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五百七十一章,温情(六)

《古代幸福生活》第五百七十一章,温情(六)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10567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第五百七十一章,温情(六)

  厅上哭哭啼啼跪着几个人要绳子来勒死自己的女孩儿,外面厅上端慧郡主在三个哥哥和跟的人前呼后拥下,跑出去玩。

  与朱宣是同桌坐着的族长没有说话,就是一直在看朱宣的脸色,看到他不断的沉了脸,这个时候赶快插一句:“王爷,这些妇人太大胆,王爷今年大捷回来一次家宴,被她们搅了应该好好治罪才是。”

  族长这一句话也是提着声音说的,里面跪着的几个妇人顿时就不哭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今天的家宴是王爷大捷后的第一次家宴。昨天几个人见面约好今天要把这件事情找一个说理的地方,气愤之际,就把这个给忘了。

  长辈们和族长夫妻面上露出得色,搅了家宴这还了得,这几个没有规矩的小辈,不管不顾的就乱出来喊冤。

  大家一起等着朱宣说话,以众人对朱宣的了解,一定会说治罪的话。朱宣看一看外面坐着的叔伯兄弟都在看着自己,长辈们希冀自己把这几个妇人赶出去,就可以重新热闹的家宴;还有几道目光看着自己,是可怜求情的,里面跪着的几个人就是他们的房里人。

  里外一片沉默,听着朱宣淡淡道:“啊,有话还是要让人说才是。”这话一出,厅里厅外一片惊讶。

  “太夫人,”族长太太撑不住,对着太夫人小声的提醒一句。太夫人看一看女眷们,这才淡淡道:“我现今不管事,今儿这话要怎么发落,还是问王妃吧。”

  沈王妃欠一下身子应一声:“是,”这才慢慢说话:“家务事情想来大家也是弄不清楚的,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母亲要我说话,这家务事情还是自己关起门来解决吧,别人既不知道内情,一时出于关心怕走规矩固然是好,可是不明就里就插话,管别人的家务这也不好。”

  长辈们一时都冷了脸,外面王爷坐阵,里面太夫人说王妃来说话,沈王妃权当看不到别人的脸色,略停一停,又继续道:“如果有别人是明白这里的内情的,王爷也说了,有话要说才是,既然今天这件事情出来,不如就在这里说一下内情,大家一起评个理儿,免得回去以后背地里又管三管四的,既然是自己亲戚背地里反而造谣言,不是让别人家里听笑话不是?”

  然后听一听众人当然是无话,这才目视着下面跪着的几个人,妙姐儿依然如刚才一样和颜悦色,对太夫人先禀一声:“母亲,这样的悲伤,不顾搅了家宴,想来必有委屈,不如咱们听一听吧。”

  族长太太不能再听下去,赶快起身对着太夫人禀道:“太夫人,今天这热闹可是难得一回,这几个人胡言乱语的可是不能再听下去才是。。。。。。”

  “你坐下,”太夫人把族长太太的话给打断,看着族长太太脸上一阵红,这才温和地道:“王妃不是在说话。”

  族长看着朱宣的脸色又寒一下,把嘴里的话也咽下去,王妃年纪还是小,这个时候哪里能驳长辈的面子,让长辈们失了威信。

  孰不知沈王妃今天是存心驳一下长辈的面子,妙姐儿自己想一想,纳妾出妻可以说是古人规矩里有的,自己以前没有过认为自己一人之力可以扭转社会制度的想法,现在也不必这样大犯干禁,从妙姐儿的角度上来说,还是要考虑一下长辈们,只是为了敲打他们,不是为了当着这么人让长辈们没有面子。

  妙姐儿既不是站在太夫人的角度上,也不是站在朱宣的角度上,当然是自己的想法。也犹豫一下,看看下面跪着的几个人可怜之极,泪眼看着自己,妙姐儿还是和缓地说一句:“我们先吃完饭,一会儿房里再来说吧。”

  长辈们都松一口气,再让这几个大胆的妇人一起在这里说起话来,真的是当着众人让自己没有脸面;几个跪着的妇人也觉得这样也行,至少王妃当然话里是多方回护,就和梁氏在私里下猜测的一样,一会儿让我们说话也行。

  太夫人说不管事当然是不管事,外面坐着的朱宣不同意,略提高声音交待一句:“就在这里说。”

  气氛一下子扭转,王爷今天不肯放过去,两边都同时心里惴惴起来,长辈们想一想自己为了王爷打发姨娘,在背后是说了不少话;跪着告状的妇人们想一想王爷象来是个不耐烦的性子,男人大多是不喜欢管家长里短,王爷是不是不高兴搅了他的家宴?

