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四百五十四章,为难(八)

《古代幸福生活》第四百五十四章,为难(八)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8843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朱宣也笑了,看了毅将军丢了这块骨牌,弄了书案上狼藉了,还很是高兴,指了染了墨点的书和纸高兴的咧了小嘴对了朱宣笑。

  朱宣更是乐了,对妙姐儿笑道:“捣乱呢,还让我看。”然后笑道:“你们母子还是出去吧,在这里只捣乱了。”

  沈玉妙笑着抱了毅将军又重新出了来,朱睿看了母亲衣上也溅了一些墨汁点子,笑嘻嘻的对母亲道:“祖母也说毅将军最会捣乱了。”只换来母亲的嗔怪了:“最会捣乱的是你。”

  说的朱睿噘了嘴低了头只是玩自己的了。毅将军从母亲怀里下来,看了哥哥又摆好的骨牌,手脚并用的爬了过去,在朱睿的“哎呀呀”声中,再次哗啦啦推到了骨牌,这才笑嘻嘻的又坐好了,眼睛看了朱睿。

  朱睿挫败的说了一声:“我再也不摆了。”

  雨声中传来了说话声,刘妈妈带了人进来了,手里拿了世子的小小的野鸭子毛的油衣在手上,看了王妃笑道:“这雨下得不小,太夫人请两位小王爷回去呢。”

  朱睿看了看母亲,又往里面看了看父亲,悄声地母亲道:“不是说好了,同母亲睡。”刘妈妈笑道:“太夫人想着呢,回去睡吧。”

  朱宣在里面听了也是一笑,放下了笔拉了脸走了出来道:“快回去吧,免得祖母挂念了。”还在同母亲歪缠的朱睿这才垂了手应了一声,垂了头出了房门。

  一个丫头背了朱睿,奶妈抱了毅将军,刘妈妈带了人打了伞,在昏黑的雨中,一行人走出了院门。

  这里夫妻两个人携了手,走到廊下去看这雨,打在院中新植不久的芭蕉叶上,更是“啪啪”有声。

  一枝刚开了些许的蔷薇花,在雨中绿叶是更苍翠了,可是花朵儿却垂了头。朱宣看了看天色,道:“这雨下得真不是时候,田里农收快要收了,这下子都在水里泡着了。”

  妙姐儿一下子想了起来,不好意思地道:“表哥让我出城看看去,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朱宣道:“明天去看吧,要是一直这么下,可不是件好事情。”

  沈王妃赶快答应了,同了朱宣重新进来了,笑道:“让阮大人学房景伯,他会不会觉得我在挑他的错?”

  朱宣哼了一声道:“让他先学学看吧。总是指望了出兵去打,也没有理由。去年的供奉,嘎格头人不是都送了来。”嘎格头人居了山道上,把吴龙头人去年的供奉都吞了,现在又都送了来。

  “苗锦只是出息小,也好着呢,我让人挑了几匹出来,给母亲送了去,再给你做衣服去。”送来了,朱宣都一一看过了,倒是一点儿也不少。

  沈玉妙笑看了他道:“他送来的是时候,外祖父喜欢那茶,还来得及给外祖父带了京里去,就是母夫人也来了信说好,最是消食的。”

  “茶叶年年有,以后年年送去好了。这不值什么。”朱宣随意说了一句。听了妙姐儿说了今天的赏花宴游:“夫人们看到了表哥,都松了一口气了。”

  朱宣就听着,外面谣言四起,说我伤病重了,不能行动了也有。南平王这一次诈病,是诈的很是值得,听了不少以前没有听到过的话儿。

  听了妙姐儿提起了卫夫人的信,有些感伤了:“外祖父没有呆几天就走了,母夫人为了怕起疑心也不来了,信里交待了四弟的事情,父亲以前对我说过,父亲膝下只有这一条根,也要请了徐先生为师,那个时候四弟还小,就没有对表哥说。”

