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 第519章 巴什阿拉盖

《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第519章 巴什阿拉盖

作者: 字数:3670 书籍: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

  傍晚时分,车队抵达了巴什阿拉盖的河谷深处。这里大约有七、八十户牧民聚集在一起过冬,看起来像一个小村落或者是越冬营地。

  省里提前下发了通知,阿尔金地区派人专门在这里搭建了木屋、准备了食物和燃料。大家既然是来考察的,肯定要和牧民有所交流,也会实地考察牲畜越冬的情况。

  秦西风和他的随行人员分到了一栋房子,玉山江、林澜等人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他自己侧拥有一个套房,有卧室和书房。

  “老板,这里气候和瓦尔希姆相差不大,但有一点,整个巴什阿拉盖的降雪量可比咱们那儿要多很多,你看外面,积雪都没过膝盖了呢。”

  玉山江把秦西风的行李拿进来,林澜帮着收拾。

  秦西风觉得屋里有些闷,就拉着玉山江走出了木屋,在附近转了转。此时,天色昏沉,厚厚的云层压下来,仿佛又要下雪了。

  两人走在清扫过的小道上,四周的积雪很厚,如果没有这些打通的小道,估计行走起来会很困难。当然,两人也没走远,就在住处附近走了走看了看,便转身回去。

  晚上,带队的工作人员和牧民一起将餐食送了过来。省内的饮食习惯大同小异,都是以牛羊肉为主。今天有客人光临,人家做了羊肉汤和手抓饭,秦西风尝了一下,味道很不错。

  翌日。

  廖处长带着大家参观了当地牧民的畜栏。

  说实话,当地人的畜棚很原始也很简陋,基本上都是用木材、毛毡和塑料布搭建起来的,防寒、防风的功能较差。至于牲畜粪便处理池、污水处理池等辅助设施,一概没有。

  水源在2、3公里之外,哈巴河静静地流淌而过,需要凿冰取水。

  秦西风和玉山江对视了一眼,这里不正是以往瓦尔希姆的真实写照吗?若干年之前,瓦尔希姆没有电没有水,到了冬季也需要到塔尔河凿冰取水再运回家。

  当地的牧民主要饲养了阿尔金羊、西域褐牛等牲畜品种,牦牛不是当地的主力品种,几乎很少有牧民饲养,马匹以柯尔克马为主,数量同样不多。

  “秦董,艾总,你们感觉怎么样?”

  廖处长走到了秦西风的身边,笑着看向了他和艾民。

  艾民是一家乳业公司老总,在公司里的股份占据了27%,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这一次的活动,雪岭乳业没有派代表参加,秦西风和艾民就是分量最重的两位。

  “秦老板,我先说两句?”艾民见秦西风半天没吱声,就率先开口道:“廖处长,整个阿尔金地区总面积大约是17.8万平方公里,而巴什阿拉盖就占了差不多十分之一。但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很落后啊,尤其是道路需要整修了哦......”

  与曾经的瓦尔希姆相比,巴什阿拉盖起码是通电的,而且通讯线路也是畅通的。但这里的道路简直是一言难尽,来的时候一路颠簸,艾民的腰椎病都差点犯了。

  秦西风随即笑着说道:“再看看,我们刚来,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多,等回头再聊这个话题。”

  有些话他不好说,巴什阿拉盖的放牧方式极其落后,让秦西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之前参观畜栏的时候,他和几个牧民有交流,给他的印象就是当地的畜牧业“小而散”,牧民们还过着游牧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

  他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还很片面,就没有当场发表意见。

  一整天的时间,廖处长和当地的接待人员带着大家参观了好几处冬季(临时)定居点。总之,以畜牧业为主的巴什阿拉盖,经济很不发达,牧民的收入也不多。

  “阿尔金羊的名气很大啊,怎么到了主产区给人的印象反而不怎么样呢?”

  晚餐是土豆烧牛肉、米饭,阿尔金地区是整个西北唯一和老毛子有接壤的地方,一些习俗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不过,土豆烧牛肉很好吃,秦西风和艾民都吃了两碗米饭。

  艾民是主动过来的,大家的餐食都一样,土豆烧牛肉米饭再加一份蔬菜,饭菜管够,每一栋木屋里送来的餐食都会多一些。

  这里没有食堂供大家聚餐,冬季(临时)定居点的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接待考察团,大家也都很满意。

  吃饭的时候,艾民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我估摸着主要是还是产量的问题,阿尔金羊的名气再大,产量跟不上也是白搭。”

  秦西风和艾民坐在一起,玉山江和林澜很自觉地坐到了一边。他觉得阿尔金羊看起来还不错,肉质紧实鲜美,不比现在的柯尔克羊差多少。

  但当地牧民的原始放牧方式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这恐怕也是省里组织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从内部无法改变,就需要引来外力进行改变。

  “秦老板......”

