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大医:只有我能治愈你 第186章:生死心态的艰难扭转

《重生大医:只有我能治愈你》第186章:生死心态的艰难扭转

作者:冲神啊 字数:1924 书籍:重生大医:只有我能治愈你

  [[苗逵听得顿时长吁了一口气:“史大人,只因赏赐圣旨未下达,你就忧心至此?多虑了吧?咱家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差点就被你吓死……”

  一语刚了,他又望向保国公朱晖,见其和史琳一般亦是满脸凝重的模样,不由得又道:“保国公,你与史大人一般忧心?”

  苗逵缓缓摇了摇头:“虽然咱家没在司礼监待过,但对司礼监如何处事也不陌生。”

  见保国公朱晖及史琳均注视着自己,眼里还带着疑惑,苗逵更加自得:“保国公、史大人,圣旨只不过比以往有所延迟而已,你们大可不必如此……”

  顿了顿,他继续道:“我征虏军八月初之报捷,无论是斩寇首数,还是请奏赏赐一应有功官军,均比七月要多得多,想必又引起朝中某些臣子眼红。

  两位亦知道,万岁爷宅心仁厚,每当征虏军受到非议之时,多半会略作拖延,以堵那些人之口,所以,旨意自然有所延迟。”

  史琳和保国公朱晖终于勉强点了点头。

  苗逵见得顿时轻笑起来:“自征虏军四月出征以来,万岁爷对征虏军之奏请,始终应允准之。这不就说明,万岁爷对我征虏军一直都是信任的么?

  若非如此,为何上月仅下旨遣两员给事中急赴宁夏,核查镇巡众官虚报战功之事,而对征虏军只字未提?”

  保国公朱晖“唉”地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也挡不住某些人给我们使绊啊。如今旨意迟迟未到,老夫始终心有不安……”

  略一沉吟,他又道:“史大人、苗公公,会不会是秦纮听到什么风声,把我们征虏军之事也启奏皇上?”

  不知是否因涉及自身利益之事,保国公朱晖竟直呼秦纮之名。

  史琳和苗逵竟然同时摇了摇头,异口同声:“不可能。”

  “为何?”保国公朱晖似未料到两人同时出声否认,下意识地应了一句。

  史琳说道:“寇贼侵边在八月初六已退。他秦纮八月初八才至花马池。何况那一战是我征虏军所主导的,和各镇守几无关系。

  灵州和韦州那些被我们拉拢过来的官军,为战功着想,断不会向秦纮提及丝毫。”

  苗逵附和道:“史大人言之有理。这秦大人急匆匆而来,他要管也只是管甘肃、宁夏、延绥和固原这四镇,还管不到我征虏军头上来。要知道,征虏军可是奉旨出征的。”

  保国公朱晖听得轻笑了起来:“看来是老夫患得患失了。”

  边说着,他边转头往垛口外的城下望了望,突然“噫”了声,随即手指着城下某处:“史大人、苗公公,快来看,秦大人又要动手了……”

  史琳和苗逵听得顿时转身往他所指方向望了过去。

  不知甚么时候,秦纮已经去到那演练拳脚的平地之东侧,就站在方阵之前约三步距离。

  那一群原来挥拳劈掌的士卒已全部停了下来,垂着双手注视着方阵前的秦纮。

  而在秦纮右侧的两步左右,还另外站着一名士卒,应该是被拉上去的。

  未几,只见秦纮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站了个虚步,双手握拳交叉挡于胸前,突然右拳如“黑虎捣心”般往前用力一击。

  接着右腿往前迈了半步,与此同时左拳也击出……

  每一拳、每一步都很慢,仿似刻意要让其他人看得清清楚楚。

  那名站在秦纮右侧的士卒,就跟随着他,先挥出一拳,再迈出一步……

  “这位秦大人尽心尽力哪,连士卒练拳法也不放松,竟如此认真……”保国公朱晖轻轻一叹。

  史琳和苗逵两人纷纷点头认同。

  虽然一人是文臣,一人是宦官,但他们好歹在征虏军待了近半年,对士卒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三人饶有兴致地望着秦纮一拳一掌地演练拳脚。

  就在三人看得入迷之时,城下突然响起了一阵铜锣之声。

  随着这阵铜锣声的响起,那平坦之地的一众士卒,无论是射箭和跑操的,还是练拳脚和演练腰刀劈杀的,竟然几乎同一时间停了下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不由得互相对望了一眼,似也看到对方眼中所带的一丝疑惑。

  未几,城下响起高呼声:“散……”

  平坦地上的那些士卒顿时四散开去,不一会已混杂成一片,早就分不清谁练过拳、谁又射过箭。

  场地之上,处处是他们的身影。

  去取水喝的有之,叉着腰拼命喘气的有之,直接趴或躺在地上的有之,半蹲在地面却以双手捶着己腿的亦有之,而跑去场外茅厕的更有之。

  站在瓮城垛口前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见得城下变成这般景况,竟然同时摇头叹息起来。

  过得好一会,保国公朱晖才开口说道:“这群士卒竟然疲累至此,实在出乎老夫所料。”

  史琳道:“保国公,他们已训了大半个时辰,能坚持如此之久,已属难得。”

  苗逵也道:“这般练法,那差不多半条命也没了。”

  保国公朱晖“嗯”了声:“老夫没想到的是,这些士卒居然也像秦大人那般拼命,就不知道这秦大人给他们灌了什么迷汤?”

