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起源墟 第一卷:道音惹尘动,玄门为君开 第一章 稚鸟舒翅离巢去

《道起源墟》第一卷:道音惹尘动,玄门为君开 第一章 稚鸟舒翅离巢去

作者:不乌鸦 字数:3531 书籍:道起源墟

  烈日悬空。

  稍低处,两团炽比灿阳的火球正遥遥对峙着。

  在这两阳之下,大地龟裂,乔木成灰,宽逾数尺的可怖裂痕错杂排布。

  “离,当真要赶尽杀绝吗?咳咳。”

  干涩声音伴着一阵干咳在空中响起,而那处火球也是随之光华一黯,自其中显露出一身着白衣的俊逸道人。

  在其身后,一株参天柏树摇曳枝桠,点点绿芒洒下,将扑天热浪尽数挡下。

  毫无征兆的,另一团火球自原处消失,下一刻便就轰然撞上了那白衣道人,滔天火光霎时间便将其吞入其中。

  光华散去,白衣道人的修长脖颈之上已是多了一只白皙手掌。

  白衣道人面带惨笑,眼带哀伤之色看向前方之人,却是一金发金眸的红衣道人。

  “莫怪我算计于你,你若不死,我又怎能超脱呢?”

  言罢,其人手掌之中力道渐重,随一道清脆骨裂声后,白衣道人终是闭上了双眸。

  见白衣道人已是气绝,被称作“离”的道人轻叹一声,眸中金光散去,一头长发也是由金转黑。

  再看两眼身侧,“离”抬手往那柏树之上降下一道天火,而后便是往天边飞遁而去。

  夕阳西沉,一道清风徐徐吹过,熄灭了那柏树之上的熊熊烈火。

  随火光敛散,一道羽衣星冠的道人自星光中现出身形,他缓步行至那柏树根茎处,指尖印诀轻掐,而后便见树根处裂开一处一人高的洞口。

  此时,一道坚毅声音自树洞中传出:“可是风尊在外?”

  “阿德,是我。”

  话音方落,里间那人便已是冲了出来,其方一见羽衣道人,便是跪将下去,而后便是颤声道:“风尊大人,您来迟了,主上他,他已是为火尊所杀,阿德无能,无能啊。”

  眼见面前涕泗横流的魁梧男人,风尊似是心有不忍,长叹一声后道:“少阳虽于我有恩,然此番来接你与那孩子已是我可为之极限了,莫要伤悲了,且随我走吧。”

  片刻后,清风拂过,只留下一片泾渭分明的原野。

  十六载后。

  西若巽洲,云寂山

  灿阳高悬,细密的竹林中,清风乍起,与葱茏的竹叶汇聚为一阵碧海金波。竹海深处,隐约可见一清秀少年郎正盘坐于一块平整巨岩之上。

  巨岩上,柏鸣鸿自入静中退出,目中现出喜色,忽又仿若忆起什么,旋即微闭双目探查起来。

  片刻后,柏鸣鸿睁开双目,再也难掩心中欢愉,放声大笑了起来。

  “数日修持,终是得偿所愿。”柏鸣鸿喃喃自语道:“今朝得以引气入体,再观这天地,果是处处新鲜。”此时柏鸣鸿眼中所见,比之昨日,仿若那日出雾散,万事万物间再无隔阂。

  这方天地名曰源墟,欲要在此界一窥仙路,便必得先通脉,后炼腑,再筑骨,方可得成气象。欲入仙门,通脉在先,欲要通脉,则必得引气入体。

  柏鸣鸿如今便是成功勾连灵气入体,已然窥到那通脉之门径。

  柏鸣鸿正欣喜时,却见一道白光闪至当面,只在那处发着白濛濛的光华。

  见此,柏鸣鸿笑意愈浓,将之招入手中,待光华散去,只见一道飞符正卧于手心。

  “鸣鸿,既已入得通脉,便速来殿中,为师有话与你交代。”

  读罢飞符,柏鸣鸿轻笑道:“师尊这便已是知晓了,那还需快些动身,不可让师尊久待了。”

  言罢,柏鸣鸿便自起身,脚尖轻点间,身侧光影变幻,须臾间已出得竹林,辨了辨方向后便一路远去。

  日光偏斜,山道之上,柏鸣鸿拭去额上汗水,抬头望去,只见一片香榭楼台落于上方,天光普照之下,琉璃瓦顶光华熠熠,殿身紫气流转,好似不在人间。

  再往上去,柏鸣鸿理了理衣袍,便往中间主殿行去。到得殿门口,瞧见一匾挂于门楣,上书“清风殿”三字。

  却此时,一头戴南华巾的白发老者自殿内迎出,其执礼言道:“柏郎君,殿主有命,若郎君你来,只管入殿便是。”