  朱宣听了不说话,他倒是想了卫夫人能来,听一听宫中的消息,卫夫人在皇后身边,听的一定和别人不一样。

  一道闪电撕开了天空,又是几声炸雷,朱宣把妙姐儿搂在了怀里,拍拍她,安慰道:“别害怕。”闪电中,妙姐儿也有些变了颜色。

  沈玉妙在他怀里微笑了道:“没有防备听到这样的雷声,有些心惊了。”随了雷声,房顶上又是一阵奔马声似的雨声传来,可以想象到雨势急且大。

  就是朱宣也抬了头往房顶上看了一眼,心里只想了这样的大雨按道理应该是下不了多久的。可是一直就没有停过,如果真的是不停就这么下了,今年指不定要有水灾了。

  低了头看了怀里妙姐儿倚在自己胸前靠了自己胸膛,唇边有一丝笑容。朱宣低了头在她唇上亲了亲。对她则说了沈家四少爷的事情:“先接了来,和世子一起念书去。”

  “好是好,可是睿儿才不是个客气的。毅将军玩玩他的东西,睿儿还能忍着。几位夫人们陆续送来了不少陪伴,睿儿不喜欢就赶他们了。”沈玉妙笑得不行。

  朱宣也笑了,抚了妙姐儿肩头笑道:“母亲有没有对你说过,我小时候就打跑过陪读的,我看了不喜欢他,整天跟在我后面,一口一个世子爷,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玩的,我干脆就揍他了。”想想那个家伙现在长大了,去年跟了自己在军中,依然象是没有出息的样子。

  怀里妙姐儿更是要笑了:“母亲当然说过了,这随表哥。”

  然后坐直了,刚笑过,脸上一片嫣红,看了朱宣嫣然道:“如果睿儿把小舅舅打跑了,可怎么好。”

  朱宣笑了道:“从小就练练也不错。”看了妙姐儿白了自己一眼娇嗔怪了:“看表哥说话,从小练被人打吗?”

  “练这个也不错。”朱宣笑了几声。

  雨继续下个不停,朱宣心里越发有些担心这雨象是来势汹汹的样子,不要说下半个月了,下个七、八天,田里的农收能泡成一锅粥了。

  想想晚上还有事情,拍了拍怀里的妙姐儿:“表哥给你写字写累了,早点睡吧。”沈玉妙嗯了一声,站起来让丫头们打水来,一面笑道:“明天接着写。”

  陪了一天的夫人们,沈王妃上了床就想睡了,朱宣今天一天没有喝酒,精力更足,怎么舍得不缠她,扯了玉妙的衣服,看了她轻笑了推阻了,朱宣呢喃了:“难道不陪表哥……”

  鼓打三更的时候,朱宣睁开了眼睛,看了看怀里的妙姐儿睡得正熟,他轻轻放了她,站了起来。

  房门外,朱福张了伞已经候着了,看了王爷出来了,手里拿了油衣为他披了,自己才张了伞陪了王爷步入了廊下的雨中,主仆两人在大雨中出了二门,黑乎乎的雨中,朱喜带了十几骑,带了马也候了王爷。

  看了王爷出来了上了马,一行人在雨中悄无声息的出了门。看了王爷在雨中远去了,朱子才这才关了马,自己在门房里守候了。

  长街上的青石板在雨水中被打得锃亮,倒成了雨夜中唯一的一点儿亮光,雨水就象银河水泼倒了一样,幸好有油衣,一行人只是脸上打上了雨水,身上并没有淋湿了。催了胯下骏马来到了城门口,巡城游击也早候在了门前,开了城门,等王爷一行出了城,才重新关上了城门。

