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四百八十六章,忧喜(六)

《古代幸福生活》第四百八十六章,忧喜(六)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10472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蒲公英中文网)看了这一副场景的沈玉妙,才觉得心里高兴许多。蒲公英中文网想想淮王,妙姐儿也是添堵的。

  院子里不时传来端慧群主格格的笑声和说话声:“再高一些。”月色融融下,端慧郡主的笑声和说话声变得模糊不清了,但是这融融的场景,却是让人心喜。

  刘妈妈带人走了来,对了王爷行了礼:“太夫人让接了小郡主回去。”玩够了的端慧郡主才依从了父亲,被从秋千上抱下来,看了窗户上母亲的身影摆摆手,随刘妈妈去了。口里犹自对了父亲说话:“明天还来玩。”

  朱宣看了女儿出了院门,才往房里走进来。陪了端慧这一会儿,阴沉的脸色和心思都缓和了许多。

  进了房里来,妙姐儿从榻上站起来行了礼:“表哥。”一双明眸看了朱宣,眸子里是深深的情意。

  一直到睡到了床上,妙姐儿没有说,朱宣没有问。他手抚了妙姐儿光滑的玉背,另一只手拿起了妙姐儿胸前的黄金钥匙,低声问了:“这个盒子是给妙姐儿写心事的,从来都没有用过。”

  沈玉妙撒娇的夺回了黄金钥匙,娇声道:“表哥时时在,有心事就对表哥说了。”朱宣微微一笑道:“那就好。”把妙姐儿压在了身下……

  这丫头到底是有心事了,缠绵过后,两个人重新并了头睡着,朱宣是闭目养神也可以一动不动的人。

  先以为妙姐儿睡着了,过了半个时辰了,她一会儿要动一下,过一会儿再挪一下,象是怎么睡也不舒服。朱宣一动不动,下午淮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玉妙过了一会儿还是推了推朱宣:“表哥。”朱宣只嗯了一声,轻声道:“在想什么?”身边传来了妙姐儿一声轻轻的吁气声,然后身边温软的身子伏到了身上来,朱宣这才睁开了眼睛,一张笑脸已经到了眼前。

  南平王夫妻两个人相对看了一笑,沈玉妙软软的声音又喊了一声:“表哥,”才把下午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朱宣这才听了一个全套,听到姚家十几个大脚妇人手持了短棒围打淮王,不由得笑了一下,陶御史的这位掌珠千金,现在的姚御史夫人,也有几分讨人喜欢的地方。

  一向不打断别人说话的朱宣在这里插了一句:“打到淮王了吗?”看了妙姐儿伏在自己胸膛上笑了一声,道:“打到了两下,然后就打不过他了。”

  可怜的淮王,因为自己一时相错了思,追到了京里来挨了两回打,还要被南平王夫妻在房里笑话了:“打到了没有?”

  朱宣接了妙姐儿的话笑了道:“十几个妇人哪里就能打得过淮王。”妙姐儿说故事说得兴致勃勃,又把话头抢了回来,笑道:“可不是,”然后接着往下说下去,自己单独和淮王说了几句话。

  朱宣一动不动的听着,听了妙姐儿打算对淮王说什么。沈玉妙先是有几分不好意思了,轻声若呢喃了:“我说因为联姻的事情,我恨他。”

  表哥的大手在自己的背上轻轻抚摸了,朱宣安慰道:“好宝贝儿,不要再想这件事情了。”

  整件事情说了出来,沈玉妙轻松了不少,下午对淮王时实在是满心的怨恨,才会后来轻泣出声了。

  这一会儿又重新说了一遍,有如情绪重新过了一遍,听了朱宣安慰的话,突然又委屈了,伏在了朱宣胸膛上,把头歪到了一边。

  “妙姐儿,”朱宣轻声地喊了一声,一提起旧事就要重新委屈一回:“妙姐儿,不要再生气了。”沈玉妙停了一会儿,又是“哇”地一声哭了起来,然后又哭又说:“表哥把我从书房里撵出来,我一个人睡在这床上哭,等表哥回来给你赔不是,可是再也没有见到表哥。一直到把我赶出了京,表哥从战场上回来才见到你,呜……”

  朱宣坐了起来,把妙姐儿抱在了怀里,轻声哄了她:“别哭了,表哥错了。表哥说了以后不联姻了,妙姐儿不要再哭了。”

  “嗯,”沈玉妙泪眼婆娑了,一提起来这件事情,眼泪就要出来。那个时候一个人睡在这张床上,只有自己。那个时候几曾想过,还会有表哥再陪了自己睡在这张床上的时候。

  朱宣耐心地哄了妙姐儿,听了她的孩子话就笑了道:“表哥当然要陪了妙姐儿睡在这张床上,不然表哥不是要一个人睡了。”