  史琳应道:“保国公,这秦大人一到宁夏,就先拜祭战死的士卒将官,随后还抚恤一众战死战伤官军的家眷,最重要的将失职将官一一问罪究治……”

  保国公朱晖摇了摇头:“即使这样,也不可能让这些士卒拼命习练的。”

  苗逵深以为然:“保国公所言极是。在征虏军,咱家可从未见过这般拼命的士卒。”

  史琳微微一笑:“至于因由,恐怕惟有秦大人方知内里乾坤……”

  三人正低声说着,一道爽朗的声音在他们后方响起:“保国公、史大人、苗公公,久等了。”

  三人转身一望,约莫两丈开外,一名身披戎甲、头发胡须已花白的男子正笑着对他们拱手行礼,来人正是秦纮。

  保国公朱晖随即拱手回礼:“秦大人……”

  史琳和苗逵也纷纷行起礼来。

  秦纮缓缓向他们走过来,笑道:“老夫的这些儿郎,可入得三位的法眼?”

  “秦大人,咱家可算大开眼界。这些士卒都拼了命般习练。”苗逵马上说道。

  “秦大人治军有方,赴任仅半月余,已令一众士卒心悦诚服。”史琳又拱了拱手。

  “秦大人当真威风凛凛,这些士卒居然毫无怨言,一直这般坚持习练。”保国公朱晖笑道。

  一句恭维而已,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自是毫不吝惜。

  “保国公、史大人、苗公公,过誉了。老夫愧不敢当啊。”秦纮回应道。

  “秦大人,不用这般谦虚吧?能否告知咱家,你有何种独门秘方,竟能令这群士卒这般死心塌地习练?”苗逵笑着问道。

  “苗公公,其实很简单,四个字而已。”秦纮随即回应道。

  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顿时注视着他。

  “赏罚分明……”秦纮又道。

  “士卒习练也赏罚分明?”保国公朱晖面带疑惑。

  “正是。”

  “愿闻其详。”史琳道。

  “保国公、史大人、苗公公,老夫的这些儿郎可不是白白习练的。”秦纮似乎并没有隐瞒的意思。

  他的目光先后从朱晖、史琳和苗逵的脸上缓缓移过,才又说道:“赏罚,最要紧的自然是赏。

  老夫这些儿郎,每五日便须参加一次小考成,只要当次比上次有所增进,均可获得奖赏,由三升米至三斗米不等。此外,每月初更会有大考成,最高奖赏增加到一石米。”

  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听得顿时愕然,似乎不敢相信竟然这般奖赏。

  大明的一升米,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二市斤米,而十升是一斗,十斗则为一石。

  三升至三斗米,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少,但对于大多数的大明边兵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明一代,若是军户,基本上只能世代为兵,非特恩不得除豁。普通士卒,除毫无自由可言,还深受各种剥削和奴役。

  而边军就更加凄惨,自宣德年间开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士卒可谓比比皆是。

  再加上军官贪贿恣肆,士卒因困苦而逃亡已成常态。

  如今只要勤加习练,便能获得饱腹之机,试问又有多少士卒会不愿意?

  片刻之后,保国公朱晖问道:“那他们须考成的便是演练的弓射、拳法、疾跑与腰刀劈杀?”

  秦纮摇了摇头:“因习练时日尚短,如今只对步射和疾跑考成。往后才能加进更多考成之项。”

  “秦大人,咱家有些不明了。既然只得步射和疾跑有奖赏,为何他们亦能执着于拳法和习练腰刀劈杀?”苗逵也问道。

  “苗公公,拳法为武艺之源。若能熟习拳法,在手足便利、身法灵活之下,再去习练刀枪剑戟会更容易。”

  苗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而习练腰刀劈杀,乃保命之技,他们又怎能不练?身为大明官军,终究要面对寇贼,若连劈杀亦不精,何以对抗寇贼?”秦纮缓缓说道。

  保国公朱晖、史琳和苗逵不由得又互相对望了一眼。

  少顷,却是史琳问道:“那又如何罚?”

  “罚嘛,其实不算甚么。若二次考成没增进,则每日需翻倍加练,仅此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