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霓裳铁衣曲 第三百一十五章 韩王

《霓裳铁衣曲》第三百一十五章 韩王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3419 书籍:霓裳铁衣曲

  “大将军思虑深远,非属下所能及!”慕容鹉低声道:“不过就这么下去,也是数不尽的麻烦吧?”

  “这就是你的工作!”王文佐笑道:“在那些麻烦尚在萌芽时便一一除去,怎么了,觉得太难了,自己做不到?那就现在提出来吧!还来得及!我不怪你!”

  慕容鹉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面门,王文佐面上似笑非笑,那略带戏谑的眼神让他胸中一阵涌动,下意识的应道:“只需大将军授与权限,属下只能让长安城中风平浪静!”

  “好!”王文佐拍了下手,解下腰间的一枚玉佩,拆成两半,拿出半块交于慕容鹉:“待到整饬完漕运后,我会前往长安,将都城禁军也整饬一番,这半块玉佩便是符节,必要时你可以用这个调配禁军,将佐会服从你的命令!”

  “属下遵命,谢大将军!”慕容鹉赶忙下跪,伸出双手接过那半块玉佩,小心翼翼的收入囊中,他知道自己既然受命探查京城动静,那便不可能再插手禁军,否则便权力太大了;而这半块玉佩是供自己危急时刻用的,若是平时自己凭借这个妄动,立刻就是杀身之祸,王文佐说的“必要时”就是这个意思。

  “好,那就这样吧!”王文佐点了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次接见便是结束了。

  卢十二放下酒杯,捋了捋浓密的胡须,露出小臂上的旧时伤疤:“大伯,为何大将军还不进长安!”

  “兴许是时机未到吧!”卢仁基用不那么肯定的语气答道。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卢十二问道:“照我看,是大将军自己不想迈出那一步罢了!”

  “十二郎你是何等人,岂能妄自揣测大将军的心思!”卢仁基笑了笑。

  “我自然是猜不出,不过已经没有什么挡在大将军和长安之间了,这没错吧?”卢十二笑道:“还有,大将军能有今日,也离不开我们河北人的支持,而大将军却没有半点说法,大伯您就没有一点想法?”

  “十二郎,若是你心里真的怀有方才那些念头,最好是立刻散了去,越快越好!”卢仁基冷冷的看了卢十二一眼:“不错,大将军此番成事,河北人是出了力,但出了力不等于就一定能得到回报的,更不要说自己去要的。今时不同往日,不是大将军有求于我们,而是我们有求于大将军了!”

  “是!”卢十二有些无趣的叹了口气:“那照大伯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耐心等待!”卢仁基道:“大将军终归会有个说法的!毕竟十万大军,他总不能就这么视而不见,你说是不是呢!”

  “大伯说的是!”卢十二笑了起来:“若是照我的意思,干脆把都城迁到洛阳来,这样既不用每年花费那么大气力转运漕粮,又绝了关西人的根本,岂不妙哉!”

  “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卢仁基笑道:“大将军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说别的,若是迁都洛阳,那安西、陇右之地还要不要花费那么大心力?和吐蕃人的仗还要不要打下去?这么说来,定都长安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说别的,光是每年从西域而来的商贾财赋,就不是个小数目。洛阳虽然位居天下之中,但离西域又远了不少!”

  “大将军他还缺钱?”卢十二嗤笑了一声:“西域之地虽然广阔,海东之地也不狭小。新罗高句丽百济的三韩之地、倭人的四岛之地,还有向北的无垠旷野森林、河流纵横,金银铜铁矿藏、鱼场、皮裘,可供开辟的土地更是无边无际,如陆海一般,我这次随大将军东征可是开了眼界,在大唐的疆域之外,还有另一个大唐,不,两个大唐!以河北山东之人力,开辟海东之旷野,便足以震慑天下,对于他来说,关西长安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这只是你的想法!”卢仁基道:“照我看,大将军还没有迁都的念头,否则他花那么大气力整饬漕运作甚?”

  “他现在不想不等于将来不想!”卢十二道:“别忘了,彦良公子可是一直留在海东呢!那可是他的继承人!如今长安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为何却把儿子一直放在万里之外呢?”

  “这个——”卢仁基一时哑然,片刻之后方才道:“大将军行事素来稳妥,他将继承人和自己分开,也是防备万一!”

  “那也不至于隔着这么远吧?”卢十二笑道:“一个在陕州,一个在柳城,一封信往返就要小半年时间,这也是为了安全?”

  这一次卢仁基被说服了,他默然片刻:“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先试探一下大将军的口风吧!”卢十二笑道:“说迁都还太早,那重修范阳总可以吧!”

  ————————————————————————————

  长安城。

  随着气候一天天转暖,朱雀大街两旁的树木逐渐长出了点点绿芽,街道旁的商贾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当然,最让城中居民们高兴的是广运潭边的码头上停泊的漕船愈来愈多了,长安的粮价随之迅速下降,已经到了斗米五十文上下的水平,这虽然距离过去斗米二十钱还相差甚远,但相比起先前动辄斗米七八百钱还是强多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座宏伟的都城正在迅速恢复往日的活力。

  虽然战乱已经平息,漕运恢复,但还是有一件隐忧埋藏在每个人心头——迄今为止,王文佐王大将军还是没有回到长安城,入朝辅政。当然,他也有足够的理由——依照他对天子招他还朝的旨意的回复,他要先清河河道,恢复因为战事破坏的漕运,恢复长安的粮食供应之后,然后才受诏入朝辅政。这个理由听上去倒是冠冕堂皇,但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入朝辅政和整饬漕运根本不冲突,王文佐完全可以先入朝辅政,然后在长安整饬漕运,毕竟又用不着他亲自去挖河道。那么王文佐拒绝入朝辅政的真实原因只有一个——来长安入朝就要解散自己的军队,他不敢这么做,就拿整饬漕运当做托辞。

  面对这个托辞,天子做出了让步,收回了招其回朝的旨意,并给了王文佐整饬漕运的加衔,算是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得出来这实际上对两人的脆弱信任是一种伤害,天子可以一次收回旨意,但不可能第二次、第三次,王文佐迟早是要回到长安的,到了那个时候,两人又如何自处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摆在每个人面前,因为一旦天子和大将军再次爆发冲突,那长安的每一个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寻常百姓都会受到影响,这一点已经在不久前的战争中得到印证得了。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要给出自己的答案。

  韩王府。

  “哎呀,慕容将军竟然亲自上门,小王当真是蓬荜生辉呀!”

