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第一百六十二章:那就见血吧!

《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第一百六十二章:那就见血吧!

作者:终成浮云猫 字数:1671 书籍: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武英殿。

  朱元璋考较诸王。

  “你们在外历练三个月,可有什么感触?”

  肃王朱楧:“民风淳朴,人敦本业。”

  辽王朱植:“百姓充实,府库衍溢。”

  岷王朱楩:“好玩好吃的地方很多!”

  朱允炆道:“上下交足,军民胥裕,百姓安居乐业,不愧洪武之治!”

  朱允熥:“民生多艰,百姓不易。”

  朱允炆立马抓住漏洞:”洪武盛世,中都凤阳府治下,何来民生艰苦?”

  专挑好听的说?

  朱允熥反击道:“惠王少出中都,自然不知军户失田之苦,更不懂匠户为工钱而发愁,甚至丧命。”

  眼瞅着老朱脸色不好看,自己说的好像喷子。

  朱允熥忙补充道:“我朝天下初定,天灾频发,百废待兴,民生多艰,但也正因为如此,皇爷爷才能宵旰图治,以安生民,有了治世局面。”

  “然而不乏仍有奸臣欺民,给朝廷抹黑,挖国家墙角。”

  一番话下来,即将引出勋贵侵占军田之事、以及江夏侯杀匠户一事。

  哪知,朱允熥失算了。

  朱元璋压根不问:“有感触就行,你们这三个月没算白跑一趟。”

  下面直接换了个话题。

  “我大明内外共有多少卫所?”

  朱元璋目光在诸王身上扫视一圈:“知道的出来说话。”

  全国那么多地方,谁知道啊。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时间无人答出。

  上前一步,朱允熥答道:“回皇爷爷,我大明内外卫所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好!”

  朱元璋又问:“全国军队总数多少人?”

  这次,朱允炆上前一步抢答:“回皇爷爷,全国军队总数共一百九十一万余人。”

  卫所数量知道了,乘以每个卫所的固定人数,就是总人数了。

  这么简单的算术题,玩的就是速算!

  自上次大本堂算术输给朱允熥,朱允炆便开始苦学算术,今日终于大放异彩,在皇爷爷面前露面。

  这里唯一的变数是守御千户所,因为人数不一定。

  有的守御千户所下辖是两个普通千户所,有的下辖三个千户所。

  所以朱允炆回答是一百九十一万余人,误差在一万人以内。

  几位亲王惊讶地看着他,佩服他的算术能力。

  朱允炆则沾沾自喜,坐等皇爷爷夸奖。

  哪知,朱元璋说道:“允熥,你说说。”

  朱允熥不暇思索,脱口而出道:“孙儿所知,我大明全国军队总数是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

  都数量精确到个位数了?

  朱允炆微微一惊,旋即道:“与额定兵员差了近七十万人,这怎么可能!”

  打脸的场面来了。

  朱元璋面露惊疑:“允熥,你是如何知道的?”

  显然,老朱肯定了这个答案。

  朱允熥回道:“孙儿在凤阳府练兵,向开国公、魏国公等人学习军阵战法,又对我大明全国各地的卫所,都有了解过。”

  魏国公徐允恭在中军都督府任职,主管的就是卫所。

  随便一问就知道了。

  沉迷于自己算术成就上的朱允炆还是不服气,质问道:“按照全国卫所数量,军队总数约有一百九十万,为何差了这么多?”

  朱允熥笑了笑:“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军户逃亡,吃空饷的现象总归存在。

  一向理想化的朱允炆或许很难理解这些。

  当然,明初的军官吃不了什么空饷,顶多侵占军户田地。

  因为朝廷养军队,压根不花钱。

  明朝卫所兵制中的军屯制度就很好地解决了军队财政、粮饷的问题。

  屯田是军队各级官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饷粮基本上自给自足。

  朱元璋自豪地道:“国家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仰军屯。”

  直到嘉靖年间,明军屯田才大坏、屯田收入不及洪武年间的三分之一,卫所制度基本崩坏。

  到了明末,因没钱没饷没粮,明军的战斗力变得十分拉胯。

  没钱谁还替朝廷卖命?

