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第69章 大家都不亏哈

  “你几岁重生?六岁还是……哦,六岁。”

  “为什么要冒名顶替?我前世的命运让你羡慕?”

  “你可真有出息。重生一世,只知道偷换我的人生!”

  赵晨阳听到这里,泪如雨下:“我,我上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在外面打工吃了很多苦,回到农村嫁人之后每天就是孩子、家务、农活,我哪里懂得应该怎么做?我只知道你十岁去城里之后过得很好,所以就想按照你的人生路走一遍。”

  赵向晚半点也不同情她,冷笑一声:“偷走我的人生,却过成你这个熊样,这叫蠢。明知道大哥、二哥、大姑、表姐的人生坎坷,却半点也不提醒,这叫坏。赵晨阳,你又蠢又坏,无可救药!”

  赵晨阳被骂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羞愧难当,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却无力反驳,也不敢反抗。

  赵向晚就这么冷静地看着她哭。

  重生,掌握了时代发展的脉络,了解未来发展趋势,这天大的机缘却被赵晨阳浪费了。改变身边亲人的命运,带领大家发财致富,不美吗?偏偏赵晨阳只知道抄作业,一点脑子都没有!

  如果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就真对不起老天爷送上门来的礼物。

  想到这里,赵向晚凤眼微眯:“重生太过玄幻,我觉得应该上报国家,让科研机构好好来……”

  赵晨阳被她吓得尖叫起来:“不要不要,我不要被解剖!”她脑子里浮现出恐怖的画面——躺在冰冷的铁床上,一堆穿着白大补的人围在旁边,有的拿锯子,有的拿刀子,要把她脑子锯开、把她肚皮划开,都想找出引发重生的秘密。

  赵向晚依然板着脸:“如果不想……那就闭上你的嘴,老老实实做人,等有空了我再来找你聊天。”

  赵晨阳的额头开始冒汗。

  说实在的,赵晨阳上辈子没什么出息,重生回来也没什么宏图大志,她只想走出农村、嫁个有钱人,像魏美华一样每天上上班、打打麻将。

  赵晨阳根本没有想到赵向晚如此机警,只不过在见到赵长庚的时候脸上带出点不屑的神情,她竟然就猜出自己是重生的!

  赵晨阳看着赵向晚的表情里带着一丝讨好、一丝畏惧:“我,我一定老实。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

  赵青云自恃身份,一直站得远远的。眼见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赵晨阳脸上的笑容越来越谄媚,不由得眉心直跳,提高音量说:“好了没?走了!”

  赵晨阳慌忙抬头,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爸,我们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她压低声音,再一次向赵向晚保证:“你放心,我不会乱讲话,求你,求你……”

  赵向晚点了点头。

  赵晨阳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那,那我走了?”

  赵向晚挥了挥手,赵晨阳抬手抹了把额头冷汗,小跑离开。

  另一边,刚刚散开的村民又聚拢过来,围着赵长庚问:“瑶妹子到哪里去了?回不回来过年?信里说什么了?”

  瑶妹子全名赵清瑶,和赵长庚的小女儿,性格开朗活泼,今年十八岁,初中毕业之后跟着同村的几个女孩子一起去南方打工。今年眼看着快要过年了还没有回来,赵长兴心里着急,天天站在村口等邮递员。

  赵长兴是村委主任,也是赵长庚的堂兄,两人共爷爷奶奶,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最好。听说侄女终于寄来家书,一颗心放下来,笑着走过来,拍着赵长庚的肩膀说:“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旁的村民也都凑趣地问东问西。

  “我家老三回村的时候说瑶妹子觉得厂里打工太辛苦,有人给介绍了个好工作,快说说是个什么工作?”

  “九月份出去打工的就数瑶妹子学历高,初中毕业咧,她肯定找了个好工作。”

  “肯定赚了不少钱啊,说不定还能去大城市见大世面咧。”

  赵长庚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信纸,递给赵长兴:“长兴,你帮着看看。看瑶妹子说了些什么,她什么时候回来?”

  赵长兴接过信,一目十行快速看完。

  “瑶妹子说,她在辽省弥安市一个大学教授家里帮忙带孩子。大学教授夫妻俩觉得她懂事勤快,非常喜欢她,马上就要出国了,说要把瑶妹子带着一起去,两年之后回来。”

  听到赵长兴的话,村民们顿时激动起来,一个个眼睛开始放光。

  “唉哟,瑶妹子出息了,马上就能出国了。”

  “祖坟冒青烟啊,她去的是哪个国家啊?是不是电影里演的那个什么帝国主义啊?”

  “给大学教授当保姆,那可是文化人,肯定很有钱!”

