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小药王 第315章 三长老归来

《桃源小药王》第315章 三长老归来

作者:过去亡灵 字数:1021 书籍:桃源小药王

  好吧,宋春涛三人看不懂合同的大部分内容,毕竟“境界”相差太悬殊了,他们倒也不担心,因为有自知之明,而且也都相信林云。

  “稍后我还会制定新公司的公司章程,在这之前,咱们得先确定一些事,首先是公司叫什么,总不能还叫龙口面粉厂吧,这太土了。”

  宋春涛挠挠头,想了想说道:“我们那边有很多企业都叫什么龙腾、龙飞、金源这样的名字,我看咱们也起一个?”

  林云笑了笑看向杜满囤:“杜大哥,你有什么好名字?”

  杜满囤摇头:“我就是个大老粗,想不出什么好名字,还是你们想吧。”

  “慧姐,你呢?”

  徐慧想了想说道:“我看宋老师起的名字也可以………还是弟弟你自己想吧,你比我们都有文化。”

  林云想了想说道:“龙和金这两个字都很喜庆,辨识度很高,不如加在一起,北方金龙食品有限公司这个名字怎么样?”

  徐慧马上回答道:“我看行!”

  宋春涛和杜满囤也点头答应。

  “好,就叫做北方金龙食品有限公司,那接下来咱们的方便面产品也得取个名字,我看就叫康师傅吧,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怎么样?”

  “康师傅?是什么意思?”几个人问道。

  “简单,康代表着健康,师傅这个名字可以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林云回答道。

  在前世,康师傅方便面的名字就被曾被列为最朗朗上口的商标之一,林云干脆也不改了,直接拿过来,相信“正牌”康师傅还没问世呢,自己率先注册下来,也不知道魏英州会起个什么名字。

  “好,我同意,就叫康师傅吧!”三人觉得这个名字很好。

  北方金龙食品有限公司,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名字正式定了下来,接下来就要进入实质性的工作阶段了。

  “现在我们有几项最要紧的工作,如今我们没有人手,只能咱们自己做,首先是购置生产线,这项工作最要紧,宋大哥,这项工作咱们两个先负责。

  然后是销售渠道的工作,这项工作由杜大哥咱们两个负责。

  购置生产线的问题………宋大哥,咱们两个下一步先联系沈城的其他方便面企业,特别是第二食品厂,他们几年前就做方便面,规模比咱们大的多,不过效益非常差,想必也是半死不活。

  我们可以尝试直接买下对方的设备,如果不成,我们就只能到盛海粮油机械厂购买,全国只有他们一家能做。”

  “好,没问题,一会儿我就去第二食品厂联系一下。”宋春涛立刻答应。

  “杜大哥,最近几天你先和销售人员了解一下经销商的情况,主要是弄清楚咱们区最大的经销商是哪几家,我先和宋大哥把生产线的事情办完,然后咱俩再一起去和供销社商谈。”

  “放心,一定完成任务!”杜满囤站起身来回答。

  林云接着说道:“各位,现在企业初创,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了,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职责,我当仁不让就做总经理,还得有几位副总,分别负责生产安全、企业日常运营、产品销售、对外宣传和财务管理等职责,这些都得由各位来担任了。

  比如生产安全问题,我父亲有经验,可以担任;企业日常运营,宋大哥心思缜密而且有谋略,可以担任;产品销售嘛,因为这需要有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销售队伍,杜大哥最适合了;财务方面,现在还没有人选,但我母亲是会计,就先让她负责。”

  宋春涛和杜满囤连连点头,觉得林云这么分派还是非常合理。

  徐慧刚要开口,林云却接着说道:“其实咱们做为企业的高层,责任应该是掌控全局,并非做具体的业务,只是我们现在没有人手。

  当然,相信很多事情你们以前也没做过,我也没做过,所以也只能一边做一边学,同时我们也要培养手下,总之,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林云说完,徐慧忍不住了开口道:“弟弟,宋老师和杜大哥都有任务了,那我做什么呀?”

  林云先是瞥了徐慧一眼道:“慧姐,你要记住,私下里你可以叫我弟弟,公开场合可不行…………这样不好知道吗?”

  徐慧瞪着眼睛道:“为什么?”

  林云道:“不为什么,这是规矩,要不然咱们开会时,你叫弟弟妹妹,我叫大哥大姐,这还是企业吗?成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了,你得叫我林总,叫宋大哥宋总,杜大哥是杜总,记住没有?”

  徐慧眼珠一转立刻反问:“你们都是总,那叫我什么?”

  林云笑了笑回答:“放心,你的工作我都想好了,专门负责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那我………怎么做呢?”

  “你的工作最重要,所以先不着急,等我先把前两件工作落实好了咱们再一起商量,而你是秘密武器,到时候有大用途。”

  “哈,我有大用途?还是弟弟你最好了。”

  林云:“…………………。”

  沈城第二食品厂是当地前五的食品企业,生产各类罐头、面包、馒头等副食品,可以说是产品众多,其中蜜桃罐头和蜂蜜面包是大多数沈城人美好的记忆。

  林云小时候就经常吃第二食品厂生产的蜂蜜面包,松松软软美味可口。

  近些年食品厂的生意不好做,效益大幅度下滑,倒不是说产品不好,其实上,产品还是那些产品,但市场却不是以前的市场了。

  改革开放前,沈城也就那么几家食品厂,生产出的产品只要满足本地老百姓就足够了,而改革开放后,市场放开,虽然也有本地保护主义,可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门槛降低很多,结果就是大量的外地产品涌入沈城,产品多了,本地市场没变,于是竞争开始激烈。

  想在竞争中取胜,首先是价格,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大,于是很多本地产品就落了下风。

  沈城的食品厂大都是国企,这种企业的特点就是人多,而且用料大手大脚,价格自然就高。南方很多食品企业用工少,用料节省,价格自然就低,两者的差距就显现出来。

  结果就是,像沈城食品厂这样的企业效益越来越差,管理者们也想改变,几年前也实行了承包制,似乎这个时代,承包制能包治百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