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漫: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 第五十七章:万恶的寿命论

《综漫: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第五十七章:万恶的寿命论

作者:懒杨 字数:2202 书籍:综漫: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

  “来了来了, 那个男人终于出场了。”

  无论是东汉之前还是东汉以后的平行时空,观看水镜的人都一下子来了精神。

  儒生们还在为儒家理想社会的构建失败而哀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其他人已是迫不及待观看光武帝刘秀的表演了。

  不过,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 光武帝刘秀的出场十分平平无奇——

  一颗硕大饱满的金黄麦穗出现在画面中,那金灿灿的麦穗好像要从水镜中探出头来似的。伴随着一道婴儿的响亮啼哭声。

  【刘秀, 字文叔, 南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据说他出生时有一个稻谷上结了九个穗子,一看就不同于一般稻谷, 加上县里恰好大丰收,其父刘钦便为他起名为刘秀。】

  【不得不说这个起名的原因可太秀了。】

  望着那好像要从水镜中戳到自己脸上来的麦穗, 东汉以前的人都下意识战术后仰,脸上忍不住露出哭笑不得之色。

  怎么说呢?这位光武帝的父亲,还真是个务实之人啊,起名都是如此质朴直白。

  东汉光武帝时期,在刘秀不好意思的微笑中, 群臣却是纷纷大赞:“一茎九穗, 县界大丰熟, 吉兆也!此必上天为陛下贺!”

  【由于推恩令的缘故, 刘钦这一代爵位早就没了, 好在他还有济阳令的官位。然而好景不长, 刘秀九岁时, 其父刘钦去世, 他从此被交由叔父抚养。】

  【在刘秀十五岁这一年, 发生了一件大事,王莽代汉立新,登基称帝。他从宗室子弟变成了平民,只好在南阳老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

  【长大后,刘秀入长安求学,这段时间是他重要的积累期——从经义书文,到朝廷大事,到坊间闾里的吏治得失,刘秀都在耳濡目染间有所体悟。他曾和同窗合伙凑钱买毛驴,出租挣运费;给舂陵侯刘敞跑腿打官司,可谓见惯世情。】

  听到此处,秦始皇嬴政与西汉诸多帝王都纷纷点头,尤其是汉宣帝刘询,顿时对于这位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后辈很有好感。

  秦始皇嬴政更是生出了一个念头:难道说从基层开始磨练,多吃些苦才能够成才?

  纵观那西汉帝王,无论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还是汉宣帝刘病已,人生都不是顺风顺水,而是经受过相当的磨励。而那些深居皇宫,从来不接触外界世情的皇帝,似乎不是废物就是昏君。

  ——排除一个自带ssr的汉武帝刘彻。

  思绪一路飘远,等秦始皇嬴政重新回过神,就听见水镜中仙人的调侃——

  【他甚至连人生最高的目标和理想都确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要是能当上执金吾这样的大官,娶阴丽华那样的大美女当老婆,这人生啊,就圆满了。】

  汉武帝刘彻打出一排问号:“???”

  如此胸无大志之人,真的是未来的汉光武帝?想当官也就罢了,心心念念把一个女人娶回家,这就是人生最高的理想目标,那阴丽华难道和卫子夫一样身家丰厚吗?

  没立皇后的秦始皇嬴政更是不能理解。总觉得这位汉光武帝与他的想象出了偏差。

  东汉所在时空。

  汉光武帝刘秀庆幸地吐出一口气。还好,现在是在朝堂上,而不是在后宫之中。

  否则,若是当着皇后郭圣通的面看他当年对阴丽华的“告白”,还真有几分尴尬。

  【遗憾的是,现在的他别说当官娶老婆了,想要在长安多求学几年都做不到,资财耗尽后只能回到南阳老家继续耕读。】

  【在刘秀默默种地读书的日子里,身负众望而上位的王莽自己玩崩了。就说一件事,天凤元年,琅玡有个小吏犯了小罪便被县令诛杀,其母愤恨之下聚起数十百人入海,一路扩张到数千人,引兵攻破县城,直接杀了县令,吕母将其