  作为高祖皇帝还在世的为数不多的儿子,韩王李元嘉站在二门的台阶上,微笑的欢迎着慕容鹉,这已经是他的身份所能允许的最大程度的礼遇了。

  “哪里,哪里!”慕容鹉上前几步,向李元嘉躬身还礼:“小人前几日去了一趟陕州,将您老人家的事情禀告了,大将军狠狠的训斥了小人一顿,责怪小人不知礼数,为何不立刻回拜。所以小人一回长安,第一个就到您府上了,也未有事先通传,失礼之处,还请殿下见谅!”

  “诶!”李元嘉走下台阶,伸手将慕容鹉扶起,笑道:“什么有礼无礼的,合意便是有礼,不合意便是无礼!你今日能来,老夫高兴还来不及,自然是有礼的,来,快快进来,外间风大,一同喝上一杯去去寒!”

  慕容鹉随李元嘉上得殿来,只见早已摆好了饮宴,李元嘉拉着慕容鹉在上首坐下,作陪的有王府世子、长史、洗马等四五人,都是李元嘉的亲近之人。几人坐定了,李元嘉第一个举起酒杯,笑道:“这第一杯酒便祝天子与大将军皆康健福寿,天下息兵,共享太平!”

  “祝天子与大将军皆康健福寿,天下息兵,共享太平!”众人举杯齐声应道,饮罢了,李元嘉拍了两下手掌,从两厢进来一队舞女,随着乐曲声舞将起来,一时间堂上觥筹交错,香影飘飞,端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慕容鹉也算的是见过世面的,在这里也不由得心旷神怡。

  “慕容将军!”韩王世子笑道:“您看着堂上歌舞倒也还看的?”

  慕容鹉一愣,旋即笑道:“此等佳人佳舞,小人着实未曾见过!”

  “呵呵!”韩王世子笑道:“那将军可细细看,堂上若有合意的,待会便会送至府上!”

  “啊?这如何可以?”慕容鹉清醒了过来,赶忙推辞。

  “这些本不过是娱人之物!慕容将军乃是当世英雄,美人配英雄本就是自然之理,有何不可?”韩王世子笑道。

  “不可,万万不可!”慕容鹉倒还记得自己来拜访韩王的目的,他是来探对方底的,底细没探成,带个美人回去,岂不是反过来了?若是让王文佐知道,只怕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就没了。

  “有何不可?”韩王世子笑道:“莫不是这些女子粗陋,不足以侍奉英雄?那好,换一批人便是!”他挥了挥手,便要让那些舞女退下,换一批人来。

  “不,不!”慕容鹉赶忙道:“非是贵府女子不美,实乃家中山妻有言在先,实在是受不得世子美意!”

  “原来如此!想不到将军如此伉俪情深!”韩王世子的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之色,旋即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为难将军了!”

  慕容鹉好不容易拒绝了,心中长出了口气,他接着舞女退下的间隙,从袖中取出王文佐的名刺,双手送上:“这是大将军的名刺,他得知大王遣使者来拜之事,便让末将带来,赠予大王。他还说待其回长安后,必定亲自登门拜访!”

  “哦!有这等事!”韩王李元嘉伸手接过仆役送来的名刺,仔细看了看方才珍而贵之的收起,肃容道:“大将军若是登门,小王自当在大门外亲迎。如今天下大事,皆系于大将军一身,老身满门数百口,皆托付于慕容将军了!”

  “不敢!”慕容鹉赶忙躬身还礼。

  “没什么不敢的!”韩王挥了挥手,堂上的婢女仆役乐师纷纷退下,只剩下席上四五人,他叹了口气:“现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老夫也就说几句大实话了。当初大将军第一次来长安时,平定乱事,老夫就看出他是非常人。看到当时的太子与他交好,老夫是说不出的高兴。我大唐后继有人,老夫亦能安享富贵。后来也证明老夫法眼无差,高句丽乃是东北两朝大患,大将军一举覆灭;倭国有大海相隔,大将军领千人破之;吐蕃屡犯剑南,大将军建路立碑,教化一方;新罗,靺鞨乱起,大将军动向,海东无波;更不要说不久前的事情,更是大将军一己之力,着实是大唐的紫金梁,白玉柱,无人可以替代。”

  “大王对大将军的看重,末将会向大将军转告的!”慕容鹉道。

  “这个倒是不打紧!”韩王摆了摆手:“不过眼下大将军与天子却有一点误解,所以长安城内人心不安呀!”

  听到韩王居然把话摆上台面来,慕容鹉微微一笑,却不说话。韩王看了他一眼,径直说了下去:“其实照老夫看,只要依照八个字,自然海内无波,天下太平!”

  “八个字?”慕容鹉皱起了眉毛:“愿闻其详!”

  “政由王氏,祭由李氏!”韩王道。

  “政由王氏,祭由李氏!”慕容鹉吃了一惊,瞪着韩王,半响之后方才低声道:“大王慎言!大将军绝无此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