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第41章 缩短了时间

  不管她是否真的如他伯父说的那样无意于婚姻之事,叶钟离却是出于对他的信任,才会将孙女的后半生交托给他。

  他辜负了信任。

  此刻之前,无论寻人如何煎熬,他的心里始终还是存了希望,最后当他到的时候,说不定她已从别道先行归来在此等待她的阿公了。

  纵然也知这希望极其微渺,但当真的落空,这一刻,停步在这间寂无人声的茅舍前,说不清是连日积累的疲倦还是前所未有的自责,顷刻如山一般向他压了下来。

  住在附近的邻人说,这爷孙是三年前来的,当时二人路过附近,那少年染病,寻到此处,养了大半个月的病,身体渐渐好转之后,便落脚了下来。村民并不知道这对爷孙的来历,只知他们姓叶,善画。在此三年,那少年不但应村民之求为他们画过门神,平常还教孩童读书写字,村民对他们很是敬重。但在去年岁末,祖孙二人不知何故忽然又走了,临走前将屋中日常所用的器具也都送了,应当是不会再回来了。

  “也不知他祖孙如今又去了何处。去年岁末,我家娘子从山里采了些花椒,不舍得卖完,留着些自己做新岁的花椒酒,说要给叶小郎君也送一壶过去,叫他饮了也好去秽辟邪,才想起来人已走了,还念叨了许久……”

  邻人的语气里充满遗憾。

  她到底去了哪里?如今人在何处,安否?

  “郎君!四月了,须得抓紧上路。寻人之事我会盯着。”

  裴萧元忽然听到何晋在旁轻声提醒自己。

  他回神。

  出来的时日不算短,承平一行人想必早已入京。留给他的时限确实也不多了,若不能按照告身上的最后时限如期抵达,轻则褫夺职位,重者可以入罪。

  裴萧元离开前给了那邻人一些钱,吩咐照管茅舍,勿教风雨侵蚀,又道叶小郎君是他义弟,若是哪日归来,到县廨传个讯,随后马不停蹄赶到山外县廨,表明身份后,叫若是收到消息,请经驿邮送往京中金吾卫。

  寻人一事至此,终是以无果而告终。

  告身最后期限逼近,已不可再耽搁,他片刻也未停留,当天便转了方向,往京洛赶去。

  第12章

  到处都是浓烟,火光冲天。

  在这座被弃的城里,回荡着比野兽撕扯猎物发出的嗥叫还要令人恐怖的声音,那是攻入城的叛军所发出的作恶之声。

  虽然很早就有坏消息,叛军势头凶猛,在北方攻城略地,但对于生活在京洛长安里的子民来说,连帝都屏障东关也会被攻破,这是个根本不可能发生的笑话。所以半个月前,当坊间开始到处流传官军节节败退叛军不日或将打来的消息时,并没有人当真。什么,害怕?天子仍安坐在此,天怎么可能塌得下来?甚至当这一天,又一个消息在坊间疯狂传播,皇帝陛下已于昨夜悄然西逃,百官今早上朝,见不到人,全都各自逃散,皇宫已是空空如也,满城开始骚乱,仍是有人怀着侥幸之念不肯相信。长安永固,怎么可能被破?

  直到这一天,最后一刻到来,城外的郊野里涌来了无数仓皇奔窜的难民,叛军在后正将杀来,这些被弃的后知后觉的子民才呼号哭泣,追随着他们的天子,踏上了逃亡之路。

  女童在黑夜里苏醒,从路边的一道深沟里艰难地爬出来时,她熟悉的世界碎裂,变成了人间地狱。

  最先入城的叛军已结束对皇宫的扫荡,正肆无忌惮地蹿行在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和坊居之间,杀人放火,到处劫掠。

  她的头很痛,仿佛撞过,什么都想不起来,不知她为何会独自在这个地方醒来,更不知道她的家在何方。小小的她孤独地站在一片荒地里,恐惧地睁大眼睛,看着这个于她而言全然陌生的世界,想去找她的母亲。可是她又想不起来母亲人在哪里,为何将她一个人丢在这个陌生的可怕地方。她只记得她是有母亲的,亲吻了她之后就去了一个地方,随后就没回到她的身边了。冥冥里她凭着本能迈开了脚步,哭泣着,朝着城中那片火光最大、几乎映亮了半片夜空的方向而去。

