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霓裳铁衣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宏愿

《霓裳铁衣曲》第三百七十一章 宏愿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3472 书籍:霓裳铁衣曲

  “你们怎么了?”看众人表情不对, 郑姚忍不住开口。

  她还好意思问,她难道不知道这一个大喘气噎的别人有多难受吗?!

  小李心中愤愤不平。

  一旁的国家博物馆的魏老嘴角微抽,良久之后, 道:“你一开始说的这么严重,我们还以为……”还以为能再撑个三年五载的就不错了呢。

  没想到还有这么久。

  “啊?一两百年很多吗?”郑姚闻言有些愣怔。

  对于古建筑古文物来说,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魏老眉目舒展, 忍不住笑道:“一两百年是不多, 但对于已经没有希望的雁兴楼来说,却是无比的珍贵。”

  死而复生, 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哪怕三五年, 都意味着新的希望。

  “说不定百年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雁兴楼的寿命又可以继续延长下去了呢?”

  其实,倒也没那么麻烦……

  在郑姚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表情下,魏老代表其他人又问了一个问题:“对了,你为什么这么肯定雁兴楼再过个一二百年就会倒塌?是新修改的楼体结构有问题?还是说之前的地基已经不能用了?”这一刻, 魏老想了很多。

  不做思考,郑姚实话实说:“因为木材已经支撑不住了。”

  虽然木料已经做过防腐处理了,但寿命终究是有限的, 最终还是会被无情的岁月所侵蚀。

  “…也就是说,只要把腐朽的木头换掉就可以了?”

  郑姚点头:“对啊。”

  老头老太太们:“……”

  众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想骂, 但又不知道该骂点什么。

  已经很久没有人让他这么暴躁了呢, 这不比博物馆里那些笨手粗脚的修复师要气人多了?

  魏老吸气再呼气,呼气再吸气, 才勉强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小李忍不住扶额, 秀秀啊, 你这样会被打的你知道吗?

  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个人认知造成的差异。

  随着现代建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木头盖房效率低下无法量产,而且人口太多,大肆砍伐树木会破坏生态环境,建造房屋时基本都在用钢筋混凝土或者是别的建筑材料,渐渐地,一些木工手艺就失传了。

  虽然有一部分人还在坚持研究,但毕竟只是少数,终究无法抵御时代的洪流。

  因为懂得这些的人越来越少,有关于古代建筑的建造知识流失的越来越多,所以现存的这些就显得弥足珍贵。

  坏一样就少一样,再也不可能复生。

  但郑姚不一样,她从小到大住的就是这个,就算知道这些东西的珍贵,也还是下意识的不怎么放在心上。

  所以就造成了一方特别紧张,一方完全无感的局面。

  如果她想的话,不出一年,全国各地就会出现大量跟两千多年前分毫不差的古建筑。

  上到君王行宫,下到平民瓦房草屋,喜欢奢靡还是要忆苦思甜,想要什么样的郑姚都能给安排上。

  “那……”许久后,魏老厚着脸皮,颇为不好意思的开口:“能不能请你把设计图画下来?”

  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众人发现,没有原始的建造图纸,凭借他们自己的研究是真的不行。

  实在是复原不出来,更别提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了。

  “……”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需要什么图纸?

  雁兴楼真的是郑姚见过比较简单好上手的木制观景楼了,基本上有点底子的工人都会弄,跟钦王的摘星台、赵王的观月楼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行宫和楼阁压根没法比。

  将“没这个必要,太麻烦了吧”咽回去,想起自己还没拿到钱,于是郑姚笑着道:“好啊,没问题。”

  魏老以及其他人顿时大喜过望。

  有了这份图纸,就算是雁兴楼再出什么意外也不怕了。

  魏老轻咳一声,决定今天将厚脸皮贯彻到底:“对了,我这儿还知道国内其他一些濒危的古代建筑,你看……”

  郑姚也是十分上道:“行啊,都给我发一下吧,不过我可不能保证每一个都能修好。”郑姚虽然自信,但并不自负,所以并不将话说满。

  “没关系没关系。”多修一个都是赚,魏老哪儿会嫌麻烦。

  紧接着,全国各地有关于古建筑的疑难杂症纷纷汇集到了郑姚的手机上。

  生怕排的靠后她看不到,这些人可谓是争先恐后。

  提示音叮叮咚咚,好半天也不消停,最后郑姚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将铃声改成了静音,这才感觉安静了一点。

  一边指挥工人工作,郑姚一边细细翻看起来。

  她阅读的速度很快,一目十行都说少了。

  基本上眨眼的功夫她就将一封密密麻麻的邮件给看完了。

  ……这样真的能明白上面都写了什么么?

