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霓裳铁衣曲 第两百八十四章 预付款

《霓裳铁衣曲》第两百八十四章 预付款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3403 书籍:霓裳铁衣曲

  “沛王和有些人过从甚密?”王文佐问道:“什么人?”

  “沛王殿下乃是天子亲弟,我自然不可能派人监视!”薛仁贵答道:“不过我听说这些人好像都是河东口音!”

  “河东口音?”王文佐看了一眼薛仁贵,突然笑了起来:“多谢薛公,王某承情了!”

  “承情不敢当!”薛仁贵笑道:“只是薛某这辈子的声名都毁在大非川上,若说天下有谁能替薛某报仇雪恨,那也就只有三郎你了。薛某就算再怎么蠢,也知道该站在谁一边!”

  听到薛仁贵这般说,王文佐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位也是聪明人,以他的资历身份,公然站队到自己这边不太合适,毕竟薛仁贵当一路总管的时候,王文佐还是个军中小卒,就算王文佐现在官位已经在他之上,屈身俯就传到外面也不好听。而按照薛仁贵这般说来就是军中前辈对后辈的托付,就算写在史书上也是一番佳话。

  “薛公放心,待我料理了东贼,有了余暇自然会再来处置西贼!”王文佐笑道:“吐蕃君弱臣强,枝强干弱,必不能长久。若是我猜的不错,钦陵那厮多半会死在吐蕃赞普手中!”

  “若是能如三郎你说的,那就最好了!钦陵这厮在世上一日,陇右便一日不得安宁,着实是我大唐之心腹大患!”

  “薛公说的是!”王文佐笑道,他和薛仁贵又说了几句,便端茶送客了。方才薛仁贵说沛王与河东口音的人过从甚密,像这种政坛老油条在这等敏感问题上自然不会胡言乱语。河东在初唐望族无非有薛、柳、韩等姓,而其中声名最盛的莫过于裴氏,裴居道、裴行俭都是这一姓出来的,只是分房不同而已。裴行俭还在带兵对付突厥叛军,插手朝中,暗地里勾搭沛王的可能性不大;倒是裴居道这厮的可能性不小。

  “看来多半就是裴居道这厮了!”王文佐稍一思忖,沉声道:“来人,传卢十二来!”

  “大将军!”卢十二进门来,沉声道:“您找我?”

  “嗯!”王文佐道:“最近有些人与沛王过从甚密,据说是河东口音的,你是范阳本地人,人头熟,去查一下这些人的来历,和沛王说了些什么,是不是与裴居道裴侍中有关系!”

  “是要将来人拿下还是只查问来历?说了什么?”卢十二问道。

  “只查问来历说了什么就行,最好不要让沛王察觉!”王文佐道。

  “属下明白了!”卢十二躬了躬身,退出门外。

  ————————————————————————

  这里遍地残垣,四下死寂,重重密林,青苔满墙。

  手下的人带回一头野猪和两只野鸡,他们拆除村落的参与的梁木橼木,将其劈成木柴,堆成柴堆,中间堆上干枯的灌木。王宽将猎物切成小块,用尖利的树枝刺穿,放在火堆上,然后点燃柴堆,火焰腾空而起,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我们回来了,我说过,我们早晚有一天会回来的,这一次我们再也不会离开!”王宽对着火堆高声喊道,同行人齐声应和,呼喊声伴随着火焰和烟柱,直冲云霄,四周的树林激起一片惊鸟,似乎就连森林也被众人的宣称惊动了。

  随着火焰的炙烤,王宽将烤熟的猎物取下来,分给同行的人,野猪肉粗硬坚韧,众人艰难的吞咽,逃亡的日子里他们早已习惯了各种艰苦,而今他们回来了,将重建家园,比起那些,这点苦楚又算得了什么?

  “找到了,王大叔!”一个轻狡少年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对王宽喊道:“您说的地方找到了!”

