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九十三章,气焰

《古代幸福生活》第九十三章,气焰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2165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这话说得……”

  多伤人呐。

  刘彻微微地歪头,语气促狭至极。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指的就是南朝宋国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啊。咳咳。】

  女声清了清嗓子。

  【这刘义隆想得倒美,封狼居胥,然而实际上却是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就是下文里的佛狸祠下里的“佛狸”给揍了个鼻青脸肿,仓皇北顾,丢的土地一片又一片。】

  ……

  文皇帝,就这?

  刘彻想想自家的汉文帝,特擅长不战而屈人之兵,虽说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吧,但面对匈奴那也是寸土不让。

  结果这位可倒好,输的面子里子都没了。光是皇帝死在刘裕登基路上的就有六位,呃。再说可能就冒犯了。

  刘彻在在心里对刘裕道了声歉。

  “真不愧是虎父犬子,这宋文帝连守都守不住,这一点还不如孙权呢。”

  起码孙权人家虽然也打得差劲,但是人家在另一条战线上的收益不菲啊。

  刘宋

  南朝宋国人听见天幕所言的话也只觉面上无光,宋文帝本人也局促不安,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知道刘裕也能看见天幕……刘义隆不由背上冒出冷汗。

  本来父亲属意的承嗣之人就不是他,更兼之他打仗打得一塌糊涂。

  祝自己好运。

  希望那个时空的自己还活着。

  刘义隆有些悲哀地想到。

  “虎父”刘裕本人确实是脸色发青,怒目圆睁。不过和刘义隆所想的差不多,宋武帝刘裕确实还挂念着另一个人。

  “车兵呢。”

  车兵,不是博人,正是是当朝太子刘义符的小名。

  【其实人家能得“文”这个谥号,也说明了他当皇帝当得还不错,和孙权相似,治国是一把好手,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一到战场上,他爹剽悍的绝世武功是一点都没让他继承到,纯纯挨削,当人家的经验包,skrskr。】

  “经验包怎么了?经验包也可以很有作用。”

  孙权大无语。从说只有孙策是孙郎开始,孙权就怀疑一件事,那就是天幕在故意针对他。

  瞧这话这说的,上一个被嘴是经验包的,可不就是我吗。

  孙权苦大仇深地想到。

  【元嘉草草有多草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但宋文帝就不一样了,主打一个打了再说。】

  天幕给众人献上了一打宋文帝北伐的史料。

  是时复遣军北伐,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好家伙,北伐都已经开打了,才开始下令筹措军需……

  怪不得是草草,真够草率的。

  这输的,还真不冤。

  刘彻无语凝噎,要是仗这么打,他还费

  什么劲儿啊和一帮大臣扯皮。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纵观历史,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是自南向北一统天下,处于南方的政权想要北伐,赢少输多,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刘义隆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宋文帝,他真的我哭死。他坚持啊,打了足足二次呢。】

  赢少输多,大多以失败告终,仿佛两记重拳打在立志于北伐之人的心上。

  辛弃疾眼下思绪纷乱无章,这让人怅然若失的忧愁让他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年轻的他无助又迷茫。

  “话是这么说,但咱打下这天下也不容易。”

  朱元璋顿感面上有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严格履行战略方针,先取山东,移兵两河,拔潼关而守之,二步走步步为营。

  回想起当年在波涛诡谲中匡扶社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心中便升起豪情万丈,就问还有谁?

  朱元璋在心里自得,脸色也分外红润,笑呵呵道,“说起来人诸葛亮还六出祁山呢,二次不多,不多。”

  这种和蔼的态度自然是少不了大家异口同声的拍马屁。

  啊对对对。

  天幕自然是不会管这些情绪的,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天幕出现了几个字:

  【第一次北伐】

  女声轻快:

  【刘裕去世之后,先是他哥哥刘义符继承了皇位,但是他哥哥被刘裕从小宠到大,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玩乐第一位,什么父丧大礼,什么军国要事,一概不放在心上。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于是大臣们把他给推翻了。】

  【刘义隆是刘裕的二儿子,按理说前面两个哥哥怎么也轮不到他上位,而且他本人还不受刘裕待见,要不是因为刘道规已经过继了刘义庆,刘裕是真想把这个儿子过继给他二弟弟啊。】

  好,车兵的结局朕知道了。

  但不是他喜欢的那一种。

  刘裕面无表情。

  大汉

  “如此说来,这刘裕身边倒是有一群好大臣呢。”

  刘彻似笑非笑,意味深长。

  最不得宠的二子得了皇位,也不知道这些平日里对刘裕恭谨的大臣们在背地里得费了多少功夫。

  见刘彻如此发言,下面的臣子听得额头大多都暗暗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来。

  作为天子,最不能容忍的事情莫过于大臣把手伸到立储继任的事情上,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焉能不知刘彻的敲打之意?