  朱福前面带了路,出了城先是顺了官道急驰了三十里路,然后拐上了一条小路,又走了半个时辰,才看到前面有一座黑重重的房子。

  “王爷,就在那里了。”朱福把马贴近了朱宣,手指了那黑重重的房子。一行人就奔了那房子去了。

  离近了,一道闪电中,可以看到了那是一座破庙,雨水中门口只有半截的庙碑碎成了两片,也被雨水洗得干净了。

  朱宣一行雨水中下了马,大步走进了庙堂上来。里面原有一点火光,进去了看到是一堆快要熄了的火堆,火堆旁也有十几个人在。

  一看到他们进了来,大家一起站了起来,中间一个人上前走了几步,从油衣下露出了面孔,那张黝黑的面孔,却是北平王。

  朱宣也在油衣下露出了面孔,两位王爷互相点了点头,都看向了自己的跟从人,低声吩咐了:“四周看顾了。”

  两位王爷才一起走到了落满了灰尘的佛像前,眼光又碰到了一起。朱宣是坦然的,北平王却是打量的。

  南平王伤病不起了,谣言太多了,北平王不得认真对待了,昔日三国是三足鼎立了,才得以相持日久,南平王要是倒下来了,有些事情真的要重新计较了。

  然后就是听到了南平王妃上殿去理事,真是荒唐了,那个小孩子是什么出身,自从南平王娶亲前都打听得一清二楚的。

  北平王越想越不对头,他不亲自来看一看,他心里是怎么也不放心的。

  现在看到了,可是一脸的雨水,看了象是没有病的样子,北平王猜疑的开了口:“王爷身体好多了?”

  朱宣面无表情了,从怀里掏出了丝帕,拭干了脸上的雨水,刚被雨水打过的脸庞上不会有什么精气神,他淡淡道:“有劳王爷想着,我好多了。”

  北平王的胆子够大的,为了看看我真病假病,居然自己跑来了我封地上,也不想了如果被皇上知道了,更是疑心病要发了。

  妙姐儿理事,皇上听说了以后也是一阵大笑,然后就评了一句话:“荒唐”朱宣听了探子回报了,不以为意,荒唐的名声我以前也有,这是旧名声了。

  听了北平王又说了一句:“几时能好?”他瞪视了朱宣的眼睛,象是不让他说假话一样。朱宣毫不迟疑的也迎上了北平王的眼睛,轻声道:“天气和暖了,自然会好得快了。”

  北平王不说话了,两个人对峙一样站在了破旧的香炉台前面,都是负手站立了,室内不过只有三、四个从人,别人都去了外面四散开来守卫了。

  “鼎分三足,方安乐也。”北平王似自言自语,又似乎在梦呓一样的轻声说了。朱宣在微弱的火光中,一丝淡淡的笑意浮上了唇边,也轻声回话道:“总有好的时候。”

  然后轻声缓缓说了一句:“风雨飘摇啊。”

  北平王不说话了,南平王数次受了盘查,自己是一点儿也没有相助,这会儿来给他说鼎分三足方安乐也,也难怪他要说风雨飘摇了。

  想想这只花蝴蝶到是给过自己一个人情,北平王也轻声道:“一殿为臣,总有三分薄情。”

  朱宣心里笑了一下,大老远跑了来看我有病没病,这会儿同我攀交情。朱宣这一会儿还不想买他的帐,只是看了他心灰意冷的一笑。

  看得北平王心里寒了一下,三位异姓王要有不是,一起都有,查了一个肯定要把另外两个也带上了,所以倒了一个,另外两个也要好好想一想。

  两位王爷笔直的站着,互相看了轻声的在说话,殿内的三、四个护卫中,突然有两个人纵身跳了过来,手里一声风声响,都是握了一把出了鞘的刀。

  一把冲了北平王扎去,一把则冲了朱宣扎去……

  刀尖闪亮了,笔直地对了站在香炉案前的两位王爷刺了过去,房里的另外两个从人急忙来救了。

  北平王微微冷笑了,往后退了一步,让开了刀尖,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把短刀,薄而闪亮刺了过去,正刺了一个对穿,鲜血顺了短刀的把手流过来。