  只有太夫人嘴角边是一丝笑意,儿子今年分外不同,说过要偏疼妙姐儿才是,这就疼上来,坐在外面看着管这些以前他听都不会听的事情。

  妙姐儿也是笑容更深,表哥今天大撑腰,一定要过问这件事情。但是还踌躇一下:“这事情是家务事情,应该是族长太太在管不是?”

  族长太太只能尴尬的答应一声。听着朱宣又说话了:“王妃没有家事,治下大小官员布衣百姓的事情都是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要管,你要是管不好,我就不客气了。”朱宣冷冷说出这句话来,听到的人都是一凛。

  “是,”沈王妃含笑欠了身子,又看看太夫人也是无话,这才看着跪着的几个人,一共是五个人。

  此时飘着饭菜酒香的正厅上变成王妃审家务案子的地方,妙姐儿含笑坐下来,看着下面跪着的几个人,道:“你们一个一个的说。”

  真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件事情,当然这是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只是放在自己身上就是要纠结。

  梁氏的事情是:“说命硬克了姨娘生的儿子,不能生儿子,说生姑娘不好。”沈王妃解决的也简单:“请六房的三爷自己说一声儿,夫妻之间的事情,别人说的都不中用,如果真的是不喜欢三奶奶,我们做亲戚的也不能看着不管,三奶奶要去哪里,我来安置她。”

  丫头们出去一个去把王妃的话传到外面去,外面当然是早就听到了,六房里的三爷窘得不行,还没有回话,听着朱宣说话了:“问你呢,这妻子你是要还是不要?”

  三爷一看到朱宣的冷脸,军中养成的规矩,赶快就站得笔直回话了:“回王爷,要。”里面外面都是一片轻笑声,实在是太好笑。

  既然自己丈夫都说要,当然这件事情太简单,沈王妃含笑吩咐梁氏道:“你们夫妻回家好好说吧。”梁氏跪在地上给沈王妃叩响了几个头,又让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来给王妃叩头。

  厅上气氛这才恢复一点儿和熙。然后是下面一个人,也是六房里的妯娌在回话,也都是差不多的事情,也是夫妻自己回去说。

  最后一个才七房的奶奶,就是刚才把族长太太顶一通,要族长自己先娶几个的那一位,她人本就波辣,又有说话的地方,说话更尖刻:“自我进门,也是早出晚睡,比家里人都起得早,又都睡得晚,婆婆百般挑剔,长辈们也跟在里面一起说话,我不知道就是我不见容于婆婆,怎么就得罪了一家大小的长辈们?”

  朱宣就听着妙姐儿怎么说,妙姐儿略一思忖,这才温和地道:“长辈们劝也是有的,只是别管着别人夫妻生分就是。”说到这里,又是一片轻笑声,然后沈王妃才对七房里的奶奶继续道:“我也要说你了,你倒是要好好侍奉,别让人说话才是,只要自己行得正,大家的眼睛都是看得到的。”

  事先也就打听过,会有这样的婆媳难题抛出来,又遇上这样大胆波辣的人,当着众人说出来,当然只是为自己出一口气。

  让人也扶起来七房的奶奶来,妙姐儿看着今天告状的几个人含笑安抚:“以后常进来说话儿才是,做亲戚的也好,做长辈的也好,当然是看着夫妻过得好才高兴,如果有人看着别人夫妻生分,看着别人家里不和,亲戚们都在这里,自然是有公断呢。”

  然后让人都坐下来:“倒酒来,大家高高兴兴地喝几杯才是。”厅上重新有了家宴的欢乐气氛,太夫人吃了一杯酒以后,手里拿着海棠花的酒杯,对着族长太太带笑说了一句:“我也要说你了,老了老了让小辈们生分,年青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族长太太红了脸,装作是酒吃了,凑趣说一句:“想是老糊涂了。”这里告状的夫妻们一起出去给王爷也敬了酒,妙姐儿也含笑走出来。朱宣先说一句:“妙姐儿也要来敬表哥不是?”