  “好,你们几个拿上锄头跟我来!”王宽随手点了几个青壮汉子,被点到名的汉子三口两口吃完烤肉,拿起锄头跟了上去,一行人穿过一片杂木林,来到一棵大橡树下。王宽看了看这橡树,笑道:“不错,就是这棵树!”他看了看天空,辨认了下方向,向正东走了十二步:“就是这里,开始挖!”

  汉子们开始挥舞锄头,很快他们就发现层土下面是一层木板,他们翻开木板,发现了一些石灰和干松针的混合物,这是当地人时常用来防潮的铺垫物。待到清除了这些,众人终于看清了——地窖里是一只只装满了粮食的口袋和各种捆扎整齐的农具。

  “里面的存粮足够咱们吃两年的,当初的全套家什也都在,都搬出来,明天先烧荒,还能赶得及种下一茬粮食!”王宽大声道。

  “好咧!”

  众人爆发出一片欢呼声,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王宽这么急着返乡重建家园,原先不少人还是心中颇有微词的,毕竟仗还没打完,留在范阳那边虽然过得不怎么样,但终归还是能混个半饱。回故乡听起来好,可口粮啥的就只能完全靠自己了,地里的粮食可不是今天下种,明天就能长出来。

  地窖里的粮食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他们吃饱了饭就开始忙碌,老人女人们开始重新清理田亩,杂草和灌木已经完全占领了田亩,他们排成一列稀疏的横队,确认了风向,然后开始放火,很快烟雾和火焰就蔓延开来,不时有小兽小鸟冲出火焰,撞进人群中,沦为晚餐的材料。而男人们则开始砍伐树木,和土糅泥,准备重建房屋,整个村落充满了一团生气。

  第四天,村庄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阿至罗。王宽惊喜的将其迎进自己的棚子里,询问离别之后的经历。

  “其实也没什么,受伤,养伤,再受伤,再养伤!”阿至罗苦笑道:“幸好我的运气不错,没这条小命丢掉!”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王宽一边从火堆上拿下瓦罐,一边笑道:“怎么样?你现在在那儿高就?”

  “什么高就!”阿至罗摇了摇头:“上次伤好后在柳城遇到大庭怀恩了,他现在给王大将军效力,我也就在他手下,当个虞候!”

  “这还不是高就?”王宽笑道:“大庭怀恩现在可是直接为大将军效力了,你在他手下当虞候,将来仗打完了少说也能授个守捉、镇守使!”

  “你想多了,现在大庭怀恩可不是去当斥候射生,干的是其他差事,只怕不那么容易立功了!!了”

  “其他差事?什么差事?”

  “算算账,点点数,什么的,你觉得这能当上守捉,镇守?”

  “算账,点数,让你?”王宽诧异的瞪大了眼睛:“你这十根手指不去拉弓弦去拿算筹,上头没昏头吧?”

  “也不是昏头!”阿至罗苦笑道:“大庭怀恩估计是没人手了,才把我这种人也拉过去用了。”

  “对了,你还没说要你算什么呢?”

  “还能算什么,无非是麦饼,粟米饼,腌猪肉,腌鱼,豆油,麦酒什么的!”阿至罗叹道:“听大庭怀恩说,大军一动,耗用的粮秣就数都数不清,若是都从河北调用,途中转运的花费就数不清,所以最好是从就地调达,就是从咱们当地买的意思。可我说这里都打了几年仗了,啥都没了,哪来的多余吃食出卖。”

  “是呀!”王宽叹道:“若是往年那是好说,光是我家就有三屯存粮,现在就算有点粮食,也得留着供乡里人吃,哪里有多余的卖给你们。”

  “上头不是让你们现在卖粮,而是明年,他让我先清点一下距离官道近一些田庄能产出多少粮食来,可以先付两成的订金,来年再交粮!”

  “订金?”王宽机敏的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这么说我可以先拿钱,来年再给粮食了?”

  “好像是这个意思!”阿至罗揉了揉后脑勺:“不过只有两成!剩下的八成得等到来年交粮才给。”

  “两成就两成,白给的钱俺不嫌少!”王宽精神大振:“对了,你有没有听说要几成息?”