  看了这血,就厌恶的皱了眉头的北平王一脚把死了的刺客踹开了,刚才眼角已经看到南平王也是微侧了身子,一拳打在了刺客的喉结上。

  这一会儿再看时,南平王好整以暇的站着,轻轻的拂了拂自己的衣袍,就象刚才压根儿就没有动过。

  两位身经百战的王爷不一会儿功夫就结果了两个刺客。

  朱宣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这是王爷带来的见面礼?”北平王脸红了,脸黑也看不出来,但是有三分愧色,看了室友内留下的两个从人:“拖出去了。”

  才看了朱宣说了一句:“不想跟了我来了,这是最近一批刺杀我的刺客。”朱宣也没有过问,位高权重,有刺客惦着是都有的事情。

  两个从人拖了两个死人出去了,外面的人都惊动了,朱福朱喜先拎了长剑进了来,一看王爷没事,就又出去了守在门边。

  拖了死人出去的从人又进了来:“后面有个枯井,扔井里了。”手里又搬了一个旧的大香炉,取了水来,把地上一遍遍冲洗了。

  好在外面下雨,血水流到了外面,一会儿也就没了踪影。

  两位王爷此时都没有了话,相对站了一会儿,北平王看了看天色,拱了拱手道:“告辞了。”

  临要出门又回头说了一句:“后院井里的事发了,你担待着。”

  朱宣点头看了他走出去了,他又站了一会儿,才带了人出来上马。雨势越发的大了,虽然有油衣,可是雨水顺了脸庞往脖子里灌。

  眼前是白花花一片雨帘,朱宣想了北平王,心想了,这一次你该放心了吧。

  同样是在雨水中赶路的北平王一行,不顾瓢泼大雨,只是快马急驰了。不时有闪电照明了前面的道路。

  雨水当然了打在了他的脸上身上,北平王心里痛骂了朱宣一顿,这小子就没有病,这只花蝴蝶没事就弄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急驰中,北平王骤然勒住了马缰,后面的从人也纷纷跟从了。看了王爷在雨中扬起了脸,象是想了什么,过一会儿才重新带了马急奔。

  哼,一拳就击倒了刺客,这只花蝴蝶他就没有病,又在弄诡诈了,他这次又想打什么主意?来的路上,北平王是有些担心了。

  京里皇弟们皇子们争权,晋王这个混蛋见人就咬,南平王要是倒了,谁把晋王的恨意挡了一大半去。

  有南平王在,晋王主要就恨他了。可是回去的路上,北平王又开始咒骂朱宣了,反正这只花蝴蝶要弄鬼了。

  马蹄声不敌雨声,北平王一行消失在雨中。

  朱宣也是快马奔回了城门,巡城游击还候在城门口,给王爷开了门放行了。王府门前,朱子才也是个耳朵尖的,一听到雨声中的马蹄声,就开了门,放了王爷一行进来,才关了门去睡了。

  如音在廊下接了王爷,服侍他解了油衣,见他头发脸上都湿了,忙为他送上干的巾帕来,朱宣擦拭了,轻声问了一句:“王妃有没有醒过?”

  如音忙轻声回话了:“一直睡的香。”朱宣这才有些放心了,他换了干净衣服,进入到房里来。

  红纱罩的灯光下,妙姐儿伏在床上睡得正香,一只手臂伸出了绫被外,半边雪白的面孔映了梅花三友的枕头,更显得雪臂与面孔莹白了。

  及至朱宣抱到了怀里,还是沉睡未醒,朱宣经过马上的急驰,怀里抱了妙姐儿,突然有些想她了。

  刚才外面担心了妙姐儿醒来,这会儿怨她不醒,用手拧了她面颊揉搓了她的身子,妙姐儿只是嘤嘤一声,又睡过去了。

  朱宣有些无奈的抱了她,好象抱了一只小火炉,只是煞风景也。

  大雨转下了一夜没有停,第二天又是大雨滂沱了,沈玉妙吃了早饭,就对朱宣回话了:“表哥让我出城去看看,我这就去了,两位舅舅跟我一起去。”

  朱宣站了起来拉了她的手走到了廊下,从青芝手里接过了一件黑黝黝的油衣,为她披在了身上。

  沈玉妙只觉得轻巧,用手摸摸外面,却是油滑,笑道:“这件没有见过,比我那件野鸭子毛的还要轻巧呢。这是几时来的?”