  “是,”也喝了几杯酒,秀色上眉梢的妙姐儿先欠了身子对了朱宣行了礼,这才从丫头们手上接过彩绘的酒杯来,给朱宣把酒送过去。

  朱宣接过酒来一饮而尽,然后命人再倒上酒来,对着妙姐儿道:“表哥也敬一杯。”却不说为,妙姐儿红了脸,表哥敬酒,不是生了儿子女儿,就是说自己会得他欢心,接过酒来用丝帕掩着喝下去。

  然后是夫妻们一起来王妃的酒,今天太高兴,当着这么些人也张狂一下,妙姐儿接过酒来,只喝下半杯,手里拿着那半杯酒只是看着朱宣站着笑。

  “你这个孩子,”妙姐儿这样缠绵,朱宣也含笑了,伸出手来:“给表哥吧。”接过妙姐儿吃残的那半杯酒,当着众人一饮而尽,大家的笑意越发的加深。

  到这个时候妙姐儿才想起来一旁还有众人,脸腾地一下又红了,对着朱宣行礼:“多谢表哥,”可不是应该谢谢他,正准备扶着丫头的手走进去。

  外面孩子们又进来,是在厅下面玩,看着母亲出来都过来了。端慧郡主先过来,依依母亲膝下,仰起小脸儿还是刚才的疑问:“要勒死女孩儿吗?为女孩儿不好?”

  妙姐儿看着女儿的小脸儿,笑着道:“谁说不好来着,父亲最疼的不就是端慧。”朱宣则是板起脸来:“以后大了,还是这样说话呢。进来了就是这么一句,下次不许再这么说话。”

  端慧郡主对着母亲吐吐小舌头,看着父亲依然是板着脸看着,走过去爬到朱宣腿上,在父亲脸上亲一口,然后抱着父亲的脖子,再继续对母亲吐吐小舌头。

  朱宣继续板着脸,仍然在教训端慧郡主:“以后知道了,不许胡说八道。不听话父亲要打了。”端慧郡主是最不怕父亲的一个,还在嬉皮笑脸:“端慧知道了。”

  顺便把儿子们把捎上的朱宣板着脸再来教训儿子们:“都长大了,以后要有规矩才是,不要会一点儿东西就张扬得不行。再就是会一点儿功夫就要和人生事。”

  太夫人在里面听着只是笑,这个会一点儿功夫就要和人生事,应该先说说儿子才是,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少生过事,现在有儿子,教训起儿子来有板有眼的。

  世子朱睿一听父亲的话,头就更低,世子一月请几次小客人,当然是和小客人们高谈阔论,彼此招摇才是。

  偷眼看一看母亲,等父亲的话一说完,拉着妹妹正在往里走,好不容易当着别人得了朱宣一个彩头儿的妙姐儿觉得赶快走的好,下一个再训的人,如果没有猜错的,只有训自己了。

  朱宣眼角瞄到妙姐儿用手拉着刚刚又走到母亲身边的端慧郡主,悄悄往里走,表哥要训人,小丫头溜得是最快。

  握着端慧郡主的小手走进来,妙姐儿在女儿额头上轻点一下,细声说了一句:“都是你招出来的话。”好好的又跑进来问:“勒死女孩儿?”是有点儿没有规矩。

  里面重新高兴起来,外面也重新换上酒来,南平王府的这一场家宴这才是重新尽欢。至此亲戚家里再有人说生个丫头不好,就要有人说,看看端慧郡主,王爷面前最得宠的一个。王爷为这么宠端慧郡主,朱宣自己当着人就说过两次,小郡主长得象母亲。。。。。。

  中间有了一个小插曲,所以今天这家宴吃的时间要长久,和平时一样,家宴过后太夫人就了亲戚们到自己房里坐一坐,有的人说要回家去换换衣服的,就约了一会儿再来。

  回到房里的太夫人换过衣服坐着吃茶是和刘妈妈在一起,刘妈妈带笑道:“今天这个劲头在,太夫人中午的时候何不抓住机会把王爷打发姨娘的事儿也提一下,倒省了王妃好些儿事情才是。”

  长辈们在背后里说王爷打发姨娘不好,说王妃不劝任由王爷打发走是不对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先是拿你一个不相干的错,然后再摆出来指点你的面孔,赢得感激的同时也阴了人。长辈们同沈王妃不熟悉,妙姐儿一向是在朱宣的怀里庇护着,长辈们想着要在王妃面前有地位,让王妃尊重自己,这样的一个主意原本也并不错,只可惜妙姐儿不是看不明白,朱宣也不是任他们左右的那些小辈中的爷们,太夫人更是看得清楚。

  看着几上翡翠蜻蜓玉兰花的花插只是出一会儿神,太夫人才悄悄对刘妈妈道:“我当着众人原本是想帮着妙姐儿说一句,你看王爷也说话了不是,”说到这里,太夫人和刘妈妈一起笑,可不是王爷一直在偏向着妙姐儿,以前不听这些事情的人,今天压着就在这里说个清楚。