  “对呀对呀,等两年之后瑶妹子回来,肯定大包小包买一堆外国东西孝敬爸妈。”

  一片称赞声中,赵长兴却相对理智,提醒了一句:“我看看啊……奇怪,瑶妹子只说在弥安市给大学教授当保姆,但是具体的学校、教授姓名都没有写。是不是真的?可不要被人骗了。”

  赵长庚听到这话有点不高兴:“长兴,我们家瑶妹子聪明得很,哪里会被骗?她这是要跟着大学教授出国见大世面咧,咱们村里谁出过国?谁有这种造化?”

  赵长兴还想说什么,赵长庚却以为他是嫉妒,二话不说抢过信,珍惜地塞回信封里,再揣进棉袄口袋,得意洋洋地吹嘘:“我家瑶妹子有出息啊,别人打工都是在电子厂当工人,她却在大学教授家里当保姆,还能够一起出国,多好。”

  别的村民跟着一起起哄:“有出息、有出息,等瑶妹子回来带洋烟、洋酒,大家一起抽、一起喝!”

  哈哈大笑声里,有人说:“赵向晚在星市读大学咧,她肯定知道大学教授家里是个什么样。是不是和电影里一样,铺着白色的大瓷砖,墙上贴着漂亮的花布,家俱刷着白色油漆、边角勾着金花,就连窗帘都是两层的?”

  “对对对,赵向晚你和婶子说说,大学教授出门是不是都穿西装、打领带?他们是不是很严肃?”

  “没事就搞什么酒会吧?男男女女抱在一块跳舞那种?”

  九十年代港台电影、电视剧流行,赵家沟离县城不远,村民们通这些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

  听到乡亲们叫自己的名字,快步而来的赵向晚回应道:“公安大学的教授上课的时候态度很和气。”

  赵长庚一听她这话,立马来了精神:“对呀,赵向晚可是出去见过世面的读书人,连她都说大学教授很和气,瑶妹子招人喜欢,带她出国很正常的嘛。”

  赵长兴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依然有些不放心:“长庚,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咱们得小心点。你赶紧回一封信,让她把大学教授的学校、名字告诉你……”

  赵长庚不耐烦听他说教,拿着信封在他面前晃了晃:“好了好了,长兴,今天多谢你帮我读信,我先回家去,瑶妹子他妈还在等消息咧。大学教授那么厉害的人,怎么能把名字地址随便告诉别人?再说了,她说出了国没办法联系,要两年以后才能回来,哪里能联系上?”

  听着赵长庚与赵长兴的对话,赵向晚消化着刚才赵晨阳提供的线索。

  赵向晚和赵清瑶是小学、初中同学,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对她比较熟悉,赵清瑶这人性子直,有点小娇气,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但心肠挺好,会悄悄给赵向晚塞好吃的。

  初中毕业之后,赵向晚进县城读高中,赵清瑶没有继续读书,在家里晃悠了两年之后看村里其它女孩子都出去打工,回来的时候变得洋气不少,也有些心动,跟着往羊城跑。

  赵清瑶人长得漂亮,又有初中文化水平,劳务市场很吃香。不过她虽说是农村人,但因为是赵长庚连生了三个儿子之后才得的宝贝女儿,被娇惯着养大,很少干农活。她吃不起天天在流水线上劳作的苦,连着换了几个工作,从电子厂到服装厂、再到食品厂,她都不满意。现在能够去大学教授家当保姆,还可以跟着出国,的确是个好差事。

  可是,偏偏赵清瑶被人骗了。想到这里,赵向晚凝神看向赵长庚手中的信封。

  赵向晚视力好,信封虽晃,却将邮戳看了个清楚:“长庚叔,你把这信封给我看看?”

  自赵向晚考上大学之后,她在村里地位陡增,赵长庚依言将信封递过去,嘴里嘱咐着:“你可别弄皱了,我还得存起来给瑶妹子她妈、她哥看呢。”

  非常普通的一封平信,收件人是赵长庚,邮寄地址只简单写着辽省弥安市五个字。字体较小、有些幼稚,斜向下的笔划会华丽地向上一卷,的确是赵清瑶的笔迹。

  信,是赵清瑶写的。只是为并没有把寄信地址写清楚,家里人无法和她联系。出国两年无音讯,大学教授所在学校、姓名都不告诉家里人,绝对有问题。

  信封上邮戳的油墨有些重,蹭得字迹模糊,看不太分明,需要得仔细辨认。赵向晚举起信封放到眼前,眯起眼努力查看着。

  赵向晚认真严肃的模样,让赵长庚心里打起了鼓。赵二福家的三妹子读的是公安大学,公安嘛……不就是警察?难道她发现有什么不对?

  赵长兴也感觉出了异样,凑近了问:“向晚,有什么不对?”

  赵向晚用手指点着盖在邮票上邮戳:“长兴叔你看,如果这封信从北地弥安市市区寄出,那邮戳应该上面写辽省弥安四个字,中间写日期,下面是具体的街道或邮局所属辖区名。可是……这个邮戳上面写的好像不是弥安?”

