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赤帝 第五章拨乱反正

《三国之赤帝》第五章拨乱反正

作者:禾本科植物 字数:2644 书籍:三国之赤帝

  就是这样,继续工作,努力工作。刘玄德沉浸在工作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除了要以最快速度,处理冀州上百个县,数以千计的真官吏岗位之外,刘玄德还要安排整个司隶地区的军队布防。以确保在未来,或许很快会发生的,与山东“诸侯”的战争中,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这有些僭越——我是说前者——作为“卫将军”,禁军领袖,理论上刘玄德的确拥有布防司隶的权力。

  但是,任命冀州上百个县,空缺,以及并不空缺,需要转任的县令、县丞、县尉……乃至诸乡有秩,则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

  前者按理说属于朝廷管辖范围。诸县官员应该经过帝国中枢的中央政府任命才对。这也是刘玄德与朝廷诸官僚的第一次斗争。斗争的结果,理所当然以刘玄德的胜利告终。

  尽管有官员认为,刘玄德此等行为,形同于割据冀州。拉帮结派,吃相实在是有些难看。

  然而刘玄德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

  一方面,他得到了天子——准确的说,是何太后的支持——

  在经历了洛阳动乱之后,太后对于洛阳之朝廷诸官僚的不信任感,几乎到达了顶峰。而与之相对的,刘玄德则获得了他的极强大的信任。甚至得到准许,可以毫无阻碍的出入宫禁,随时面见太后。

  凭借着这样强大的信任,以及太后临朝的正统性支持,刘玄德拥有足够的法理特权。

  除此之外的另一点,便是刘玄德的发言,振振有词的振聋发聩——那就是——

  “冀州将成为天下变革的核心所在!”

  秋季,在朝堂之上,新鲜出炉的卫将军当着朝廷诸公,说出了这样的话:“天下——如今的天下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候——倘若再按照原本的方式下去。那么大汉必亡,朝廷诸公,你我皆是千古罪人!后世史书评价,当将我等与桀纣之臣相提并论!”

  在这样恐吓了朝廷诸公之后,刘玄德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冀州将是他选定的,变革朝廷政治的试验田。所有的一切新的制度,所有的一切新的技术,全部都会在这里开花结果,而后逐渐的推向天下。

  “……”

  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发言,再次遭到了朝廷守旧派的反感。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属于这个“派系”,也就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

  天下很糟糕。嗯,是的。

  糟糕到这个地步,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大汉必然会灭亡。嗯,嗯。这些自己似乎也能猜得到……但是啊。

  这个,和动自己的蛋糕是两码事啊混蛋——

  倘若为了拯救大汉,就要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的话……

  “那这个大汉,亡了也就亡了。我们大不了再去找个新的天子……”

  在刘玄德说出这样的话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内心中,闪过了这样的话。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新执政团体的抗拒情绪,进一步加重了……

  从此开始,刘玄德的执政时代,注定伴随着不稳定与诸官僚的对抗。

  当然,紧随其后的,刘玄德所说的:“此举不单单是为天下万民,更为诸公能长保富贵。”又让这种对抗情绪大幅度降低了。

  “诸公难道不怕陈胜、吴广之事再演?”

  刘玄德的话,让朝廷诸公忍不住的想要顾左右而言他:

  “数年之前,太平道作乱之事尚未远去。如今天下盗贼纷乱,山东诸州如沸汤一般——诸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民乱一起,诸公难道能独善己身?”

  “嗯,嗯。”

  说出如此话语的刘玄德,无论表情,动作,语气,都带着强烈的,难以抗拒与辩驳的味道。当他环视四周时,没有一位大臣敢与他对视。即使是最近一段时间,蹿得很快,已经逐渐获得了党羽的王允。或者与袁氏一样,根基深厚的四世三公之一,杨氏如今的大家长司空杨彪,面对刘玄德时,都默默无言的说不出话。

  因为刘玄德说的道理实在无可辩驳。

  “嗯,那便这样吧。”

  最终,端坐在天子身边的太后何氏,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刘玄德慷慨的起身,一个人压住了朝廷衮衮诸公时,她的目光就一直,一直停留在他身上。

  而当最终,刘备毫无悬念的获胜后,何氏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切依云阳侯所奏。朝廷当于冀州力行新政,以为天下表率。倘若新政有得,则最终推行天下。

  又为能上下一心。冀州两千石以下诸官员任免之事,由云阳侯一言以决。诸公,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

  话都说到这里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么?朝廷诸公互相看看,默默无言。最后还是王允站了出来,弱弱的说了一句:

  “此举,不符合朝廷体制……”算是抗议。

  耳听得王允这样说,何太后一下子翻了脸色:

  “那袁氏逆党犯上作乱时,朝廷体制何在?!倘若朝廷体制有用,我两位兄长怎么会死?!”