  太夫人再道:“而且我说了王爷打发姨娘的事情,二爷三爷房里就要有争执了。你没有看到二夫人眼睛只是看着我,再看着妙姐儿,想来她也是听到风声了。

  好在我们妙姐儿这个孩子,今天虽然抬了小辈也并怎么让长辈们难堪。打发姨娘的事情要是再抬出来说,二爷房里是一定要闹的。”方氏一心里等着大嫂做个例子,好打发自己房里的姨娘这个心思,被太夫人看在眼里。

  “可是也怪,”刘妈妈也是想不明白:“王爷一回京里来,就要打发姨娘走,一天也等不得,封地上都打发走了。王爷和王妃象是又好了许多。”

  太夫人哼一声道:“他也有儿子,你听听他今天在厅上训儿子那个得意劲儿,全忘了他淘气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给挑的人都不要,外面进来两个,偏生又不好,打他自己的脸才是。打发就打发吧,再想有也容易着呢。”

  然后想想长辈们在背后说闲话,太夫人也觉得可气:“这些长辈们,越老越糊涂了,今天碰个钉子也好。”

  房里这样说着话,外面丫头们回话:“亲戚们来看太夫人来了。”太夫人这才换了笑容说一声:“请。”

  太夫人房里有客,朱宣在书房里自有家里的爷们陪着,沈王妃也有年青的女眷们陪着,都在房里奉迎王妃今天说的怎么怎么对,把长辈们背后又告了一状。

  行走在花树下的世子朱睿却是不怎么高兴,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走着,父母亲回京里来,世子又重新有了心事。

  父亲对妹妹是偏疼,世子总不会和端慧去争宠,可是毅将军自一年前回京里来,夜里睡在床上对哥哥说,自己睡在父母亲中间时,世子朱睿听过以后,心里总有几分不舒服。

  中午吃饭又白听了一顿训,朱睿心里就更不舒服 ,父亲见了自己,从来就是板着脸一通训诫,见了毅将军也是如此,见了闵校尉也是这样,可是毅将军上有哥哥挨训,下有弟弟陪训,再加上肩膀上担子没有哥哥那么重,毅将军没有心理上的压力。

  闵校尉还小,还可以对着祖父撒娇,朱睿却是过了撒娇的年纪,正在似长成非长成的年纪,整天就听着“世子应该是这样,世子应该是那样,”心里就格外的不舒服。

  父亲真偏心,从来不疼我。朱睿低声叹一口气,跟在身后的朱小根听到了,做奴才的心里大为不解,王爷王妃回京里来,世子一直是想念父母,应该是高兴才是,怎么今天这样的热闹劲儿,世子反而不高兴。

  至于世子挨训,跟的人当然是明白的,世子爷在王府里是样的地位,是王爷膝下不可以缺少的人,才有徐先生,钟将军日夜跟着。

  就是毅将军现在有史敬功跟着,可是史先生的名头儿还是比徐先生差得太多。朱小根是不明白世子的心事,因此上问一句:“今天都高兴,王爷也敬了王妃酒,世子爷怎么倒不高兴了?”王爷也敬王妃的酒,这件事情又可以让家里人传诵一时。

  朱睿只是叹气,个人心事个人知道,父亲从来不待见我。朱小根就乱猜一气:“想是过节的衣服世子爷觉得不好?”

  “胡说一气,衣服是母亲备的,怎么会不好。”朱睿笑骂了朱小根。这个不是,朱小根再猜:“那就是世子爷没有订亲事,心里不舒服?”

  朱睿抬腿就是一脚,更是要笑了:“这有可烦的。”毅将军有个小媳妇儿,没事就接来,没事就被顾家接走,从来是朱睿取笑的话题。

  “真要是为了这个,世子爷千万别不高兴。我听人说了,”朱小根小声道:“王爷对世子爷的亲事看得很重,左挑也不中,右挑也不中,京里的姑娘挑了一个遍,也没有一个中意的。”

  朱睿这一会儿心里才有几分舒服,说父亲不待见自己,一见面就教训,可是在亲事上面,家里的人都知道,王爷挑世子的亲事挑了这几年,总是不中意。在世子的亲事上,王妃也不能插话,都是王爷自己挑。

  说亲事居然把世子说得有笑容了,朱小根更是觉得自己猜对了,就按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姚家的雪慧姑娘,王爷不同意,说姚夫人是个淘气的;张家的水月姑娘,王爷说她生得不好。。。。。。”

