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数据修行人生 第八十五章 朱熹的“天理”

《我的数据修行人生》第八十五章 朱熹的“天理”

作者:锋染血 字数:2058 书籍:我的数据修行人生

  上学路上,贾环任由贾瑱牵着他的手,拽着他向前头走去。

  也不叫嚷了,就只是愣愣地抬头看着贾瑱。

  从出生到现在,从来就没有什么人鼓励过他,父亲厌弃他,母亲利用他。

  太太更是明面上训斥责罚,暗中贬损他,贾母也不疼他,

  兄长贾宝玉和他那亲姐姐探春对他更是视若无物,彷佛他压根就不存在一般。

  只有贾瑱在乎他,关心他,鼓励他,甚至还在危难之际还会保护他。

  想到这儿,贾环的眼眶也不由得又红了些许。

  贾瑱虽然拽着他向前走,但自然也是心里一直留意着贾环的动静,见其眼眶又有些泛红的迹象,连忙道。

  “好了好了,男子汉大丈夫,可不兴哭的。”

  “怎么?不想当大丈夫了?”

  贾环被贾瑱这么一激,连忙揉了揉眼睛,又嚷起:“谁哭了?我可没哭!刚刚不过是有沙子吹到眼睛里了,贾瑱你不要污蔑我!”

  贾瑱笑呵呵的又捏了捏贾环的小脸蛋,顿时逗得贾环就有些不乐意了起来,想要反击,

  两人在路上就这么打闹着,身后贾环的舅舅赵国基他们这些小厮长随们则紧紧地跟在他们后面。

  追逐打闹的时候,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

  不一会儿,他们就走进了族学学堂里。

  今日不同以往,他们来的已经有些迟了,整个学堂里的人此刻都已经来的差不多了。

  学堂里的众人见贾瑱领着贾环进来后,也没人带头,却纷纷起立,对着贾瑱便是躬身一拜,高呼道。

  “吾等见过夫子。”

  贾瑱闻言,把书囊托贾环带到座位上,自己则走上讲台,急忙俯身回了一礼,朗声道。

  “见过诸君。”

  贾环见状,在向座位上走去的同时,也是一副挺胸抬头,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

  刚行完礼,一个离贾瑱挺近的同窗,就把名册递了过来。

  贾瑱也只好接过,拿着这名册,就点起卯来。

  一会儿过后,点卯完毕。

  贾瑱皱着眉头看了在后排坐着的金荣一眼,他今天倒是来了。

  但与他相隔不远处,天傲那家伙及周边的几个位子却还是空着的。

  思虑了片刻后,贾瑱先扫了眼台下的众人,随后又看向金荣,轻声道。

  “大家先诵读巩固一下昨天的内容,还有,金荣,你跟我出来一下。”

  贾瑱说完,就率先出门去了,找了一处比较显眼的位置等着。

  不一会儿学堂里就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而金荣此刻也走到了贾瑱的身前,身形有些畏畏缩缩,他现在对贾瑱还是挺怕的。

  “贾...贾瑱,你叫我过来,有什么事儿嘛?”

  “我没事儿就不能叫你过来了?”贾瑱反问道。

  “不是...我...我不是那个意思。”金荣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

  贾瑱见状对着金荣那屁股就是一脚踹了过去,嘴上笑骂道。

  “能把你那舌头给捋直了不?以前你说话也不是这样儿的啊!”

  贾瑱那一脚很轻,只是让金荣脚下微微趔趄了一下,很快就又站稳了。

  金荣忙道:“能,能,能!”

  贾瑱一脸狐疑地看着金荣,又问道。

  “你们那天下午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怎么第二天都不来上学了?”

  金荣被踹了一脚后,心里反倒安定了下来,嘴上说话也不结巴了,忙回道。

  “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天傲那家伙带着我们几个揍了那贾瑞一顿。”

  “然后你们就不来了?”贾瑱又问。

  “嗯,那贾瑞那家伙后来放狠话是把我们拉了个名单,说是要撵我们出去。”

  “我们当时想着,他爷爷是夫子,与其来了又被他撵回去丢了脸面,还不如我们自己走,不来呢。”

  听到这儿,贾瑱沉吟了一会儿后,又问道。

  “那你怎么今天又回来了?”

  “那个...我姑妈去找贾瑞说情去了,所以我...”金荣说这话的时候,又变得结巴了起来,神情也有了些许的不自然。

  托关系,走后门,这些事儿毕竟对金荣这个年纪的小孩儿还是有些难以启齿的。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你知道了昨天学堂中的事儿呢。”贾瑱也有些恍然。

  想来也是,毕竟现在又不是前世。

  “昨天学堂中发生的事儿我也是今天来了后才知道的。”金荣挠了挠头道。

  “嗯嗯,行,那你先回去吧。”贾瑱点了点头,又道。

  正当金荣打算掉头离开的时候,贾瑱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

  “金荣,你知道天傲他家在哪儿嘛?”

  “嗯,我知道。”金荣点了点头。

  随后在贾瑱的要求下,金荣到贾瑱耳旁私语了一番,告知贾瑱天傲的家里位置后,随后就跟着贾瑱一道进学堂去了。

  贾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香怜又跟他说了些贾瑞交代的事儿。

  今天很早的时候,贾瑞来过一趟,除了留下名册外,也带来个好消息,下午的时候夫子就能照常来上课。

  不过上午的课还得让贾瑱再讲讲。

  其实,本来夫子上午就想过来,但今早外面天气冷,贾瑞还是有些担心夫子身体,也就又劝说着推迟了一二。

  贾瑱无奈,准备了一会儿,只好又踏上了讲台。

  这一上午贾瑱讲的还是《论语》,不过重点开始放在朱子(朱熹)对《论语》原文的注解上。

  科举一道从蒙元时期就将朱熹的《四书章句》纳入考纲,后经前明太祖承继,直至此时,依然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天康帝曾评价朱熹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与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张载的“气”不同。

  朱熹强调的是一个“理”字,当然这个“理”字并不是朱熹独创的,他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那句话“存天理,灭人欲”

  在朱熹生活的那个时代里,老百姓皆崇道信佛,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神仙说了算的,有福报果报,于是乎苦修来世。

  而从小深受北宋五子思想浸润的朱熹,子不语怪力乱神,自然而然得就提出了“天理论”。

  天理即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世间存在和运转的根本,当然了,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朱熹说它是客观存在着的。

  于是乎教导世人:“人生老病死,这是客观规律,是天理!哪有什么来世轮回,还是专注于当下的好。”

  说白了也就是朱熹代表儒家再跟佛道两教争夺话语权,显而易见,最后他成功了。

  还确立统治者所需要的“天理”,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至于“灭人欲”这点,后世一直争论不休,大抵是批评的声音压倒了支持的声音。

  其实对此,朱熹是有原话的。

  《朱子语类》中记载:“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大概意思是:吃饭,是天理,而想要吃山珍海味的话,就是人欲;一夫一妻,是天理,而想要妻妾成群的话,就是人欲。

  这个层面解读的话,朱熹的人欲其实指的是过度的欲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