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太古第一仙 第587章 他必死在神天门!

《太古第一仙》第587章 他必死在神天门!

作者:风青阳 字数:2046 书籍:太古第一仙

  “很简单……”

  老儒看了一眼底下的官员,十分自信的说道:

  “我这治世三策绝对有用。”

  “一,收其器。”

  “收缴天下百姓的兵器,武器,铁器,弓弩箭镞,还有马匹,一切武器收集起来,统一管理,或是丢入悬崖,或是熔铸销毁。”

  “要知道,没有武器的武者,跟具有武器的武者,这可是两回事。”

  “没有了利器,子民就没有了血气,就像没有了牙齿的狼,没有爪子的老虎。”

  “收缴了利器,天下可安稳一半!”

  “所有铁器都可收缴,如此下来,只有朝廷有武器,以利器武者,对抗无利器之子民,其他人还不是待宰的羔羊?”

  “二,乏其身。”

  “没有了武器,天下依旧有武者,武者宗门照样强大,我们这个时候就要让子民们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加入宗门练武。”

  “子民活着都难,怎么练武?”

  “我们可以收缴粮食,囤积食物,收缴物资,养活自己的势力,让子民拼命才能吃饱饭,却又不会饿死。”

  “半饥不饱,能活而苟且偷生,子民怎么会是朝廷的对手?”

  “子民饿了,拼命才能吃饱饭,他们还怎么练武,还哪有心思加入宗门?”

  “一天不干活,人都快饿死了,练个狗屁的武学。”

  “久而久之,子民面黄肌瘦,不再拥有强大的实力,宗门没有弟子加入,越来越弱,武者越来越少……”

  “疲乏天下生民的身体,养活了朝廷的力量,怎么可能天下大乱?”

  “依我看,我们赵国之所以乱,就是因为对子民太好,养活了子民,反而削弱了朝廷。”

  老儒侃侃而谈。

  这是他上百年来对赵国的总结,他也是他对人生的总结。

  他越说,底下赵国的官员,脸色就越发精彩,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治理天下的道理。

  明明是削弱子民,怎么就强大了赵国呢?

  民强而国弱,国强而民弱,

  这老儒说的,分明就是把国家与子民看成了对立面,二者对立。

  这番说法让人难以接受,但偏偏这些官员大开眼界,还认为这老儒说的还挺有道理……

  当今天下,不就是子民太强,导致赵国对掌控天下无能为力吗?

  若是这些子民,不会武功,武者少,武道宗门少,全部都是食不果腹,朝廷不就能够轻易掌控他们,而不用担心有人造反吗?

  听到老儒的话语,就连底下的李夏秋也是一愣。

  这理论,不就是前世商君书里面的内容吗?

  商君书,里面讲的就是子民与国家属于对立状态,要“愚民”以掌控天下。

  难不成这老儒是同乡?

  要知道在这个异世界,赵国虽然在上千年前灭了六国,但却不是依靠商君书,而是依靠强大的武者,平推天下。

  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叫“商鞅”的人出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商君书。

  而且当今赵国,依旧是分封制,分封诸侯王,大部分时候用诸侯王来管理镇压天下各地。

  同时还有诸子百家留存,三教九流皆有,赵国皇室用的是诸子百家之人为官。

  对于御民之道,赵国也停留在前世“春秋时期”的程度。

  天下统一了,那自然是分封诸侯王,继续用老办法管理子民。

  诸子百家对于管理子民,要么是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任子民自己发展,官府不去干扰。

  要么是墨家的“兼爱”之道,对子民抱以仁爱,用爱去感化子民,让子民心甘情愿为你拼命。

  不管怎么样,官府是与子民是同一战线,诸子百家为了民心,多半是提倡朝廷”以民为本”,少税收,少徭役。

  此时,老儒应该是第一次提出这种畸形的“御民”方式。

  剥削子民,以强大朝廷,这跟前世商君书的内容如出一辙。

  只有子民削弱,朝廷不就强大了?

  这种思路,对在场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番话语,可谓是前无古人。

  所有人都在沉默。

  一个官员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迫不及待的继续问道:“老先生所言有理,那么这第三策呢?”

  “这第三策,可是核心内容啊。”老儒生笑了,眼睛里露出狡诈的光芒。

  “第三策,统一子民思想。”

  “收其器,乏其身体,统一其思想。”

  “在控制子民的身体后,我们还要控制他们的思想,脑袋决定屁股,控制了思想,子民就会连反抗意识都消失。”

  “没有了反抗意识,天下谁会造反?”

  “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书籍,还有说教,掌控天下的舆论,子民能看什么,能学什么,都是朝廷说了算。”

  “除了朝廷规定的书籍,其他关于造反,不利于民生,嘲讽朝廷的书,还有对朝廷不满的话语,我们应该让这些通通都消失。”

  “制造兵器的书,只有朝廷能看,其他人看,杀。”

  “子民能想什么,能说什么,能看到什么,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久而久之,百姓的思想全部都统一起来,陷入朝廷掌握之中,掌握了百姓思想,天下不就全在朝廷的掌握中了吗?”

  “子民团结?互帮互助?呵呵。”

  “我们就让其互相猜忌,教他们举报告发,让子民不敢行侠仗义,不敢助人为乐。”

  “时间一长,左邻右舍互相针对,亲朋好友互相厮打。”

  “那么各地一出现问题,就算朝廷出现问题,这些百姓哪里会像之前一样,一呼百应,集结起来?”

  “既然百姓互相猜忌,那么想要造反,也只会是单个人的造反,凉了的心,永远不会抱团取暖。”

  “此后,老人摔倒,无人扶,左邻右舍,再无交集,亲朋好友,沦为陌生,互相猜忌攀比,人心难以凝聚起来成为一股对抗朝廷的力量!”

  “所以,统一百姓思想,掌握百姓思想,势在必行。”

  龙影卫大统领已经皱起了眉头:“哦?具体怎么做?”

  他面色已经变得难看起来,掌握了人民的身体外,连百姓的思想都要掌控,这天下会是什么样子?

  老儒生笑眯眯,

  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道:“诸子百家,书籍太多太杂乱,百家之言,喋喋不休,思想杂乱。”

  “人多嘴杂,杂乱的思想不利于统一状态下的赵国,不利于掌握百姓思想。”

  “那么,我们可以灭了百家,只留下一家,以后只有这一家的思想,书籍,还有言论能够留存。”

  “以后,诸子百家中,只有这一家的人能够教书,能够当官,能够成为各地衙役,把百家杂论烧毁。”

  “把这一家的书本,列为珍奇,其他书本,全部焚之,世人将追捧读这一家的书,视之为圣贤书……”

  “天下的人,只有成为这一家的人,读这家的书,才能从苦难的生活中出人头地。”

  “百姓都为了加入这一家而奋斗,谁还会练武,谁还会造反?”

  “一家之思想,天下思想舆论不就掌握了起来吗?由这一家,负责教书育人,控制天下百姓。”

  “不才,我儒家愿意为赵皇控制子民思想。”

  老儒生道:“我称之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终于,

  老狐狸的尾巴还是露了出来。

  说到底,老儒生是为了儒家利益而来,他说那么多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吃相好看一点,站在天下的立场上,好向皇室提要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才是老儒今日前来的目的。

  此刻,盘膝在皇宫高墙上的老儒,露出了他本性。

  他不可一世的看着对面的龙影卫各大统领。

  轻飘飘的问道:“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