  朱睿越听越想笑,听着朱小根一气评下来十多位,至少有一半是以前见过的,今年就来到京里只有几天的时间,也赶着抽时间会了几位老亲。

  此时走到自己的院子门前,外面是一带池水,水里有家人行船在收拾水里的荷花,世子朱睿一时的情绪消失了,父亲不疼自己,就不会这样忙,还见缝插针的挤出时间来帮自己看亲事。

  一旁的朱小根又画蛇添足地说上一句:“王爷一定是想按着王妃的品格儿找一个,唉,”朱小根叹气:“这可就难寻了。”

  朱睿哈哈笑起来:“你这个奴才,说得倒也干净。”此时朱睿的心事被朱小根打搅到爪哇国去了,今儿过节是在放假,朱睿正想着往哪里去玩去,前面的小路上走过来一个人,朱睿看了大喜,却是鄱阳侯的侯爷世子来了。

  鄱阳侯家的几个弟兄都和朱宣以前是浪荡成群,膝下的孩子们又和南平王府的小王爷们走得近,是以世子朱睿一看到就高兴了。

  “我家里一群亲戚,男的在陪着祖父父亲叔父们说话听小戏呢,母亲又在陪着祖母打牌,我一个人耐不得,偏偏二弟三弟今天都孝顺,在那里看着祖母打牌,我就来找你来了。我知道你不是个假孝顺的人,不象他们,只在今天装这个相生儿。”侯爷世子郭服说这话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脸上是鄙夷兄弟的表情。

  朱睿一听就笑了道:“我父亲也是家里的爷们陪着,母亲在房里自有一堆女眷陪,祖母那里更是热闹,二弟和三弟拖着祖父出去,想着花祖父的钱呢,端慧又是文昊刚才来拉了走,不知道哪里去玩了,只得我一个人在,你来正好,咱们两个去看鹰去。”

  一个王爷世子,一个侯爷世子跑去看了一回鹰,郭服赞叹道:“你这鹰越发的好了,只是咱们现在不会熬鹰,要是自己熬多好。”两个还是小身子骨儿,当然是家里不许这么做。

  “这哪里是我的,是父亲的,”朱睿看着郭服道:“只是父亲事情多,不常来看,倒是我还来帮着看看,比我自己养的倒好的多。”

  郭服哈哈大笑起来道:“才说过我二弟三弟假孝顺,不想又来一个你,朱伯父没有时间来,你天天跑来看,让人看着是孝顺,其实不过是自己玩罢了。”

  看着郭服笑得哈哈的,朱睿拉了郭服走:“走,再看看毅将军的鸟去,要说装模作样的孝顺,毅将军才是一个,今儿一早自己去喂鸟儿,说给母亲看,偏偏母亲自己起晚了,没有看到。”两个人又去了看了一回鸟,没有可玩的,坐在房里掏出荷包里来的钱来,掷骰子赢钱玩,玩了一会儿也是无趣。

  朱睿闷闷地道:“不想今日过节,偏我们两个这样的无趣。”郭服和朱睿两个人坐在榻上,看着两人中间小桌子上的骰子,对朱睿道:“有一个地方倒好玩,比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索然无味的强,只是怕你不敢去。”

  “地方我不敢去?”朱睿看着郭服好笑道:“想来家里大人们不让去的地方,横竖今天都来亲戚,没有人管我们,是地方你告诉我,我们悄悄去一回。”

  郭服这才附耳到朱睿耳边悄声说几句,最后盯着朱睿看:“你敢去不?”朱睿想一想也没有对郭服道:“这有,就是家里过年过节,祖父母也带着我们在家里玩呢,最多就是输几个钱,走,咱们去见识见识。”

  朱睿到房里又取些钱出来,郭服把荷包亮一亮,倒有几百两的银票:“我都带好了,先时怕你不敢去,我就自己去了。”

  两个约好,就是输了钱也不回来说,这才让人带上马一同出去了。

  街上是一片繁华热闹景象,端午节在家里吃了午饭出来逛街的人不少,郭服只带了一个小厮出来,朱睿同是郭服是从后门里溜出来的,身边也只得朱小根一个。

  两个人在街上开始畅谈:“一动步就跟那么多的人,咱们又不是孩子。”朱睿也是同理:“有一次我问母亲,要是我去了军中,是不是也派着一堆人看着我。母亲气得要哭,要告诉父亲去,幸好我及时把她哄好了。”

  “母亲和祖母就是没事儿就要哭,”郭服家里也是一样,也对朱睿道:“女人都是这样,我家三个表妹在京里,看到小虫子也要尖叫两声,好象踩到鸡脖子。”

