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幸福生活 第一百六十四章,整顿(二)

《古代幸福生活》第一百六十四章,整顿(二)

作者:一个木头 字数:1860 书籍:古代幸福生活

  出了工厂,正是晌午时光。

  阳光暖洋洋,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空气里不再有铅味和油墨味,李根呼吸着,心情也变好许多。

  不过,见到他之后,街上有些人悄悄避开。

  这几天大家都在传,李氏印刷厂不仅仅只是遭了火灾。

  更惹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李根看在眼里,面无异色,神情自然。

  他穿街过巷,在一个面摊前停下,看着面摊老板往锅里撂面片。

  面摊老板见了李根,微微一愣,但很快恢复笑脸:“先生,您来一碗?”

  “不必了,刚吃过。”李根笑着答道。

  原本厂子里给大家做饭的老妈子也被诡异失火吓跑了。

  如今厂里大小猫三只,做饭全靠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两个学徒工。

  口味不好多要求,但至少自己做饭便宜些。

  虽然很想当个有品质的吃货,但眼下是真正一分钱恨不得弄成两半花……

  “你这是西北那边的做法吧?”

  李根跟面摊老板搭话。

  老板一听来了精神:“您真是识货,不怕跟您吹,镇子东头的郑老板隔三差五就到我这里来一碗,虽说郑老板素来关照同乡,但那也要我这一碗面扎实啊。”

  李根面不改色点点头。

  郑老板……

  就是镇上几个大造纸厂的老板之一,也是他待会儿要去拜访的目标。

  “别看郑老板家厨子是从关中省带过来的,其他东西不敢说,我这一碗面,比他强!郑老板来我这里不光吃面片,还有裤带面和麻食。”

  老板说得高兴,但转而有点丧气。

  他生意谈不上太好,东海省这边的人吃米多吃面少,本地人就算吃面也是切面条。

  “下次我也试试你的手艺。”

  李根同面摊老板再聊几句后告辞,继续朝纸厂郑老板家走去。

  同是工厂老板,人家比他潇洒。

  造纸厂里有专门的厂长盯着,郑老板作为东家并不需要常驻,多数时候都在自家大宅。

  李氏印刷厂常年在郑家这边拿纸,双方也算是老合作关系。

  虽然小李老板近来像是惹了瘟神,但郑老板还是亲自接待了他,没有把他打发去找厂长。

  对方五十多岁模样,衣着华贵,神采焕发。

  “贤侄啊,家里现在怎样了?”郑老板问道。

  李根郑重答道:“大致已经收拾妥当,可以重新开工,机器没事,铅字、油墨、煤也都够用,就是纸张没剩下多少。”

  郑老板打个哈哈:“纸张好说,贤侄要多少,去厂里拿便是,最近材料涨价了,我生意也不那么好做,但贤侄放心,我们还按照原先价格便是。”

  李根苦笑:“叔,奥(我)现在一共奏(就)剩几十个银元了。”

  郑老板听了这句话,没有表示生意不能做,而是愣了一下。

  因为李根这句话,不是东海省这边口音,而是西北关中省那边的……

  口音地道,甚至带着点乡音。

  郑老板眼中诧异之色一闪而过:“听说你厂里人都跑求光了,奏算奥肯赊账给你,你也没人手赶工吧?”

  说话间,他也换成关中话,而且说得又快又急,甚至有点含糊。

  李根却对答如流:“紫(纸)先留在叔这里,奥去找其他人手,省城这么大,该能找到些乡里人帮忙。”

  听他显然不可能是临时突击学习背诵的关中话,郑老板面色顿时柔和许多:

  “你家里有关中人?奥听说你家是东海本地人啊。”

  李根面不改色心不跳:“奥家先人是关中的,后来迁到东海这边来,奥爸想着尽可能融入这边……不过私底哈,乡音总是不敢忘的。”

  语言天赋总算也有点用。

  各地方言他精通十几种。

  如果只算粗通,那能有大几十近百种……

  郑老板哼了一声:“融入这些东海的蛮夷做什么?一个个鼻孔朝天!”

  他上下打量李根:“罢了,不在子前言父过,你们家总算还不忘本,不过之前没听你提过?”

  李根叹口气:“不怕叔笑话,那时候奥不知天高地厚,总想着自己能独力撑起家里留下的印坊。”

  郑老板点点头:“也是,小小年纪该有这股劲才对。”

  他又郑重跟李根说道:

  “但必须跟乡里人抱团,否则只会被这里的蛮夷欺负!

  离乡千万里,除了乡里人,还能靠谁帮忙?”

  李根忙道:“叔说的是。”

  郑老板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你是关中哪里人啊?”

  “金台。”李根镇定自若。

  通过融合记忆,他发现这个世界的地理格局,跟蓝星上神州大地差不多,只是尺寸上有些出入,等比缩放。

  口音、语言、文字亦是大差不差,要不然他今天还真没法登这个门。

  “奥就说你口音是靠西边的。”郑老板神情更放松:“奥是扶风的。”

  他注视李根,略微沉默片刻。

  “你这次要多少紫?”郑老板慢吞吞问道。

  李根答道:“差七担以上,再预备些损耗,需要八担。”

  郑老板的仁信造纸厂,生产的是机制纸,区别于手工纸,这个世界习惯上称为新纸,而称手工纸为老纸。

  一般而言,新纸比相近品次的老纸要便宜得多。

  李根采购的品次,一担一百六十斤,作价二十银元。

  换成相近品次的一担手工老纸,至少五十银元起步。

  造纸机和新纸的出现,叫书籍成本大幅下降。

  当然也有不少人更中意手工纸。

  “八担,一百六十银元……”郑老板沉吟。

  遇到同乡,确实是件喜事。

  同乡有难事,他有能力帮一把也索性就帮了。

  只是他赊账给李根,如果李氏印刷厂再遭一把火呢?

  “官府来人过问火灾的事,最后怎么说的?”郑老板问道。

  李根声音略低沉:

  “捕快来看,查不出人为痕迹,最终官府就还是按照人为来结案,判已死工人导致失火,害人害己,但……奥总觉得当初那把火贼娃适套几(有猫腻,不正常)……”

  郑老板神情严肃,微微点头。

  “奥觉得还是可能有间危险。”李根轻声道:“就算上次不是,接下来总也要提防才行,如今该世道……”

  “是啊,如今该世道就是这么难!”郑老板跟着感慨一句。

  李根接着说道:“奥有想过去寺庙或者道观求张符,但那香油钱……哎!”

  郑老板点头:“对,想要真能压制诡物的法器符箓,要捐的香油钱可不少。”

  人间有诡物存在,众说纷纭。

  河口镇守着省城边上,倒也有一些关于僧道神通法力的传闻。

  不过,不同于李根前世看小说里,猎魔者、驱魔人猎杀邪魔可以获利,这个世界对抗诡物,除了危险外无利可图。

  是以仙长高僧听闻某地有恐怖传说后便去主动降服的故事,并不常见。

  大顺京城内阁与各省府衙考虑保境安民稳定生产,倒是常组织人手巡视。

  但各路传说太多,纷纷杂杂,真假难辨,人手根本不够用。

  至于说巡查的人是否考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更是难说。

  小李老板眼下穷得冒烟,定然没钱疏通请人家认真办事甚至冒险拼命。

  郑老板看着李根,再考虑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

  “倒是有条道道(门路)指给你,你去林记米铺走一趟,那里是河口镇黑市所在,你到那里碰碰运气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