  这个时候沈玉妙泪兮兮问了一句:“表哥,那你什么时候出去啊?”朱宣一下子语塞了,看了妙姐儿抬了泪眼看了自己,在等了自己回答。

  朱宣只觉得心里柔肠百转了,心疼得不得了。手臂上紧了一紧,把怀里的妙姐儿抱紧了,才在她耳边轻声道:“表哥,已经过了贪玩的年纪了。”这句话是第二次说了。

  沈玉妙嗯了一声,心里想了下午对了淮王说了那些话,不知道会不会得罪他。朱宣听了只是一笑,得罪他什么。他自找的。

  看了眼前的妙姐儿,身上淡色的亵衣被自己刚才抱在怀里揉搓了,圆润的肩膀露了一半出来,伸出了手为妙姐儿理好了衣服,顺手在她小屁股上拍了一下:“到表哥怀里来,睡正了,夜里已经开始凉了。”沈玉妙乖乖地从朱宣怀里下来了,枕到了他的手臂上去,闭上了眼睛。

  这个时候重又想起了姚御史气急败坏,以为自己老婆被登徒子惦记上了,朱宣又是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怀里的妙姐儿,听了她鼻息沉稳了,白天一定玩累了,这一会儿已经睡着了。

  妙姐儿问我什么时候出去,看来天天到了晚上就在心里想着表哥回不回来,朱宣轻轻叹了口气,书房里还好现在都收拾干净了,说了回京来,提前就让人来收拾了,那些旧日的情信等物,不会再让妙姐儿看到了。

  就是这两天里新收的,也都是交待了朱寿放了,朱宣翻了个身,搂了妙姐儿,也闭了眼睛睡了。

  朱宣与淮王是在城外会合了,朱宣身后是几位将军还有几个从人,淮王也带了几个从人,也有几个家臣。

  两位王爷在马上彼此拱了拱手,淮王那眼神是挑衅的了,朱宣今天没有搭理淮王的心情,一看到淮王就想起了他在姚家被几个大脚妇人追打,想想就想笑了,打他的心都没有了。

  出了城疾驰了两个时辰,都是好马,这一会儿奔驰了至少上百里了,路上打了尖,这才到了一片山林下面。

  朱宣在山林下,看了身后诸人说了一句:“大家散开吧,今天不要你们跟了我,我和淮王一起转转去。”

  大家遵了令,淮王也命他的人散开了,带了马跟了朱宣并骑了,眼睛不时看了他,心里想了,一会儿到了没人的地方,我可也不客气了。

  但是先说正经事情:“晋王皇叔来找了我,”淮王淡淡说了一句。朱宣问了一句:“他说什么?”淮王不当一回事的道:“问我们为什么打起来了,当然说你不好。蒲公英中文网他说他能帮我这口气,我让他尽管去试试去,谢礼我是分文没有。”

  朱宣哼了一声道:“那他白为你做工了。”淮王不屑的笑了一声道:“他肯白做工吗?我说我们今天约了打猎去,估计明天我们回去了,他就来看我了,问一问我们谁赢了。”

  淮王说到了这里,颇为无赖地看了朱宣一眼,问了一句:“今天咱们应该是谁赢了?”一向是稳重的淮王此时就是无赖一个。

  朱宣看也不看他一眼,道:“你觉得呢?”我现在打你的心都没有了,还要问我谁赢。淮王也发现了,不是南平王总是要打架的样子,现在没脾气了?

  眼前山林寂寂,只有鸟鸣,淮王问了出来:“怎么你不想打一架了?”以淮王对朱宣的了解,是个不吃亏的主儿。不,以所有人对朱宣的了解,他的好名声,就是个不吃亏的主儿。

  朱宣说了一句话把淮王气了脸都白了:“你不是被大脚女人打过了?”一提起来这件事情,淮王就气狠了,难道是美人儿讲的,淮王狐疑地看了南平王一眼,我挨了打,你们夫妻两个在家里说这个,真不愧是夫妻两个。

  朱宣哼了一声道:“你把姚御史气得来找我,让你以后别再去他们家。”淮王松了一口气,管是谁讲的,不是美人儿背后笑话我当时的狼狈就行了。

  再说提起来这件事情,淮王更没有好气了,道:“他们家我以后当然不去。”再也不去了。说了这几句话,淮王要打架的心也快没有了,看了看身旁的南平王,淮王小心地问了一句:“王妃,她还在生我的气吗?”