  好象踩到鸡脖子?朱睿听着有趣,细想想女人尖叫果然是这样:“这个比喻真不错。”也一起笑起来道:“我二婶三婶有一次晚上遇到锦鸡从黑影儿飞出来,尖叫声就是那样,不过我母亲从来不会, 母亲只会掉眼泪儿。”

  两位世子都是从家里偷溜出来的,身边只带着一个素日最会迎合自己的小厮,也是个小孩子,四个小孩子在街上先转了一回看过热闹,这才来到一家幽静的门首。

  “这里亏你怎么找来的?”朱睿对郭服道,从外面看起来,这里怎么也不象是一家赌场,青瓦白墙,还有几丛竹子从墙头上探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一家的后花园子。

  郭服倒是不居这个功:“是秦大人家的小七带我来的,”秦大人家的小七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可是小七也有十五、六岁了,也比世子朱睿和郭服大,郭服让小厮上前去敲门,又对朱睿回头道:“小七是跟着他们家三爷来的。”

  两个人会意一笑,秦家三爷是出了名的烂赌棍,京里人人都知道。然后后面还有故事,等应门的时候郭服继续往下说:“秦三爷把钱输光了,找上小七的私房银子,带着小七来也输了个精光,小七只在我们面前是赢的。

  小七又把秦家的二爷带来,也输了一个精光,只想着翻本,一个一个输得精光,所以这些时候没有见到小七出来,在家里挨了一顿板子,正养伤呢。”

  朱睿听着笑:“咱们两个小心,不要输光才是。”郭服调皮的笑道:“所以我拉了你来,你在我们中间,年纪不是最大的,可是最能稳得住的人,一会儿我要是赢了,你也得拉我走,我要是输得不愿意走,你也得拉我走才行。我拳头不是你对手,只有你才来拉走我。”

  两个人在门口说话这一会儿,里面才有应门声,开门的人是认识郭服的,一看就欢声笑语地:“小爷来了,里面请里面请。”

  朱睿看了更要笑,想来是送来不少银子,不然赌场伙计看到郭服这么高兴,听着郭服傲气十足的介绍:“今儿小爷又来了,带来一位朋友,从来是稳赢的,你今天好好侍候着。”跟在后面的朱小根捂着嘴要笑,两位世子爷跑到赌场来玩。不过朱小根知道,世子爷要玩,就得陪着他玩,还要帮着世子爷在家里瞒过去才是。

  不到一个时辰,这位“稳赢”的新来的小爷也输了一个精光,朱睿翻一翻荷包,已经见底了,自己先惊奇一下:“咦,没钱了。”

  这位是打算劝人走,劝人及时收手的朱小爷先输了一个精光,伙计送上水果吃的来,看着这位朱小爷在拉郭小爷:“咱们走吧,我是输光了,你还有这一点儿,留着垫荷包底吧。”郭服是带了几百两银票出来的,输得只有面前还有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世子朱睿带出来八百两银子,输个连个影儿也没有。郭服输上了性,面前还有钱只是不走,眼睛看着骰子碗,嘴里喊着:“小,小,”等到揭开来,还是一记大。

  最后五十两也光了。世子朱睿这才把郭服拉出来,站在门口两个人都是沮丧,郭服这才想起来:“我的私房都输光了,有上千两的银子呢,上一次跟小七来输了几百两,这是最后一点儿了,全输光了,要是母亲问出来这可怎么办?”

  世子朱睿也不比郭服好到哪里去,对郭服道:“说是上赌场,我当然多带一点儿来,我全输光了,幸亏我母亲从来不问这个,只是下个月几个朋友过生日,说不得和母亲祖母悄悄张张口儿,哄了她和祖母的东西拿去送吧。要是父亲不在家,还可以问祖母那里骗点儿钱来。”父亲在家,而且耳目如神,世子朱睿老实得不行。

  “唉,你不说我倒是忘了,下个月几个朋友过生日,这可怎么办,你还能哄到祖母母亲的,我在家里却是没有这么自如,一对母亲说,母亲就要对父亲说,祖母那里也是,自从我去年把劳校尉的儿子打伤了,在家里也就这么自在了。”郭服有点儿犯愁。

  朱睿听着就好笑,既然一向好,当然要帮他拿主意,对郭服道:“我手边的私房银子虽然有,是我的奶妈在管着呢,我能动用的都拿出来了,再有也能拿,只是奶妈一定要问,而且要告诉母亲去。不如这样,回我们家去,看朱毅手里还有多少钱,让他帮你一些出来,先不要弄个精光的回去才好。”