  她的母亲应该就是去了那个地方。

  去寻母亲的路上,她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死人。他们有的人倒在坊门口,血泊里散着被刀砍开的包袱,有的人堆叠在一起,母亲护着怀中婴儿,一动不动,早已变得僵硬。她跌跌撞撞地从他们的身边走过,起初的恐惧变作了麻木,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不停地前行,娇嫩的手心和膝盖皮肤也早已摔破,流着血,她却仿佛不知道疼痛,只想去找她的母亲。

  终于她到了那个感觉里的地方,平日紧闭着的宫门大开着。她在外面徘徊,又看见一个宦官,他卷了财物却来不及逃走,被人砍倒在宫门之外,还没有死,捧着他从身体上掉下来的半截断臂,正在悲惨地嚎叫着,忽然看到她,丢下断臂,扭曲着身体朝她爬来,她惊恐万分,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

  她被本能指引着,终于找到了这里。可是母亲人呢?她不知道,像无头苍蝇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在到处找,找了一座又一座的宫殿,时不时撞见趁着这个机会进来浑水摸鱼偷东西的外来之人,却始终没有找到她的母亲。最后她又闯入一个地方,那座宫殿通天般高耸,墙壁之上绘满了辉煌的神仙和山河图。可是这里依然没有母亲,她想退出,再去别的地方找,却发现周围已被大火包围。她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去的路,被逼停在了一面还没烧到的壁画角落里,喊着阿娘,放声大哭。

  火光吞卷着墙上的神明们和他们俯瞰着的河山城池,朝着角落里的这道小小身影逼近,她被烟雾呛得咳嗽不停,就在窒息晕厥的一刻,泪眼朦胧里,她看到有道身影出现在了火光里,朝着她走来。

  她是在一个陌生人的身边醒来的。他长着一部乱蓬蓬的胡子,看起来还不是很老,鬓发却已杂苍,目光深沉而温和。

  她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怎的如此巧合也在那座已被劫掠一空付之一炬的宫殿里。是他救出了她。他带她走出长安的时候,天亮了,落起了雨。

  她躲在他为她披盖的衣服下,偷偷睁开眼,悄悄地看着这个陌生人的背影。他一直望着那座城。雨水已经浇熄了熊熊的大火,远处浓烟如柱,缓缓地升腾在布满了积雨云的阴暗的天空之下。

  他就那样看着,凝望了许久,转过身的时候,撞见她在看自己,摸了摸她的脑袋,随即将小小的她抱了起来。

  “你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阿公给你起个名吧。”

  细雨潇潇,无依无凭,若游丝飞絮,随风飘摇,却也涤荡着人间那充斥着烟火和血腥气的空气,濯净这女童面上沾着的污血和尘泥,露出了她原本的玉雪容颜。

  “以后你就叫做絮雨,可以吗?”

  他沉吟了下,说道。

  ……

  昨夜傍晚一场雨,今早,疏星如淡淡几只倦眼,挂在了天际之上。天还没亮,叶絮雨便离了落脚的客舍,继续前行。

  前方即将抵达的,是她此行的目的之地,京洛长安。

  她并未回往曾与阿公隐居了三年的那个世外桃源,而是去了京城。

  在那封留书之中,她也没有说谎。虽然和阿公相遇前的那些存在记忆最深处的碎片还是未能完全续联,但自从三年前的那场大病之后,点点滴滴,渐渐浮现。

  她的来处,就是京城。

  定居下来的这三年间,她知道阿公一直都在顾虑着她的后半生。当日宫门被破,通行无阻,闯进去过的,除了劫掠的叛军,也有许多浑水摸鱼的亡命徒。阿公在那堵壁画墙的角落里遇到她的时候,她穿着粗布衣裳,哭着寻找阿娘,阿公应是将她当成了误入的寻常孩童。长大后,他也曾不止一次地问她,是否还记得家的所在,想不想回去寻亲。从前她是不记得,不想回,后来她是不确定,不敢说。