  朱宣又火上加油添了几句道:“当然,一提起来联姻就要哭半夜,然后我得哄半夜,弄得一宿一宿的睡不好。所以,恨你恨得不行了。”淮王听完了,黯然地叹了一口气,弄得朱宣反而看了他一眼,看了淮王垂了脑袋,朱宣偷笑了一下,心里快意了不少。

  身边传来了淮王一声叹气声,然后指责了朱宣道:“那个时候,联姻是你同意的。”怎么能都怪到我身上,至少是一人一半。

  这种死鸭子嘴硬的家伙还要找理由出来,这样的话对了妙姐儿再说一次去,妙姐儿真的又要怪表哥了,就这一提起来就要把我撵她的事情说一遍。

  朱宣立即回话了:“不是你找的我,我才同意的。”总不能驳了你的面子。淮王把潜台词听得一清二楚,又无赖了一次:“谁叫你给我面子的。”

  朱宣住了马,看了身边这个象下九流的下三烂一样的泼皮无赖王爷,我不给你面子,你肯吗?

  淮王也看了南平王,两个人继姚家西山园子的碧桃树下对峙过一次后,在这里空山绿林里,又对峙了一次。

  没有一会儿,都没有了兴致,各自收回了目光,淮王想了南平王今天是不会同我打架了。从姚家回来以后,淮王一个人坐房里自己想了,自己活脱脱就表现的象一个无赖,追到姚家不请自去,追到姚家去讨好姚夫人,结果讨好到了一顿打。

  此时,这无赖又对了朱宣诞了脸说了一句:“王妃回请公主,得给我下张贴子。王妃可以见别人,独不见我,这话不好说。”

  眼前乌影一闪,朱宣抬手就是一马鞭子,王妃见别人,独不见你;王妃给别人看,不给你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眼急手快的淮王用手里的马鞭架开了,怒火中烧了,他是最劳心费力的那一个,又最不占便宜,名声感情安慰样样都没有。淮王挑衅了:“下马来打。”

  朱宣催了马往前走了道:“懒得打你。”身后是马蹄踩了碎树叶响,淮王跟了上来,不死心地又说了一句:“就象王爷出去风流去,难道只有一个人。王妃生的好,欣赏她的人会很多。”

  朱宣霍然回身了,眼里迸了火气,沉声道:“你这话不许对了我老婆乱说。”前天晚上还在说表哥什么时候出去。

  淮王赶快息事宁人,换了笑脸笑嘻嘻道:“当然,当然,王爷息怒,我只是看一眼,在大家都在的地方,我总要给王妃去见个礼吧。”

  看了南平王突然马上摘下了弓箭举弓,一声轻响,远处一只野鸡被牢牢钉在了落满了树叶的地上,淮王继续笑嘻嘻,这样的出气法是个好方法,然后夸赞了:“好箭法。”

  下面再说正经事,还是晋王:“有一个安抚使的位置,我要给我帐下的将军,晋王来看我,无意中说了起来,要安排他的人,要我支持他。”淮王对朱宣说了。

  朱宣淡淡一笑道:“他封地上的绿林好汉太多了,他指望了安排了这个安抚使的位置,可调一方兵马。你要,给你好了。”二比一,晋王只会输。

  淮王三年前要把淮阳郡主塞给朱宣,就是知道他六部里安插了官员,做事方便。当下把名字说了:“就是这个人。”朱宣听完了就记住了。晋王想的真是美,朱宣问了淮王:“晋王有没有拉你治下的人卖了田去他那里?”

  淮王一笑道:“有是有,没有人肯去。这种主意我只难为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三十六计里有这个计策吗?难怪晋王做不成。

  两个人盘恒了半日,也没有打起来。朱宣看了身边这个不时笑嘻嘻的无赖,打他也不解恨,还费力气。想想这个家伙,在家里弄的那个丫头……

  朱宣冷冷道:“你又蓄了多少丫头?”淮王还是笑嘻嘻的道:“早就送走了,现在身边只有几个家人,都是男人。”这笔后帐是迟早要算的,淮王早有准备。

  一直到出了林子,朱宣都不知道是该拎了淮王的衣领喝命他不要再想了妙姐儿呢,还是干脆揍他。

  来的路要半天,晚上是回不去了。宿在了农家,第二天起来了,先命人赶了猎物回去,朱宣是后面慢慢跟来了,沿途穿过了一个集市,集市上好看的小玩意儿,淮王见朱宣住了马一时流连了,就知道是买给王妃的了,也跟了过来看了。