  朱宣为她在项下系好了颈带,道:“这是商队带回来的,说是海鸥毛织的,所以轻巧了。”然后道:“路上小心了,表哥今天不陪你去了。”

  沈玉妙给他行了礼道:“表哥在家里好好养身体,把欠我的字都写了,只是别喝酒了。”朱宣一笑道:“去吧去吧,还这样罗嗦。”

  外面的天色昏黄,全然没有青天的颜色了,任是谁看了这雨都不象是一时半会儿能停的。

  沈玉妙骑了自己温驯的小马,朱禄乌珍,蒋家两位公子一起跟了来,后面是几个管事的。在街上的青石板路上,就看到了雨水已经没了行人的鞋。

  沈玉妙住了马,回头对朱禄道:“回去一个人去,这样的雨水,肯定有地势低,受淹了的民房。让人去知会了衙门里,去看看去。”

  一个管事的就掉了马回转了。余下的人跟了王妃继续往城外走。

  城外路上一片狼藉了,昨夜雨打的,雷击的,断树枝横在了官道上,这才是上午,就已天色昏暗,象是下午近天黑时分一样。

  几乎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只有沈王妃一行在路上。

  乌珍看了王妃的马,不敢让她骑快了。转到了中午的时候,看了到处是淹满了水的农田,田里都是青色的麦穗了,有的快变黄了。

  农人们都在田里往外面舀水,可是也挡不住这水的势头。不少人在雨中对了天大声哭诉了:“不能再下了啊。”还有不少人则雨中跪伏了,对了天空祈求。

  沈王妃心情沉重的在路上一个长亭吃了午饭,她没有胃口也吃不下去,随便吃了几口。路上经过的农田无一不是如此。

  吃完了坐了歇一会儿,问了朱禄:“大堤还有多远?”朱禄回答道:“再有十里路就到了。”下面要去大堤上看一看。

  到了堤坝下面,先看了上面有些地方种了一排排的柳树,在风中正狂舞了树枝。有些地方却是没有种,只是光秃秃的一片。

  沈玉妙下了马,把马缰绳丢给了一旁的乌珍,沿了土路往上面走。朱禄接过了乌珍手里的马,对她大声道:“去扶了王妃,堤上面路滑。”乌珍搀扶了王妃上了去,见堤上开阔了,风大雨也急。

  蒋家两位舅舅也跟着上了来,走到了外甥女儿外边护了她,一面指了江水给她看:“妙姐儿,这水要过了堤坝了。”

  沈玉妙也看到了,真是不看不心惊,这一看堤坝下面,是翻腾的江水,乌黑滚滚的感觉。象是一下子就能越过了堤坝一样。

  看了看离堤坝最高处也只有不到二尺的距离了,沈玉妙也惊心,乌黑翻滚的江水,象无边无际一样,下面都是将熟的农田,要是炸了堤,不知道要淹没了多少农田。

  堤上泥泞了,一步一滑的走着,越看越是心惊了,几处堤坝上,都有渗水的痕迹了。两位舅舅跟了父亲在京里,却是老吏事了,看了道:“这是以前河工偷工减料了,想来这堤坝修的高,只想着不会有这么大的雨水,淹不到这么高的地方。一旦水涨了上来,根本不堪一击。”

  一边是翻腾的江水,一边是将熟的农田,两位舅舅站在堤坝上给外甥女儿现讲课:“只要不淹了农田,这庄稼水里虽然泡了,就是青的收到屋里去,火焙干了,磨成粉,也能充饥。总强似于颗粒无收的好。”

  在雨中的沈王妃只觉得自己的肩上的担子象是沉重之极,她苦苦思索了,我该怎么办?如果是表哥他会怎么办?