  魏老等人欲言又止,但一想到郑姚修雁兴楼的时候,连图纸都不需要,渐渐的,也就不打算去提醒了。

  花了三五分钟的功夫,浏览了差不多十七八份邮件,其中事情有大有小,有郑姚能解决的,有郑姚暂时解决不了,但仔细研究一下大概率能行的,还有一些彻底没救的,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该消失还是要消失的。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郑姚发现,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人的基础似乎不怎么好。

  一些基础常识类的都会弄错,就像是盖房子,根基都没打对,后续自然要塌,或者是一开始的解题思路都是错的,之后就只能越想越乱。

  然而郑姚却忘了,一些在她看来常识性的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却是难如登天。

  几百年几千年期间,战乱频发,历史有时候都会出现断层,更别说更加低调的有关于古代建筑学的书籍和资料了。

  能毁的基本上都被毁掉了,这还是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之后,逐渐又捡回来了一些,情况才不至于特别糟糕。

  而且这些专家的水平并不差,要是差了,他们也当不了专家。

  随便一个拿到古代,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就是他们比较的对象太强,以至于魏老他们显得有些相形见绌,变得不那么出彩了。

  但凡现在留下的古楼古建筑,绝大多数都是传世名作,稍差一点的,要么是朽掉了,要么是塌了,压根保存不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机会让现代的人见到。

  这也就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眼下这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无一不是名家巨匠之作,你让普通高手来修,高手也觉得很为难啊!

  但又不能放着不管,所以这大概就是一些建筑越修越没有古味儿、越修越偏向现代化的原因了。

  不是他们不想,是他们真的做不到啊!

  从大钦到如今,整整两千多年时间里,建筑学也在不停的变化、进步着,郑姚虽然做不到全部都懂,全部都会,但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当初也是在墨家钜子和公输家那里打探过情报…啊不,以学生身份进修过的人。

  如果不是家族冤屈未能平反,钦王那里还需要她,最后郑姚说不定还真能混个钜子当当。

  可见当时卧底期间她已经接触到了墨家和公输家的核心知识。

  什么?至于你说这是偷师?

  为了天下太平、为不再遭受战乱之苦而努力的事,怎么能叫偷师呢!

  大钦积累数代,实力强横,王上麾下的铁骑早晚要踏平其余八国,四舍五入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她提前在家人那里学点东西用于国家建设,这又有什么不对?你说是吧。

  而现在,她所学,不就正好能派上用场了?

  钜子和公输家也不算吃亏,虽然当时他们两家参与修建的各个都城布防图一点一点,被她摸了个底儿掉,极大的便利了钦王铁骑进攻的步伐,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两家所学,才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不是?

  那些在岁月里流失的东西将重现人间,你看,这教课教的多值!

  “要不,我直接把我看过的那些古书,给你们默写出来吧。”沉吟片刻,郑姚道。

  她还真看过所谓的古书啊?

  小李一开始还以为她这是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自己的呢,没想到还真有。

  想起自己对秀秀的怀疑,小李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

  “行,没问题。”一开始的时候,魏老他们并没有将郑姚的提议放在心上,建国以来这么多年,流落民间的东西能被回收的,早就被回收上来了,不能回收的也基本没了,着实没什么可期待的。

  基本上没什么他们没听说过的了,所以这群老头老太太也只是礼貌性的应答,毕竟孩子这么热心,他们也不好泼冷水不是?

  直到郑姚找出纸笔,一点一点将当初所学尽数还原。

  从钜子到底下的人才,但凡有参考性的知识,她都没有放过,比现存资料所记载的不知道齐全到哪儿去了。

  全部都是一些浓缩的精华,更是郑姚亲生经历的见闻。

  一开始魏老还在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姚越写越多,渐渐的,他就笑不出来了。

  表情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你们也赶快过来看看!”伴随着魏老的呼唤,其余众人先是愣怔,接着伸手拿取桌子上的手稿,越看,他们就越觉得上述的文字,是那么的熟悉。

  但是,却并非现存记录里面任何一部书上面的记载。

  这是一份陌生的、未能被记录在历史上的全新发现!

  很快,众人的表情都跟着变了。

  呼气再吸气,吸气再呼气,下一秒,魏老目光如炬:“能说说,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来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