  朱宣板了脸,这有什么好看的,身边有从人,不能再在言语上给他难堪,匆忙让人付了钱,拿了东西回去。

  回到了京里,与淮王分手的时候,是下午近傍晚的时候。这个时候,妙姐儿正在王府里看了今天新送来的猎物,果然是有几头鹿和一些野物,朱寿先回来了,笑道:“王爷同淮王还在打猎呢,今儿没准是不回来的了。”

  几头鹿用板车装了回来,过了一时才恢复了精神,方氏看了有心问大嫂要点儿鹿血,只是这鹿是王爷为了大嫂补身子特意弄来的,方氏只是张不开口。

  看了野鸡什么的,沈玉妙笑对了两位来看热闹的弟妹道:“让厨房上的人收拾了,晚上咱们在世子院里摆了酒,那里看月亮最好。”

  一面让人请了太夫人和老侯爷,过了一会儿,丫头们回了来道:“太夫人和老侯爷都说王妃有这样的兴致,晚上是一定要到的,只是没有礼物备了来。”

  方氏和申氏也是一笑,听了大嫂交待了朱禄:“留一份留着,表哥今儿晚上不回来,明儿给表哥用,剩下的晚上捡我们爱吃的做法做了来。蒲公英中文网”

  朱禄看了看笑道:“这多着呢,今儿晚上也用不了。”喊了一个小厮拿了,送到厨房里去,晚上请客,当然是外面大厨房上备了。

  看了那几头鹿的妙姐儿又对了如音道:“告诉小厨房上的人,再按我们素日爱吃的菜做了来。刚才忘了告诉朱禄了,再去外面告诉二爷和三爷一声儿,晚上没有要紧的客,就早些回来了。”

  一切安排妥当了,方氏和申氏在商议玩意儿:“晚上咱们投壶吧,投赢了就多吃一点儿。”沈玉妙耳边听了她们的轻笑声,不动声色的笑了笑,表哥,今天晚上不知道去了哪里?

  猎物都回来了,表哥没有回来。难道比这送鹿回来的车跑得要慢,表哥那匹马,不比四蹄踏雪跑得慢。

  毅将军和闵小王爷过来了,笑对了母亲道:“哥哥在攻书,我写完了字了,和弟弟先来看小鹿。”

  两个儿子大的四、五岁了,小的也是有两岁了,都是一式一样的小衣衫,一看就是兄弟两个,妙姐儿一手拉了一个看小鹿,手里实实在在的是两只温暖的小手,耳边叽叽喳喳的是儿子的笑语声,这才是实在的。

  表哥出去总要回来,没准儿又是两句情诗,一件首饰先送来了,沈玉妙微笑了,不愉快当不存在。

  世子朱睿看完了书,拉了刚醒的小妹妹也来了,问了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摆酒请全家人,看了母亲认真的笑道:“那是我做主人了,我要不要给祖父祖母,母亲和长辈们下个贴子。”

  沈玉妙大乐了,道:“是,应该给我们下了贴子,父亲先让人送了猎物回来,他不在家,当然是你做主人。快去补了来。”

  这里正是热闹着,两个婶婶在伴了母亲笑语,两个弟弟分别扯了母亲的裙裾也在说话,朱睿一时不舍得离开这热闹,笑看了小妹妹笑道:“陪哥哥去写贴子去,哥哥有好玩的给你玩。”

  端慧郡主刚睡醒,还有些惺松的表情道:“我陪哥哥去,不过好玩的东西我有了。”朱睿一看妹妹手里的东西,立即喊了一声:“朱毅,你又拿我的东西给妹妹了。”

  毅将军笑嘻嘻:“妹妹要就给他了,难道你这幺小气?”朱睿又没话回了,只能拉了端慧郡主去写贴子。

  好玩的给妹妹玩的东西以后要先放起来,不然总是被毅将军拿走先给了小妹妹。

  太夫人在房里正在看了刘妈妈送来的东西,眯了眼睛对了亮光道:“这料子好,就是这个拿出来给妙姐儿妯娌三个人做衣服,也有小郡主的。”

  跟了世子朱睿的小厮和世子差不多年纪大,是府里的家生子儿,叫朱小根,笑着走进来递了一张贴子给太夫人道:“世子晚上请太夫人吃饭的贴子。”

  手拿了那张梅花红的贴子,太夫人大乐了笑道:“王爷不在,是该世子做主人。我才对王妃说了,也对世子说一遍,没有礼物带去,只是去吃的。”又让人拿几百钱赏给朱小根。

  朱小根笑嘻嘻接了赏钱走了,才去了老侯爷那里送了贴子,出门来袖子里又多了几百钱。再去朱明朱辉那里去了一圈,出来了先不回去,一个人找了个僻静地方坐了,开心地先数了赏钱,再重新袖起来,去见世子复命去了。