  柏鸣鸿打了个稽首道:“有劳德叔相迎,我这便去见师尊。”

  言罢,柏鸣鸿便自入了殿去。

  殿内,地面光洁如镜,殿顶却又好似有万千星辰蕴藏其中,两相交映下,柏鸣鸿只觉眼中混沌一片。

  此时,一道清亮声音传来:“鸣鸿,既已入殿,还不快上前来。”

  听得此声,柏鸣鸿兀自醒转,抬头望去,见一羽衣星冠的俊朗道士正端坐于榻上,正是自家师尊风思邈。

  柏鸣鸿快步上前,深深一揖,羞赧言道:“愚徒拜见师尊,方才失态,还请师尊见谅。”

  那道人颔首笑道:“鸣鸿莫要苛责自己,你方才入道,此般表现不足为奇。”

  柏鸣鸿再一揖,道:“往日上得殿来,未曾如今日这般,却不知其中缘由,莫非与师尊方才所言之入道有关,还请师尊解惑。”

  “鸣鸿无需多礼。我辈修行,少不得引气通脉,但若通脉,你我这具肉身,便与我辈存身的这源墟界勾连起千丝万缕地联系了。”风思邈拂尘微托,道:“而我这殿顶内蕴周天星辰之光,每一缕都与这源墟一界真切相连,你往日未入道途,故无有感应。”

  闻言,柏鸣鸿心中疑窦尽解,打一稽首,问道:“谢师尊解弟子疑惑,敢问今日师尊唤我所为何事?”

  “鸣鸿你先入座,而后为师在与你细细说来”

  待柏鸣鸿坐下,风思邈笑言道:“今日唤你来,一来是知你修有所成,故为师欲赠你几件法器,以作护道之用。二来呢,为师欲和你商议一番今后之事。”

  说罢,风思邈一挥袖,两道流光自袖间飞出,光华散去后,现出一条古朴小舟,一件玄色法衣。

  “此二件法器,一为扶摇舟,作遁行之用;一为诸天星罗法衣,作护身之用,但你需记住,一切法器,皆为外物,还需打磨自身,方可行得长远。”

  正说着,忽一青芒自风思邈袖中冲出,而后便盘绕于柏鸣鸿身侧。

  见此景,风思邈轻叹一声,“也罢,本不欲将此物交予你手,然天意难违。既如此,那这少阳羽你且收好,切记莫要叫旁人窥见,至于其中缘由,你暂不需过问。”

  逢此变故,柏鸣鸿微愣片刻后,朝风思邈拱了拱手,道:“弟子全凭师尊安排。”

  说罢,便起得法力探向空中三件法器。前两件法器方一接触到法力便自化作光华投入柏鸣鸿袖中,而方才一直躁动不定的少阳羽却在此时归于沉寂。

  “鸣鸿,你且取一滴精血。”见此,风思邈出言指点道。

  闻言,柏鸣鸿划破指尖,将一滴精血引入少阳羽之中,一阵耀眼光芒随之迸发而出。

  片刻后,光芒敛散,少阳羽却是不见踪迹。

  “师尊,,”柏鸣鸿刚欲出声问询,忽感眉心似有异样,便止住言语闭目运神识探去。

  只见少阳羽正浮于黄庭之内散发着温煦光芒,而柏鸣鸿却无法挪动其分毫,也不知该如何令其为己所用。

  片刻后,柏鸣鸿神识自体内退出,双眸睁开,言道:“师尊,少阳羽究竟为何物?为何我从它之上感受到了一丝熟悉?”

  风思邈微抬衣袖,示意噤声,言道:“莫要多言,此物为何,你暂且不必知晓,只需谨记为师方才所言。”

  闻言,柏鸣鸿言语微滞,道:“弟子知晓了,还请师尊恕弟子唐突之罪。”

  风思邈一甩拂尘,示意无事,便自开口言道:“鸣鸿无需挂心。为师下来便与你商议一番这将来之事。”

  “鸣鸿,今你已踏入通脉之门径,往后你便需细细钻磨此境。须知通脉,炼腑,筑骨三境乃是道之根基,再如何用心都不为过。然此三境之修炼,则缺不得一处与自身灵根相和的道场。”

  在这源墟界,是否能踏入仙途,一看灵根,二看灵机。所谓灵根,便是修炼之资格,是自身与道相合部分之具象。而所谓灵机,便是那感应天地灵气之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若只得其一便是此生与无上大道无缘。

  “故为师欲遣你去往那东曜离洲,那处地界与你根底相合,你去往那处当可修行顺遂。”