  首级放到儿子坟前祭奠,又大摇大摆回到了海上。仅从此事,便可窥出新朝各地之混乱不堪,而王莽统治下的政府,早已失去了民心。】

  水镜之中,一支队伍横行海上,大摇大摆而来,杀完县令又大摇大摆而归,纵掠如风,出入如入无人之境,极其嚣张。

  水镜之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吕雉都不禁露出震撼之色:“好一个女中豪杰!”

  儿子被杀就举兵杀了县令,可太霸气了。

  至于说在这个过程中对无辜百姓造成的伤害,只能说,那个时代已经烂了,没有这位吕母,也有更多反抗者出现。而只要他们和朝廷之间爆发冲突,总会牵连无辜。

  在吕雉了然的视线中,水镜中云雾聚散,再次出现了一副全新的场景。

  只见一群面黄肌瘦的流民们自四面八方而至,聚集于群山之间,有人振臂一呼,于是众人浩浩荡荡而下,杀向诸多县城。

  一张虚幻的地图出现在众人眼前。

  【天凤五年,一群快要饿死的农民再也无法忍受连年的天灾和官吏的盘剥,在琅玡人樊崇的带领之下,掀起一场大规模的起义,极短的时间便有了数万之众。由于这支起义军的士兵都将眉毛染成红色,便被称为赤眉军;】

  【而更早一年,荆襄之地,以王匡、王凤为首的数百饥民早已在绿林山起义,数月之间便聚起七八千人,号称绿林军。】

  【赤眉军和绿林军,也是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两支起义队伍,后世便将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合称为绿林赤眉起义。】

  【轰然爆发的起义军像是一个惊雷惊醒了王莽空想的美梦,他派出大军,前往各地镇压叛乱,结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樊崇所率领的赤眉军,本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一开始并没有攻城略地的打算,等逐渐壮大,便定下了对普通百姓“杀人者死,伤人者抵偿其罪”的约定。赤眉军士气如虹,朝廷派来的军队一波又一波,却跟送菜似的败在赤眉军手中,最后,就连王莽派来的十万大军都大败,两个主帅一个仓皇逃跑,一个当场战死。赤眉军便开始攻掠各地,军纪不复严明。】

  【另一边,讨伐绿林军的战事也不顺利。】

  【荆州牧率领两万大军攻打绿林军,却被王匡等人大破之,数千人被杀,连辎重都落到了绿林军手中。绿林军还顺便拿下了竟陵,转而攻打云杜、安陆等周边郡县,掳掠妇女人口,短短时间便壮大到五万人——这么一趟剿匪下来,“匪”反而越剿越多,发展到地方州郡都压制不了的地步了。】

  看到这里,起义专业户的汉高祖刘邦已经是大摇其头:“起义这种事,应该学乃公啊!学那陈胜吴广,最终不过为王前驱而已。”

  ——不能明确坚守纲领,没有一个同样的目标凝聚其心,就算一时声势浩大,最终却难成大事。陈胜的例子还不够明显吗?

  然而,就是这样两支义军,却把朝廷的大军吊起来打,可见新朝是真的不行了。

  问题是,刘秀他人呢?

  汉高祖刘邦看来看去,从水镜的左边看到右边,愣是没发现刘秀半个人影。

  ——说好的中兴大汉再定江山的光武帝呢?