  晚上备了好酒好菜,一家人除了朱宣以外,在世子的院子里好好的玩了一回。方氏和申氏回去的时候,犹是带了笑容,就是见了姨娘迎了出来,也还是笑容满面了,今天晚上这一玩倒是开心。

  朱明进了方氏的房里,看了她犹在笑,也笑了道:“以后好天气的时候,再请了大嫂玩一回就是了。该睡了。”

  方氏看了丫头们打了水服侍朱明洗了,自己坐在镜台前摘钗环,一面笑道:“我想对二爷说,停几天咱们也请一回吧,往后一天冷似一天,再不玩就只有等到明年了。”

  一语提醒了朱明,朱明难道的高兴了一回笑道:“你说的是,过几天你来备办一下,选一个近水看月亮的地方,一家人再玩上一回。”

  方氏看了朱明也同意了,笑着看了他一眼,心里想了,如果是买一个小园子,也请了一家人赏月亮住上一天,不是更好。看了朱明先去了刻了八仙祝寿的拔步床上睡了,方氏再看了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把一头乌油油的青丝也拉散了。

  朱明往外看了方氏梳洗过了过来,脸上是大吃一惊的神色,道:“你这披头散发的样子象什么,快去梳起来。”

  方氏气恼了,再去镜台前看了,自己也觉得散了头发更增了几分柔媚,不想就遇上了这样不解风情的爷。大嫂怎么就能披了头发呢?一面让丫头们给自己梳晚妆,一面看了床上睡的朱明,与王爷不是一个娘胎出来的,真是天差地别了。

  沈玉妙这一会儿也不是一个人,知道表哥不回来了,当然要哄一个孩子回来作伴。端慧小郡主就随了母亲回来了,先是搬了母亲的首饰盒子玩了一会儿,珍珠手钏,琥珀簪子一一玩了过来,妙姐儿在一旁陪了女儿,怕尖锐的地方扎了女儿。

  玩了一会儿,端慧郡主要了几样东西,看了母亲百依百从,这才心满意足地睡倒了,闭上了眼睛道:“母亲拍拍,明天早上给端慧戴首饰。”

  沈玉妙悠哉悠哉地抚了女儿,心里想了这一会儿没有良心的表哥不知道在哪里。看了端慧的小脸,我也有人陪,幸亏生得多。

  多生孩子的好处是解寂寞,沈玉妙对于多子的概念又加深了一层。正朦胧欲睡去的时候,外面有了门响,然后是脚步声,不一会儿,世子朱睿过来了,笑道:“我也来陪母亲睡。”

  然后径直爬到了床上,看了妹妹已经睡着了,母亲却没有睡,朱睿有几分得意了道:“妹妹根本不会陪母亲,幸亏我来了。”

  白天要看书骑马习武的世子朱睿没有一会儿也睡着了,沈玉妙微微一笑,也闭目睡去了。要来陪我的人多着呢,表哥这个没良心的,而且是个撒谎精。

  朱宣是第二天下午回来的,在集市上买了的东西是随身带了来,回来给妙姐儿和孩子们,都是一些集市上不值钱的精巧玩意儿,因为不值钱,所以不在集市上,京里还不太容易看得到。妙姐儿最喜欢这样的小东西,看了一定很喜欢。

  先去了书房看了来往书信,朱寿回了话:“王妃今天早上过来,说是找本书,找着了就回去了。”说完了朱寿就出去了。

  朱宣看完了信没有什么要紧的,就站了起来往里面来了,找书也好,找表哥的证据也好,这次表哥可没有证据让你抓到了。

  一进了来,先没有把袖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先笑问了:“昨天那野物好不好吃?儿子做主人,偏了表哥你们吃上了。”不回来的人倒打一耙可以有三分理。

  妙姐儿正在给端慧的衣服上扎一朵花,听了笑道:“给表哥留了的,今天晚上表哥带了我吃。”朱宣笑一笑道:“这还差不多了。”正笑着,眼睛扫到了窗台上放的一盘子东西,立即拉了脸:“这是淮王送来的吧?”

  那是一盘子精巧小玩意儿,和自己给妙姐儿买的一模一样,淮王这个混蛋,看了自己买了,知道是给妙姐儿和孩子的,不知何时,他也让人悄悄买了。昨天我没有回来,他倒先送来了。

  沈玉妙惊奇的抬了眼睛,表哥什么都知道,可是这也太厉害啊,回了一句道:“是昨天下午淮阳郡主送来的。”说到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了:“和淮王去打猎了,淮王昨天就回来了,表哥昨天有事情去了?”