  只可惜,赵晨阳只知道赵清瑶被人拐卖到北方屯子,却不知道具体地址,只能通过手中信封努力寻找线索。

  “是吗?”赵长兴一听,有点心里发慌,一把夺过信封,对着阳光看了又看。

  弥安市,是北方有名的工业城市,赵长兴知道。但这邮戳上方分明是五个字!退一万步讲,是辽省弥安市五个字,但从字体结构来看,第三、四个字似乎比弥安这两个字更为复杂。

  “前面两个字,是辽省,对,没错,是辽省。”赵长兴认了半天,终于确定是辽省,那重点就是要辨别出后面三个字是什么。

  赵向晚努力回忆高中地理知识。

  赵仲武脑子灵活,大声道:“谁家有地图啊?在地图上找找,看看有没有差不多的地名。”

  听说这封信不是从弥安市寄出,赵长庚有些六神无主。虽然说瑶妹子出国让他脸上有光,但那是自己的亲闺女,不能有差池啊。如果这封信不对,那……越想越怕,赵长庚的声音带着哭腔:“长兴,长兴,你赶紧找人来认字啊。瑶妹子不会有事吧?她不会有事吧?”

  村民们一听说瑶妹子的信可能有问题,顿时炸开了锅。

  “我家里有本地图册,我去拿,你们等着!”

  “我家有地图,不过贴墙上了,我去把它撕下来。”

  “如果不是弥市寄出来的,那为什么瑶妹子说在弥市大学教授家里当保姆?难道她在说谎?”

  “瑶妹子虽然娇气了一点,但从来不说假话,不会是被坏人逼的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有点着急。

  都是一个村的,虽然有时候会争吵,有时候会嫉妒,但村里人大都纯朴善良,更何况赵清瑶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模样周正,笑声清脆响亮。

  人群聚集在赵二福家门口也不是个事儿,赵伯武安置好父母之后,招呼大家进堂屋坐下,燃起炭盆,端茶倒水。

  村委主任赵长兴、妇联主任秦香桂坐在首位,赵长庚死死捏着信,只恨自己不识字,送到赵向晚面前央求道:“三妹子,你在公安大学读大学,肯定懂得多。你再帮叔看一眼,看看瑶妹子说的是不是真的。”

  赵向晚接过信,感觉到了压力。

  虽说从赵晨阳的讲述里,她知道瑶妹子被拐,但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城市、哪个村庄、哪一户人家。

  没有读心术辅助,一切只能靠用眼睛细心观察。

  信纸只有一页,红色分行线,内容并不多。

  “爸,妈,我在弥市很好。李教授和孙阿姨对我很好,宝宝也很听话,每个月工资给我六十,吃的好,穿的好,什么都不用自己花钱。过两天李教授就要出国,孙阿姨说宝宝离不开我,所以把我也带上。到了国外没办法和你们联系,所以现在写封信给你们,请你们不要牵挂我。”

  行文浅显,带着一种极欲表现的夸张,仿佛在掩盖着什么。

  字体稚嫩,笔划偏软,写着写着就往下沉,看着感觉有些疲塌塌的。笔划粗细不均,有几个字的收尾划破了纸面。尤其是写到“好”字,最后那一横特别用力,仿佛咬牙切齿一般。这说明写信人的心情低落、情绪不稳,起伏波动很大。

  第二段的末尾有一团浅浅的水渍,晕开了墨水,疑似泪水。

  最可疑的,是信纸的右上角处,多了几团指甲盖大小、滑溜溜的深色印记。

  赵向晚将信纸拿到鼻子底下,用力嗅了嗅。

  赵长庚可怜巴巴地盯着赵向晚的每一个动作,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她宣布结果。

  半晌,赵向晚抬起头,面色有些凝重。

  赵长庚不敢问,忐忑不安地等着。

  赵向晚将信纸摊开放在桌面上,指着右上角那深深浅浅、滑溜溜的几点印记,示意赵长兴和秦香桂两人细看:“你们看,这是蜡烛油滴落留下的印子。”

  赵长兴、秦香桂低下头看了看,用手指抠了抠,刮下来薄薄的一点白蜡,点头道:“是的,是蜡。”

  赵向晚说:“弥安市是大城市,用电并不紧张。大学校园家属区里都有电灯,很少停电。白天有亮、晚上有灯,瑶妹子写信为什么要点蜡烛?”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跟了一句:“是啊,为什么要点蜡烛?”

  赵仲武插了一句话:“咱们乡下都拉上了电线,家家都有电灯,用蜡烛的时候很少。蜡烛油滴在信纸上,这说明瑶妹子写信的地方很黑,没有灯,点着蜡呢。哪有大城市、大学里还点着蜡烛写信?给家里人写信嘛,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赵向晚赞许地看了赵仲武一眼。

  赵仲武受到鼓舞,继续往下分析:“很黑,没有电灯,只能点蜡烛写信的地方,恐怕只能是在不通电的偏远山村。”

  一句话没说完,“咚!”地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