  听罢此言,柏鸣鸿面色微红,急急言道:“师尊这是何意,弟子自幼侍于师尊膝下,而今方才入道,尚未能与师尊分忧,怎可离去。”

  “糊涂,以你之境界修为,能为我解何忧。”风思邈笑骂道:“勿要多言,你去那东曜离洲后,便寻机拜入曜阳宗内,待你入得气象境,方可回还。”

  柏鸣鸿闻言后蓦然半晌后言道:“师尊好意,弟子愧领,在外必不会坠了师尊脸面。待弟子归来,再师尊侍奉左右。”

  风思邈颔首道:“你有这心便好,但还有一言为师须得说在前头,你在外面求道时,可再拜师,但不可透出我之名姓。你可记得?”

  柏鸣鸿自座上起身,郑重稽首道:“弟子谨记。”

  “既如此,那你便早去准备,临去前也不必来我这里辞行了。”

  “弟子必修行不怠,以期早日修至气象境界。”柏鸣鸿一躬身,再起身时眼眶微红,言道:“那弟子这便走了,师尊保重。”

  言罢,柏鸣鸿便就缓步退出殿外。

  方才出得殿外,却见德叔自殿前门柱后绕出,似已等待多时。

  见此,柏鸣鸿稽首道:“劳德叔在此等候,却不知所为何事。”

  德叔上前一步,拉住柏鸣鸿衣袖,黯声道:“郎君,老奴服侍殿主与你年久,今日听闻郎君你将要远行,实是不舍啊。”话罢,脸上愁色更浓了几分。

  柏鸣鸿眼眶愈红,扶住德叔肩膀,宽慰道:“德叔切莫神伤,鸣鸿此回远游并非无有归期,待我入得那气象之境,便会回返。”

  听得此言,德叔眉间郁色稍淡,开口道:“也罢,是老奴矫作了,你我修行者寿元充沛,倒也不怕这区区几载分隔,那郎君便早些回府准备吧,到时老奴送你下山。”

  言罢,柏鸣鸿再一拱手告辞了德叔,便直往洞府奔去。

  待柏鸣鸿行远,德叔行入殿内,执礼恭声道:“殿主,阿德自知人微言轻,但仍是要问一句,殿主此举究竟何意?小主此行岂不是羊入虎口?”

  “阿德,我不会害了鸣鸿的。”

  “殿主,小主若有什么差池,阿德便是拼上这条老命,也不会再躲下去了。”德叔眼眸通红,深吸口气道:“还请殿主恕阿德无礼,属下告退。”

  片刻后,柏鸣鸿到得洞府之内,洞府中别无长物,唯有几卷经书散于桌面。柏鸣鸿来至榻前,取出扶摇舟及那诸天星罗法衣。先前未曾细看,现下观来却觉两物皆是非凡。

  柏鸣鸿起得神念,在两物之上细细刻下法印,自此这两件法器便真正归柏鸣鸿所有,旁人再也不得门径驱使。

  片刻后,柏鸣鸿寻出一块方布,将衣物细软裹成包裹,又将散落经书归整一处。

  思量之下,其又取出星罗法衣套在身上以作外袍,再起得神意,须臾便将法衣星光尽敛,旁人看去,却只道是一件寻常法袍。

  此间事了,柏鸣鸿发一道飞符,稍待片刻,便出得洞府,唤出扶摇法舟,往山门去矣。

  行有盏茶功夫,山门已在眼前。远见德叔正立于山门下,柏鸣鸿降下法舟,行至当面打了个稽首道:“烦请德叔久候。”

  德叔摆了摆手道:“无妨,我这里也不再多言,只盼郎君此行顺遂。”说着,德叔自腰间取下一只袖囊,“此间有殿主命我交予郎君的经卷,还有我为郎君准备的些许灵石杂物,便同这乾坤袖囊一并交予郎君。”

  待柏鸣鸿接过袖囊,德叔又道:“郎君切记,在外行走时不可漏财,免得招来祸事。”

  柏鸣鸿灿然一笑,言道:“鸣鸿记下了,德叔且留玉趾,我这便走了。”说罢,又是一稽首,便自登上法舟乘风而去。

  此时,清风殿后殿之内,风思邈立于一形如黑炭的枯木前,眸中哀色流转,怅然喃喃道:“少阳,莫要怪我。”

  片刻后,风思邈自后殿行出,见德叔正恭敬立于阶下,便就言道:“可是已走了?”

  “是。”

  “知晓了,鸣鸿既已离去,那便封山吧,下来一段我需静心修持。”

  待德叔离去,空荡的大殿中,一道叹息悄然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