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惧的代价 第二十九节他没有走过的路,就永远地成了假设

《无惧的代价》第二十九节他没有走过的路,就永远地成了假设

作者:pcWqR7 字数:1395 书籍:无惧的代价

  1978年,中国又恢复了高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待业青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在校的学生等,都积极地备战高考。“读书无用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此时的阿利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在这一学期,学习氛围与原来又有了很大的不同。东矿区教育局组织了多种竞赛。

  在学校进行的五年级的数学竞赛中,阿利取得了好的成绩,与其他的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东矿区级的数学竞赛。

  都是各个学校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可谓是高手云集。按现在的话说是:不走出大山,你永远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阿利通过这次数学竞赛,才知道了自己与人家的差距。

  竞赛结束后,参加竞赛的林西二小的竞赛选手,几位选手都名落孙山。

  当时的重点学校并不多,省级重点学校当时就有两所:一所是开滦二中;另外一所是唐山一中;而市重点中学就多一些,比如唐山第十六中、开滦第十一中、开滦第十五中等学校。

  阿利七八年下半年开始,就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了。小学五年级升初中的结果终于出来了,阿利、苗小华和小岭都收到了16中的录取通知书。

  收到通知书的时候还在放着暑假。

  那天阿利去找小岭玩耍时,就去哪所中学就读的去向问题,两个人发生了分歧。

  小岭的三姐小艺也在第三十x中上学,因为第三十x中离家比较近,所以小岭决定放弃去市重点中学第十六中读书,到非重点的第三十x中就近上学。他的理由是离家近,这种情况下,早到家也可以早学习。而去十六中路途比较远,来去的路上浪费的时间就很多。

  而阿利认为十六中是重点中学,它的教学质量和师资、管理水平等都会比离家近的非重点的第三十x中好,如果到哪所学校都一样的话,为啥还要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呢?!阿利决定去第十六中上学。阿利与小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两人不欢而散。

  这种情况下,两人由原来的好伙伴儿,开始变得陌生。

  新学期开学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两个人又见面时,小岭的神色非常黯然。

  当阿利问他在校情况时,他低下头说:“还是你选择的对,我选错了!第三十x中那个学校,学校管理很不好,学习氛围不行,老师虽然也认真教,但学生几乎都不学习,张嘴闭嘴都是谁谁长得怎么样,这个丑了那个俊了啥的。想学习,根本就学不下去。”

  阿利说,在十六中根本就没有你说的这些现象。学校管理的非常严格!有离家远的同学就住校。学习成为了一种自觉,每个人除了吃饭就是学习,礼拜天的时候,除在校住宿生在教室里学习外,走读生也会去学校上自习,根本就不用老师管,那种氛围不用说都知道。

  “三十x中的同学不但自己不学习,还不允许别人学。当看到你认真学习时,他们就故意捣乱,发出这样那样的声响,在旁边儿向你的身上乱扔东西,让你根本就没法专心致志地学习。这样子怎么能学习好呢?看来学习氛围太重要了!”小岭心里感叹地说。可是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有的时候儿,人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错可能就步步错;一步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有的人常常是固执己见,无论别人怎么劝说,都是听不进去的,而一旦既成了事实,又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反悔或再去调整,是很难回到从前的!这就是人在面对抉择时,一定要奔主流、向上的主调作为前提要件来考量,而不能自己想当然。

  后来,阿利因为学习越来越紧张,就极少与小岭再联系。上初中的三年时间里,阿利仅去了小岭家一次。听说小艺姐在第三十x中学毕业了,就直接上了高中,而王芳初中毕业后考入了省重点中学——开滦二中,留在身后的是一片赞美声;秀珠好像是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也没有考上技校、中专,没有再上学。

  等到初三毕业时,阿利与小岭几乎没有了交集。

  后来的后来,无论是从知识层次、思想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差异,或者叫差距,而这种差距是没法弥补的。

  从那以后,阿里和小岭就淡出了彼此生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试想:如果小岭与苗小华、阿利一样,也去第十六中上学,他的前程又会怎样呢?会不会改变自己呢?

  他并没有走过的路,就永远地成了假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