  这话说的声色俱厉,一下子将王允镇住了,紧接着便诺诺无言。刘玄德的提议,以及一系列官员变动,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通过。

  一方面,刘玄德对于冀州的掌控得到了巨大提升——甚至比起汉末,原本历史上的那些“割据军阀”更强。强大的多——

  汉末三国时代的割据军阀,诸州牧虽然理论上拥有全州的行政权力。但因为诸郡国长官,并非是他们任命的,并且诸郡国长官,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与极强的独立性。所以在很多时候,汉末初期,由州牧转变为“割据军阀”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地盘的掌控非常差。

  甚至很多时候,因为威望,以及更重要的,具体的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诸郡守,国相支持的州牧们,政令都出不了门。

  如同刘岱、刘繇兄弟,或者幽州牧刘虞那样。与下属郡国长官对立,甚至冀州牧韩馥,更是被被自己的下属的太守给篡了权……

  而在汉末割据后期,这个情况得到了一定解决。后期的割据诸侯们牵州连郡的,地盘都是从别人手里抢的,下属的郡国长官,或者是投靠了自己的小弟,甚至干脆是自己任命的。自然指挥得动。甚至连郡国长官的任免权力,都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

  如同袁绍那样,愉快的自行其是,连州牧这样的大员都能任命了。

  但是他们对于自身的领地的控制,恐怕仍旧做不到如刘玄德对冀州一样强。

  归根结底,是因为世家的存在。

  为了获取当地世家的支持,割据军阀们必须要与地方世家分享权力……比较著名的如同荆州的蔡氏、蒯氏,还有徐州的陈氏那样。更不用提江东的那些混蛋们。

  即使是如曹操那样的枭雄,也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对于自己领地上的世家进行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割据诸侯,就好像一个“小东汉”一样。秉承了东汉的“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的“美好传统”。

  然而。

  现在。

  所有的一切约束。对于刘玄德来说都不存在——

  他依靠大批自己任命的官员,在行政与官府方面,最大程度的控制了冀州的官僚体系。

  同时又依靠经济,以及土地政策,最大程度的压制了冀州的世家。

  将这两者完全压倒的刘备,从事实上,完全的,彻底的,控制了整个冀州。

  他的政令,他的政策,他的改革,将在冀州的土地上完全的,彻底的贯彻下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天下从王莽乱政以来,已经有接近两百年的时间,官府的力量能如此在一个地区彻底控制了。

  “多谢太后成全。”

  在这之后,刘玄德松了口气。

  虽然自己已经预料到了最终的胜利,但倘若不是太后何氏的强力支持的话,那么自己也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

  “皇叔言重了。”面对刘玄德时,太后何氏却是与之前不同,和颜悦色的可以:

  “倘若不是皇叔相救,哀家与陛下死无葬身之地了。天下岂有如皇叔一般忠贞之士?哀家不信皇叔,还能信谁呢?”

  “多谢太后信任。”刘玄德赶忙又行了一礼。再抬头看时,就看到太后对自己,露出了略显意义不明的笑容。

  稍微心跳了一下,刘玄德以最快的速度低下了头。心里觉得有些不妙。

  他的这些反应,自然被太后何氏放在眼里。而后产生了一些微妙的误会。

  于是,太后笑的更加开心了。

  “比起先帝,云阳侯这等少年英雄……实在是强太多了啊。”

  她忍不住的这样想到。

  事实上,从最开始,也就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刘玄德犹如传说中的英雄一样降临在她面前时,一股异样的情愫,便开始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推移,她在刘玄德身上投下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多。也理所当然的,刘备所展现的一切,也让她更加的,更加更加的沉迷其中,甚至无法自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