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103章 上元节街乱

  读书人和美娇娥之事,只是风流,并无下流!

  “自明,上元节场面热闹,有诸多事物可观察,很易激发作诗灵感,你到时去看之时莫忘观察, 是作诗的好素材,到时回来莫忘作诗一首!”

  秦邵正戏谑听祝老头回忆他们年少轻狂之事,说那烟花才女如何风流雅致,不妨他突然转换了话题。

  这又要作诗了!

  他还想着好不容易放假休息一两天,这元宵节灯会要持续三天呢!

  “夫子,写些什么, 我没有头绪,你以前有没有写过同类的诗词,我好做些参考。”

  秦邵作诗确实没什么天分,祝老头现在基本放弃让他独创了,让他慢慢参考着前人诗词作诗。

  “前人诗词太多,说实话老夫觉得写的一般,唐寅倒是有一首关于上元节的诗,是前些年上元节节会我们喝酒时,他随兴之作,我觉得极佳,不妨让你听上一听,好知道他着眼点的妙处。”

  祝老头开始娓娓诵读唐寅那首关于上元节的诗作: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哎!人家都怎么想出来的,如此精妙, 秦邵不佩服,自己写出来的都是干巴巴的。

  这还是人家唐伯虎唐寅的随兴之作, 也就是信口拈来的, 不亏为四才子之首。

  唐寅、王寅, 叫寅的人还挺多,寅字看来在这个时期是重复率较高的热门名字,听周文采说,兴王仪卫司还有个仪卫副叫陈寅的。

  ……

  说是夜间出游走病,其实下午天还未落黑已经开始了。

  县衙州衙附近的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将夜间照得灯火通明。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因为兴王府在京山县衙附近,县衙这边的灯会比那么还要热闹,灯的种类也更多些。

  特别是兴王府不远的吉利桥附近的灯更是千姿百态,女子们出来走病定然要过那座桥祈福。

  不少喜欢热闹的人,甚至带着家人从州府赶过来。

  一些乡郊居住的土豪掠绅更是早几日就带家里老乡进城住在客栈,但为看上元节灯会。

  陈设杂技,钲鼓聒耳、市肆玩好、书画、时果无不毕集,

  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应有尽有。

  人多,自然也就会杂乱,尽管有官府衙役巡逻,每年因为家人不注意, 一些小儿女被拍花子的拍去的事情时有发生。

  谁家闺女路旁啼?向人说住大街西。

  才随姥姥桥边过, 看放花儿忽失迷。

  街市卖麦芽糖果的张婆子一口牙掉了一半, 边卖糖边说着顺口熘, 提醒那些小儿女莫要与大人走散,赢得不少人好感,争相买她的糖果。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秦邵也带韩瑾蓉买了一些。

  他早就听王寅他们说这热闹的场合人杂乱,很容易有拍花子的,所以今日一早就吃了晚饭,三位男丁陪着韩瑾蓉一起走病。

  到了地方,发现很多女子都是结伴而行,纵然有男子,也都是家人奴仆陪行。

  最拥挤的莫过于吉利桥。

  此桥为未婚女子祈福走病的场所,传说走过此桥不仅能消除百病,还能婚姻顺利,谋得良人。

  他们到的时候,那里已经早早地站满了等待祈福的少女。

  都是年轻待嫁的女子,偶尔还能见到头扎垂髻的女童。

  因人多,只能祈福少女自己走来回,陪同的家人、婆子一律不准上前,据说已经成亲之人这日上桥不吉利。

  秦邵第一次听说这规矩传说之事,有些想笑。

  也是,这吉利桥是为未婚女子谋得良缘祈福场所,那些已经成亲的再上去,那不是红杏出墙吗?

  秦邵看韩瑾蓉排在队伍中,随着举香人超前,人潮涌动。

  桥对面也站满了人,你挤我我挤你,正向朝前看。

  旁边还有不少年轻男子,不时地点评来往女子哪个姿色更好一些。

  这人也太多了!

  且没有一点安保措施,万一有人摔倒出现踩踏怎么办?

  秦邵突然有些烦躁,这么多人,不会有什么事吧?