  可以说,只要明军足饷足粮有田地,生活有盼头,明军能把鞑子揍出翔来!

  提到军户,朱元璋决定深入考察诸王凤阳历练的成果。

  “朱楩,伱来说说,步军总旗月收入多少?”

  “啊这......”

  岷王朱楩一阵挠头。

  他在凤阳虽说也在历练,参与操演,不过大多时间是在周边玩耍。

  一会儿去中都城逛街,一会儿去长淮卫住几天。

  最远的跑到宿州,说是到孝慈马皇后老家瞧瞧。

  “允炆,你来说说。”

  朱元璋开始点名。

  朱允炆原以为会考军阵战术,故而提前准备了一个多月,哪知考的竟是后勤......

  他哪里知道这些,兀自紧锁眉头,看着朱元璋连连摇头。

  “允熥。”

  所有人的希望朱允熥再度出来展现自己,他轻松回道:“步军总旗月支米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

  “还有呢?”朱元璋神色中带着欣慰。

  朱允熥道:“民匠充军者八斗,牧马千户所一石,民丁编军操练者一石,江阳横海水军稍班,碇手一石五斗。”

  “军士阵亡如何补贴?”

  “阵亡病故军给丧费一石,在营病故者半之。”

  “恩军呢?”

  充军戍边的罪人叫做恩军。

  朱允熥道:“恩军家中四口以上一石,三口以下六斗,无家口者四斗。”

  “军士月盐如何支取?”

  “有家口者二斤,无者一斤。”

  朱元璋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朱允熥对答如流。

  他将卫所军士月粮月盐、战马、军器、棉花、冬衣和盐专卖等收入的供给情况回答的明明白白。

  学霸的表演,让诸王无地自容。

  连朱允炆都为之叹服。

  朱允熥面露微笑,心说这次凤阳历练,你们是去度假镀金。

  而我,是去提升自己!

  不仅搞经济赚钱。

  还搞军队建设,在军中发展人脉。

  全方位发展自己的势力!

  短短三个月,朱允熥已初步搭建好了自己的幕府框架,只等往后蓬勃发展!

  “朱桂!”

  朱元璋又点名代王。

  “全国上百万的军队,尤其是塞北之地人吃马嚼的,当屯粮不足时该如何解决?”

  朱桂想了想,回道:“当屯粮不足时,可以用民粮运往,让商人出粮塞下,换取政府盐引。”

  边境急需军粮,朝廷需要从内地购买粮食。

  但买粮的开销极大,如何不花一文钱就能搞到粮食呢?

  朱元璋想到了开中法,朝廷招募商人以粮换取盐引,商人们盐引领取对应的盐,然后去卖。

  历代朝廷实行盐铁专卖,盐的成本极低,而且生产简单量大。

  用盐引换粮食,这买卖稳赚不亏。

  朱元璋又问宁王朱权:“塞北缺战马,当如何解决?”

  朱权道:“如十三哥所言,以开中法解决,缺粮就让商人用粮食换盐引,缺战马就让商人用马匹换盐引,灵活机动及时补充了军饷不足。”

  “好!等过了年,你们就去塞北就藩。”

  朱元璋十分欣慰,终于放心。

  身为塞王,熟知开中法是基本操作。

  若代王和宁王答不出,朱元璋恐怕会暴起揍人。

  眼下,蒙元势力虽已被赶出中国,但其军事势力仍然较为强盛。

  他们雄踞北方草原地区,时刻准备南侵,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是大明的最大威胁。

  再加上西北、云南等边疆地区也不安稳,大明的军事压力极大,所以朱元璋十分注重军队发展。

  这次武英殿考较,朱允熥毫无争议成了最优。

  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分数,由七分增加到了九分,直追燕王朱棣。

  至于朱允炆,原地踏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