  油衣这个时候全然只能挡挡身上的雨,膝以下都被雨水打湿了,冰冷刺骨了。沈王妃坚持看完了全程,再下了堤坝时,脸已经冻得没有一丝儿血色。

  这该热的天气里,有这样的雨水和温度,这天气反常了。

  朱禄拧开了身上带的一个水壶,递了过来:“这是王爷让带的葡萄酒,王妃请用一口儿。”沈玉妙喝了两口,觉得暖滚入肚就不肯再喝了对朱禄道:“分了,你们一个人喝一点儿吧。”

  偶然喝了一次说好,表哥自己都不舍得喝,这会儿交待了朱禄带出来,想来是表哥以前也这样过,所以知道风雨中是什么滋味。

  一直以来淮阳郡主还是心结的沈玉妙,此时此记得的风雨中突然惭愧了。与表哥修好以来,也是偶尔要提一、两句表哥差点儿变心了,总是耿耿于怀。表哥有时是不高兴的,有时就当听不见了。

  想想表哥一直对自己是很好,沈王妃突然想起了自己写的第一封心事:表哥是个无情人。表哥真的是个无情人吗?

  她决定回去再也不提淮阳郡主这件事了,但是这位待嫁的郡主不能再留着倒是真的。

  回去王府里,朱宣在房门口接了淋成雨人儿的妙姐儿,拉了她的手往房里走。房里是沈玉妙回家来以后,用玉石修了一个小小的池子,这个时候一池热水,朱宣快手快脚地把她身上的衣服扯了下来,拎了妙姐儿到池子里去,才笑话她道:“落汤鸡一样。”

  沈玉妙在热水氤蕴中,人立即就暖和了,她舒服的趴在池沿上,但是心里却有些灰心了,对了朱宣道:“表哥,那水快要漫过堤坝了。”然后可怜兮兮的道:“下面都是农田,怎么办?”

  朱宣看了她皱了鼻子的表情,笑道:“等你泡好了再来说这个。”看了如音送了热汤热水吃的来,朱宣走了出来唤了人:“今天跟了王妃出去的人,把姜汤送了去,小心病倒了。”

  院外雨水中,一个小小的身影又走了过来,身后是跟的人打了伞。世子朱睿穿了木屐,身上也披了小小的油衣,头上还有一把大伞,上了廊上对了父亲行礼道:“我来看母亲,祖母说母亲出去了,我想着这么大的雨,母亲还要出去,会不会生病?”

  朱宣难得的对了儿子微笑了:“母亲回来了,但是要休息,她没有生病,你进来坐着等一会儿。”

  朱睿知道了母亲回来了,就探了头往里面看了一看,朱宣这一会儿还不能让儿子看,妙姐儿光溜溜的在热水里,儿子已经三岁了,看了总是不雅。

  世子朱睿从一生下来就被当成大人看了,襁褓中,老侯爷吃饭时,都要让世子拿一个小的空酒杯碰一碰才行。

  每逢家宴,世子一醒,就要过来了占一个座位才行,世子不来就空了他的位子。朱宣与父亲老侯爷一样,也是这样对朱睿的。

  朱睿却不愿意和严厉的父亲单独在一起,虽然他今天是可亲的。朱睿对了父亲行礼道:“知道母亲回来了,我要回去告诉祖母去,再告诉弟弟去。让他不要哭着找母亲。”

  朱宣和颜悦色的交待了:“路上滑,你慢些走。”看了儿子带了跟的人出去了,朱宣心里觉得真好。睿儿越大越懂事了,已经象个大人了。

  沈玉妙趴在池沿上已经吃完了饭,看了朱宣进来,热水里泡得懒洋洋的,风雨里过了大半天,她打了一个哈欠笑道:“表哥,你也来?”