  实在是不想问,硬被表哥把问题逼出来了。朱宣面不改色心不跳了,从袖子里取了自己买的,脸色阴沉了,道:“昨天遇到一位大人请客,在城外喝得晚,城门关了就不得回来了。”

  手里看了朱宣带回来的小玩意儿,沈玉妙再看看窗台上盘子里,就微笑了,往外喊了一声:“如音。”如音赶快进了来。

  看了王妃把窗台上一盘子小玩意儿递过来,笑道:“收了吧,别再让我看见了。”看了如音端了东西出去了,沈玉妙把玩了朱宣买回来的,笑道:“多谢表哥在外面还想着我们。”

  无心的一句话,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觉得象讽刺,朱宣抱了妙姐儿到了自己怀里,双手搬了她小脸亲了亲,笑道:“表哥当然时时想了你们。”

  两个人额头抵了额头,笑眼对了笑眼正在缠绵,一旁传来了一个声音:“父亲、母亲在吃什么?”是端慧小郡主进了来,看了父母亲脸对了脸,嘴对了嘴,象是一起在偷吃东西。

  两个大人赶快松开了,妙姐儿赶快从朱宣腿上站了起来,看了一脸好奇的端慧郡主很是狼狈了:“这个……母亲和父亲在说话,没有吃什么?”

  就是一向脸皮厚的的朱宣也红了脸。看了一身黄衣裙的端慧郡主不怎么相信的走了过来,先看了看母亲的嘴,再走到父亲膝下,仰了脸看了看父亲的嘴,还是不怎么相信了,怀疑地问了:“那你们在什么?”

  南平王夫妻一阵慌乱了,妙姐儿偷眼了看了表哥,一向有智谋过人名声的表哥也慌慌张张了,这个问题让表哥去回答吧。朱宣急中生智找了一个理由出来:“父亲在哄母亲玩,就象哄端慧一样。”

  然后弯了腰跟女儿额头碰了额头,在她小脸上亲了一下。

  端慧听完了,将信将疑的抓了父亲的手,爬到了父亲的膝盖上,小手伸了出来扳了父亲的下巴,让他张嘴来给自己看一看,是不是真的没有偷吃好吃的东西。

  站在一旁的妙姐儿又看了朱宣不得不张开了嘴给女儿看了,端慧郡主这才相信了,坐在父亲膝盖上,对他撒娇了:“父亲昨天去哪里了,我和母亲和哥哥睡的。”

  朱宣赶快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小玩意儿给女儿笑道:“给端慧买了这个。”看了女儿不怎么起劲,淮王真讨厌,作父亲的一点儿疼爱心,也被淮王给扰了,端慧昨天一定是玩过了。

  再看了一旁站了的妙姐儿忍住了笑,看了自己,朱宣也只能笑了一下,抱了女儿站起来,一只手抚了妙姐儿:“出去荡秋千去。”

  院子里秋千上,妙姐儿带了女儿坐了,朱宣站在后面送了秋千,一面笑问了:“这样行不行?”身为一个常人的妙姐儿心里还是偶尔会想一想,表哥昨天去了哪里?

  秋风中带了初开的桂花香,新移植的红叶在日头底下红了不少,沈玉妙坐在秋千上,一面听了身边端慧郡主的笑声,一面心里把认识知道的表哥的旧相识都数了一个遍,到底是哪一个呢,还不知道呢。

  回京里来到底好不好,坐在书房里间的妙姐儿手执了一根狼毫笔,一面写字一面想了表哥去会了谁。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又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外面是朱宣与官员们的说话声,妙姐儿侧耳听了一下,继续写自己的字,难怪表哥这么抢手,淮王、晋王都只是闲散皇亲,只管了自己的封地上的事情。

  而表哥,却同时兼管了京里的一些官员迁升。这一次到京里,在书房这个里间已经坐了两次,听得明明白白。

  想想见到几次的皇帝,一个清瘦的人,自己的皇亲不怎么信任,三位异姓王都同时兼管了一些事情。难道时时会有猜忌。

  再侧耳听了一下,象是又有谁犯了事?官场上犯事,大多是贪污,受贿……

  低了头把笔下的这一个字写完了,妙姐儿幽幽叹了一口气,难怪那些夫人们要跟了表哥不放松。

  这里书房的格局与封地上一样,里间与外间之中有一个通道,通向了后院。跟王妃的人都从这里出入,官员们从前面出入。

  如音送来了热腾腾的茶水,和香喷喷的桂花点心,拿起了一块软绵绵的桂花点心,妙姐儿微笑了想起了淮王,对了表哥当然从来是撇得清的很。

  不过私下里本心想一想淮王的出现也不是件坏事情,我收到了情诗,表哥来了京里这几天才出去了一次。

  不过想归想,却不敢给淮王任何鼓励,相反象是如履薄冰,我的名声可是一点儿都不能出问题。

  手捧了热茶,看了院外的梧桐树,表哥的书房外总是爱栽种了梧桐树,表哥是一个雅人,梧桐引凤,表哥是想能有更多的能干的人。可是这梧桐细荫,真的是很好看。妙姐儿继续想了,来京里有公主,有陶秀珠陪了,这样想一想也不错。