  【和刘义隆相比,刘义庆可能大家更熟悉一些。著有《后汉书》,《世说新语》,为南北朝一代著名顶流网红。】

  【后来刘义隆又回到刘裕宗下,几经辗转才得了皇位,他面临的局面不算美好,于是在南朝宋动荡之际,拓跋焘一看,哎呀老虎没了,抄家伙咔咔一顿干。】

  【北魏趁机夺取了刘宋在河南的大片地盘,洛阳、虎牢、滑台等地全部落入了北魏之手。因此这趁火打劫的

  事儿刘义隆一直耿耿于怀。】

  “拓跋焘这事儿干的确是不地道。”

  李世民先是严肃地批评了一番(),然后话锋一转☉()『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但是这怎么能叫趁火打劫呢,明明是审时度势才对。”

  开玩笑,李唐论起来也是北魏一脉发展起来的家族,自然是要对北魏秉持一个相对肯定的态度。

  【元嘉六年,宋文帝派使者出使北魏,希望北魏归还此前趁机占领的河南地区。使者可谓是慷慨陈词,宋文帝也称得上是诚意满满,但是——】

  【北魏太武帝十动然拒。】

  “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看到天幕附赠的解释,刘彻闷笑一声。

  【宋文帝也是年轻气盛,一看怒了,好啊敬酒不吃吃罚酒。】

  【宋文帝自觉经过这几年的自己的励精图治,国家综合实力蒸蒸日上,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和北魏碰一碰也不带虚的。恰逢北魏和北方的柔然在打架打得热火朝天,于是第二年春——】

  “要开始打了呗,啧啧,胜之不武。”

  刘彻坚持不让话落在地上。

  笑死,拓跋焘趁火打劫不假,但是刘义隆逮着北魏分兵乏术的机会,也属于趁机出兵。

  【刘义隆以到彦之为帅,率兵五万北伐。一路披荆斩棘,夺回了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镇,并分兵把守黄河防线。这一看,豁,北伐的成果还是相当喜人的。】

  【但是实际上北魏采取的战略方略是守后攻,不得不说,大家都很鸡贼。春夏优势在宋,秋冬优势在北魏。二次北伐的时间,大多都是按照自身优势去安排攻防顺序。】

  天幕放上了一张这时期的地图,而后进行解释。

  【春天水草丰茂,天气温暖,南方人怕冷耐热,所以天气暖和,有利于南方人作战,因此刘义隆北伐都选在这个时间段。】

  【而北方就不一样了,北方人可不怕冷,即使是在冰天雪地里也有一战之力。】

  当是如此。

  刘彻的嘴角微微向上。一双眼睛熠熠生辉地看着天幕。

  这一条在备战的时候用得到,记下来。

  【就这样从当年秋季开始,拓跋焘带兵南下,打响了反攻的旗号。刘义隆见对面御驾亲征,也有样学样,对前线将领指手画脚,但是他从来没想过,二者之间的军事才能是云泥之别。】

  【于是待到元嘉八年二月,魏军又重新夺回了原来的河南地区。宋军主力全线惨败,第一次北伐的结果是——失败。】

  “如此,有这结果也不奇怪。”

  看到天幕所言由刘义隆在指挥上,凭空“遥制兵略”,即使前线十万火急,将领也必须“仰听成旨”。

  秦始皇也就明了结局了。毕竟领兵打仗这种事还是得让专业的来。

  论起来,秦始皇也没御驾亲征过,即使他生下来就出了国。但是秦始皇有一点好,打仗的时候对前线将士们是全力支持,把大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

  () 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四十斤,以王翦攻楚六十万人为例,这场战争一共进行了两年时间,需要近三十万吨的粮食。

  秦始皇时期连年征战,如果不是有一个能稳定输出粮食的大后方,王翦能否打赢楚国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这一仗,给刘义隆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整整二十年,刘义隆都没提出过北伐的话头。】

  【其实宋文帝能得这个“文”字,也多是因为这二十年。二十年无战事,二十年休养生息,整个国家都从战争的藩篱里得以喘息,这二十年可以说也是南方老百姓日子过得最幸福的二十年。】

  “没有战争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不是……”

  杜甫心中不为人知的某个部分毫无预兆地被触动了,泛起涩涩的酸意。杜甫不欲再看,刚好撞见了李白的闪烁着泪光的眼睛。

  两相对视下,两个人都知道彼此在想些什么。

  “谁会,谁会想……”