  两位输得精光的世子回到南平王府去,问一声毅将军回来了,让人单独请了毅将军来,毅将军问明白是事情,也不服气:“连开十二记大,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在家里从来没有掷出来十二记大过,走,这一会儿,父亲母亲祖母都有客,管不到我们,我也去看看去。”

  再来一位小爷,而且年纪更小,赌场的伙计从开门就一直笑到送出来,这些富贵家里的小爷们,赌场不嫌弃年纪小,多多益善。

  毅将军又弄了一个精光,而且人小耐不住性子要发脾气:“哪里有连开十二记小的事情,”差一点儿把赌场的桌子掀了。

  三位小爷走到巷口的时候这才开始后悔,郭服后悔:“我自己来也就罢了,怎么把你也拉来了,你又拉了朱毅来。”

  毅将军还在琢磨:“会开十二记小吗?还有这样的事情。。。。。。”小脸儿上全是不解,身后三个小厮也全都是沮丧的。

  “等我要来了钱,再来一次。”年纪更小的毅将军心里还是不服气。三个人先回到王府去,先商议如何把郭服输个精光的事情对付过去。

  毅将军不得不把私房都拿出来:“我还有钱,不过只有这两百两银子,你全拿去吧。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儿钱了。要是母亲问起来,我也没话说。”主要是奶妈那一关那过不了,两位小王爷平时出门,带着散钱给穷人也是府里准备好给小厮的,这一下子人人少了几百两银子。

  世子朱睿自由度又大一些,可是一下子不见了八百两银子,要是奶妈看到了,也一定是要问一声的。

  朱宣先是在书房里和太爷们,本家的爷们在一起,也是淡淡再敲打几句:“管着小辈们规矩是对的,多管了就不对。”这么只是一句就不再提。

  坐了一会儿就回到房里来,女眷们正和王妃诉苦诉得高兴,看王爷回来歇息也一一都告辞了,有往太夫人那里去的,也有往家里去的。

  妙姐儿正在房里和朱宣在说话,当然是对表哥感激的很,朱宣歪在榻上听着妙姐儿在说好听的话,只是笑个不停:“现在知道表哥好了吧,是不是好表哥?”然后招手:“小耳朵过来,让表哥再问几声?”

  妙姐儿当然是不肯过去,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就坐着和朱宣在说话,说了一会儿,看着朱宣歪在榻上要睡不睡的样子,拿过一床薄被来给朱宣轻轻盖在身上,这才坐在一旁自己抓空儿做一件针指,却是朱宣的一双鞋面。

  室内一片安谧,南平王舒心地打算在榻上歪一会儿,房里只有妙姐儿偶尔动一下时,身上的环佩轻响,还有廊下的几声鸟鸣,丫头们在廊下走路绣鞋轻轻的,倒是不大听得出来。

  这个时候外面院子里有小脚步声走来,朱宣一听就知道是儿子来了,睡得正舒服,先不坐起来。

  儿子进来并不直接进来给妙姐儿请安,而是听到轻轻的声音:“母亲,出来。”

  朱宣眯着眼睛闪一条缝儿,看到次子朱毅和世子朱睿一个人探一个小脑袋进来,五月里门上换的是竹帘子,两个人脸上笑嘻嘻,不进来反而招手在喊妙姐儿出来,然后对着榻上睡着的父亲,做一个母亲不要大声的手势。

  妙姐儿怕影响朱宣睡觉,也悄声走出去,母子两个人站在外间低声说几句话,可以听到有一句是妙姐儿的责备声音,然后声音又低下来,朱宣偷看得有趣之极,象是儿子们闯祸了。

  沈玉妙生气地看着面前两个只是笑的儿子,毅将军才多高一点儿,就去赌场输银子。两位小王爷本来是不肯说,来找母亲要点儿钱把刚才的帐堵上去。

  送走郭服,朱睿和朱毅兄弟两个人一合计,不见了这么多钱,一向管钱的奶妈肯定是要问一声儿,眼前自己来对母亲说是最好的,奶妈一说就要知道的人多。

  本来是想说自己丢了自己说了,母亲只是不信,这才追问出来刚才输了一个精光,两个儿子一个带着一个去了赌场。

  妙姐儿作势扬起手来,看着两个儿子都缩起脑袋来还是嘻笑着央求母亲:“不要让父亲知道了。”

  这才略提高声音,因为生气的原因。妙姐儿责备道:“让你父亲知道了,一顿板子把你们都打得动不得。”