  再想一想尹夫人,自回了京里来这几天就没有再见过,不知道这几天都玩得什么,然后扑哧一笑,也许又找到了雅致的青楼,跑去香别人的小嘴儿了。

  朱寿从外间直接进了来,躬身送上了一封信就出去了。妙姐儿把热茶放了,慢慢打开了,是高阳公主写来的,她也回京里来了,约了妙姐儿、姚夫人,尹夫人,周亦玉明天便衣出去逛街去,说知道有几条街有好看的衣料还有好看的首饰。

  朱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进来的,一进来就满面春风,道:“上午写了多少字,让表哥看一看?”想想去姚夫人府上,打了淮王也好,让淮王看也好,都不是件趁心的事情,还是拘了妙姐儿书房里坐一坐。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沈玉妙赶快把自己写的字递了过来,然后很希冀地看了朱宣道:“表哥,我写的有长进吧?”朱宣看一看,再看一眼妙姐儿,在表哥眼皮子底下坐了多好,就是偶尔亲一下也不会再被女儿看到,真是糗大了。

  生了四个孩子的妙姐儿,世子朱睿在京里就这几天里已经是收到了许多请客的贴子,可以自如地登门拜访别人了。作为母亲的妙姐儿在朱宣眼里,还是当成是个孩子一样看待。

  坐在房里都不安生,方氏弟妹一不小心就要来找妙姐儿去管她自己房里的事,都能看得出来小丫头的心太慈软了。

  “表哥,”妙姐儿看了朱宣微笑,赶快把公主的信给朱宣看,笑道:“公主约了我明天出去逛去?”

  朱宣就说了一句:“又来了,你们象是不累一样,表哥会人,可是累得很了。”故作伸展了一下手臂,面前站着的妙姐儿歪了头,红唇边含了笑,只是看了自己。

  表哥还会累,天天晚上回来缠人精神得很。朱宣看了歪了头只是打量自己的妙姐儿装不下去了,笑道:“去吧去吧,不让你去你在家里能安心。”

  朱寿在外面听了王爷喊,就进来了,听了朱宣吩咐了:“传饭吧,我和王妃在这里用饭,中午也在这里歇了。”

  沈玉妙正在玩一个玉石的笔洗,听了朱宣在一旁道:“下午把这一卷书背了,背得不好明天……”

  无奈之极的妙姐儿无奈的抗议了:“表哥……”朱宣这才笑了一下,道:“不过怕你一玩散了心。”

  “下午我还有事呢,方氏弟妹上一次看了医生说药很好,至少吃了觉得身子暖烘烘的,下午又是看医生的时间,我要陪了她看医生。”沈玉妙用手指在玉笔洗上慢慢抚摸了。

  朱宣听了这倒是件正经事,生孩子永远是件头等的正经事,答应了道:“你陪了表哥睡起来,就回去陪了她看医生,只是你怎么不让三弟妹也看一看呢?”

  这个真是疏忽了,妙姐儿想了一想道:“觉得请了她来看医生,象是无端的暗示了三弟妹不生孩子一样,二弟妹是她找了我。”

  朱宣听完了道:“下午你也请了她看一看,年纪比你大的,年纪比你小的,过了门这几年都没有动静,弟弟们也是着急的。”看了玉色焕然的妙姐儿心里从来都是得意的,多能生,还生龙凤胎。

  回来这几天,太夫人早就打听过了告诉了儿子,亲戚们中间只有一或两个是生龙凤胎的,让抱了来看,也不如小郡主和闵小王爷精神。

  妙姐儿一看朱宣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依旧笑盈盈,这回玩了一个砚台,心想了,这个不应该感谢一个木头,应该感谢的是天修行。(在此再感谢一次)

  下午睡了起来,沿了书房后院门出了来,回头交待了如音笑道:“表哥给我作了不少小子衣服,拿一件不怎么显眼的出来明天穿。”

  如音轻声哎呀了一声,笑道:“王爷看了那衣服,说素净无花的,祝妈妈带了人在描补绣花呢。明天只怕穿不得。”王妃以前的小子衣服,带去了封地上,统统被王爷收了起来,然后再给王妃,王妃赌气说不要了。要穿只能等新的。