  杜甫喃喃。

  偶尔杜甫也会想起开元年间,那是一整个大唐的白月光,是大唐最好的时代,也是无数人终其一生来怀念的时代。

  见过全盛时期的盛唐,谁不是对此刻骨铭心呢。即使在有天幕的预警后把损失降到了最小,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回不去了。

  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次北伐】

  【这业绩一上来吧,宋文帝又开始飘了,觉得自己又行了,此时宋文帝满脑子只有四个字——】

  【封狼居胥。】

  “听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这不也是典故吗。”

  反反复复提及的封狼居胥,到现在也没说明白到底是何人。

  刘彻心痒痒,发现了盲点忍不住抱怨道。

  大明

  “别说宋文帝了,谁不想封狼居胥呢。”

  朱元璋不胜感慨。

  手下一帮大臣亦是同感。他这一帮子开国大臣什么多,武将最多。

  曾几何时,文官拜相,武将封侯就是古代文武官员职业生涯的尽头了,但是冠军侯霍去病不一样,他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把武将成就的最终点指向了封狼居胥。

  从那以后,封侯就已经不算是武将们最心心念念的东西了。

  【封狼居胥,只要他刘义隆把北魏灭了,那他就是要文治有文治,要武功有武功,他的名字将会永远刻在刘宋的功勋碑上。】

  【这一役,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刘义隆信心十足。】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但是,二十年休养生息……

  太久了。

  看见天幕放上的史书资料,秦始皇不可置否。

  保持一个军队战斗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战斗,所以即使统一了六国,秦始皇还是各种打,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一方面是因为军功爵制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操练军队,

  保持其战斗力。()

  而魏晋南北朝,此前天幕有提到过,乃大乱之世。一个长达二十年都没打过仗的乱世王朝意味着什么?

  △酸甜可口砂糖橘提醒您《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要知道二十年,可是足够一个王朝更新换代了。

  这意味着自上到下,从高门贵族到贫民百姓,整整一代人都没经历过战争。意味着没经历过战争的年轻的将领多如赵括者,为纸上谈兵之辈。

  意味着作为征兵主要来源的年轻壮丁们根本没见过战争的样子。

  意味着这个乱世王朝,在二十年的安逸中已经磨灭掉了锐气。

  既是如此,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王朝,谈何发起什么战争呢?

  秦始皇不相信,刘义隆能在北蛮子的手里能讨得什么好处,不被活生生吃掉就不错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孰料,拓跋焘决定亲手教他如何做人,这一场,是刘义隆败得最惨的一场,可以说是差点被拓跋焘给打亡国了。】

  “孽子!”

  刘裕气得脑瓜嗡嗡。

  造了什么孽啊,招来这样的冤家。

  不得不说,真论起来还真是刘裕开的头,造的孽。其实刘义隆在刘宋这几个皇帝里,算是出挑的了,再往后那更是一个不如一个。

  而女声说着风凉话。

  【这场战争,刘义隆是有自己的战略在的。这回北伐兵分四路,齐头并进。】

  天幕放上了刘义隆此次的方略。

  第一路:西路军以随王刘诞为帅——进攻陕西,直扑长安。

  第二路:东路以萧斌为帅,率军六万,以王玄谟率一万水军为先锋,武陵王刘骏率水陆大军为后援。——经淮、泗入黄河,围攻滑台,继而北上。

  第二路:中路以臧质为帅,率步骑十万——进攻许昌、洛阳。

  第四路:机动部队。

  【和上次差不多,战争开始的时候,刘宋进展十分顺利,捷报频传,尤以西路为最,眼看着就要把关陇地区收入囊中了,但就在这时候,东路的王玄谟在攻打滑台这件事上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围而不攻,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一拖就拖了好几个月,直接拖到了秋天。】

  “拓跋焘做梦都能笑醒。”

  拖,让你拖,拖到秋天了吧。

  刘彻蚌埠住了,上一次的亏还没吃够是吧。

  都是姓刘的,还算得上是血脉相承,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恨铁不成钢的刘彻无言以对。

  【闰十月初七日,北魏太武帝亲率大军渡河,东路王玄谟不敢与其为敌,灰溜溜地跑了。他这一跑,倒是保全了自己,带来的却是整个战线的全面溃败。】

  【中路遭遇北魏将拓跋仁,前锋梁坦作战不利败北。这样一来两路大军都不太顺利,孤军深入的西路军只能跟随其他两路一并后撤,第二次北伐到这一步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羞愧。