  或许应该感谢那位将她认作了义妹的裴家郎君。

  现在一切的犹疑都消失了,她已下定决心。

  勿归。勿归。

  梦中美人的声音切切,总是回荡在她的耳边,叮咛她勿归。

  但她今日还是归来了。这是她的心结,也是她的宿命之源。她必须回来。

  当日离开郡守府,她之所以选择不辞而别,是因既然下了决心归来,而不是照着阿公的安排去做一个有着安稳下半生的裴家妇,那就不能再与对方有更多的不必要的牵连。

  她也知道,不管她留书如何坚决,以裴冀为人,必然不会放心让她独自离开,所以上路之后,刻意避过最初那几拨上官道寻她的裴家人,又舍弃了平坦富庶的南道,改走险峻北道,辗转南下,从年初到今日,在四月的最后一天,行路至此。

  还有几十里地,就将到达有着长安第一西门之称的开远门了。

  ……

  裴萧元在告身最后期限来临的前一日,乾德十七年的四月底,赶到了位于长安东的长乐坡。

  长乐坡距皇城东面主门通化门只有六七里地,是官员和士贾们东出长安的必经之道,有长乐驿送迎宴践。他到的时候,天已黑透,傍晚还遇上一场雨,蓑衣也不能全然将雨水阻隔在外,虽时节已是暮春,却逢倒春寒雨,又连日晓行夜宿地赶路,包括他自己在内,几人确实已是疲倦不堪了,这个点城门也早已经关闭,便停了下来,打算在长乐驿过一夜,明早入城,恰好赶上最后一天,也不算延期。

  他带的人不多,只两名随行。何晋因有职务在身,无召不可擅自入京,出庐州便和他分道回了甘凉。

  长乐驿里的值夜驿卒态度冷淡,几乎不拿正眼看人,见到金吾卫的告身,态度才稍稍转了些,安排食宿。

  裴萧元的屋舍极为狭小,只容得下一榻一案,再多一人都不得转身,且近旁就是马厩,时不时随风飘来一股浓厚的气味。

  如此食宿等级,明显属于下下,按制是为最低等级的□□品官吏提供的待遇,吏卒引裴萧元来时,见那两名随行面露不忿之色,自己大约也觉不妥,觑了眼正主的脸色,解释一句,称年初起从各地入京的达官贵人便络绎不绝,他们今夜来得晚,已无别的空房,只剩这一间,能住上已经不错了。

  裴萧元并不在意。家变出京前,他也曾有过可比王孙公子的生活。长安如何繁盛如花他知道,长安世情轻薄人面高低,他也不是没见识过。一个寻常金吾卫的告身,在别的地方,或也有些分量,但在天子脚下,这间为帝都值守东门户的长乐驿里,真的不算什么,更不用说,他这几人风尘仆仆排场全无,一年到头看惯王侯宰相王孙公子往来的长乐驿卒,怎会放在眼里。

  他安之若素,随从也只能作罢。裴萧元知二人跟着自己连番赶路辛苦,命都去歇了,自己也进了屋。刚换下湿衣,听到叩门声起,开门见是此间驿丞来了,身后跟着刚才接待自己的驿卒,只是对方与片刻前判若两人,神色惶恐。裴萧元一露脸,他便告饶:“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方才多有得罪,裴郎君饶恕!”

  裴萧元略困惑,望向驿丞。

  “敢问郎君,可是甘凉道威远郡郡守裴公裴冀府下的云骑尉裴萧元?”

  裴萧元应是,问他什么事。

  驿丞抬脚,重重踹向身旁那个驿卒,将人踢倒在地,这才转向裴萧元,连声解释,说刚才自己不知道他到来,以致怠慢,是为不敬,特意过来赔罪。虽然屋舍确实紧张,但今夜还有一间备用的上舍仍然空着,请他挪步改住过去。

  上舍是为三品以上的高官而准备的。裴萧元笑了下:“何敢僭越。我住这里便可,不过一夜而已。”

  驿丞再三地请求,他不为所动,只好作罢,改而为他换上香炉明烛,热茶热水,洁净寝具,这才退了下去。

  长乐驿先倨后恭,令人费解,但他为赶最后期限,行路疲乏,也就不去多想这些身外之事,收拾完便就寝,很快入睡。不知过去多久,忽然门外又传来几下叩门的响动,那声音很轻,但他还是立刻惊醒,出声发问。

  “外面来了宫中之人,请裴郎君出去相见。”驿丞的声音响起。

  裴萧元慢慢睁眸。

  “宫中哪位?”