  朱宣道:“我看着就行了。”沈玉妙觉得眼睛涩得不行,趴在池边道:“我要睡了,记得把我抱出来。”

  然后就开始在热水中呼呼大睡了。

  一觉睡到了夜里,自己当然是在床上,表哥却不在。她从床上坐了起来,身上一凉,自己还是未着寸缕,不由得脸红了,表哥就这样把我擦干了放到了床上。

  床一侧搭了自己的绿色寝衣,她穿好了衣服,眼角还有余困,站起来走到另一侧房间里去,表哥果然是在这里,正低了头在书案上展开了一张图在看。

  那是一张河工的地图,朱宣在妙姐儿睡着的时候会了管事的和蒋家两位舅舅,就回来了看河工地图。

  看了妙姐儿过来了,伸了手揽了她的细腰坐在了自己膝上,道:“当初修这堤坝的时候,我却是还没有过来。一向是听他们夸耀,这堤坝修的如何牢固如何高,现在看来好象一击就会溃了。”

  然后叹气道:“自我来了几年,一直想了重新让水利熟悉的人重新整一下,可是天天有事情,只是冲坏了的地方修整了。现在看来,这些事情是一点儿也不能错的。堤坝外是近三十万良田,一旦炸堤,会有多少灾民。”

  沈玉妙难得看到表哥叹一回气,她双手捧了朱宣的脸,安慰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朱宣苦笑了一下道:“除非这雨明天不下了。”

  外面还是天色昏黄了,一看就是停不了。夫妻两个人看了外面的大雨,都是忧心忡忡了。

  朱宣带了妙姐儿上床去,心里想了事情。连年都是富裕的,就是今年冲炸了堤也有银子安置了灾民,可是这灾民最好是不要成为灾民。

  水灾后重建民房,水灾时安置灾民,一旦水灾了,一个不好,瘟疫又四起了,这都不好打发。

  沈玉妙只想了那茫茫乌黑翻腾不停的江水,看上去无底洞一样深,现在想想还是心惊。

  两个人都带了心事睡了。就是第二天醒来了,也还是约了两位舅舅来谈这个。

  沈玉妙刚刚让人去命水利上的官员们去看看去,朱子才进来了,脸上是严肃的神色:“高阳公主和驸马,还有一位姚夫人来看王妃了,车驾已经到了府门前了。”

  啊?沈玉妙看了看外面的大雨,再看看表哥,忙着对朱子才道:“快迎接。”她换好了妆束出来,朱宣对了她交待了一句:“表哥病着呢。”

  沈玉妙当然明白,对了高阳公主是要隐瞒着,来到门外,虽然冒雨,朱子才也安排了家人们列队相迎。

  高阳公主却不是正装,马车依就华丽,车驾也齐整,但是她笑吟吟的只是平常衣裳下了马车来,身后为她打了伞的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剑眉男子,沈王妃虽然是第一次见,也知道这就是公主的驸马工部尚书之子,现封了武昌侯的齐伯飞。

  第一次见驸马,沈王妃还是端正互相行了礼,马车上又下来了一个人,摇头晃脑,指了鼻子笑道:“妙姐儿,我也来了。”却是嫁为人妇的姚夫人陶秀珠,她却只得一个人前来的。

  想来她嫁的那位陶御史的门生,她的师兄却是一直管不了她。

  请了高阳公主一行到了房里坐了,沈玉妙才笑道:“这么大的雨让你们赶上了,路上好不好走?”

