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赤帝 第十六章你问我支持不支持

《三国之赤帝》第十六章你问我支持不支持

作者:禾本科植物 字数:2678 书籍:三国之赤帝

  在与汉朝数百年的,好像马拉松一样的战争中,曾经不可一世,横跨万里,控弦四十万的草原帝国,终于还是无可奈何地土崩瓦解了。

  曾经的辉煌烟消云散。草原的霸权转移给了曾经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游牧民族中的边角料,曾经的东胡后裔的鲜卑人。

  而原本的匈奴帝国也惨遭分裂。最糟糕时,匈奴帝国的国土上出现了“五个”,自称匈奴单于正统的废柴。这些废柴在互相攻伐,争权夺利的同时,最经常做的,就是拼了命的谄媚汉帝国。

  那个时代是汉宣帝执政,也就是那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刘病已。时值汉帝国的又一治世。

  顺便。

  在那之后的汉朝皇帝是汉元帝来着。

  嗯。

  是的。

  就是传说中的“昭君出塞”的那个汉元帝。

  与后世“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说的完全不同。汉元帝虽然在为政治举措上非常幼稚无能。但因为前人留下的好底子,汉朝国力仍旧强盛,同时匈奴则衰弱的要命。这种情况下说什么汉元帝被匈奴逼迫抛弃爱妃什么的,脑子绝对是被胡桃夹子杵了

  ……

  曾经因为匈奴人强盛,而投靠匈奴的外族部落理所当然,在最短时间内分裂出去。

  而匈奴本部人员,则分裂成了南北两部。

  在分裂之后,北部匈奴最终远道迁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之后出现在欧洲地区,带给罗马帝国灾难与灭亡的,堪称天灾的匈人或许与迁徙的匈奴有一定联系……但因为中亚草原地区太过混乱,时间跨度较长,并且没有文字历史记录,所以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

  以帝国与匈奴之战,时间跨度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人口之多,出动军队之众。不要说在现在,东亚范围内,即使是在全世界,整个古典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汉帝国之强,理所当然世人皆知。而匈奴之强韧,善战,疯狂。于草原兴起的无数霸主中同样坐二望一。

  与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数百年的宏达史诗战争相比,西方引以为傲的希腊-波斯的二百年战争不足挂齿,至于后世发生在蛮族化的欧罗巴地区的一系列百年战争,八十年战争什么的,更和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

  北匈奴远遁大漠草原,消失无踪。再之后,便是南匈奴。

  在被帝国打崩之后,南匈奴最终内附,成为汉帝国的附庸国之一,直至今日。

  这群匈奴人在默默地舔舐伤口,积攒力量。而同时,汉帝国的实力在不断衰落。双方的力量对比在接近,不断接近……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不断接近。

  这种情况下,既没有被同化,仍旧保留着游牧民族习俗的匈奴人……理所当然,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

  ……

  问题出现在今年的二月份……

  在汉室帝国内部盗贼蜂起的情况下,朝廷里不知道那个“天才”想到了一个天才一样的想法。

  也就是征召南匈奴兵马,以镇压中原农民起义。

  当时的刘玄德刚刚任职河内,在得到消息后连忙上书——开玩笑,这种情况下,帝国之所以还能镇压住南匈奴这种渣渣,就是靠着祖上积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会儿你去南匈奴,要调南匈奴骑兵镇压汉民起义?

  先不说从国家,民族大义上说,你这种行为有多人渣——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引外人镇压自己人民起义驾轻就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清朝时候,满清统治者与欧美帝国主义勾结,联合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了。就说大家觉得强盛伟大的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借师助剿,引回鹘兵南下进攻叛军。

  至于说中原群雄争霸时,引北方游牧的事情就更多了。

  众所周知的儿皇帝石敬瑭,大家都听说过就不说了。仍旧提一下唐朝……隋末军阀混战的时候,北方几个割据军阀,包括李唐在内,哪个没叫过突厥爹?

