高贵,为人又讲义气。应该是位有恩必报的主。

  最后临别之际,茅山道人告知贾演截拳经因果极大。慎传!

  随后贾演回到家中,也只将截拳经传于胞弟贾源。兄弟俩苦练三载,贾演练武资质奇佳。三载时间已把截拳经基础部分,炼体术练之大成。贾源还稍逊一筹。

  于是,贾演服用了一颗药丸。利用截拳经的修真功法,开辟了丹田,从此成为了一名,丹田内拥有三缕真气的修真高手。这三缕真气不断地滋润着他的肉身,改善他的体质。

  此时的贾演才知道,茅山道人赐予自己的是多么大的机缘。于是,再次回到了金坛茅山,寻找茅山道人。结果寻找无果。茅山道人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回到家中二年后,贾源也终于把截拳经,炼体部分修之大成。服用丹药后,贾源也开辟了丹田。丹田内只修炼出一缕真气。也不知是丹药的缘故,还是与修真体质有关。

  再后来贾演、贾源兄弟,参加了开国皇帝的反蒙复汉组织。贾氏兄弟均是文武全才。于是,成为了驱赶鞑虏匡扶汉室的中流砥柱。为大郑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大郑朝建都京城后,开国皇上大封功臣。贾氏兄弟也是担心功高震主,才最终成了宁国公、荣国公。

  两位公爷也因为在历次大战中,危险频频。丹田内的真元也早已耗尽。寿元连普通人都不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战场上,关键时刻还是保命要紧。

  贾演、贾源兄弟富贵显达后。贾演亲自去金坛茅山,实现对茅山道人的承诺。重修茅山道观。在重修茅山道观期间,竟然挖到了茅山道人留给贾演的遗嘱。

  遗嘱中茅山道人言明,如果贾演能看到遗嘱,说明贾演发达后,仍然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不枉他一番付出。

  原来茅山道人看出了贾演,五代而绝的面相。但天无绝人之路,总会留下一线生机。于是,茅山道人利用自己的所长,相术。想为贾演这位贵人,找出这一线生机。

  虽然茅山道人勉强看出了一点端倪,却受到了反啜。自己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茅山道人自知命不久矣。所以留下遗嘱,在茅山道观废墟底下。

  如果贾演信守承诺,重修茅山道观。自然会发现茅山道人留下的遗嘱。也不枉他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此时的茅山道人,埋下遗嘱后。站在冥冥中窥视到的,金坛书生悟道之处,站了良久。隐隐对道韵、天道均有一些领悟。可惜他寿元不多,最终未能悟道。也只能抱憾而终。

  李淼听到此处,不由得不信。贾珍绝对不是信口雌黄。茅山道人所说的金坛书生悟道之处,不正是李淼六年多前,在茅山道观前的悟道之处吗?

  贾珍前面的话,李淼无法印证。但贾珍所说的金坛书生悟道之处。绝对是分毫不差。当然就是打死李淼,李淼也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那位金坛悟道书生。

  此时的李淼渐渐有一些明悟。自己的茅山悟道,原来与茅山道人有关。可能就是因为茅山道人的遗泽,才使得自己有了那次茅山悟道。

  李淼觉得某种程度上,是得了茅山道人的遗泽才悟道的。可能自己如此早地领悟天道,也与这位茅山道人有关。看来自己与茅山道观因果颇深,以后这份因果必须得还上。

  李淼却不知,当日他在茅山道观前悟道时。茅山道观开门的小道童。早就获得了李淼的好处。最后也成为了悟道道士,茅山道观也因小道童,兴盛了五六百年。

  很多事情冥冥中早就注定了。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