  天幕短短一席话却足以令刘

  () 义隆羞愧难当,明明已经是几十岁的人了,却坐立难安。

  压力来到了刘义隆这边,他现在的经历和孙权一样的社死,简直了。

  【攻守形势就此逆转,得此良机拓跋焘决定兵分五路,乘胜追击,大举南进。就这样刘宋大军一路跑,而拓跋焘在后面穷追不舍。除了几座孤城久攻不克外,沿途刘宋守军,大多望风奔溃。】

  一幅简单的动态地图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只见代表拓跋焘的红方以飞快的速度蚕食蓝方刘宋的地盘,而蓝色则是节节败退,仅仅是呼吸的功夫,就看见红色占据了一大片,里面星星点点夹杂着蓝色。

  这样的态势一直到延续到以长江为界,才停了下来。

  【于是他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就这样拓跋焘一路追到了长江边上,所谓饮马长江,莫过如此。】

  天幕放上了饮马长江的相关解释和檀道济的故事,原因无他,饮马长江的出处就是《南史·檀道济传》。

  魏人闻之,……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刘彻念了句资料里的诗句,眼底的神情却透出冷意:“檀道济死的不冤,杀了檀道济是自毁长城,但不杀檀道济怕是要改朝换代了。”

  作为托孤重臣最后却参与了废立皇帝,甚至不止一次,檀道济的所行所为,毫无疑问是在众多皇帝的雷点上蹦迪。

  刘宋

  “朕还是不后悔。”

  今日能废宋少帝,他日未尝就不能废我。

  看见自己接连战败的事迹,刘义隆本心如死灰,但是史书上说他感慨若是檀道济该有多好,刘义隆不以为然。

  说说而已,再来一遍,他还是会选择杀了檀道济。檀道济,那可是是他大哥刘义符嫡系中的嫡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连在未登基前就已经相处好几年的君主他都说废就废,于私,这是不义,于公,这是不忠。

  想到这里,刘义隆更是冷笑出声:“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就算登基的不是他,换作是其他子弟,都会与其不死不休。”

  毕竟。

  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被废的是不是自己。

  “真是……对得起我。”

  刘裕怒极反笑,但眼里的怒火却像是要把人焚烧殆尽。

  他没想到,他死后托孤的四位辅政大臣就是这么对待自己儿子的,短短两年,他的两个儿子,刘义符刘义真,先后都死于他们之手。

  刘裕甚至觉得自己对刘义隆刮目相看,登基后能把这四位弄死,此举真是告慰了那个时空自己的在天之灵。

  【长江啊,过了长江刘宋王朝就gg了。双方对此也是几经干戈,到最后北魏军士水土不服,疫病四起,无奈之下拓跋焘这才退了兵。】

  【但与此同时,刘义隆的第二次北伐,就这样仓促失败了。而仓皇北顾,辛弃疾这描述一点都没错,这还真就是当时的刘义隆。】

  “那我还是比刘

  义隆强一点的。()”

  别人的惨败总是令人高兴。

  比如说孙权就很高兴,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不再是先前的自怨自艾,连举手投足间都带上了轻快的节奏。

  周瑜见此心念一动,不着痕迹地了拍孙策的肩膀,示意他看向孙权。

  孙策的手有点痒,但又硬生生停住了。

  长兄若父,养小孩,大不易啊。

  今天也是孙策修身养性的一天呢。

  【第二次北伐的惨败,让刘义隆辛辛苦苦攒出来的元嘉之治,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北魏大军一路上的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了南朝的经济发展。】

  【但是你以为刘义隆会放弃吗?】

  【他还敢!】

  “都说是三次了,自然是还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槽多无口,刘彻艰难下嘴。

  天幕节奏还是很快的,又带到了第三次战争上。

  【第二次北伐】

  女声叹息:

  【拓跋焘还活着的话,北伐的想法刘义隆自然是动都不敢动,虽然两人年龄相仿,又差不多同时登基,但履历差距太大,拓跋焘是打出来的,而刘义隆是守江山的。】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公元452年拓跋焘被身边的的宦官宗爱所杀。这消息一传到刘宋,刘义隆一个鲤鱼打挺,满血复活。】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不,再试试?】

  【于是真·试试就逝世,这次北伐的第二年死于内乱,为自己的太子刘劭所杀,于是第二次北伐还未全面铺开便宣告结束。】

  不是,来真的啊。

  刘彻愣住了,脸颊上的肌肉都隐隐抽动,他现在有点牙疼。这南北朝的故事,可真是刷新了他的二观。

  再二确认。

  难以置信。

  被自己所立下的储君……

  杀了?!

  还是太子亲自动的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