  “司宫台的执事——”

  “便是袁值,袁内侍。”

  怕他不知对方是为何人,驿丞又低声解释了一句。

  ***

  昨天看到有读者评论里询问几个配角人物年龄,这里做个说明。

  裴冀出场年龄设定大约67,68岁。

  圣人第一章里有交待,五十万寿,将近50岁。

  景升太子如果还活着,比圣人稍微大一点。

  上一章的蓝衣人,30出头。

  还没正式出场的当朝太子,也是30岁左右。

  第13章

  裴萧元从幼时出长安至今,再不曾回来过。近年京中涌出的一些新人物,他或许所知有限,但宦官袁值,还是知晓几分的。

  如今的司宫台里,他是内侍之首。

  近几年国无大事,传圣人因当年平乱作战留下的旧伤复发,龙体欠安,渐渐专注问道之事,朝会也从乾德初的两日一朝改为三日、五日、十日,乃至如今常常半月也难得一次。平常的朝事全由各处统合到三省宰相处,交司宫台呈上,圣人阅毕,再由司宫台下发。有时官员为见皇帝一面,也只能通过袁值转达。如此一来,渐渐地,百官当中的厚颜之辈也开始随阉人唤他叫做小阿爷了,其焰之盛,可见一斑。

  而关于此人的发家来历,也颇为传奇。传他早年从事宫台里的营缮之事,虽精明能干,但始终籍籍无名。后来也是他的时运到了,圣人为得一焚修祝厘的清心之所,拟造紫云宫,朝堂一片反对,他却伺机毛遂自荐,得到机会,终于得以施展所长,不但在短时内完工,将紫云宫修得美轮美奂,还想方设法简省预算,度支得当,拆一些废弃的旧殿取用梁柱。最后宫成,所费全部出自内府,没有用到户部半个铜钱,叫原本对此事颇有微词的大臣也是无话可说。就此他得以在圣人面前露脸,很快飞黄腾达,成了宫台内的“小阿爷”。

  这个时间,这个宦官忽然出宫来此,裴萧元确实没有想到。

  “袁内侍还在等着裴郎君。”

  隔着门,裴萧元也听出驿丞的嗓音在微微发抖,似乎正在极力压抑着某种极大的恐惧。

  裴萧元按下心中泛出的疑虑,翻身下榻,很快穿衣完毕,开门而出。

  驿丞托举火烛还站在门口,样子看起来好像撞到了凶煞,脸色灰败,额头水涔涔地布着冷汗,看见裴萧元开了门,目中露出哀祈之色,竟然噗通一声下跪,低声求饶:“恳请裴郎君救命!”

  裴萧元正要叫他起身问缘由,驿丞又怕被人瞧见似的,什么也没说了,只朝他重重叩了一个头,随即从地上飞快地爬起身,一言不发低头引着他前行。

  裴萧元满腹疑窦。又发现走的不是他晚间入驿的路,而是从后门出了官驿。往前再半里地,一片林子旁,立着几个手举火杖的宫卫,火光烁跃,照出中间一人,赭褐宫袍,腰束黑带,年三十左右,双颊削瘦,鼻高而挺,面若刀刻,目光被近旁的几支火杖映得灼灼发亮,模样显得极是干练。

  此人应当就是司宫台执事内侍袁值了。

  裴萧元走到近前,停了步。

  袁值地位虽然特殊,却是宦官,属内侍省,并非流内官员的上司,所以他也没行拜礼,只按时人初次见面的惯常,行中揖为礼。

  “听闻袁执事到来,方才未能出迎,还望见谅。”

  对方借着周围火杖的光,略略打量了眼裴萧元,唇畔露出笑意,还了一礼:“你便是裴骑尉?闻名已久,今日才得以相见,果然是名门子弟,一表人才,不必和我客气!你长途而来,跋涉辛苦,我特意吩咐过这里的人,若是接到,务必好好招待,他们却这样轻慢于你,是我袁值的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