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挽金钗 第061章 左膀右臂论三国

《红楼之挽金钗》第061章 左膀右臂论三国

作者:寒素子 字数:1750 书籍:红楼之挽金钗

  皇宫,万春阁中。

  “什么桃园三结义,这位金陵侯是要明目张胆的结党么?”

  御案之后,永正皇帝看了一眼章回标题,就龙颜大怒,直接将贾瑛写的那些宣纸摔在案几上。

  见状,夏守忠有些懊恼,先前司礼监的小太监从靖武司大牢拿来这些宣纸时,他也没过手一遍,这才让《三国演义》第一回的书稿出现在御案之上了。

  “陛下,咱们那位金陵侯究竟写了什么,竟能让您如此动怒?不知在下能否一看?”

  在这万春阁中,除了永正皇帝与夏守忠外,还有一位面容古拙的男子,他正坐于绣墩之上,身旁还放了一支拐杖。

  永正皇帝闻言,头也不抬,只是挥了挥手,道:“先生请便。”

  夏守忠忙双手捧着书稿送至男子身边,并悄声说道:“卢先生,您请过目。”

  说话间,还暗中给这位卢先生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帮忙解解围。

  “好词,好词,好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卢先生接过书稿后,目光从开篇的《临江仙》上扫过,顿时身子一颤,禁不住地支棱着起来,并连连称赞了几声。

  夏守忠因见永正皇帝一看贾瑛那些书稿,登时面色愠怒。这才暗中拜托卢先生开口劝慰一番。

  可没想到,这位在永正皇帝潜邸时就跟随至今的首席幕僚,非但没有劝阻,反而是有些火烧浇油之意。

  正自愤然的永正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有些不解了,眉头一皱,耐着性子问道:“先生此话何解?”

  正手不释卷的卢先生,越看越品,神情就越兴奋,“圣上,此词著者当是大才也。不但是以词写的史论,也是以词写的人生论。千古风流人物,无论是非成败,最终都会湮没在历史滚滚长河中,如浪沙被淘尽,唯有青山绿水亘古矣!”

  说话间,卢先生就捧着书稿,跛行来至御案前,继续说道:“最妙者,全篇虚中实,实带虚,历朝历代之事,之人物,无一涉及,却能包罗一切,贯通古今。”

  “敢问夏内相,此词当真是金陵侯所作?”卢先生年约五旬,相貌平平,但一双眼睛乌黑晶亮,彷佛能看透人心,洞悉尘世。

  如此千古名词,难道真的是一位十岁的少年写的?卢先生一时间有些恍惚。

  夏守忠道:“这些书稿都是从羁押金陵侯的牢房中取来的,除他之外,再无外人,理应是他所作。”

  “仅凭此词,这书稿就值得一看,我倒要看看,这个金陵侯到底能把三国之事演义出什么来!”卢先生像是得了一件至宝,兴奋地有些忘形。

  卢先生的目光掠过开篇词,又继续往下看,当即忍不住吟诵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句更妙,一语道破历朝历代之更替。”

  永正皇帝见状,不禁有些无奈,这位卢先生自从潜邸时成为自己的幕僚后,就向来如此,虽有惊天大才,却从不拘礼,也不愿入朝为官,只想藏于幕后,做个快活员外郎。

  “卢先生,如果你对此书稿钟意,那就离宫时,拿去便是,何必在此消磨时间,耽误了军国大事?”永正皇帝抚了抚额头,终是开口劝道。

  卢先生闻言,登时也觉得有失妥当,遂慢慢收起书稿,笑道:“在下素来独爱三国史,曾读陈寿所著《三国志》不下百遍,对民间传说、话本和戏曲故事也收藏不少。是以初见此书稿,顿时情不自禁,还请圣上见谅。”

  “圣上,依在下之见,此书定然不凡,说不定能名垂千古。”卢先生轻捋长须,目光中有着无限推崇之色,“所以,在下以为此书第一回原稿理应留在宫中为宜,日后万一后人谈起此事,定然是一桩君臣相宜的美谈。”

  接着又朝夏守忠笑道:“烦请守忠找个识字的人,帮在下誊写一份即可。这原稿还是留在宫里为好。”

  “能得卢先生如此盛誉,想必是难得的佳作。”夏守忠挥了挥拂尘,从卢先生手中接过书稿,“卢先生若不嫌弃的话,就由咱家代劳了,正好可先睹为快。”

  卢先生洒然一笑,道:“守忠的书法深得柳体精髓,爽利挺秀,骨力遒劲,若真能誊写此书,那自然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永正皇帝眼看两人开始互相吹捧,而且三句不离贾瑛的书稿,登时内心竟生出一股醋意,旋即又被自己这个一闪而逝的念头给逗笑了。

  卢先生名为卢思哲,与夏守忠一样,都是永正皇帝潜邸时的追随者,此二人算是他的左膀右臂。

  下一刻,永正皇帝轻咳一声,以便让两人将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这边。

  卢先生还是老样子,倔强,又恃才傲物,而且永远是把他自己当做朋友,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拘谨生分。

  但夏守忠就变了,颇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唯有碰到这位卢先生时,才能稍稍放开一些,能谈笑风生。

  不过自从继位以来,永正皇帝发现基本成了孤家寡人了,很难有人交心,所以对卢先生的“无礼之举”并不介意,反而倍感亲切,弥足珍贵。

  重新坐定后,卢先生这才开始与永正皇帝谈论先前的话题。

  卢先生问道:“圣上是否觉得满朝文武都是孤臣?”

  “孤臣也有,但罕有,少见。”永正皇帝想都没想,如是说道。

  “江湖上有句老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卢先生看了圣上一眼,继续说道,“朝廷亦如是。既如此,圣上为何不主动笼络一些,谓之‘帝党’。”

  “帝党?”永正皇帝又好气又好笑,当即皱眉道,“这满朝文武都是朕的臣子,又何来帝党之说?要是非说帝党,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应该是帝党!”

  正在一旁誊写的夏守忠一听“帝党”两字,顿时不自禁地手微微一颤,只好又重新取新纸再写。

  “这卢先生的胆魄还真是不减当年,帝党这种话都敢说出口……”夏守忠不禁腹诽连连,同时又竖起耳朵继续听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