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谍战:飞蛾 177章

《谍战:飞蛾》177章

作者:愚蠢的橘子 字数:1752 书籍:谍战:飞蛾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

  白复第一次见到玄宗的笔迹,确实浑厚大气。但一想到玄宗对自己的偏见,顿时愤慨,不愿驻足再看。

  徐太傅见之,也不点破,继续讲解下一个石碑。

  “这是东汉中平二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保存完整,字体清晰,为汉碑中的精品。”

  ……

  “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保存了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

  “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与其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

  欧阳通因反对则天皇帝立武承嗣为太子,与岑长倩等泣谏,进折邪之说,请立睿宗为太子。言甚切,忤逆武曌。

  天授二年为来俊臣陷害下狱,五毒备至,终无异词。来俊臣只好对岑长倩长子岑灵源用刑,诬欧阳通、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皆陷以同反之罪,并诛死’。神龙元年,诏追复官;还家产,立庙祀之,并荫一子官继嗣。”

  将书法造诣与人生际遇结合在一起讲述,白复知道徐太傅这是在开导自己,心中暗暗感动。

  ……

  二人来到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前,徐太傅逐字逐句讲解:

  “清臣的《多宝塔感应碑》,气势雄浑,苍劲有力,雄秀端庄。字体的机构由初唐时流行的瘦长形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内圣外王。用笔浑厚有力,既有筋骨,亦有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颇具盛唐气象。

  清臣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

  他的行草书,遒劲郁勃、结构沉稳,点画飞扬,与其耿介厚朴性格契合,正所谓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其自创的“颜体”楷书,已臻化境,境界三重:以灵性系之,瑰丽;以魂魄铸之,雄健;以人生育之,阔广。

  吾以为,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王羲之、王献之的传承,清臣才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其书法才与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交相辉映。正所谓,“学书当学颜清臣!”

  再说说清臣本人,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甲科。开元二十四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你看,颜真卿也做过校书郎!呵呵”

  说到这里,徐太傅打趣一下白复。

  ……

  “清臣家学渊源。今日长安世家子弟熟记在心的《颜氏家训》,就是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所著。

  颜之推是南北两朝最通博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颜之推著述颇丰,其《颜氏家训》是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的家训,开“家训”之先河。书中文章清畅流美、疏落爽洁。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颇有见地。”

  ……

  两人随后来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前,此碑高三米上下、宽一米左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徐太傅指着石碑上的文字道:

  “此碑也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本朝太宗皇帝撰文,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咸亨三年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碑原在弘福寺,后移到这里。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的文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深,又是谨慎细致,终能各尽其势,较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特征——若断还连,如斜反正,灵动变化。但终因是集字而成,而不是一气呵成,故稍有缺憾,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气不足,气韵不够绵长。

  王羲之书法,初学卫夫人,后渡江北游名山,先后见到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等书迹,遂改本师,草书师张芝,真书法钟繇。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得个中奥妙,冶于一炉。然后增损古法,一变汉魏质朴书风,自成一家。其笔法自然含蓄,笔势遒劲美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一句来赞美王羲之书法之美。

  先有梁武帝评其书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再有本朝太宗皇帝赞曰:“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遒媚劲丽的书风,为后世所钦仰,数百年来被尊为‘书圣’,奉为圭臬。

  临习王羲之的书帖,先应反复读帖。细读《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体悟其谋篇布局的要妙,才能窥得其字的真谛。

  落笔之际,则应体会其字‘峻骨’”韵致,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笔锋出入之迹要顺乎笔势,因笔而生形,用意而取势,着眼于点画、结构领空间,逐个将字临熟,方能写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神来。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出神入化,一方面是对技法的把握已精熟到“美轮美奂”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运用技法之际从未宥于法度,或者说在追求书道的过程中,从未受到法度的束缚。既表现以老庄哲学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中庸之道的冲和。

  复儿,书道如此,武道亦然。武学最高的成就,一定来自武者内心的修为、器宇、见识和格局。修为为体,技法为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唯有修为至臻,武道才能进入化境。正所谓,内圣外王!

  故,人生任何的历练,都是内心的修炼,挫折越多,加持越强!这才是苦难赋予我们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