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路余烬 136 仙道神道

《仙路余烬》136 仙道神道

作者:蓬国公 字数:3623 书籍:仙路余烬

  梁兴扬和薛灵枫杀散了群邪,又进入穿心洞内搜检一番,人都跑光了,他取出玄阳宝珠放出玄阳真火,把洞内的东西都给烧成灰烬。

  回去接白慕灵和周泓铄,又遇着锦鸿的几位师兄弟们,就是先前在京师城里见过的锦楼、锦轩等人,他们奉了师命出来帮助官府的人,清理妖邪,正忙活着,锦鸿丢了,大家聚在一起找了半天,只是不见人影,直到看到锦鸿发出的传音信号才匆匆赶来。

  锦鸿已经把经过给几人说了,锦轩跟锦楼听说对手是穿心、鸿福、金象、黑山等这些妖邪大佬,没敢过来添乱,就留在原地。

  看到梁兴扬和薛灵枫四人回来,锦轩和锦楼代表五行宗向白阳派和梁兴扬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师弟。

  锦鸿还是转不过弯来,梗着脖子,方才锦轩就给他说过,让他给梁兴扬道谢,他却不肯:「这次是白阳派的薛姑姑跟赵师兄救得我,那小子虽然也出了力,可他也杀过我们那么多人呢!咱们五行宗跟他不共戴天!要我谢他,誓死不能!实在不行,我就把这条命还给他好了!」

  锦轩拗不过他,只得罢了。

  梁兴扬也不图他的感谢,他这次来五回山,就是一时兴起,是他自己想要斩杀这窝妖邪,有没有锦轩,甚至有没有薛灵枫都关系不大。

  五行宗、白阳派,加上梁兴扬这天心派掌门,三方一起回转京师。

  人家两个大门派在京师都有道观的,有长老级别的人常驻在这里,薛灵枫邀请梁兴扬去白阳观做客,梁兴扬给拒绝了,虽然当初大闹玉京城的时候,围攻他的主力是五行宗跟洞阳派,他跟白阳派没有结下什么深仇大怨,但有千钟的事,总还是揭不过去,不速之客上门,两看相厌,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大家各回各家,梁兴扬把自家的地址留给了薛灵枫,让她得空了去玩。

  站在京城的大街上,梁兴扬问周泓铄:「我再给你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你是官宦子弟,见识过人间繁华,从小锦衣玉食,吃饭睡觉都有一群丫鬟伺候,进山修道,这些可就都没有了,甚至有些时候还要断绝口食之欲。你如果愿意继续跟着我,我就把你收入门下,传你道术。你若不愿,我给你一百两金子,你可以去找你家里的族亲故旧,或是再考功名,或是如何,从此咱们相忘于江湖。」

  仙缘在这世上并不罕见,尤其是朝中大官,不但自己修炼浩然正气,也经常跟各大门派的道士打交道,官宦子弟要出家修道的途径并不很难。

  周泓铄「噗通」一声跪下:「我已经家破人亡,所有的亲族都没有了,就算有些远支,人家也不认得我,就此去寄人篱下,也讨人厌。我已经见识到仙师法力神通,愿意受这旷世仙缘,恳请仙师不弃,带我回山,能得习仙法,便吃许多苦累,也是快活的。」

  梁兴扬点点头,让他起来,带他回到自己的大宅子,介绍给安洛羿认识,并当着安洛羿的面的,让周泓铄正是敬茶拜师。

  周泓铄从小娇生惯养,一夕之间遭逢大变,被连山教的人抓去,又被卖给黑雪道人,目睹了一连串的各种人间惨事,他性格原本就有些腼腆,如今更是沉默寡言,梁兴扬让安洛羿带他,安洛羿是山庄少主,家里超级有钱,性格开朗活泼,虽说做了「金灯圣子」,可还是游侠性子,带着周泓铄,师弟长师弟短地叫着,不但耐心地教他功法剑术,还亲自下厨,给他做家乡美食哄他开心,兄弟俩相处的十分融洽。.