  灯火通明,一人持香在前面引导,众多女跟随其后慢慢朝吉利桥走去。

  因都是未婚女子,陪同的人甚多,还有不少少年儿郎、书生等来看热闹。

  这边桥上桥下人挨人、人挤人,到处都是忙乱的情状。

  相比较隔壁的摸钉桥,人倒是比这边就冷清很多。

  摸钉桥中央有一扇门,门上镶嵌一个弯曲大钉子。

  一些成亲妇女小心翼翼持香走向桥门处,摸门上的门钉,传说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

  秦邵只看了那边一眼,就盯着这边的状况,因为韩瑾蓉她们已经开始上桥了。

  韩瑾蓉刚开始还在视野当中,但稍后就渐渐看不到了,人太多了,都是穿着五颜六色的小女儿家。

  桥两头站着陪同的家人和奴仆。

  为了安全,秦邵和小三子站在出发桥头这边,反正还要折返回来。

  王寅站在桥的另一头,以免到桥那边出现什么意外。

  “爷,不会有事的,我听有人说了,最多也就很小的小孩子被拍花子用糖果骗走,这桥上的小娘子都年纪大了,韩姑娘不会有事的。”

  小三子看自己爷谨慎的样子说道。

  秦邵原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涌动人群那么多人,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但愿他是多想了。

  那群人走到桥三分之二处,眼看再走一段距离可以拐回来。

  不知道为什么对面观看人群中突然多了一群人。

  那群人看着是女子,但身高似乎高大不少,那群人竟然不管不顾地上桥了!

  瞬间桥上一片混乱。

  “不好!快去救人!”

  秦邵急呼道。

  小三子也迅速跟他朝桥上奔去。

  只是跟他们一样的人,太多,瞬间那座拱桥上站满上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尖叫声,吵闹声一片。

  噗通!

  噗通!

  噗通!

  不断有人落水。

  桥下是一条河,河水不浅。

  秦邵记得先前并没有船只,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出现了几艘船。

  桥上下瞬间一片哄乱,有哭闹声,有叫喊声,还有哀泣声。

  秦邵和小三子找了一圈,仍然没有找到韩瑾蓉,王寅也不见了。

  他身子出了一身冷汗。

  “爷,怎么办?”

  小三子焦急地问道。

  “那几条船有些怪,顺着河堤给我追!”

  秦邵吩咐道,他看到有船只将落水之人救起,并未开到岸边,倒是朝前面划去。

  因为是顺流,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二人顺着河堤一路向前奔。

  以为是小道,一路倒是很阴暗,幸好远处的街灯星星点点渗过来,他们能看清路。

  “爷,前面好像有打斗声!”

  小三子叫道,秦邵其实也已经听到。

  两人加快脚步。

  终于在一处河桥拐角处看到有好几人身影。

  “韩姑娘!韩姑娘!”

  小三子大声喊道。

  前面打斗的几人看到这边有人过来,犹豫了片刻,几蒙面人迅速撤退,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爷!小三子”

  韩瑾蓉一身湿衣凄厉朝这边喊叫。

  “爷!”

  王寅也朝他们这边喊叫。

  王寅刚才被几人打倒在地,如果不是他们来的及时,故意已经危险。

  就是这样,秦邵还是借着远处的灯光,看到他肩膀上一片血红。

  “你们怎么样?”

  秦邵看这处位置幽暗,急速问他们伤情。

  “爷,我没事,王寅大哥肩膀刚才被刀划了一下,幸好你们来的及时。”

  秦邵查看了王寅的伤情,只是些皮外伤,有些渗血,赶紧拿出白药,给他上药包扎。

  然后看韩瑾蓉衣服湿漉漉地,赶紧脱下外衣为她披上。

  “你们什么人?”

  他们正准备起身,单看一群人正朝这边奔来。

  秦邵瞬间进入戒备状态,从怀里拿出短刀。

  小三子则拿起一帮的棍子。

  待看清过来之人之后,放松下来。

  那帮人穿着县衙捕快的衣装,手拿武器,为首的正是都头田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