  ……

  所以说,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面子是第二位的,真正重要的仍旧是他们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至于说国家民族大义什么的,那种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至于刘备觉得惊讶,愤怒。并且上书——他心里自然以国家民族为己念。但是上书朝廷却不能这么说,而应该从实际的,功利的角度说——

  这方面,刘备说得当然也不是没道理——也就是说——南匈奴在内附之后,这么多年没有战争,部众自然增加,实力恢复。倘若为敌,必定强劲。

  朝廷不要认为这么长的时间里,南匈奴没有对朝廷下手,是因为南匈奴的人乖巧懂事。

  所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之所以没动手,是因为之前与帝国数百年的战争,死伤以百万计。对汉帝国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

  现在天下纷乱,帝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如今已经无法用实际上的军事能力,震慑南匈奴了。

  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骗人,拉大旗扯虎皮的让南匈奴搞不清楚帝国的实力,让他们继续畏惧,才能乖乖的不搞事。

  这种情况下,隐瞒帝国窘迫的实际情况还来不及,怎么能够主动告诉南匈奴,汉帝国已经衰落了呢?

  ——你要借南匈奴的兵平叛。南匈奴又不傻。自然会思考。

  平叛?平叛的话,为什么不用你汉帝国自己的军队呢?

  你汉人的军队不是天下无敌,北扫匈奴,东屯西域,南并百越的吗?

  现在不过是区区民众作乱而已,为什么就要我们这些匈奴人,曾经的帝国仇敌的后代,现在的帝国的奴仆们出兵?

  这究竟是怎么了?

  ……

  想必,匈奴人并不是白痴,其中的道理他们很简单就能明白——那就是汉朝衰落了,帝国甚至连一支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都凑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匈奴人难道还会乖乖的给你卖命?还会帮你镇压农民起义?肯定不会啊!

  刘玄德的奏章传到了朝廷之后,才发现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天子的确非常重视刘备的这封奏疏。对于疑心病非常重的天子来说,就算他身边的大臣,他都一直觉得不可靠呢,自然更不用说北方匈奴了。

  然而很可惜,已经晚了,前往南匈奴诸部宣旨的太监已经出发。再接下来,事情一如刘备所想的那样,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

  南匈奴人觊觎汉朝的财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在进行上述思考之后,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同时,汉帝国的积威仍旧是要考虑的……

  于是再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内部出现了分裂——休屠各和追随他的军队发动了叛乱,并州北部一片糜烂。同时叛乱的南匈奴族人,还与并州地区的黄巾军取得了联系,二者有合流的倾向。

  这也是董卓上任并州牧后,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

  在董卓与刘备的通信方面,两个人讨论了一下,这究竟是真的因为内部冲突,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分裂呢,还是因为想要试探一下帝国,所以故意分裂的。

  那些分裂出来的,由匈奴休屠各率领的军队,是一个探路的石子。

  倘若情况很好,汉朝衰落了,休屠各部斩获颇多,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一起愉快的抢劫就是。

  但如果汉朝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衰落,仍旧拥有足够实力,那么……

  那都是休屠各那个混蛋做的好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啊,把休屠各推出去做替罪羊,大家愉快的躺在汉朝的身上继续吸血,岂不是美滋滋。

  ……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玄德一直都看不过眼。

  是的,接收匈奴人的投降,接收他们的部众没问题。甚至说接收任何一个游牧部落的投降都没问题。

  但是在接收投降之后,将他们整个内迁,然后安置在距离京畿如此之近的地区,再让他们繁衍生息就不对劲了。

  正确的方式不应该是将他们打散,贵族头目当成吉祥物,放在洛阳软禁起来,部众什么的拆分,融合的吗?

  ……

  某种意义上,汉帝国对于投降的游牧民族的怀柔政策,正是导致了晋代五胡乱华,北部半壁江山沦陷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刘备与董卓商量,最终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所在:

  “不管南匈奴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想都无所谓。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做。”

  “杀他们。”

  “拼命的杀。”

  “让南匈奴从此一蹶不振。”

  ……

  彻底改变汉朝如今的对外政策,刘备还做不到。然而要“改变”一下南匈奴,却在刘备的能力范围之内。

  解决的方法,便是趁着董卓还是并州牧的时候,给与支持。就好像支持公孙瓒攻击乌桓与鲜卑一样,将后五胡乱华中的这一支灭掉。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