  【绿林军聚啸山林,声势正壮,谁知倒楣碰上瘟疫,军中死了一半,于是他们只好兵分几路出山。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号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朱鲔、张卬等人率领,北入南阳,号称新市兵。又有平林人陈牧、廖湛率领数千人加入他们,号称平林兵。】

  【绿林军和赤眉军与朝廷大军的交战,让蠢蠢欲动者都看出了朝廷的虚弱,以及王莽政权长久不了的事实,顿时,天下各地起义者层出不穷,四面八方云集响应。】

  【在起义军与朝廷大军打得如火如荼之时,刘秀还在南阳老家老老实实种地。】

  看到突然切换的画面之中,一身布衣

  、躬耕于田间的刘秀,东汉以前众多平行时空之人都忍不住沉默了:“……”

  ……这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他们想象中的光武帝刘秀:心怀大志,早有远谋,振臂一呼,从者如云!

  而真正的光武帝刘秀:日常是种田,爱好是读书,最大的梦想是当官娶漂亮老婆。

  ——这不对劲。

  【他的兄长刘縯与之相反,为人豪爽,爱结交游侠,而且心怀大志。看见弟弟成头闷头种地,说笑时,总爱拿刘秀和汉高祖刘邦之兄刘仲相提并论——说弟弟像刘仲,其实就是在自比于汉高祖刘邦。】

  看到突然出场的刘縯,总觉得不对劲的大家再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对对对,这才应该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画风才对啊!

  【刘縯不是光放嘴炮,而是有实际行动的。新莽末年,天下大乱,绿林赤眉起兵,刘縯也招呼了一伙人参加起义。】

  水镜之中,画面流传。

  就见刘縯刚刚宣布要起义,收到消息的各家子弟连忙疯狂摇头,满脸大写的拒绝:

  “好你个刘伯升,这不是要害死我们吗?”

  不仅嘴上这样说,他们甚至纷纷逃跑躲了起来。什么响应起义,不可能的,不存在的!

  【不久后,因南阳饥荒而到新野避难的刘秀听了一个叫李通的人劝说,认为时机已至,便和李通兄弟合谋,买好了兵器,带着一群小伙伴回到南阳老家,同样准备起兵。】

  新出现的画面中,之前逃亡躲藏的一群人全都冒了出来,聚在一起仿佛无事发生:

  “……向来谨慎的文叔都起兵了,看来是没问题的,大家不用怕!”

  【就这样,刘縯、刘秀两兄弟,伙同一帮刘氏族人与亲戚朋友,正式起兵舂陵。】

  一直觉得汉光武帝的表现名不副实的众人都忍不住陷入了沉思。只从各家子弟对待这两兄弟的态度就能看出,刘秀绝不是表面那么平平无奇,他的人格魅力,他在众人之间的声望,此时便已经展露了出来。

  汉光武帝刘秀则是盯着水镜之中活蹦乱跳的兄长,露出了深深的怀念之色。

  “若是兄长还活着就好了……”

  【恰在这时,王匡、王凤、陈牧率领的新市兵、平林兵来到了南阳,准备攻打南阳。刘氏兄弟又在南阳内部起兵造反,双方等于不战自和,干脆会和到了一起。】

  【这支全新的队伍就此踏上了征程。最初刘秀甚至没有马,只能骑牛出战。随着连战连捷,马匹粮食等资源也逐渐丰富。】

  【他们攻城略地,一路北上。围攻宛城不克,刘秀便与其他将领分兵拿下了昆阳,将缴获物资转运给攻打宛城的队伍。】

  随着镜中人的讲述,相应的地图和行军路线也出现在所有人面前,附带各路兵马数、粮草多寡等细节都被一一列出。

  各平行时空的将军都围到了一起,一边勾画舆图,一边探讨着该怎么打最好。

  骤然间,一股杀气如狂风一般自水镜中卷出,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汗毛倒竖。

  他们抬头望去,就看见道路尽头望不见底的大军,宛如一片浩荡汪洋奔涌而来。旌旗招展,浩荡的烟尘弥漫天地。

  众人不知不觉睁大了眼睛。

  ——这得是多少人啊!

  镜中人恰到好处地回答了他们的疑问——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领兵百万,杀向昆阳!】

  【而昆阳绿林军,不过八·九千而已。】

  【——兵力悬殊,胜败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