  “艾总,咱们两家企业是合作单位,关系一直都很好。你比我的年龄大,喊我名字或者小秦都行。私底下的称呼别这么正式,还是随意一点的好。”

  艾民的乳业公司没有自己的奶源基地,这些年一直和天然牧业进行合作,天然牧业也是其主要的原料供应商。

  当然,艾民也有一些关系紧密的奶牛养殖合作社,没有谁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但不管怎么说,艾民都很重视和天然牧业的关系。

  】

  “那就不好意思了,私底下我喊你西风吧。西风,我就明说了吧,我这边无意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所以肯定不会在巴什阿拉盖投资,但我会捐100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

  艾民早早做了决定,也算是给了省里面子。

  秦西风则没有表态,有些事不是一拍脑门就行的,他还需要继续考察。

  翌日。

  廖处长带着大家去了“夏季牧场”,夏季牧场属于高山牧场,如今已经被大雪覆盖。但站在山坡上,依然能看到这里曾经的秀丽风光以及可以想象出天气暖和之后的水草盛况。

  夏季牧场的自然条件非常不错,雪线之上有多条冰川和常年覆盖积雪的雪峰。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山上融化的雪水就会流淌而下,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但这里的气候和瓦尔希姆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冬天很冷、夏季炎热。就以7月份为例,瓦尔希姆整个7月的平均气温为17.5度,最高温度大约在26度左右。

  而巴什阿拉盖在7月的平均气温则会达到25.5度,最高气温甚至会达到40度。

  在降水量方面,阿尔金地区的平原和荒漠地区的降水很少,但山区的降水量却很大。所有这些自然条件加起来,说明巴什阿拉盖是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的。

  “秦董,天然牧业有没有兴趣投资巴什阿拉盖?”

  在返回冬季营地的途中,廖处长找机会问了一下秦西风。

  这一次前来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帮扶巴什阿拉盖发展经济,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捐款什么的都在其次,省里的格局没那幺小。

  这些企业最有希望投资巴什阿拉盖的就是天然牧业,这是一家以奶牛养殖为主的企业,也是省内乃至国内的畜牧业龙头企业。

  “怎么说呢,兴趣当然有。但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省里应该和当地积极协调,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作为。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廖处长,你说呢?”

  秦西风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现在谈论是否会在巴什阿拉盖投资还为时尚早。

  不过,当地的经济肯定要发展,那么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愈发显得重要。有些事情不能让企业来做,想吸引投资就得先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是省里和当地的责任。

  “你说的有道理,我会把你的想法向上级反映的。”

  廖处长也没指望一次考察就能改变当地的面貌,大家的顾虑他很清楚,等回去之后他会向领导进行汇报,这些事他都会照实说。

  为期五天的考察活动很快结束,秦西风和艾民等人返回了阿尔金市。

  阿尔金方面对考察团很热情,不仅和大家举行了研讨会,还特意设宴招待了一行人。这一次去巴什阿拉盖,大家各有收获,在晚宴上,各家企业纷纷康慨解囊,为巴什阿拉盖的交通建设捐赠了不少资金。

  秦西风在捐赠上没有显得特别大方,他和艾民都是分别捐赠了1000万元。不过他代表天然牧业承诺,等到春天过后,公司会派遣一个技术指导组前往巴什阿拉盖,在畜牧技术上对当地牧民进行帮扶。

  至于省里和当地心心念念的投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意向。

  寒假。

  秦西风一家人回到了瓦尔希姆。

  小虎过几个月就要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尽管他已经确定会去就读“内地高中班”,但这次考试成绩依然是很重要的。

  小家伙大部分时候都在学习,偶尔抽空和阿爸阿妈去山上滑滑雪。秦西风比较注重劳逸结合,不允许小虎整天埋头学习。

  这一天,秦西风和玉山江带着小虎踏入了峡谷地带。

  这是小虎第一次走进哨所,如今的瓦尔希姆哨所已经颇具规模,刚好扼守住了峡谷口的出入要道。郭亮现在负责哨所的工作,他听说秦西风来了,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迎了出来。

  “西风,今儿怎么想起来到哨所来转转了?走,屋里坐。”

  郭亮很热情,自从哨所成立之后,峡谷通道就不允许牧民随便通行。但秦西风显然不在禁止之列,包括当初巡边小队的成员,想上山还是百无禁忌的。

  “我带儿子去山上看看,就不坐了。”

  秦西风和郭亮打了声招呼,便和玉山江带着小虎走进了峡谷。他也有很长时间没来过了,自从巡边小队解散之后,他就彻底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小虎,我和你玉山江叔叔以前就是从这里上山去巡边,以前峡谷通道很难走,哨所成立之后,这条路显然已经经过了整修。”

  秦西风走的不快,一边走一边和小虎说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

  巡边的那些日子,战斗时有发生,他已经记不清楚曾经经历过多少次的危险。当年,瓦尔希姆的基础设施很差,连队的力量无法覆盖整个边线。正是有了无数的巡边队员协助连队守卫家园,大家才能过上如今的幸福日子。

  “阿爸,你们不怕危险和辛苦吗?”

  小虎的体力不错,但当他走到岔路口一带的时候,只觉得两条腿发软,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了。

  秦西风招呼儿子和玉山江坐下来休息,小虎缓了一会,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他想知道阿爸和巡边小队的叔叔们是怎么想的,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坚持了那么多年。

  “危险和辛苦谁不怕?但有时候明知道有危险,还是得硬着头皮冲上去。因为身后就是村子、是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秦西风没有说大道理,他带小虎上山并不是为了说教。

  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他今天的举动其实是为了传承,就像当初亚提克第一次带他巡边的时候。小虎在秋天就会去内地读高中,今后的岁月里大概也不需要他来守卫家园。

  但有些事必须要让下一辈知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为了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曾经都付出过什么。

  “阿爸,我明白了。”

  小虎默默的坐了很久,然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秦西风带着儿子去了界碑处,并让小家伙亲手擦拭了界碑,然后三个人才转身下山。这一路,秦西风和小虎说了很多,不仅说了亚提克当年的巡边故事,也说了自己和巡边队员们的一些故事。

  尽管这些故事相对于他们做的事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也让小虎听得热血沸腾。

  他明白了阿爸今天为什么会带自己上山,阿爸是要自己记清楚他的“根”在哪里。祖祖辈辈不怕流血牺牲的守护的东西,一定要记在心里,不能忘!

  秦西风对儿子的要求不高,他只希望小虎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