  “几成息?啥意思?”阿至罗不解的问道。

  “现在拿钱,来年才交粮,这当中几个月功夫不是等于借给俺使了?难道不用付利息?”

  “宽哥你说的是,我怎么。就没想到!”阿至罗这才反应过来,他回忆了一会儿:“好像没有,至少我是不记得有提到这个!”

  “那好,你替我打听一下,只要息不高于一年三成的,俺就借,不,咱们村的人都借,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真是久旱逢甘霖呀!”

  听到这等开心事,王宽唤人拿了瓶果酒来,与阿至罗二一添作五分了,喝了起来。王宽突然问道:“阿至罗,你有没有觉得奇怪,俗话说兵贵神速,这打仗都是越快越好,大将军这么拖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知道,难道是仓促间拿乞四比羽没有办法?”

  “这种鬼话你也信?”王宽翻了下白眼:“十个乞四比羽也及不上一个大将军,照我看,大将军这是想拖下去!”

  “拖下去,这能有什么好处?不可能吧?”

  “嘿嘿!当然有好处!”王宽笑道:“就拿你刚才说的那事来说,这是给咱们好处。就和大灾之后,施舍济民,官贷种子啥的一样,你觉得那些得了好处的人会念谁的人情?”

  “自然是大将军!”说到这里,阿至罗也反应了过来:“你是说大将军收买人心!”

  “我可没这么说!”王宽笑了笑:“不过我劝你应心里有数!”

  “嗯!”阿至罗点了点头。

  ————————

  长安,裴府书房。

  “老爷,小人这次去范阳,拜见了沛王殿下,把您的意思转告殿下。”一个身着灰袍的汉子站在案前低声道,灯光照在他的身上,在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阴影。

  “那沛王说了什么?”裴居道手上毛笔不停,随口问道。

  “沛王殿下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人拿案上的柿饼,赏了一个给小人,让小人去祛痰!”

  “柿饼?祛痰?”裴居道放下毛笔,眉头皱了起来,过了片刻他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吧,今日的事情莫要乱说!”

  “遵命,老爷!”

  送信的家仆离开之后,裴居道走到书架旁,开始搜索起来,终于他找出一本医书来,借着灯光反看了半响,终于停了下来,只见有些发黄的纸上写了一下几个字“柿饼多痰,慎食!”

  “果然,果然如此!”裴居道露出了兴奋之色,他猛拍了一下手掌:“想必沛王也知道自己身边多有王文佐那厮的眼线,所以才故意说出这种颠三倒四的话来,这分明是告诉我有些话他当着面没法说!好,他有这个心思就好!”

  过了半响,裴居道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医书放回原处,回到几案旁,思忖了片刻,挥笔写下一封书信,唤来自己的门客,对他道:“你再去一趟范阳,把这封信。亲手交给沛王殿下!”

  李素雯府。

  自从姐姐李下玉与太上皇后同归于尽的那晚之后,李素雯就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她搬出了大明宫,在长安城的西南角选了一处不大的府邸,平日里深居简出,似乎希望就此从所有人的视线里消失。

  而长安城的上流社会本就是个极其势利的地方,当你在风头上时,所有人都会围拢着你,恭惟着你,哄着你开心,把你抬到半空中;而当势头过去了,所有人就会把你丢到一旁,把你遗忘,甚至踩上一脚。

  而李素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初她和姐姐从倭国回来时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凄惨,如果说王文佐没有离开长安前,旁人还有所顾忌。那现在就真的毫无顾忌了。

  她的府邸不但没有往来的宾客车马,反而成为往来的拉货,拉水,甚至拉粪水的驴车骡车的经过,驻足之处,青石台阶门前甚至时常能看到这些牲口留下的粪便,全然是一副破落模样。

  这天中午,一辆瓜果车正在巷口歇脚时,车伙计正坐在车辕上打着凉扇,突然看到数十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赶忙跳起身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