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第六百八十八章 企业官僚化

《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企业官僚化

作者:胡拉夫 字数:1989 书籍: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简单说,对于初创小公司来说,人少,项目少。直线型的管理,效率是最高的,以一个核心产品或者核心客户的跟进项目为基础,其余各部门全部配合该项目的进行。”

  “在这个阶段,部门少,人也不多,管理者往往自身都是项目的参与者。他清楚地知道需要什么部门的配合,并及时调配这些资源过来,简单地就是打开门,甚至门都不用开,对着对面办公转吼一嗓子就能完成资源调配。”

  “在这一阶段,往往人们认为,产品研发之类的都可以往后靠。核心是要求存,要把手头现有的项目,集中所有精力做好。我们姑且不论这一观点正确与否,接着往下说...”

  “当初创公司渡过了这个阶段后,直线型架构往往会变为矩阵型架构。本质其实没有变化,只是多开了几条新的,如原来那一个项目一样的新的项目线而已。”

  “每一个矩阵,就是一个产品或者核心项目。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可以协调其余部门的人员,到各个项目,各个矩阵中支援。作为统揽全局的管理者来说,如果开设的项目线不多,那么他一个人就能顾得过来。把控进度,调配资源,处理各项目之间的分歧等等...”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一个项目是要公关一个难搞的客户a,负责人是a。这个a,我指的是一个团队,也就是核心的职能团队。为了公关这个a,公司协调了产生、后勤、研发、财务等各部门的人去帮忙,他们又和a一同构建出了一个针对a的临时性工作组b。在完成项目后,b将会解散,a重新投入下一个项目。”

  “经过数年的发展,该公司越做越大。这时候,由于a长期从事公关工作,也由于企业增开的业务矩阵过多。不得不面临新一次的管理架构调整,这时候...你觉得会怎么样?”

  高沙尔说到这里时,忽然话锋一转,将话题抛给卡特。

  “应该是各司其职,做自己专长的工作吧。比如,这种矩阵式架构中的各个部门,其实没有核心业务职能,往往都是按需来办。现在太多了,那就...分类!比如a由于经常做公关工作,那么这个团队以后就可以专门做公关工作,其他擅长做市场销售的,就专门做销售,进行一个细化分工。”

  “没错,这时候,常见的以职能为划分的部门,你口里的那种就出现了。a团队成了该公司的媒体公关部,b团队成了市场销售部等等...那又过了几年,这个公司更大了呢?”

  “进一步细分?”

  卡特眨了眨眼,若有所思。

  “没错,再进一步,a团队,也就是媒体公关部里,又有a1,a2,a3等业务组,这些业务组有的擅长处理媒体关系,有的擅长处理政府关系,这时候进一步细分。所有关于政府关系处理的,交给a1,假设是政府公关小组;a2是媒体公关小组等等...”

  “这样的细分,会让权责更加清晰。在管理上是有便捷性的,这个便捷性体现在信息与控制上。试想一下,一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如果还是以往那种矩阵式架构,莫说前来寻求合作的人,可能不清楚自己应该找谁谈,就是公司内部,一个不小心管理者都可能记错自己的任务到底布置给了哪个组,更不要说后续还有反馈收集,以及进一步的改进调整等工作了。”

  “对企业管理来说,权责逐步细分,几乎是必然的。而这,又催生了官僚化。根据韦伯的理论,官僚化的特点便是合理的分工;层级明确的权力体系等等,比如政府公关小组归媒体公关部领导,媒体公关部又归更上级单位领导这样,一层又一层的上下串联。”

  “而过于细分的专业领域,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地盘意识。即,凡是和公关相关的事情,那就得是我媒体公关部的事,别人想要插手,或者是想要协调公关资源,都必须经过我点头。”

  “再加上官僚化的另一大特点,制度化的运作机制,根据协调资源的多寡,往往还可能伴随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等流程。对工作效率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官僚化也很容易带来其他的伴生问题,如部门管理者担心风险,担心损害到个人利益,从而拒绝配合,甚至将部门,将自己的职能视为自己的‘地盘’。为了个人或部门利益,不惜损耗公司整体利益等等。”

  说话间,几人也到了餐厅门外。

  经过简单的入座客套后,高沙尔继续说道:

  “说回ibm,官僚化一直是ibm绕不开的话题。ibm的官僚化始于老沃森时代,而我们需要知道,老沃森接手ibm的时候,那时候的ibm还是一家完全没有名气的小公司。当年的ibm也是,简简单单的直线型架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而发展到后面,官僚化给ibm带来了更加方便的信息传递与控制。也伴随着ibm的战略,起到了一种,包围式营销的作用。比如在与某个客户洽谈时,由于各部门的职权都不一样,往往一个客户,要面对许多ibm的人。研发有人对接需求,财务有人对接预算,生产有人对接交付,还要售后对接技术指导等等等等...”

  “让客户的身边始终充斥着ibm的人,再伴随老沃森将销售人员的地位提高,让这些人都不排斥做营销工作。以数量,达到质量的目的,让客户在反反复复地被‘ibm’这个名字环绕、洗脑的情况下,选择ibm。”

  “可以说,ibm的成功,官僚化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ibm的官僚化也让他们现在像是一艘难以调头的巨轮!”

  听了这么多,卡特不是不明白官僚化的好处。

  但同样,卡特更明白企业官僚化的坏处...

  个人pc,这恐怕是“蓝色巨人”在未来永远也忘不了的痛。哪怕自己是受益者,也得承认,如果不是前途、风险未知的小型机项目,在ibm内部难以通过这许许多多的部门一致同意,并倾力配合...

  那特么还有微软什么事啊?!

  如今年销量超过二十万台的ibm个人pc,其主管部门甚至不得不跑到远离ibm大本营的佛罗里达另起炉灶...

  要研发没研发,要支持没支持...

  如此局面,都能做到年销售二十多万台的恐怖成绩。这要是ibm的现任总裁欧宝哥,能够把这股完全可以对抗总裁权力的“官僚”压住,不去妥协,能够调集起ibm的主力资源去推动个人pc项目...

  安卓苹果均可。】

  甚至,因为ibm的官僚化催生出的超级企业还不止微软一家。同样在硅谷,还有另外一家同样在未来赫赫有名的企业,受益于ibm这古板、拖沓的官僚化,从中发现了商机...

  那叫公司叫做:甲骨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