  梁兴扬自去后花园的仙阵之中修炼,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仰金灯圣祖的人越来越多,当他静下心来,凝神静气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漫天的各种神念细碎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贫女张王氏,恳求圣祖帮我治好我家小三子的病吧……」

  「信女陈秀娥,如今年岁已长,恳请圣祖赐我如意郎君……」

  「小子曾阿牛,恳求圣祖保佑我的爹娘,在阴间过得幸福,能够托梦给我……」

  这些念头说起来多,若是进入普通人的脑子里,非得让人记忆错乱,精神爆炸不可,可梁兴扬心如明镜,回光返照,再多的念头都自动「映照」在镜子上,灵犀心转,一念即通。

  通过这些信徒们的祈愿,梁兴扬的知道南方的信息:上次负责谈判的金灯圣母已经到了渠州府,要求见圣子,说是海外来的神使太多太凶,要圣子去支援,必要时候召请圣祖降临!

  梁兴扬对那些海外光明教的神使有些好奇,竟然把金灯教打得哭爹喊娘,不但容忍自己占据了渠州府,还腆着脸来想自己求救,这也太丢人掉价了。

  他原以为,金灯教只是想暂时稳住自己,等收拾了光明神使,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自己,没想到过竟然还能来向他求援。

  梁兴扬本是打算灭掉金灯教的,哪里会去救援,巴不得金灯教早点被那光明教灭了!

  说起来,金灯教的教义中,就有光明教的部分,还有拜火教的,金刚教的……简直是个大杂烩,创出这派教法的金灯教主也真的是个人才。想来不管什么光明教、拜火教、金刚教,还是啥啥的,大约也都跟金灯教一路货色,且先让他们互相拼死拼活,等最后剩下一方,梁兴扬再去收拾残局!

  他安心在京城住下,每天教导两个徒弟功法,亦自己修炼,空闲出来就出去,要么找薛灵枫逛街,要么进宫去跟夏元钧玩。

  作为太子,夏元钧虽然年幼,已经开始接受帝王教育了,皇帝经常派人把朝政另行誊抄,送来给太子,让他分析该如何处理,并让太傅老师写出指点意见再给皇帝送回去。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江南各大世家私自铸造玉钱的事,连山教刚刚入寇,直捣京师,北方大片地区沦为人间地狱,朝廷要组织军队去镇守边关,还要救济灾民,这些都要钱,可皇朝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却收不上来税,只能从别处贫困地区加税。西边的乾元、兑元、坤元各州刚刚经历了白骨之乱,这一两年功夫,又有白骨贼旧部起来造反,各地烽火愈演愈烈,不说加不了饷,若是真加成功了,也会引发更大的民乱。

  中元五州刚刚经历过洪水和饥荒,都需要银子救灾,三个月前,皇帝刚刚筹集二十万两银子撒下去,被中层官员层层克扣,真正到达灾民手里的,也就几万稀粥,刚开始地方官员还粉饰太平,说灾民都得到妥善安置,齐夸皇上圣明,知道昨天才刚刚爆出来,皇帝震怒,接连砍了三十八个官员的脑袋,还有一百多个罢官流放的,可新换上来的,也差不多还是那样。

  夏元钧这段时间的课题,就是朝廷的财政危机,如何筹措银子,这种问题连皇帝都解决不了,夏元钧更不知道,只能按照太傅老师教的,说些要仁义啥啥的话面子话。

  梁兴扬来了三次,每次夏元钧都狠狠地大骂江南的那些世家,恨不能亲自提大兵去江南,把那些私铸玉币的人全都捉起来满门抄斩!