  高阳公主这才问候了南平王的伤病:“我要来看你,就对父皇说,反正隔一段时间就有太医来看视了,不如我跟了来一次。也可以见见你。”然后看了看坐在一旁的齐伯飞,只淡淡说了一句:“父皇说这夏天了,雨水足,只怕有堵塞淤积的地方,驸马懂水利河工,正好一起出来看一看。”

  沈王妃站了听了皇上的话,忙令人陪了太医进去看视了,前几次太医来了,都也说不出来什么,只是说表哥应该休养,这一次估计也是看不出来。表哥一会儿说手臂酸麻了,一会儿是脚足酸麻了。把表哥拉到现代照ct,估计也说不清楚。现代医学弄不明白的病还多的很呢。

  陶秀珠听了妙姐儿让人准备房子,看了她笑道:“我们来看你,你要陪了我们住几天,王爷伤病呢,你别打扰了她。”

  坐在的齐伯飞看了沈王妃只是答应了,心里也觉得不象样子,这位姚夫人,做姑娘的时候就跟了高阳公主两个人是无所不至。

  西山里赏梅花能把一片梅林全围起来,说南平王妃有小马,自己弄了来照摇过市,然后又来对高阳说学射箭,两个人收拾了好衣服,穿了坐在演武场上吃喝完了,随便射几下就格格笑着回来了,对别人说我今天射箭去了。

  这会儿更出息了,是来探病的,直接就是一句:“王爷伤病呢,王妃也别打扰他。”唉,人家夫妻之间都能管得到。

  高阳公主笑眯眯附合了,齐伯飞不满的看了她,如果高阳今天也说出来与我分开住的话,那不要脸面就不要了吧,虽然这人丢了南平王府来很是丢脸。

  驸马与公主两个人出了京,一直还是维持了一种夫妻的样子。

  沈王妃看了齐驸马的脸色就笑了一下,对陶秀珠道:“我陪了你住,公主还是同驸马在一起。”就让人去安排住处。

  高阳公主犹自说了一句:“要离你们近的房子才行。”

  朱宣躺到了床上去,太医看过了,也只是开了一些安神补身子的药,这才退出去。南平王就在房里听了回报了王妃在陪客人。

  然后就是驸马齐伯飞进来看了他,床前坐了一会儿,颇多安慰。朱宣见他来了,也就相托了:“请驸马前去看了,那堤坝是不是能保得住,王妃理事,和她商议就行了。”

  齐伯飞以前是看了南平王一向是精神焕发,这一次见了英雄一样的人物睡在了床上,面色嘛也不如上一次京里见了。

  战场上的硬汉被伤病弄的有些没有精神了,齐伯飞也有些难过了。想想刚才见到的沈王妃,年纪小小,礼仪举止,如一朵娇娇的柔嫩花朵,南平王如果不伤病了,怎么忍心让年纪小小的王妃上殿去理事。

  齐伯飞答应了明天就去看,然后告辞了,唏嘘了走出来这个院子来,外面的大雨就象他的心情一样灰暗了,自从娶了高阳公主他就没有过上舒服日子。

  对于高阳和南平王的一切接触,齐伯飞都要跟了来。所以这一次高阳要来,驸马求了郑贵妃也跟了来。

  前面一个小童脚下踏了木屐,手举了油纸伞,引了驸马回到为他安排的住处去。这是一幢二进的院落。

  还没有进来,先听到了一阵欢笑声:“看那个游的快。”院子里堵了阴沟流水之处,就自己这去探病的一会儿功夫,陶秀珠和高阳公主就让妙姐儿叫人抓了几只鸳鸯、野鸭子来,扎了羽毛,放在院子里积水里取乐。

  以前也玩得开心的沈王妃看了这一幕,再想了堤坝上滚滚的江水,不由得苦笑了。这苦笑正好落在了齐伯飞眼里。

  齐伯飞皱了眉看了高阳与陶秀珠两个淘气包,不悦地走到房里去了,他对了高阳公主也是不能教训。

  当天晚上,高阳与陶秀珠就缠了妙姐儿留下来没有回去,高阳是一直玩到了深夜才不得不回房去。

  南平王在房里等来等去,只等到了王妃不回房来歇息的回音。朱宣有些恼怒了,想了她们不过是说说罢了,不想来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