  两个儿子还是在笑:“母亲一定更伤心,眼前求母亲赏点儿银子下来吧。”站着气了一会儿,妙姐儿也没有办法,只得道:“在这里等着。”

  这个钱只能拿自己房里的私房去,可是也不多。自己的私房钱多是在瑞雪丰年手里管着,要用就让她们取来,自已眼前不告诉丫头能取的不过是一千两银子罢了。妙姐儿先探进头来看着朱宣还睡着没有醒,这才拎着裙裾走进来去取自己的银子给儿子们补这个漏洞。

  拿了银票再出来时,妙姐儿吓了一跳,朱宣已经坐了起来,睁着眼睛精神的很:“倒碗茶来给表哥。”

  “好,”妙姐儿赶快把手里拿着的银票放到怀里去,朱宣已经问出来:“要买,只管吩咐管事的去买就是,房里的一点儿钱不过是给你急用。动它作?”

  妙姐儿赶快先答应:“是。”然后把茶送过来,这才笑着道:“我想着房里不必放,是要出去交给瑞雪放着的。既然表哥说了,我还是收着吧。”

  接过茶来的朱宣往房外看一眼:“外面站的是谁?”两位小王爷自父亲醒了就站在那里动也不敢动,大气儿也不敢出,这一会儿听到父亲问出来,赶快走进来问安:“说父亲酒喝得不少,儿子们过来看看。”

  这样堂皇的理由当然是世子朱睿想出来的,毅将军只是跟着哥哥应声:“是。”朱宣心里好笑,看着儿子的样子就是哪里闯了祸来的,但是板着脸,两个儿子过年过节积攒的钱都不少,哪里花光了,跑来找妙姐儿要。

  朱宣又把儿子们一顿教训:“这过节在放假,街人玩的去处多。我没有回京,就听说你们背地里最会哄祖母的钱花,月月钱不少,过年过节祖母母亲又都给,仔细着点儿用,要是让我听到不好看到不好,仔细你们的皮。”

  从妙姐儿到两个小王爷,都是大气儿也不敢出。朱宣正好说到真病上,南平王一想就明白,肯定是和钱有关。

  然后朱宣又把妙姐儿说了一顿:“你的钱我素来是不管你花在哪里,我要看的时候也要有一本帐才行,慈母多败儿,不要助着儿子们乱花才是。”

  两个儿子哄祖母的钱花,这是早就有的说法了,就是老侯爷的钱也哄,何况是祖母。只是父亲总在母亲房里,母亲那里还没有来哄过几次,不想这一次就正好撞到父亲手里。

  听着父亲斥一声:“去吧。”朱睿和朱毅赶快行礼走出来,只能另打主意了。再去找祖母,朱睿摇头:“上个月为买鸟儿,你问祖母要过一次钱,我说出门请客呢,祖母那里也要了。端午节赏的是玩意儿,要也要下个月再去要。”

  毅将军也是说说罢了,也不敢去,没精打采的对哥哥道:“这下子完了,母亲这里也没有路了,父亲要查呢,祖母那里再去要也难,没听到父亲说,不许再去哄祖母的钱用吗。再去就揭我们的皮了。”

  一下子把以后哄钱的路都堵上了。

  朱睿开始犯愁了:“母亲这里不能再要,下个月几个朋友过生日,朱毅你也认识,原本想着母亲那里哄出来东西,把你的也算上了,这下子完了。”

  周围一片花红柳绿,两位小王爷坐在山石上面叹气,想来想去想不到哪里可以借钱来。几个朋友或么家境不如自己,要么就是家里一样是管得严,象两位小王爷这样,可以偷拿出来几百两银子出去赌更是没有。

  “不如我说出门掉了吧。”毅将军胡乱想主意:“小厮们又要有不是,掉了几百两银子,奶妈们一定要打骂小厮们才是。”左思右想只能再次哀声叹气。

  朱宣在吃晚饭以前弄明白两个儿子干了,晚饭的时候先是坐在太夫人房里说话等晚饭,看着两个儿子比平时都要老实,犹其是次子朱毅,今天老实得不象话。

  想想人刚回的话:“赌场伙计说,年纪小的小爷差一点儿要砸赌场。”小小的年纪这才多高一点儿的个子就去这样胡闹。

  南平王决定让两个儿子愁两天,因此对着太夫人也道:“没有来京里就听到母亲疼爱孙子们,想来外面乱花钱去,母亲这里一定是给补上的。孙子哄祖母的钱花,就是再多,母亲也是高兴的。”

  太夫人一听就明白,赶快笑着对儿子道:“你今年要立规矩,我也不惯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