  有些扫兴的沈玉妙笑道:“算了,公主和姚夫人也许都是女装。”信上并没有写穿什么衣服。

  问了问小王爷们,毅将军和世子朱睿在世子的院子里徐先生看着了,端慧郡主和闵小王爷又随了老侯爷出门去了,爱游玩的老侯爷也对小郡主和最小的孙子格外疼爱了,一个最小,另一个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

  进了房里,如音拿了一件茜色芙蓉双飞燕的衣服给王妃换了,用她新喜欢的一套白瓷茶具泡了茶,方氏这个时候进了门。

  医生还是一直跟了王妃的医生,从接了来就一直跟着,京里封地上跟着走。方氏看了大嫂笑道:“我想赏他,我一到入秋就有手足冰冷的症,自从吃了药,这几天夜里凉,也不觉得怎么冷了。”

  看了大嫂颔首,方氏取了一两银子赏了医生。医生谢了后又笑道:“二夫人是体寒虚冷的症候,所以才怕冷。按这个方子继续再吃三贴,下次再来看了,要不要改一下药方。”

  妙姐儿这一会儿才说话了,对青芝道:“请了医生厢房里喝茶去,一会儿三夫人没准儿也要看一看。”医生跟了青芝出去以后。

  坐在雕花黑漆椅子上的方氏赧然了,道:“看我,也把她忘了。”看不生孩子的病实在是难以张口。

  妙姐儿会意了,道:“就是我也想了,怎么好意思请她来看这个,再想一想,她也一定是想的。”有人不想要孩子吗?应该没有。

  申氏来的时候,是打扮了花枝招展的,绿色的裙子,红色的上衣,走得急了些,进了房里腰上玉佩,头上钗环还在叮当的轻响了,笑道:“又有什么好玩的?”

  看了大嫂与二嫂两个人都掩面笑了,然后大嫂才笑道:“坐下吧。和你说件事儿,你可别怪我们说这个。”

  申氏坐了下来还在笑:“是什么事情,当然不会怪大嫂。”等到听了说完了,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在了脸上,本能的回答了一句:“啊,是这个呀。”申氏并不是很高兴。

  眼角一侧看到了方氏怀疑的目光,同样也是不喜欢有姨娘,难道不知道早生孩子比较好。申氏苦笑了,眼前必须要有个回答了,申氏低低的说了一声:“好。”

  方氏这才回眸笑了,对看了申氏的大嫂笑道:“就咱们妯娌三个在这里,三弟妹还要害羞。”就这样遮盖了过去。

  一会儿医生进来了,小心地为申氏诊了脉,脸上是不解的神色,又再重新诊了一次,才犹豫不决的在王妃面前跪了下来道:“三夫人的脉息,小人不敢说。”

  申氏“唰”地白了脸,不知道这医生诊出了什么,方氏害怕了,看了大嫂道:“让他说出来,有什么病,三弟妹年纪轻轻的,要赶快治才是。”也是由人推已一片好心。

  医生得了王妃吩咐,这才说了出来:“三夫人的脉息,行经之期应该是不准的,倒象是误服了什么药物一样。”

  申氏不仅白了脸,而且僵直了身子坐了,目光只看了地面。沈玉妙听完了,平静的很,对医生笑道:“生受你了,先出去吧。”再看了青芝笑道:“厢房里再坐了喝茶去。”

  因是看这种病,房里小丫头们都支出去了,只有如音、青芝来回听使唤,如音对王妃低头行了个礼,也出去了。

  如音一出去,申氏就扑到了妙姐儿膝前跪了下来,哀求道:“求大嫂帮我遮盖了,不能让三爷知道啊。”

  方氏吃惊的看了这一幕,听了大嫂似猜测也似在安抚申氏,微笑的妙姐儿道:“年纪太小了,所以暂时不愿意生孩子是不是?”

  就这一会儿,已经是泪流满面的申氏泣不成声地道:“成亲的时候,姨娘告诉我,太小生孩子会有危险。”说这话的是申氏的生母董姨娘。

  申氏比妙姐儿小的更多,十二岁就成了亲,今年才只得十七岁。小巧身子的申氏哭泣道:“亲戚中不乏生孩子后,得了血崩了的。每每听了就让人害怕,就是大嫂生孩子,我晚晚都为大嫂上香,保佑大嫂顺利生产了。我实在是怕呀。”

  一心想要孩子的方氏这才想起来了,大嫂一气生了这么多,让人羡慕,方氏也忘了,平时太夫人房里听了,梁氏也来说过,小产而去的,或是生孩子而难产的可真的是不少。蒲公英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