  梁兴扬不懂如何治国,虽然《道德经》里面有大篇幅讲如何治国,可他只注重修身养性的部分,对于这些经济学问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前世在秦岭隐居,这一世从明事以后就开始修道,自然也还是不懂。

  不过听夏元钧说得多了,他也大概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讲道理,他如今「所在」的金灯教,就在铸钱的利益集体当中,他也是受益者,他把夏元钧说的,跟当初离元总督、巡抚等***来跟自己「分赃」时候说的话那些话进行参照印证,总算大致捋清楚了这件事的主要脉络。

  结果让他心惊:江南地区,巽元四州,离元九州,还有震元在江南的两州,所

  有的世家、门派,有钱有势的士绅、地主、官员……都参与在这件事里!他们联起手来从海外搞来中土所没有的玉石,铸造玉币,在市场上流通,控制江南的经济,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

  现在玉币面值还很大,只在上层社会流通,作用于「大宗交易」,正在不断向中下层渗透蔓延。

  他把自己想到的这些告诉给了夏元钧,夏元钧听完以后也很吃惊,当天写的「作业」就是这件事,交给了皇帝,皇帝看完,气得直接摔了手里的毛笔。

  因为这些事,都没有人告诉他,自从登基之后,他不断派人去江南,有的是官员,有的是羽林卫,他甚至还起用了一个针党的人,回来告诉他的都是河清海晏,四海升平,可税收不上来,这些人互相之间的话也有不少地方对不上,皇帝本人是十分聪明的,把所有的信息综合到一起,才分析出来一些有用的。

  「这天下,让朕如何是好!」皇帝满腔的怒火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颓然靠在椅子上。

  「难道,要让朕再扶植起来一个张天玺吗?张天玺已经给先皇兄陪葬了,朕又到哪里去找另一个可用的张天玺呢?」

  皇帝思忖片刻,派人去把神箓宗在京城的长老请来,四大宗门里,神箓宗跟他最为亲近,原来王府里面就有不少神箓宗的人,太子身边的几个伴读也都是神箓宗的弟子。

  他要派神箓宗的人去江南,去为自己办事。

  祖训有云,为了汲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严禁道士出任朝廷要职,不然倒可以组建一个神符卫……

  梁兴扬就在京城里住下了,每日修行入静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海量的信徒神念涌进自己的识海。

  若是换做别人,定然无法再修行原来的丹法。

  内丹修形,以肉身为鼎炉,以精气神三宝为药物,以心神为火候。

  心要极静,用来控火,就像炒菜,火大了,时间长了,就焦糊了,火消了,时间不够,又夹生,丹法修炼,要求精神集中,精微控火,丹法有云: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

  内丹取法于外丹,外在炼药,也要凝神看着丹炉,火不能大了,亦不能小了,内丹也是一样,守着自己的身体,就是守着鼎炉。

  而这个时候,最忌讳外界干扰,有的人在寂静状态下,突然听到两三里外一声咳嗽,心一跳,神一震,气息立即紊乱,即走火入魔。

  因此炼丹之前,要锁心猿,收意马,斩杀六贼,达到内外齐静才行。

  可是这样庞杂的海量念头灌进大脑,即便梁兴扬这种着意修心炼己圆满的人刚开始也很不适应,无法进入沉寂状态,心神总是要跟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走,稀奇古怪也还罢了,很多念头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悲伤,有的痛苦,有的怨恨,有的烦躁,这些负面情绪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毒药都更加厉害,无形无色,却最能传染人,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板着脸生气,就能影响所有人跟着心情不好,同时接收这样多的负面情绪,还要能静下心来修道,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果然,修仙的人都不屑于修神,而仙道神道难以兼修,除非像吕祖那种,证得纯阳之后,才能让人立庙祭拜而不受影响。」由此,梁兴扬也推断出来许多事情。

  首先是,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修行者,不说那些旁门左道的,就算是名门正派,如尚琼华那种证的元婴的,以她的心性也绝不可能仙神兼修,他们若同时修炼神道,必要走火入魔,绝无大成的可能。

  其次是,难怪金灯教的那些人自身修为那么弱,哪怕是金灯圣母,当年自己不过是筑基后期混元周天的境界,仗着纯阳仙剑跟金灯圣母斗法就能占据上风,若非她抽取了百万愿力,放出元神法身根本不是自己的对

  手!后来在龙岩山遇到的那位金灯圣母功力有所长进,可也就是那么回事,若没有了愿力,也就是结丹期的水平,至于那些金灯上师,更是废柴一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